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天子会让他离开?”
董卓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
要知道。
现在天子刘辩可是将刘诞当作救星,岂会轻易让刘诞离开。
袁隗毛遂自荐,道,“此事交个老夫即可。”
董卓闻言,便没有再过多问这件事。
与袁隗确定同盟共同对付刘诞后,董卓想了想,还是对袁隗道,“等到刘诞被赶出洛阳后,本司空一定要立陈留王为帝。”
董卓不是政治白痴一个,他之前喊出要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这是他的政治财富。
如果不成功,他就成了一个笑话。
在朝堂上别想有人高看他,更别提会有人信服他。
而立陈留王为帝,董卓就有拥立之功,政治地位绝对比现在上升一大截。
届时……
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而且陈留王年龄更小,背后没有外戚,没有外来的助力,他能够更好的操控,让朝廷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袁隗对于董卓的这个提议,出乎意料的没有反对。
他看了一眼董卓,出声道,“等到高阳候离开再说。”
董卓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问道,“你不反对?”
袁隗脸上带着高深莫测的意味,语气悠悠道,“有一个强大的辅助大臣,这对江山社稷来说,不会是一件好事……”
第57章 袁隗给天子刘辩“洗脑”,种下一颗“种子”……
从董卓那里离开后,袁隗直接去找天子刘辩了。
“老臣拜见皇上。”
袁隗在刘辩面前表现得没有任何的不妥,该有的礼节应有尽有。
“太傅!”
刘辩对于袁隗的感觉还是很好的,他问道,“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吗?”
袁隗跪在刘辩面前,好像要哭出来的样子,道,“这些日子,让陛下受苦了,都是老臣的错。”
被袁隗这么一煽情,刘辩的眼睛也红红的。
他当上皇帝,到现在都还没有过上几天的好日子。
先是皇宫大乱,后来董卓便来了洛阳……
反正他每天在这个位置上都是担惊受怕,那日子简直就是煎熬。
不过幸好,现在皇兄来了。
今天皇兄在朝堂上对董卓的举动,让刘辩心里畅快无比,他都想当场拍掌叫好了。
这时……
袁隗又道,“多亏了高阳候,如果不是高阳候,我等还要被司空压着抬不起头来。”
对袁隗这句话,刘辩一百个赞同,他道,“没错,这都多亏了皇兄。”
袁隗抬头看到刘辩谈起刘诞的兴奋表情,眼睛又悄然的眯起来。
袁隗对刘辩道,“陛下,老臣觉得,高阳候立下大功,必须要封赏。”
刘诞听到袁隗的话,他才反应过来。同时,对袁隗越发的满意。
他出声道,“幸亏太傅提醒了朕,要不朕都忘了这件事。”
随后刘辩自语起来:“该封赏皇兄什么好呢?”
想了一会儿,刘辩忽然问袁隗:“太傅,你说,封王好不好?”
封王?
袁隗闻言,顿时瞪大眼睛,差点没被口水给噎着。
皇上啊!
老夫这次来找你,原本还想要你给刘诞封一个三公,都怕你不同意。
却没想到你比老夫想象中的还要夸张。
只是……
封王,这是不是太儿戏了?
虽说刘诞是汉室宗亲,刘姓,祖上是汉景帝。
但是……
在袁隗看来,刘诞封王的资格还不够,年龄、功劳都不足。
而且……
这么年轻就封王了,日后如果刘诞再立下功劳呢?
还要怎么封?
封王,这都到顶了。
再要往上,那是不是要将皇位给他了?
更何况……
袁隗也不愿意刘诞封王,给刘诞一个三公他都心酸委屈死了。
要是同意他封王,那他还混个屁啊。
刘诞注定和袁家不会走到同一条路上,袁隗可不会那么好心的帮刘诞。
而且……
这一次来找天子,让天子给刘诞一个三公,目的也是为了将刘诞赶出洛阳。
要不然……
别说三公,就算是一个县令,袁隗都不愿意给。
所以……
在听到刘辩兴致勃勃想要给刘诞封王,袁隗急忙道,“陛下,万万不可。”
“不可?”
刘辩不满了,道,“有何不可?皇兄立下如此大功,朕不好好赏赐他,怎么能够对得住他?这岂不是会让天下百姓都笑话朕吗?”
