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国的崛起-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经辉发城往东过来的大片山区之中,道路转运困难。而且根本没有办法确保物资的安全。
    这也幸好是窝集部是一个松散的联盟部落,要是面对带甲数万的部落,李逍遥根本无力发起攻势。他光是保护自己的粮道就得分出大批的部队来。不然,窝集部必然会从无法严密防守的山区中去袭扰明军的粮道。
    但是,更改粮道将物资囤积在敦化城之后,整个战场态势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整个局势对明军而言异常的有利。灭亡窝集部只是时间的问题。
    春城。
    张昭站在小山上眺望着正在大搞建设的春城,将望远镜放下来,心中感慨难言。
    他身边的亲卫、幕僚、参谋们各自观看着春城的建设。
    特意从沈阳城中赶来的顾新站在张昭身旁,略带恭维的道:“大帅,你这真是大手笔啊!调十几万人再来营建一座新城。这春城立起来,整个辽东将会无忧。”
    如今是冷兵器转向火器的时代。在张昭所主持营建的大城市之中,全部都不设城墙。而且采取水泥、钢筋混泥土去修筑道路和建筑,建造速度很快。
    而在松嫩平原上建立这样的一座人口众多的巨大城市,对辽东都司所能提供的安全保障那自是不比说。
    张昭背负着手,看向山下的平原,道:“老顾,咱们多年的交情。建造春城是不得不为之。从乌拉城将十几万人口运送到沈阳城本就是个大工程。不得不就地消化。”
    顾新笑一笑,心中微暖。他父亲镇远侯顾溥在六月十四日病逝,谥号“襄恪”,他身负重任,被朝廷夺情启用。继续负责开平城、沈阳城、京师东城、春城四处大的城市开发。
    张昭对赵师爷道:“自朝廷批准前辽东总兵郭令去大宁都司。咱们所有人都以为奴儿干都司的征战是大局已定。但结果呢?搞出这么多的挫折、变故来。直到此时咱们才能说问题不大。打到三江平原只是个时间问题。”
    赵子龙拱手一礼,道:“此皆赖大帅定策,庞、李二将用兵。”他的心情此时无疑是极好的。
    几人在这里感慨,说着话。
    山脚下的春城中一队队乌拉部的奴隶正在辛勤的劳作,建设这座城市。按照张昭的规定,只要为明军服役五年,这些奴隶就可以得到自由之身。
    当然,不是把他们放了,而是全家老小一起进入到屯田的农庄之中,帮助大明屯田。再五年,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房屋。
    而负责监督劳动的正是顾新从开平带来的大明基建公司的职员们。目前在大明基建公司旗下一共有四支大的建筑队伍,分别就是刚刚列举的地方。
    在七月早秋的烈日之下,除开奴隶们的劳动,还有源源不断的商队从沈阳城而来。
    这些商队都是幽州商行的经理们组织的各支队伍。国泰商行和幽州商行分工明确。国泰商行只要是负责生产、制造,还有就是转运江南的粮食等物资到天津卫。
    而幽州商行就是整合目前后军都督府所管辖的范围的内的商业活动,主要是“贸易”活动。
    张昭和王承裕两人在辽东都司搞卫所改革、军事改革。将大片的土地分配下去,并不断的兴建城市、招揽移民、搞建设兵团屯田,但是他们并没有禁止行商。
    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张昭只是喜欢对商业征收“重税”而已。
    在辽东都司里,原本下属于各指挥使、同知等将官的商队,这部分根本没有去动。他们也在幽州商行的主导下,共同参与辽东、奴儿干的贸易活动。
    由沈阳城来的商队,和每隔两三天从前线回来的商队在春城的东北区域交接。
    各种新抓捕的奴隶,还有虎尔哈部的药材,貂皮、东珠等等物资都可以换取高度白酒、丝绸,瓷器、玻璃、铁锅等物品。
    整个春城这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况
    “走吧。我们下山。”张昭和众人饮酒闲谈半个时辰,结束对顾新的洗尘宴,回到山下的中军大营中。
    永平府下的开平城今唐山得以飞速的发展,不仅仅是有北直隶各地废除卫所人口的涌入,还有去年发行的战争债券剩余的大量白银。
