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这可是陛下东征高句丽回来之后,第一次办早朝。

    “辽东胜利的军队,明天就要回来了。”

    李世民首先宣布了一则无关紧要的消息,来稳定众人的心。

    然后扫视了一眼四周,对着那些迷惑的众人,接着道。

    “另外最近基因水稻,红薯,精盐等在在我大唐境内传播的沸沸扬扬。”

    “还有远道扮演沟通了长安和余杭,你们可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何人所为?”

    听到李世民这句话,底下的大臣们立刻开始了眼神交流。

    其实这件事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且闹得沸沸扬扬,无数人都在猜测那个神秘少年郎的身份。

    可为何陛下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提起?

    而早就知道真相的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杜如晦四人也更是郁闷无比,完全摸不着头脑。

    陛下,他为什么会突然提起此事?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想这

    想着,房玄龄先一步走出,拱手道。

    “其实当远道刚开始建造的时候,臣就已经派人去调查,那个少年郎到底是何人,只是毫无消息。”

    虽然不知道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房玄龄依旧开始打着配合。

    这一幕倒是让李世民有些小吃惊,玄龄这个睁眼说瞎话的能力,真是越来越熟练了。

    而在底下,看到房玄龄带头,其他大臣也纷纷开口。

    “的确是如此,当初远道建立的时候,臣也曾经仔细调查过,可那些工作的百姓对建造者却都一无所知。”

    “那个建造者的好像派了一些下人来管理,只是那些管理者每次见到我们就立刻偷溜,完全不敢露面。”

    “又是红薯,又是基因水稻,还有种种奇异的发明,臣觉得这位少年郎应该来自某个神秘世家。”

    “臣觉得,应该就是传闻中久不出世的公输世家。”

    “附议,臣也赞同。”

    这个推测得到了底下诸多大臣的一致同意。

    所谓的公输世家,其实就是鲁班的后裔,一直以神异的机关术闻名。

    可惜这个世家自从隋朝时期就已经不入世了,大唐境内名山大川那么多,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隐世。

    诸位大臣们全都在热切讨论。

    以往陛下没有公开表明态度,他们只能在背地里面推测,而现在终于能够放到台面上讨论了。

    看到这一幕,李世民看向了一角,站在那里默不作声的李靖,立刻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随即,他便站出来道。

    “陛下,臣觉得此人是谁,是何人,其实并不重要。”

    “虽然此人不愿意暴露身份,但他有恩于我大唐子民却是事实。”

    “他的任何一样发明都是一重大,诸多加在一起,更是让我大唐成为了天上天国。”

    “一年前,我大唐数十万人忍饥受冻。”

    “而在一年后的今天,不但百姓安居乐业,而且官仓内的粮食也是翻倍的增长。”

    “这位神秘少年郎对我大唐的功劳,早已已经不能以常理来推测。”

    “哪怕是纵观历史,也没有第二个圣人能和他比肩!”

    “实乃大恩大德大尚之无双圣人,其功劳之大,举世无双!”

    “举世无双!”

    大殿内,无论是世家出身的大臣还是其他大臣,对这番话全都无比赞同。

    因为这的确是事实!

    就让整个大唐彻底脱离饥荒这一点,就是传说中的孔圣人也难望其背的伟大成绩!

    民以食为天,这位神秘少年,硬生生以一己之力,为整个大唐百姓撑起了一片天!

    “代国公大人说的是!”

    “今年我大唐国库收入上涨了那么多,也全因这位少年郎!”

    “如此大功,堪称举世无双!”

    “诸位说的没错。”

    李世民看到这一幕,心中对李靖这番表现十分的满意。

    不愧是能够连续夸上狗大户一个多时辰,都不带重复的狠人。

    带起氛围,果然熟悉非常。

    “只是现在,我们都找不到此人到底是谁?”

    “无法确定身份,就无法册封,现在又该如何是好?”

    “诸位,你们可有什么意见?”

