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昭招招手,冯副千户小跑着到高台上,先对张昭单膝跪地行礼,然后起身呵斥道:“你们都吵什么?你们知道个屁!”扭头对目怔口呆的李孟津道:“老李,五年前,距离卫所十里地那一尸两命是你干的吧?有没有冤枉你?”
李孟津哪里想到他外出一晚,他这位“老搭档”就“叛变”呢?他的隐秘之事,冯副千户和他认识十几年以上,大致都知道。他本来只是想外出寻找支持的啊!
“放你吗的狗屁!张昭,你不能杀劳资。你这是动用私刑。劳资是朝廷命官!”
张昭笑一笑。他不会一下子就将李孟津杀掉?得让他“挣扎”一下才更有说服力。没见冯千户出现后,阵列中的“骚动”稳定几分?
张昭瞥李孟津一眼,“兵部已经行文给我。刚才你没听见吗?本官借你的人头一用!二狗,动手!”
刘二狗粗手粗脚,力气极大,执行张昭的命令。
“噗嗤!”
冯副千户扭过头去,心中感慨难言。老李,你当日设计张千户时,没想到这一幕吧?
上午时,太阳当空。李副千户被处理掉。血迹留在高台上。
…
…
在张昭的命令下,庞大郎、王武率领他的亲卫,将李副千户的十几名心腹下属都拿下:革职、隔离审查。
刚才因李副千户的叫嚷而微微散乱的方阵,在此时恢复整齐。士卒们目光微微惊惧的看着张昭。
恩威并施,这是张昭的目的。
“本官现在宣布军中新的任命。任命庞大郎、王武为副千户,分领诸军。林文宁、陈康为镇抚,负责后勤、军法。任命许澴伟、吴臣为百户…”
接着张昭又将他的若干亲卫任命为总旗、小旗,将李副千户留下的空缺给填补上。更进一步的掌握这支军队。
张昭在高台上往前走几步,提高音量,高声道:“本官接下来宣布新的军法。诸将士听仔细。临阵不听号令者,斩!临阵退缩、诈功冒赏、逃亡者,斩!贻误战机、首领战死兵丁不前、违抗军令者,斩!烧抢坚银、纵兵扰民、酗酒赌博者,斩!”
张昭每念一句军规,高台下早准备好的二十名亲卫齐声高呼。军规的第一部分,就是“十八斩!”
治军不是治民。必须要严明纪律。向士兵说明那些事情做不得。违令者斩!
只有严明的纪律在先,再有厚赏宽待士卒,如此才有练出一支精兵的可能!
他不能练出一群体能充沛,精熟杀人技巧的兵匪出来。像明末左良玉那带的叫什么兵?那是土匪!兵过如梳,这种事发生在他的麾下那将是耻辱。
张昭的声音,亲卫们的声音,回荡在校场中,一个个的“斩”字,一条条的军规,冲击着士兵们的脑海、心灵!
张昭正在将“军魂”的第一部分注入到新军将士的心中。
…
…
“弘治十三年冬,昭练兵于西山,法度严明,厚抚士卒。到任旬日,上下膺服。”
——《明史》,张昭传。
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台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副千户被杀,在京营(三大营、十二团营)中是引不起多大的关注的。
十几万人的京营中副千户至少有两百人。而且,京中有多少公侯伯这样的超品武官?别说副千户,千户都是实实在在的小人物。但是,张昭这个新军千户所多少人在关注?
当日,在武英殿上军方第一大佬英国公张懋在场,现在被弘治皇帝信任的领军大将保国公朱晖在场,驸马都尉崔元在场。
而张昭不久前在镇远候顾溥的总督府中闹一场。成国公府牵扯在其中。
可以说,大明的军方重臣,除开中山靖王徐达传下来的两支:向来留守南京的魏国公,定国公这两府没关注外,其余的大佬都知道张昭这个千户所。
弘治皇帝想要练精兵的心思,现在大半朝臣心里都有数。
现在,张昭身为千户,悍然的处决一个副千户,这能不让人关注吗?消息在第二天上午就传遍整个军方。(这还是因为新军千户的门禁严格,否则当天就会传遍)
成国公府中。
小公爷朱凤在听到消息之后,勃然大怒,“混账东西!他怎么敢擅杀朝廷命官?”