    去年张昭通过大明皇家银行在大明证券交易所以后军都督府的名义分期发行战争债券。总计发行484万两白银的债券。获得白银33508万两。
    扣除对朵颜三卫的战争经费180万两白银,还剩余150余万白银。这笔银子都投入在大宁都司和开平城重建中。
    大宁都司的军权虽然交出去。但是,行政权还在后军都督府名下,即在张昭的掌控中。
    当然,他近来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向朝廷申请调和他亲近的官进入辽东和大宁两地任职。为之后的行政权交接做准备。
    推荐王承裕老大人任辽东巡抚和张鼐任大宁巡抚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做出的决定。
    不然随着后军都督府所掌握的地盘越来越大,所需要的官吏越来越多,基层的官吏还好说,后军都督府手里有考试权,可以招募杂职官和吏员,稍微高级一点的官,调配的权力在吏部。
    他不主动做出妥协,面临的压力将会是非常大的。当然主动妥协,则是要求和他亲近、认可的官来进入这个体系,将来好飞黄腾达。
    别看网里面主角最少是个阁老起步,其实大部分大明的读书人做官能做到一任知府、大参就要烧高香了。
    而辽东、大宁这两地有多少这样的官职?诱惑力还是很大的。大明朝的读书人干实事或许不在行,当泥塑的老爷还是很行的。
    且说正题。
    开平和大宁两地都有大笔的银两投入,再加上北直隶卫所除去宣府重镇的卫所暂时没有动以外,扣除前期动的顺天府、天津三卫,其余各府的卫所剩下的有一百万人口。
    这一百万人口,有一部分人大约十万左右留在当地卫所的土地上,其余的全部都往开平城而去。
    张昭给开平城设计的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但是这么多人口肯定不会全部都停留在这里。
    事实上,除开后军都督府官方组织的移民外,幽州商行一直在组织商屯,就是招募百姓前往大宁、辽东的边缘地开荒屯田,发展两地的经济。
    而张昭在沈阳、春城两地兴建百万级人口的大城市,所需要的物资何其之多?
    这不是单单靠战争的红利就能抵消的。大军在外作战,也是需要消耗物资的。
    所以,张昭依然在京中再次发行战争债券。上一次朝廷批给后军都督府的债券额度有八百万两。和朵颜三卫的会战只发行484万两白银的债券,还有余额。
    而这一次的抵押物当然是辽东都司境内的种种矿产资源。
    根据大明最新颁布的资源法律,在新开拓的疆域谁先勘测、发现的矿产就归谁。但是,特定的矿产比如金、银、铁,其开采出来的矿产只能卖给朝廷。朝廷会以银元的方式支付。这一条适合于辽东之外的土地。
    而在大明两京十三布政司的疆域内的矿产全部收归国有。所有的私人开的矿产都需要通过竞价来获得开采权。并且,矿山出产要交税。
    张昭这批新的债券的偿付能力,或者手抵押,就是这批矿产的开采权和税收。
    辽东都司之外的矿产目前都在幽州商行名下,大明的权贵们没有人想来吃一口,因为不安全。当然也有一些小商人愿意来博一博的。幽州商行会卖出开采权用来募集资金。
    所以,张昭是一边听从李逍遥和庞泰等将领的建议对军事部署进行调整,一边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并且消化乌拉部的部众。
    在顾新从京师过来时,大批的物资已经跟着运送而来。所以才有眼前春城这里“大干快上”的大好局面。
    顾新下山来就先行告辞去休息。当然,这是客气话。他在山脚下和张昭分别后,就径直前往春城之中查看各项工程的进度。
    鉴于大明基建公司越来越大,朝中已经有人建议将之一分为二。张伯爷是上奏章硬顶着不让。但同意设立副手分担一些事物。他这个总经理还是要有业绩才压的住低下的人。
    特别是他父亲刚刚去世不到一个月。长兄顾士隆还为袭爵。他更是要顶住这口气。为不辜负张昭的信任,也为他自己。
    张昭的军营并没有在春城之中,建筑工地很闹腾的。他的军营在山脚下的小镇中,距离城区二三十里的样子。看起来有点远,其实这里是松嫩平原,打马十几分钟就到。并不影响什么。
    张昭下山来首先是问李逍遥那里的情况,还要多久剿灭窝集部,打到图们江边?
