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国的崛起-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韩世忠举例,二十六岁在西军中效力,单骑杀入西夏阵中斩杀西夏驸马,引得西夏军阵崩溃。可惜童贯那傻逼不信天底下有这么牛逼的人,只肯给他官升一级。
    水浒传里面,方腊起义最终平定,是行者武松单手擒方腊。实际上,擒拿方腊的就是韩世忠。时年,三十三岁。
    宣和三年(1121年),崛起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武力横压天下,灭辽,屡败北宋大军,号称“满万不可敌”。韩世忠在滹沱河以五十骑偶遇金兵两千。韩世忠率部突入金兵阵中,砍倒金兵旗帜,击溃之。
    牛逼不牛逼?
    所以,大致上某人是不是名将,和其身在一个时代,时人绝对是有感觉的。像韩世忠这样的,就算他当时官位不显,世人绝对都知道这是当世名将,将种!
    所以,张昭以十八岁的年龄率部在韦州力敌鞑靼小王子主力三万余人,斩首过半。立即被誉为天下名将,大明第一武臣。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李逍遥奉张昭之令,率部三千就能横扫建州女真八部,兵锋逼的朝鲜国风声鹤唳。打出这种神仙仗来,十九岁的他被人说一声“将种”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又比如统帅左路军的庞泰,明眼人都知道十七岁的庞参谋是在“练级”,但能统帅过万的军队,稳稳当当把胜利拿到手,且还能玩出点花样来。
    当年霍骠骑率八百骑兵突击匈奴旗开得胜,谁又能说他不是大汉帝国冉冉升起的将星呢?
    庞泰此时如同这种情况。
    张昭说完随即又有些感慨,看着远处郁郁葱葱的小山,道:“小二,弘治十三年冬天咱们在京北练兵时,何尝想到今日啊?逍遥这名字还是我该的。小泰那是就跟在老庞身边,挺孝顺的一个孩子。”
    提起往事,王武脸上的络腮胡子抖动一下,他于往事不能释怀。深深的吸一口气。
    张昭没留意到自己亲卫首领的情绪,自顾的道:“逍遥用兵有些飘逸。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是好的啊。脑子灵活。小泰这里稳当还是如老庞的风格。同时还有些想法。都挺不错的。”
    张昭“点评”此刻出关大军的左右两路军事主官,几名军事参谋都围拢过来听着。
    张昭这时也有些谈笑,环顾四周年轻的脸庞,笑道:“军事参谋出名将啊。你们要多看多学。其实,咱们军中我还看到一个好苗子。宁远军的丁四娃,战报你们都读过吧?此人不错。”
    一名参谋道:“大帅,宁远军只能算辽东军的二线部队,不如辽阳军精锐。你留辽阳军左卫在身边,是基于看好丁四娃的指挥能力吗?”
    张昭点头,“嗯。宁远军再怎么算二线部队,出关这么久也算是历练出来。而且剿灭建州女真的讷殷部,我是信任他们的。咱们新军营的规矩,能者上,庸者下。我是不会打仗的,所以要提拔会打仗的将领才心安啊。你们都要努力。”
    “是,大帅。”一帮参谋给张昭一碗鸡汤灌的热血沸腾,纷纷应诺。
    其实,参谋军官真的出名将。曼斯坦因,二战名将就是军事参谋出身。普鲁士的军官似乎都很容易在这条路上出头。还有不少德军元帅都是参谋。
    就在张昭结束话题时,一名信使急冲冲的而来,“大帅,朝廷的谕令抵达。”
    张昭神情平静的接过来,拆开来一看,脸上顿时浮起冷笑,“呵,朝鲜国王在京中告咱们的刁状了。满朝诸公要咱们伺机将大军回撤。”
   

第五百二十一章 捷报
   
    王武读书读的不多,平日里在军中、京城里故事倒是听得多。
    话说,他弘治十四年随张昭出征西北时,被委以重任和庞大郎分领一军,当然他要练武,保持着新军营第一高手的名头,要治军,要识字,种种事务压下来,让他连片刻的闲暇都没有。当时,李逍遥和以及牺牲在西北的许澴伟还在感慨。
    而如今王武专职保护张昭。京师中日渐繁华,那勾栏瓦舍之中各种新奇的小曲、小调、故事话本多的是。张昭身为手握重兵的大臣,应酬不多,但也时常到东城里去。他倒是听得一肚子话本。
    这时,有着一把络腮胡子,环眼豹子头的王武脱口而出,“这是要下十二道金牌追回咱们大军吗?”
