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明就是你在故意诱导,说什么“嘭”的一声,人就没了。
现在居然还怪上了他?还嫌弃他蠢?
简直就是太冤枉了呀!!
“王公子,你没事吧?”
明叔默默咽了一口唾沫,王远一会崩溃,一会正常,一会有崩溃,就跟变戏法一样,这番表现着实是把他给看懵逼了。
“废话!”
王远狂翻白眼,怒骂道:“明叔,你看我这模样,像是没事的样子吗?”
“像。。。。。。”
明叔下意识点头,随即意识到了不对,连忙摇头否认:
“不像,算了公子,我们还是跳过这个话题,想想该怎么解决这具尸体吧。”
“。。。。。。”
王远龇牙咧嘴,没好气道:
“赶紧把他扔到城外,找个荒凉埋了,留着太恶心了。”
“好的!王公子!”明叔精神一震,正要下车安排。
然而他刚刚转身,王远就又叫住了他:“等一下,先别着急。”
“王公子,难不成你想去衙门吗?”明叔一惊。
“我去个的衙门,去自投罗网吗?”
王远龇牙咧嘴,没好气道:“我意思是,让你扶我起来,我腿使不上劲了!”
明叔:“。。。。。。”
就这样,一行人连忙收拾好东西,车队出发,在安化门出城。
李承乾本想借机去一趟蓝田县,再向王远请教一些处世之道,不过在李泰幽怨且哀求的目光之中,只能无奈的放弃。
“二弟,你真的有些碍事了。”李承乾万分的嫌弃。
李泰:“。。。。。。”
有句脏话他不知道该不该讲出来。
而在不远处,还有两个人和李泰的表情差不多,同样是一脸的无语加懵逼。
他们正是李世民的首席工具人——李君羡,以及大鸿胪——李道宗。
身为大鸿胪李道宗出现在这里很正常,毕竟自从接到陛下的密旨之后,他的唯一任务就是十二时辰不间断监控吐蕃使团。
尤其是禄东赞,更是重中之重。
所以李道宗一听到禄东赞疑似在和长乐公主,魏王李泰,太子李承乾接触后,就立马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害怕禄东赞会丧心病狂到对三人下手,通过威胁他们来离开长安城。
好在事情并没有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这个禄东赞很显然并不认识两位皇子和长乐公主,反而是和一个少年郎进入了马车内。
本来李道宗是不想打草惊蛇的,可看到车队要离开长安城后,他立马就急了。
要是让禄东赞离开长安,偷溜回吐蕃报信,那还怎么得了?
恐怕就是他千刀万剐,也难辞其罪呀!
念及,李道宗额头冒汗,也不顾李泰,李承乾,长乐公主在场,就要下令让人把马车停住。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君羡从暗处走了出来,阻止了他。
这可是陛下的老板,全长安城最有钱的狗大户,太子的神人师尊,其能让你给拦下?
王远如此大张旗鼓,带着车队进入长安城,自然是不可能逃过百骑司的眼线。
大佬又进长安城了!?
尤其是,这位大佬在之前还去找了大兴县县令,虽然大兴县县令没法直接面圣,却可以通过之前的交情,把王远到来的事情通知给李君羡。
而李君羡也没有丝毫的耽搁,知道消息就立刻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可以说,李君羡知道消息的时间,比李承乾和李泰还要早得多,只是一直在暗中观望保护而已。
不然的话,那会只有两位皇子来找王远,不过是其他的皇亲国戚,大臣国公都被李君羡阻止了而已。
如果不是因为现在陛下正在御书房内,和牛进达,侯君集等人商量如何讨伐吐蕃,他早就把此事给上报了。
如果不是李道宗打算下令拦车抓人,他也不会现身。
“中郎将,如果再不阻拦的话,那吐蕃正使就要离开长安城了呀!”