    于参谋道:“大帅,最新的消息在上午时送达,是五日前的。当时距离图们江只有五十里。属下估计应该差不多了。”
    张昭点点头,走到书桌之后,查看着地图,问道:“庞泰那边呢?”
    于参谋道:“十日前,庞将军已经率部越过阿城。暂时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大帅,高一典来信,他业已经理顺自抚顺关到梅河口、辉发城的驿路,他准备来春城向大帅述职。”
    张昭微微颔首。
    庞泰所部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原因是因为庞泰提出剿灭福余卫的办法。即借道虎尔哈的阿勒楚喀部、锡伯部,悄然的接近福余卫旧地,然后以骑兵发起猛攻。
    庞泰身边带着新军营四团、白马营,另调辉发部库门所部两千五百人作为辅兵。左路军其余的军队全部调到右路军李逍遥那边。
    而这个计划其实还有一个后续。
    张昭脑子里过一遍,放下对庞泰军事行动的担忧,想起高一典的事,笑着对几名参谋道:“高一典在辉发城办事办的不错。春城这里确实缺人主持大局。当然,他这个军事参谋完全走歪了路线,要被我用成官。你们以后娶妻,要想带兵的,得娶一个同意你们上前线的女子。”
    几名参谋都哄笑起来。
    其实都知道大帅是在“照顾”高一典。否则的话,不会把他往职方向转。毕竟出征前高一典还和他未婚妻闹别扭。

第五百三十章 灭窝集部
    在张昭和身边的参谋们调侃自己的爱将高一典时,六七百里之外的长白山山区中正是阴雨连绵之时。
    这里归属于大明奴儿干都司布尔哈图卫所所管辖。但是自明初设立奴儿干都司至宣德八年太监亦失哈第二次奉旨巡视奴儿干都司后,大明的旗帜已经很就没有飘扬在这里。
    而今天明军再至!
    奉大明天子圣旨讨伐不臣。奉大明新秦伯、征虏前将军张昭之军令,清剿窝集部。
    大明新军白马营千户韩瓒身陨图们江,窝集部下属各部气焰嚣张,不断攻击明军各路。
    而如今明军两万并虎尔哈部三万,大军已攻打到图们江边。此刻,这里是攻灭窝集部的最后一战。
    哗哗。
    阴雨连绵不停。李逍遥在高台上宣读着半白话版的讨贼榜,要让底下的士卒们都听懂,这份榜回头也要发表到报纸上,是随军的官吏捉刀书写的。
    “窝集诸部不服王化百年。大明军队已至,尔其闭寨自守不奉大明圣天子之诏。既如此,我等大明将士自取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明军总指挥李逍遥在木制两米高台上宣读榜之时,高台下准备发起进攻的明军将士正笔直的站立着。雨水顺着他们的铁质大帽、颈脖、灰布军装流下来。
    夏季的雨不冷。但全军将士笔直挺立,如同一株株青松。军容鼎盛,堪称精锐之师。
    这些明军将士是李逍遥麾下的新军营九团,辽阳军左、右卫,广宁军、宁远军。共计8800余人。全是明军中的精锐。
    此刻,在明军眼前的十五里处便是数座沿着图们江修建的石头堡寨。这是窝集部最后的据点。
    李逍遥的声音在阴雨中回荡中,雨水同样打湿他的军装、头发。
    近万明军一动不动的站在雨中,灰色的军装一片一片。
    这铁的纪律所带来的一幕,令在旁边同样参加“战前誓师大会”的虎尔哈三部的首领、军事贵族们感到一阵阵的寒冷。
    明军精锐如斯!
    阿勒楚喀部、锡伯部、额穆部三部的首领和几名权力较大的贵族们聚拢在一个草棚里汇聚起来。雨水顺着草棚的屋顶哗哗的往下流下来。
    虎尔哈三部的战士们并非吃不得苦,这点雨水算什么?冰天雪地里都要出去打,捕鱼,否则家里的女人、小孩就得饿死。
    但是,此刻不少虎尔哈战士都躲进树林、营帐中避雨。他们部落里的军队在纪律性上差太远。
    以明军主力所展露出来的战斗力,再加上军器上的优势,即便不用名震天下的新军营火铳兵,剩下的7千余人灭掉他们这三万兵马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草棚内,七八名穿着京师纺织厂出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