连这话都说出来了,这说明刘辩的决心很大啊。
袁隗心里暗暗吐槽。
同时也庆幸,得亏是自己来啊。
要是其他人来,与刘诞没有仇怨的大臣说不定早就同意了。
袁隗现在的任务改变了,本来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刘辩封刘诞为太尉,然后让刘诞离开洛阳,现在这个任务变成了次要任务。
主要的任务已经变成阻止刘辩给刘诞封王。
虽然封王事大,不可轻易册封。
但是……
只要天子开口,下面的百官又不反对,那么必定会落实下去。
而且……
以刘诞现在的威势,刘辩开口要给刘诞封王,估计没几个大臣会反对。
袁隗对朝廷的大臣们熟悉得很,老墙头草了。
于是……
袁隗深思熟虑一番后,他对刘辩道,“陛下,高阳候现在还年轻,而且功劳也不够,要是封了王,势必会让大臣们和宗亲们寒心。”
“要是高阳候都能够封王,那其他的宗亲呢?”
“他们看到高阳候带着兵马来洛阳就能够封王,那其他人会不会也这样做呢?”
刘辩却道,“他们要是能够打败威胁朕的贼人,朕自然也封王给他。”
“可是这么一来,天下就乱了。”袁隗接着道。
“有皇兄在,朕就不怕。”刘辩道。
你对刘诞是有多信任啊?
他算老几,他说不乱就不乱吗?
袁隗心里不断吐槽。
不过……
他继续出声道,“陛下,如果高阳候封王,其他人不服,这天下大乱,轻则百姓遭难,重则江山社稷覆灭。”
“如果陛下一意孤行这样做,又如何对得住先帝?”
刘辩还是年轻,被袁隗这么一说,心里也有点慌了,他问道,“那,那朕该怎么办?皇兄的功劳总不能不赏吧?”
总算将天子给拉了回来,袁隗心里一松。
“其实,封王也不是不行。”
“是吗?”
刘辩一听,大喜,急忙道,“太傅,你有何办法?”
袁隗对刘辩道,“陛下,其实臣这一次来就是想建议陛下先拜高阳候为太尉,然后让高阳候离开洛阳去立多一些功劳。只要到时候功劳足够了,那么世人再无异议,天子再封王便是。”
“好!”
刘辩一听,眼睛一亮,随后,又很快暗淡了下来,他道,“但是,皇兄离开了,朕怎么办?”
董卓还在这里呢。
刘诞走了,那就没有人能够制衡得了董卓,那他又要被董卓欺负了。
袁隗微微一笑,对刘辩道,“陛下莫慌,相信经过这一次后,司空他断然不敢再行废立之事了。”
“有高阳候在,司空他哪里还敢乱来?”
被袁隗这么一说,刘辩相信了。
他微微点头道,“那一切就听从太傅的安排。”
袁隗又说了一会儿后,他忽然叹了一口气:“唉!”
刘辩好奇了,问道,“太傅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袁隗“愧疚”道,“之前司空的所作所为,老臣并没有能够阻止,相信高阳候肯定会对老臣有意见,甚至觉得老臣是与司空同流合污,来欺负陛下。”
刘辩连忙出声安慰道,“太傅放心,皇兄绝对不是那种人。朕也知道太傅的难处。而且如果没有太傅的周旋,朕的这个位置早就坐不稳了。”
刘辩能够理解大臣们的难处。
董卓手握兵权,大臣们在董卓面前说话的底气都不足,而且董卓生性残暴,稍有不顺便要拔刀砍人,大臣们人人自危。
想必太傅也一样。
袁隗见目的达到了,他继续道,“如果高阳候说老臣的坏话,还望陛下能够相信老臣。”
刘辩点了点头,随后安慰道,“太傅无需担心,朕相信皇兄是绝对不会说太傅你坏话的。”
袁隗又抛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他皱着眉头,一副担忧道,“比起这个,老臣更加担心,如果高阳候不肯离开洛阳的话,那就麻烦了。”
“有何麻烦?”