    张昭给这话搞得哭笑不得,道:“小二,你平常都听的什么故事话本。咱们不是岳武穆,当今天子也不是宋高宗啊。”说着,又吩咐旁边的幕僚,扬州人崔坤,“崔先生,把小二这句话给张监军说一声。”
    新军营的监军太监张雄当然是跟着张昭一起行军。他和张昭一起合作多次,非常清楚那里最安全:就是张昭身边。张昭估计比他这个太监还注重自身的安全。
    崔坤拱手道:“是,大帅。”再看王武一眼,大帅对这愣头青是真心维护啊。
    王武挠挠头,这时也知道自己失言了。
    张昭拍拍他的肩膀,道:“子龙,随我出去走走。”
    正在奋笔疾书的赵师爷放下毛笔跟着张昭走出简易的“中军大帐”。
    …
    …
    盛夏之时山林茂密,杂草丛生。
    新军营在这里安营扎寨,按照张昭组织人写的《卫生防疫条例》把附近的草丛,水沟全部都给填满,又设置厕所等处。
    张昭在庞泰攻占乌拉城之前,都不打算再往前走的。所以,这处营寨扎的还颇为用心,空地处还有些从前线退下来的将校在踢足球,欢呼声不断。
    张昭和赵师爷一起往小山坡顶上走去。
    张昭背负着手,看着远方的丘陵,河流,道:“子龙,朝廷的旨意你怎么看?反正在打到三江平原前,我肯定是不会回师的。而且,我会派一支偏师如洪武、永乐故事,顺松花江、黑龙江直达奴儿干都司旧址,刻石立碑以彰显我朝武功。”
    赵师爷将近五十岁,一身灰色的文士长衫,捻须道:“大帅,朝廷只是表明某种意向。毕竟,谕令上只是写着让咱们‘伺机’回撤。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张昭轻轻的吐出一口气,道:“所以啊,咱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奴儿干都司这里的胡酋们啊。而是在朝廷之内。”
    赵师爷犹豫一下,进言道:“大帅,那辽东巡抚之事恐怕有波澜啊。不如你再写封信给马天官?”
    张昭摇摇头。
    辽东之战打到现在可以说局势非常明朗。有谁能阻挡大明的兵锋?在军事上,打到三江平原只是时间问题。
    而和局势交汇在一起的,还有一条政治线。那就是打下来的地盘如何治理?
    张昭和朝廷诸公约定是保证二十万户在籍百姓后再由后军都督府的治理系统转给布政司、府县。
    但是,为保证平稳过度,拿下辽东巡抚这个位置就非常重要。之前王承裕已经来信,说起此事。如今的辽东巡抚张鼐愿意配合,先去大宁都司担任巡抚
    “给马天官写信求助。只可一,不可二。马天官年纪虽然大,头脑还清醒着。这件事咱们也是有私心在里头的。让马天官心生芥蒂反而不好。”
    张昭很苦恼在御前会议层面没有自己人,他的便宜岳父王承裕其实是有资格进去的。
    所以,他要先帮老泰山谋求到辽东巡抚这个职位。届时,以督抚之尊回朝为六部尚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赵子龙点点头,拱手道:“属下明白。”心中微微有些担忧。
    他们直接上书朝廷举荐王承裕为辽东巡抚,举荐张鼐为大宁巡抚。
    但如今朝廷诸公接着朝鲜王国告状的机会,借题发挥,这能行吗?
    …
    …
    张昭这里被“杂事”牵扯住精力时,右路军的庞泰已经率部逼近两百里外的乌拉城。
    他还是老战术,先派兵横扫乌拉城附近的堡寨,将乌拉部众尽可能的往乌拉城里赶。
    五月二十四日,庞泰率部将乌拉城团团围住。当然,在明面上还是“围三阙一”,防止守军狗急跳墙。
    夏季里下了一场小雨。庞泰带着将校们在营地的哨所上眺望着十里中外的乌拉城。
    因庞泰赶紧利落的灭掉苏完部,基本上把苏完城附近的苏完部给清扫一空,此刻他在军中还是颇有些威望的。至少统帅辽阳军右卫的千户江马对庞泰的态度要恭敬的许多。
    “庞参谋,这场雨下的不好啊?咱们的火器完全失效。”辉发部的首领,如今大明奴儿干军第二团(辉发部)的千户库门放下望远镜,皱眉说道。
    此刻,在哨所上的将校们人人脖子上都带着一个望远镜。都可以看到乌拉城外的一些帐篷中,乌拉部部众士气低落。
    众人纷纷附和着。
    火炮作为攻城利器,但在下雨天失效啊。本来就是预定在今天进行总攻的。
    庞泰没说话,抿抿嘴,扭头问道:“刘千户,咱们新军营打巷战你怕不怕?”