    “陛下,臣斗胆认为你这番话有失公正!”

    李靖一脸正色地反驳,脸色严肃无比。

    “功劳就是功劳,岂能因为对方隐藏身份而不封赏?”

    “我大唐从来不会亏待有功之人,不管他是因为淡泊名利,还是不想要,我们该赏的还是要赏!”

    “这才是真正的态度!”

    听到这里,先不管其他人怎么想,反正是房玄龄想,长孙无忌,魏征,和杜如晦四人算是彻底回过味来的。

    我操!

    陛下和李靖这是隔这唱戏吗?

    这也太他妈虚伪了吧?

    简直就是令人作呕!不为人子!

    鄙夷,严重的鄙夷!

    “陛下!臣认为代国公说的对!”

    长孙无忌立刻开口,一边说着一边还泪流满面:

    “如此大的功劳,必须要狠狠的封赏!”

    “臣赞同!”

    “如此通天圣人,如果不封赏,可以服众呀?”

    其余三人也不甘落后,纷纷也跟着痛哭流涕,大声请求。

    这一幕看得周围不知情大臣全部震惊,也看着李世民和李靖满头问号。

    这几个家伙又犯病了吗?

    还在找〃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免费?

    百度直接搜索: 〃易〃 很简单!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前所未有,大唐护国公!(下)

    这几个家伙,到底在发什么神经呢?

    李世民和已经完全傻眼,根本搞不清情况。

    不是,他们在这里打着配合,这几个逗逼为什么要来凑热闹呢?

    如果说是这四个逗比看不出来情况,在这里故意卖忠诚,李世民是肯定不相信的。

    这四个逗逼虽然傻,但基础的审时度势还是会的,不然也不会混到现在这个位置。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四个家伙在提前给狗大户拍马屁!

    “其他人可有什么意见?”

    李世民揉了揉发疼的脑门,又看向了其他大臣,想要把话题板正回来。

    “并无意见。”

    众人皆是摇头。

    朝廷上最有权势的几位大佬都表态了,他们怎么可能还会站出来反对?

    而且他们刚才的那番话,也的确在理,并无不妥。

    有功,就该赏赐。

    “既然,那就论功刑赏吧。”

    李世民点头,看向了李靖:

    “药师,你觉得应该册封这位少年郎什么爵位比较好?”

    李靖闻言,故作思考,片刻之后才道:

    “国公!”

    “臣以为,国公之位正好合适!”

    听到这里,本来对此毫无意见的众多大臣,顿时傻眼了。

    怎么直接就上就是国公了?

    要知道,自从贞观改元以来,大唐已经好几年没有新国公诞生了呀!

    “陛下!”

    房玄龄眼珠子一转,立刻把握道了关键:

    “敢问陛下,这次的国公封地可否是在辽东?”

    “陛下,此人身份不明,为了能将其吸引,臣建议可以再加一些封赏。”

    长孙无忌也跟上,不甘落后。

    “没错!”杜如晦急了,立刻上前道:

    “陛下,而且不能仅仅只是普通的封赏,最好是特殊的封赏,能够让其心动。”

    魏征:“陛下,他们的意见臣全部赞同,没有任何异议!”

    李世民:“。。。。。。”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四个逗比拱火不嫌事大,内心有种想要打死他们的冲动!

    尼玛的!

    这四个家伙到底是王公子的下人,还是他李世民的臣子?

    怎么感觉朕赏赐王公子,你们比王公子本人还要着急?

    这四个家伙到底是那边的呀!

    “你们那么牛逼,要不你们来帮朕下决定!”

    “好呀!”x4

    “给朕闭嘴!”

    李世民火大,直接训斥,四人才止住了话语,很是不好意思的退到一边。

    他们刚才为了表现“忠诚”,的确是有些太过着急了。

    “好了,朕已经有了决定。”李世民又扫视一拳众人,让他们全都安静下来。

    李靖上前,恭敬行礼:“请陛下明示!”