刘辩不解问道,“皇兄如果不愿意离开,那最好不过啊。有他在,朕不用担心被欺负。”
袁隗一副担忧的样子道,“陛下,你还是太年轻了,如果一个人尝到了权力的甜头,他就不会再放弃了。”
“现在陛下你还小,可以让高阳候辅政。但是,当你长大后,高阳候还会轻易将权力交还给你吗?”
看到刘辩想要说什么,袁隗打断他的话,继续道,“老臣知道陛下想说高阳候不是那样的人,但是陛下,你要知道,人是会变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如果高阳候不愿意离开洛阳,老臣觉得陛下得小心点了……”
袁隗反正就是给刘辩假设,他也不要求刘辩现在立刻就相信。
他这样做,就是给刘辩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就行了。
一旦种子发芽。
那事情必将按照他所预想的发展。
第58章 刘诞被封太尉,离开洛阳
就这样……
刘诞来到洛阳没几天,朝廷就下旨,拜刘诞为太尉,增邑一千户。
至于赏赐的金银财物无数。
对此……
关羽、张飞等属下对于刘诞当上三公,自然是十分高兴。
这可是三公啊!
如今,主公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太尉。
可见……
主公的未来,绝对无可限量啊。
至于刘诞,他在听完是袁隗去劝说刘辩后,他的表情就有些古怪了。
袁隗这只老狐狸会这么好心?
这里面绝对会有什么阴谋。
难道是想要让他离开洛阳?
很快……
当天子刘辩亲自接见刘诞,并表示出希望刘诞可以去并州平叛的时候,刘诞明白了,确定了。
果然……
这是想要让他离开洛阳。
离开这权力的中心。
至于并州所谓的叛乱,不过是因为投靠朝廷的南匈奴在小部分在作乱罢了。
因为之前于扶罗带着人来到河内劫掠,被刘诞全歼后,从而让剩下的匈奴很不满。
再加上并州刺史丁原带走了许多兵马,以致南匈奴有了可乘之机,在疯狂作乱。
不过朝廷现在根本无暇顾及他们。
其实……
刘诞在出发前来洛阳的时候,他就已经听说了并州的南匈奴闹得很凶。
只是……
他没想到现在居然要他去对付这些南匈奴。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刘诞问刘辩:“陛下,这些是太傅的建议吧?”
刘辩点头,不解问道,“是啊,皇兄,怎么了?”
刘诞看了一眼刘辩,轻声道,“不要太过于相信他。”
刘辩愣了一下,随后笑道,“皇兄,太傅对朕一直都忠心耿耿,他不会背叛朕的。”
刘辩很相信刘诞。
但是在这一件事上,他就不同意刘诞的意见了。
刘诞对此不意外,不过他还是说道,“人总是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考虑,特别是他们这些大臣。”
顿了一下,刘诞又补充道,“当然,臣也不是让陛下不要信他,而是不要完全去信任他。”
刘辩闻言,有些生气了,他道,“皇兄不用多说,太傅说过皇兄会说他的坏话,朕当时说了不会有这种事,却没想到还真的让太傅给说中了。”
刘诞无语了,老狐狸果然不愧为老狐狸。
袁隗的一番话让刘辩心里对刘诞略有不满了。
刘辩在袁隗面前信誓旦旦的说刘诞不会说袁隗的坏话,结果事实刘诞还真的被袁隗说中了。
这让刘辩觉得自己信任错人了。
心里很委屈。
对刘诞也开始有点不满了。
很明显……
袁隗之前种下的种子似乎已经开始发芽了。
于是……
刘辩问刘诞:“皇兄,你不愿意去并州平叛吗?”
刘诞望着刘辩,他从刘辩的眼神里看出了一些别样的意思。
他笑了笑,道,“臣当然听从陛下的吩咐。”
“好。”
刘辩直接下令道,“那皇兄你就带着人去并州平叛吧……”
……
很快……
刘诞要离开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当听到这个消息,董卓忍不住笑了。
“那个老匹夫倒也是能够干点事。”董卓对李儒道。
李儒脸上也露出笑容,这个煞星总算要走了。
李儒道:“不过天子让他领并州牧,冀州牧一职却迟迟不任命,看来太傅他对冀州牧这一位置似乎有想法啊。”
“哼,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