    刘二狗五大三粗,黑黑的脸膛,像个黑熊一样站着,瓮声瓮气的道:“不怕。”
    新军营日常训练有刺刀拼杀的科目。这是基本技能。新军营的步兵操典上写的明明白白:用排枪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用白刃战解决战斗。
    庞泰点点头,对众将校道:“咱们就定在今天打一次试试。在小雨天,敌将如果有作战意志,他们应该会来偷营。而不管他们来不来,乌拉部的额勒此人水平如何,咱们先下手为强。”
    江马拱手一礼,道:“庞参谋,我军在雨天发起攻击却是可以出其不意,但是没有火炮,城门怎么打开?”
    庞泰指着乌拉城外的部众道:“我已经观察过,每天下午三点许会有十几辆大车运粮出来救济这些部众。也就是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如果城门打开,我需要辽阳军的精骑突过去,把城门抢夺过来。如果没有,我们就撤回来。”
    “好。”
    下午五点许,庞泰率部在小雨天中攻破乌拉城,抓捕乌拉部首领额勒。捷报向后飞传。
   

第五百二十二章 野人女真
    一场战斗不会总是都是一锤定音,解决敌人这个流程。而是需要双方主将反复的试探,反复的调度,最终抓住对手的漏洞,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五月二十四日的这场战斗来的非常突然。缺口打开的也非常突然。
    乌拉部大概因为知道明军有火炮,对城门的防守多少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味。
    在火炮之下,海西女真这种没有建造工艺的城墙能顶什么用?肯定会被打开豁口。真正能对明军造成杀伤的反而是巷战。
    庞泰向来是以战场嗅觉灵敏而被张昭看中,在辽阳军精骑抢占住城门后,他迅速的抓住机会,挥师押上,继而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雨天不利于明军的火器使用,但同样的不利于乌拉部的弓箭使用。而在绝对的兵力优势和单兵战斗力优势之下,一个时辰后庞泰就解决战斗。
    用时和李逍遥平定古勒寨不相上下。
    张昭在五月二十八日抵达还是一座小镇的吉林镇。在这里,他见到被押送来的乌拉部首领额勒。
    小镇主干道旁简陋的小院落中,进门的院墙被拆掉方便进出。开往中军的信使、参谋们忙忙碌碌。
    张昭站在小院花厅的台阶上,于夏季炙热的午后见到反叛大明的额勒。
    此人身材高大,年岁到看不清楚,满脸风霜之色,这时说不上惶然还是坦然的跪在地上。
    张昭根本没有把见一个胡酋当成多大的事,也没召集军中将校们来围观。
    但不少辉发部、叶赫部的军事贵族们过来“围观”。当然,这些军事贵族都头顶着大明的军官职位。
    辉发部的主力都被庞泰带着在乌拉城休整,准备继续往北征讨八百里外的福余卫残部老巢。在这里的都是一些辉发部的民夫。
    奴儿干军第一团叶赫部的百户博多衡奥就在人群之中,对着身边的朋友摇摇头,“不自量力啊!”
    “唉”
    一帮人各自感慨着。难道归顺大明不好吗?现在看看海西女真四部的处境?
    张昭穿着一身灰布军装,头带唐巾,身姿挺拔,气度不凡。这时看着跪在地上的壮汉,也没有什么四月在沈阳城中见面,如今在此地见面的感慨,淡淡的问道:“你有什么想说的?”
    额勒往地上磕头,哭泣道:“恳请大帅饶下官一命。下官也是被族中的贵族们所逼迫的。”
    张昭身旁的几名参谋、亲卫们顿时都露出厌恶、鄙视的神情。你这都已经战败,结局是注定的。咱们大帅什么脾气你不知道?
    好歹装一下好汉,念几句“请大帅善待我部百姓”,也算是留一个好名声,现在这如同癞皮狗一样算什么?
    张昭失笑道:“小二,人人都说关外胡酋贪鄙狡诈,如同京师里的老油条、泼皮一样,滑不留手,最喜欢阳奉阴违。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啊。”
    王武嘿嘿一笑,“相公,京师的泼皮基本上都在铁岭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