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我,刘焉之子,争霸天下-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也大恨自己,都知道刘诞这么贪心了,居然还跑来求助刘诞。
  但是一想,他又有些泄气了、
  除了刘诞,似乎没有人能够帮得上他了。
  当然、
  他可以去兖州,找刘岱或者其他人,找这些州牧、太守来帮忙。
  然而、
  刘岱之前宰了乔瑁,吞并乔瑁兵马粮草物资,这样的行为就让王匡不敢去找他帮忙了。
  还有其他的诸侯,也多数是中看不中用。
  刘岱是杀人越货,刘诞是只要东西不杀人,傻子都知道去找谁来帮忙了。
  看到王匡一直沉默,蔡邕心里也有些不忍。
  毕竟自己翁婿联手来想要夺了河内,多少对王匡不公平。
  蔡邕问刘诞道,“贤婿,如果公节愿意交出河内,你会如何对待公节?”
  刘诞道,“河内在王太守的治理之下,百姓安居乐业,民生富足,足以看得出王太守是一位有能力的好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如果他不愿意听从本太尉的安排,河内太守这个位置,他想坐多久就坐多久。如果他愿意,冀州牧这个位置可以让他来坐。”
  说实在的。
  王匡现在的资历和声望, 担任一个州牧绰绰有余了。
  王匡他之前是大将军府上的人,和袁绍那些人是同一个等级。
  现在天下局势乱象渐显,河内作为冀州、并州紧邻之地,地位位置十分重要。
  刘诞一早就爱盯上了河内,不过鉴于王匡作为河内太守,又是联军一员。
  刘诞一时间找不到很好的下手时机。
  之前袁绍为王匡撑腰,刘诞就想要趁机多河内给夺下来,夺了河内,再将河东收入囊中,黄河以北就是他刘诞的天下了。
  不过可惜的是,袁绍他们受了一次挫折,就带人灰溜溜的跑了,王匡更是第一时间跑回怀显,屁都不敢多方一个。
  让刘诞一时间不好下手。
  现在王匡亲自送上门来,刘诞怎么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呢。


第144章 刘诞的许诺
  至于冀州牧,刘诞根本不在乎。
  区区一个州牧的位置,和天下相比算得了什么?
  有了河内河东作为屏障,他才能够更加好的发展。
  王匡惊了,刘诞有这么大方?
  州牧,那可是要比一个太守更加值钱。
  如果可以,谁不想当州牧?
  王匡是清流,是读书人,是一个传统的官员,如果可以往上升,他当然是希望可以继续往上升。
  朝廷派人召他去长安,打算给他安排更高的官职。
  老实说,如果朝廷不是董卓在把持着,他早就去了,可惜他参加了联军,是董卓口中的逆贼了。
  否则他哪里还需要跑来这里求援刘诞?
  不过,刘诞说可以让他当冀州牧,这个让他心动了。
  “冀州牧?那不是袁本初吗?”
  之前朝廷在董卓的授意下,故意册封袁绍为冀州牧,目的很明显。
  对于王匡的这个问题,就连蔡邕也都笑了。
  蔡邕语气里充满了不屑道,“哼,他袁本初敢来冀州再说。”
  一听,王匡明白了。
  刘诞已经将冀州当成了自留地。
  别说袁绍是冀州牧,就算袁绍说冀州是他家都没用。
  不过……
  王匡的眉头又皱起来了。
  王匡担心,冀州都是成了你刘诞的自留地了,我当这个州牧到时候还不是一样是个傀儡?
  蔡邕看到王匡脸上的表情,知道王匡在担心什么了,他道,“公节,你是否在担心会成为一个傀儡?”