李道宗急的额头直冒汗,呼吸无比凝重。
此时的他内心有着无数的疑问,刚才那个带着禄东赞上车的少年郎到底是什么身份?
嫡系一脉的两位皇子,一位公主全都围在了他的身边,而且两位皇子还在给他不断打杂?
甚至还有中郎将在暗中保护。
就算那个少年郎是陛下的私生子,这个待遇也太过夸张了吧?
这简直是都不知道该怎么去想了!
“没有关系的。”
看着一脸着急的李道君,李君羡摇了摇头道:
“此人身份非常高贵,他做的一切都不会无的放矢,肯定有着自己的打算,不会出现大问题。”
“如果在这个长安城内,除了陛下外,还能有谁带着禄东赞离开,那就只可能是他了。”
“而且就算是有意外,我们无非是在承天门上倒吊一个时辰而已,死不了人的,没什么大不了。”
说着,李君羡还一脸的感叹。
如果被陛下知道王远进城了,恐怕会吓到连桌子都给拍裂了。
李道宗:“。。。。。。”
他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吐槽这个后果。
在承天门上倒吊一个时辰,还没什么大不了?
卧槽!
我只是一个武将,读书比较少,你可不要骗我。
不过他还是将一些话记在了心中。
身份高贵?
还能把吐蕃正使禄东赞带出长安城?
李道宗没有任何怀疑,要知道李君羡可是左卫中郎将,陛下的安全就是由他亲自负责的,是陛下绝对的心腹。
能让李君羡说出这番话,那个少年郎的身份绝对很不一般。
只是,他又能是谁呀?
李道宗感觉自己陷入死胡同,总不可能是一字并肩王吧?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吐蕃急报!(第三更)
一字并肩王什么的,太离谱了吧!
李道宗摇了摇头,把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给彻底甩到一边。
这样一个少年郎都能成为一字并肩王?
这开什么玩笑!?
如果是真的,那小母牛都没有他牛逼呀!
“别乱想其他的,我们只要做好本分就可以了。”
李君羡拍了拍李道宗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吐蕃没有内乱?王远的不解(第四更)
“吐蕃之乱已彻底平息,吐蕃幼王松赞干布在三日前,于王庭处死摄政王乞力徐尚年!”
李世民再次看了一遍这份秘报,双手猛地一颤,但随即又放轻松了下来。
虽然很出乎意料,但这和王远进长安城比起来,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不知道为什么,昏迷了一次之后,李世民觉得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突然变强了很多。
不得不说,还真是意外之喜。
“君羡,你过来看看。”
李世民示意让李君羡走了过来,然后就把奏折交到了他的手上。
“陛下,这。。。。。。。”
李君羡一打开奏折,就彻底惊呆了。
他看着李世民,神色十分的惶恐,正想要说些什么,却被李世民摇头打断。
“君羡,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世民露出微笑,然后继续走向前方:
“你去帮朕召集玄龄,克明,辅机三人,让他们立刻来一趟御书房。”
“朕有要事和他们商讨。”
看着李世民自信的背影,李君羡猛地一颤,连忙行礼答应。
“遵命!”
一刻钟之后,御书房内,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和李世民对面而坐,商讨要事。
而在他们四人的中央,就是那张从吐蕃传来的密诏。
上面的每一个字迹,都显得清晰无比!
“诸位爱卿,你们对此可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世民拿起茶杯,默默抿了一口花茶,看向了三人。
“陛下,难道我们就无法暂时拖延吗?”
长孙无忌站起,皱眉道:
“比如我们可以释放那个禄东赞,然后让他把整个吐蕃使团带回去。”
“然后在发书信,和松赞干布说,这只是一个误会而已。”
“吐蕃的内乱虽然已经平息,但毕竟战乱刚息,他们应该还需要时间来休养,肯定会吃下这个哑巴灰的。”
“的确,辅机你说得没有错,在正常情况下,你这个提议是对的。”
长孙无忌的意见虽然有些软弱,但却非常在理,李世民也点头,认可整个方案。
可还没等长孙无忌松了一口气,李世民又看向了窗外,自顾自告:
“只是可惜,现在的情况不是正常的情况了。”
“啊!”