    “朕决定,册封此人为大唐护国公!”

    “赏赐辽东四洲为封地,沿袭不断,万世流芳!”

    “我大唐不灭,则护国公永存!”

    李世民语气威严,而听到这句话后,诸多大臣也全都蒙了,嘴巴张开,下巴险些掉到地上。

    护国!

    要沿袭万世!

    轰!

    刹那间,如同惊雷炸裂,除了李靖外,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哪怕是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杜如晦四人也是如此,全都被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天呀!

    护国二字,每一个字都是重达千钧!

    更别提还有后面那么多的封赏!

    可以说,这个护国公,绝对是整个大唐境内最有权势的国公!

    其地位,简直能够堪比平肩王。

    不!

    这就是一字平肩王!

    “你们,可有意见?”

    李世民很满意众人的反应,借机再次问道。

    “陛下!”

    房玄龄颤抖抬手,惊骇发问:“你是认真的吗?”

    “千真万确!”

    李世民点头,随即大手一挥:

    “就在明日,上元节当天。”

    “大军回来之后,朕就会当众宣布这一消息!”

    “为陛下贺!”

    听到这话,魏征,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五人再无迟疑,直接行礼祝贺!

    “为陛下贺!”

    “为大唐贺!”

    其他大臣也是如此,无论内心如何复杂,全都跟着行礼祝贺。

    大唐的几位重臣已经全部答应,他们自然不敢有任何反对之意。

    不过这一刻,哪怕是傻子也会明白,大唐朝廷不久之后就会发生大变,要进来一位名为国公,实为一字平肩王的少年郎!

    开天辟地之变局,前所未有!

    。。。。。。。。

    第二天一早,上元节开始。

    长安城内人潮涌动,所有百姓都自发出来,无比期待地看向了长安城门。

    今年的上元节,注定是非比寻常!

    因为大唐胜利的军队,在今天就会凯旋归来!

    当大唐初升,第一缕阳光落下,所有百姓全都兴奋欢呼,在为英雄的归来呐喊!

    终于,大唐的军队,出现了!

    “大胜!大胜!”

    “大唐无敌!”

    “恭喜陛下,祝贺大唐!”

    所有人都在欢呼,也有人向大唐圣天子祝贺,因为李世民也出面了,亲自为诸多将士接风洗尘。

    “多谢陛下!”

    虽然战争依旧结束了数天之后,但无数大唐士卒依旧激动无比,眼中有着热泪。

    本来因为归程漫长而逐渐消散的兴奋之意,在长安城百姓的欢呼,再次被激发。

    是的!

    他们胜利了!

    “诸位!我们踏平了高句丽,为所有华夏子孙都洗刷了屈辱!”

    李世民看向众人,看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自发的安静下来,目中饱含期待,用眼神回应着这位大唐的传奇帝皇。

    “从此以后,再无白骨京观,也再无高句丽!”

    “辽东是我大唐永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朕也打算将它封赏给对我大唐子民贡献最大之人!”

    “就在今晚,我们就会册封一名新的国公!”

    李世民大声宣告,周围的百姓在沉默片刻,也立刻发出更加强烈的欢呼声!

    “为陛下贺!”

    “为大唐贺!”

    不只是百姓在喊,连同那些归来的大唐军士,也都在齐声呐喊。

    虽然陛下没有说明那位对大唐子民贡献最大之人是谁,但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

    除了那位带来了无数奇迹的神秘少年郎,已经不可能再有别人了!

    现在,他终于要被册封国公了!

    “啥?”

    “老梁你说,李二今晚就要在长安城宣布,册封我为国公?”

    王远听着府内下人急匆匆传来的消息,内心讶然无比。

    虽然知道今天是高句丽军队胜利归来的日子,但因为今天也是上元节,所以王远也要对热气球进行最后的测试。

    所以他并没有去长安城观礼,只是派了两个下人过去打探情报。

    万万没想到,居然得知了自己今晚就要被册封国公的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