这里是国公府前院东南区域的一个小院落。向来归小公爷朱凤使用。陈设雅致,布局宽敞、明亮。很典型的中式风格,雕梁画栋。
几名心腹噤声,不敢言语。
他们正在“商议”怎么还击张昭。刚刚罗先生还介绍说前天晚上李副千户李孟津还请求小公爷帮他调走,结果小公爷还没来得及运作,人就被张昭杀了。
打狗也得看主人不是?新军千户所里闹的那一幕,谁不知道小公爷是幕后主使者?但张昭就是无视!
这是赤果果的打脸啊!而且还是在短时间内甩的第二巴掌!
啪!啪!
所以,不怪小公爷如此恼怒,之前的文士风度、富贵教养全无。到底只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国公爷虽然有两个嫡子,但大公子体弱多病,谁都知道将来继承爵位的必定是二公子。
他从小到大没吃过这样的亏!
朱凤一身蓝袍,所用的装饰俱是华贵非常。本来是眉清目秀的脸上此刻全是戾气。怒声道:“罗先生,你来说!我现在还怎么暂缓处理,我的脸面还要不要?
他一个个小小的千户,胆敢欺负到我头上来。他吗的!当我的刀子杀不的人么?小六,去把府里的家丁都聚起来。随我出门去称称他的斤两。
我家祖上随太宗皇帝靖难,数次救驾,才有子孙这般富贵。我父亲奉公守法,为国事常年奔走。他一个小小的秀才、千户,凭什么敢欺辱我?”
罗先生低着头。
他的东主正在气头上,他说什么都是错的。现在的小公爷已经失去气度,就像是一个赌气的青年。这样的大事,说什么争脸面,未免可笑。像小孩子过家家。
真正的目的,应该是争夺未来在太子身边武臣的地位啊!而小公爷十天前被张昭在总督衙门当面打脸后,现在听张昭这个名字就上头。当然,这里面有镇远侯嫡子顾新的功劳。
在前几日的勋贵子弟聚会上,顾新当面嘲讽小公爷,“朱凤,你做的什么狗屁倒灶的烂事,还要我爹出面给你收拾烂摊子。丢不丢人呐你?”
叫小五的长随偷偷看众人一眼,只得乖乖的去叫成国公府的家丁。
小花厅中,众人不敢出声。朱凤阴沉着脸,呼呼的喘着气,心里盘算着等会去军营后怎么收拾张昭。怎么样代价最小。
他气在头上,不代表完全失去理智。他去教训一个千户,凭着成国公府的牌子,闹的圣上面前他最多不过是禁足的处罚而已。
就在朱小公爷想的入神、正快意时,一名老仆快步进来,恭敬的行一礼,脸色严肃的道:“二少爷,老爷叫你去书房。”
“你们都在这里等着,等会和我一起城北的军营。”朱凤留下一句话,跟着老仆往国公府中路而去。心里明白,必然是他调集家丁的举动惊动在家中的父亲。
成国公府是老牌勋贵,而且朱辅还曾外出掌军。心腹家丁五六十人还是有的。
片刻后,朱凤到这一代的成国公朱辅的书房中。偌大的书房内静悄悄的。朱凤刚进去,就被老国公喝斥道:“小孽畜,你想要干什么?想造反吗?”
朱凤满心等会去虐张昭的快意,被父亲训斥的如同一盆凉水浇下来。然后,整个人如同小鹌鹑一样,低着头,瑟瑟发抖。
他看的出来,父亲是真生气。
朱辅四十多岁的年纪,和英国公张懋比要小很多。可以预见英国公之后,他会为勋臣之首。所以,他平日里都是服食雅素,喜吟诵,有儒者之风。
别管军事上头行不行,得把口碑立起来。而且,要作出积极向文臣们靠拢的态势,避免被御史盯上。
朱辅见次子没有和他硬顶,心里的气倒消了大半,坐到书桌后,语重心长的教育儿子,“张昭手里捏着兵部的行文,他杀一个副千户,罢黜一个副千户,完全站的住脚。你闹腾什么?
而且,他杀人立威,整个千户所的士卒没有哗变,这说明什么?说明整支军队已经被他掌握住,被他捏成一个整体。你那些挑拨的小伎俩还有什么用?