三人顿时一惊,连忙询问道:‘陛下,那不成发生了什么意外吗?’
“没什么。”
李世民示意让三人坐下,让他们稍微冷静下来后,才接着道:
“不过是吐蕃正使禄东赞已经死了而已。”
“啊!!!”
刚刚想要坐下的房玄龄三人立马再度站起,惊骇无比,嘴巴张大到都快能塞进去一个鸡蛋了。
不是!
怎么这禄东赞好好端端的,突然就死了呀!
“这到底是哪个贼人所为?一定要把他抓起来!”长孙无忌很是生气,双拳紧握。
这杀死禄东赞的贼人,用心不要太过歹毒了呀!
甚至长孙无忌还怀疑,对方就是在故意算计他们大唐,这很可能是前隋或者东突厥残党的阴谋!
“不要想这些无用的了,现在追究这个贼人也没有任何意义。”
“既然我大唐选择了要开战,那就不要心存侥幸!”
“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前怯兵自古就是兵家大忌!”
李世民看着了他一样,漫不经心道: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商讨如何抽调军队的事情。”
“禄东赞那是松赞干布的左膀右臂,这一战注定不可避免!”
“陛下,臣还是不明白。”
长孙无忌咬牙,表达了自己的抗议:“追究那个贼人怎么会是没用呢?”
“哪怕是要开战,也要先把这些乱臣贼子给处理掉呀!”
“是呀!”
房玄龄也点头赞同长孙无忌这番意见,凝重道:
“而且陛下,臣认为,只要把杀死禄东赞的贼人给依法处置,想必那松赞干布也不敢轻举妄动,和我大唐全面开展。”
“毕竟他们虽然统一,也不过是一群蛮夷而已。”
“没错!”
杜如晦出声,认同两人的看法:
“只要给吐蕃一个交代就可以了,现在吐蕃内乱以定。”
“如果在这个情况开战,我大唐很可能会陷入被动之中。”
“牺牲一人就能保存我大唐万千将士的性命,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说完,杜如晦,长孙无忌,房玄龄三人同时行礼,再次请求道:“请陛下三思呀!”
不得不说,他们三人不愧是大唐的肱股之臣。
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开战的弊端,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可那怕面对这个架势,李世民却依旧摇头拒绝,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别说了,这个事情追究不了。”
“不管禄东赞是怎么死,都只能算是白死了。”
“如今在大唐面前,就只剩下战争这一条路可走了!”
追究不?
三人听到这话,皆是面红耳赤:“陛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呀!”
“为什么?”
李世民看着执着万分,完全不肯放弃的三人,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因为禄东赞死前,和他最后呆在一起的人就是王远!”
“如果真的有所谓的贼人,那就只能是他。”
“真是的,明明朕都不想说出来了,结果还是被你们三个逗比给逼着说出来。”
“王远?王公子?”
三人听到这个名字,顿时一惊,随即便同时咬牙切齿,怒声阵阵!
“陛下,你说的对!”
“这一战必须要打,哪怕无法彻底占领吐蕃,也要给那松赞干布留下永远的伤痕!”
“犯我大唐,虽远必诛!”
李世民:“。。。,。。”
他很是无语看着自己这三个慷慨激昂的国公,内心之中除了无语还是无语。
为什么你们变脸能如此自然呢?
这也太真实了吧?
“你们刚才不是争着抢着要严惩王远吗?怎么现在又变了一张脸了?”
“陛下,你这话可不对。”
长孙无忌脸色一正,脸不红,心不跳,义正言辞说道:“我刚才只是在说要严惩谋害我大唐的罪人,而王公子那是当世神人!”
“没错!”房玄龄点头,很是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