圣上有意练兵。张昭趁势而起,看他不舒服的武臣大有人在,轮得到你出头。之前你小打小闹,我没管你。也是对外表明我成国公府的态度。
现在,这局势已经不适合你去闹。这段时间,你就在家呆着。”
朱凤心里是不服气的,但在父亲数十年的威压面前,他不敢反驳,无奈的道:“是,父亲。”告辞离开。
不管朱凤心里怎么想的。他现在已经退出够资格“为难”张昭的勋贵列表中。退出这个舞台!
原因就在于张昭已经掌握住新军千户所。在天子的关注下,这不是一个勋贵弟子靠小手段就能刁难、撼动张昭的!
…
…
朱凤怎么想的,张昭并不知道。在撤换一批军官后,张昭立即开始千户所中的制度改革。
他给弘治皇帝承诺是一年的练兵时间。但做事情,只争朝夕啊。
第一百一十八章 淬炼(一)
张昭对新军千户所的改革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针对训练上的。出台各种奖励、惩罚制度。对训练度完成的好的小旗、总旗、百户进行奖励。对落后的小旗、总旗等队伍进行处罚。
第二部分则是针对编制上的。
明军的小旗为十人,总旗是五十人。而按照火器军队的作战方式,这种编制是不合适的。排枪击毙战术使用的三段式射击。张昭将现有的编制全部打乱。
按照一个班12人,一个排三个班,一个连三个排这样的编制进行组合。
这样下来,一个小旗下辖的人数增多。总旗所辖的人数下降为40人。而百户所辖人数又增多。再算上缺额的士卒,就成了官多兵少的局面。
所以,第三部分的改革,针对的就是军官的改革。能者上,庸者下。
将所有的百户降为总旗(排长),将所有的总旗降为小旗(班长),将所有的小旗降为士卒。凭借着训练、实战中的表现,再进行提拔、任用。
将士卒分为甲等兵(上士)、乙等兵(下士)两个等级。根据训练、作战的表现进行提拔或者降级。
除此之外,还开始设立夜校,分批次教士兵识字。
新军千户所便是在这样的“改革”当中继续着军姿、队列的训练。这个东西并非张昭带来的。而是明军本来就有的东西。明军作战也是要讲军阵的!
每次军中会操,一样要列阵,变换阵型。京营到中后期被人说花架子,说的是什么地方?就是会操时军阵整齐,听旗号变阵时一样迅速,但是真实的体能、搏斗技巧、意志却是差到极点。
至于火器军队,明成祖时就设有“神机营”这就是纯粹的火器军队。朱棣就是靠着他自创的火器战术,六征蒙古,横扫大漠!
这个自创,并非指的火绳枪三段式射击战术。这种战术在英国公张辅平定安南时就出现。
朱棣的战术大致上是将神机营放在中军,骑兵在两翼。用火器军队打三轮,击溃敌军的冲击。紧跟着骑兵反冲锋。打的蒙古骑兵哭爹叫娘,抱头鼠窜。
当然,这个火器是火绳枪!
火绳枪的装填速度和燧发枪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所以,火绳枪时代的三段射击战术,虽然可以作为输出主力,但一定要配备其他兵种,联合作战。
燧发枪时代自然就是用的排枪击毙战术,成为战场上的主角。
张昭是按照燧发枪的“设想”来训练军队。而军中上下,包括其他团营的军官都以为他是以火绳枪的战术来训练。
数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
…
腊月二十八日的夜晚,城北的军营中遥遥看去一片漆黑。只有军营最西北角的地方,火光一片一片的。
在这个时代,军队宿营最怕的是炸营。所以晚上基本是灭灯睡觉,并禁止相互走动、串门。所以,虽然是在京中,一到晚上京营的驻地中基本都没士卒活动。当然,北地寒冷,士卒们也都得窝在营地里睡觉。
新军千户所中,在夜幕降临后,各营房里开始点起油灯、火把,夜里的主要活动是识字。时间是半个时辰。而后,各小旗中还要开会讨论,检查,总结。
不用质疑士兵们的积极性,这全部都是有考核标准的。而奖励、惩罚的措施,包括提升军衔、职位、待遇。比如外出休假半日、晚饭加餐十斤猪肉等等。
张昭每晚给军官们上课。左营、右营的军官们轮流来。张昭的改革虽然将百户都降为总旗(排长),但是并没有将副千户降为百户(连长)。
全军八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