  王匡不说话,但表情就是那样。
  蔡邕笑了,道,“公节,这一点你就想多了,老夫可以向你保证,你当了冀州牧,老夫可以保证你不会成为成为傀儡。
  刘诞也出声道,“只要做好本分事情就行了,政务方面不会干涉你,但军事方面就不能插手了。不过呢,要是做得不好,最后还是一样会丢掉这个位置。”
  对于兵权这一点,王匡倒没有什么反对,他知道如果真的将河内交出去了,那他也别想着要兵马。
  做得不好,丢官也能接受。
  但是刘诞会有这么好吗?
  他不是刘诞的谁,他不相信刘诞会对他这么好。
  如果到时候刘诞随便找了个借口,说他做得不好,罢了他的官呢?
  自己是的罪过刘诞的,换作是他,他是绝对做不到像刘诞这样说。
  王匡迟迟没有出声,他不敢轻易决定。
  蔡邕则道,“公节,不如你慢慢考虑几天吧。”
  王匡离开后,刘诞便将手下人召来对他们道可能这段时间要准备出兵河内了。
  手下人一时还没有明白,但是当听到董卓派人进驻河东,王匡亲自来求援时候,众人都兴奋了,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将手伸入河内了。
  知道刘诞想要趁机夺了河内,众人都没有反对。
  之前决定要低调一些,但是在涉及到河内的这件事上,没有人说要低调。
  因为河内对刘诞来说太重要了。
  让敌人夺了河内,等于被人拿着一把刀顶着胸口,十分的危险。
  刘诞将对王匡说的话说出来之后,众人都大为佩服。
  让王匡主动将河内交出来,好过他们亲自去夺取。
  张飞道,“主公,对那厮哪用得着这么客气的,要俺说直接就出兵河内给抢了。”
  对于王匡,张飞这些人可没有什么好感。
  毕竟和袁绍一起来找过他们的麻烦。
  郭嘉道,“他自愿交出来,这是最好的。毕竟免得被别人说我们欺负人。”
  郭嘉的话让众人都笑起来。
  新加入的徐庶一直沉默不语,但是看到这种气氛,心里觉得十分舒服。
  徐庶之前还想着什么时候建议刘诞想办法将河内给拿下来。
  却没想到人家早就已经在算计着河内了。
  不过……
  对于出动多少兵马,众人则有着不同的意见了。
  有的人说为了以防万一,最好直接出动最最强的兵马,不但将河内给保下来,还要将河东也给打下来。
  看到徐庶不出声,刘诞笑着问徐庶,“元直,你的意见呢?”
  大家对于刘诞的目光没有怀疑,能够被刘诞如此重视的徐庶,他们相信肯定会有他的过人之处,所以众人都纷纷好奇的看着徐庶,看看徐庶如何回答。
  徐庶也知道这是刘诞考验自己。
  刘诞信他,但不代表其他人会信他。
  他要是回答不好,估计会让许多人小瞧。
  他认真的想了一下,郑重的说出了他的看法。
  “主公如果是要出兵河东,解围河内,属下建议不宜太多人。”
  立刻有人问道,“为何?对手可是有十万大军呢。”
  众人纷纷点头、
  别看董卓在刘诞面前吃亏,但实际上董卓的实力还是很强。
  这个天下,除了刘诞之外,还没有人能够单独克制得了董卓。
  西凉铁骑以及幽州铁骑,是天下最强的骑兵。
  当然了,如果要说真正比起战力,还是有的玄甲铁骑厉害,
  刘诞的玄甲铁骑也就三千人,规模很难扩大了,因为太耗钱了。
  徐庶笑着道,“虽说董卓军有十万人马,但河内的兵马也不少,为何要拿我们的兵马去拼呢?”
  这一番话让在场心机敏捷之辈,顿时就对徐庶高看了几眼。
  他们心里暗道,主公果然没有看错人。
  徐庶这话的意思就是,出兵肯定要出兵,但是不能出太多的兵马。
  可以使用河内的兵马去抵挡董卓军,而河内的兵马不是自己的兵马死伤的再多也也都没事。
  另一层意思是可以趁机消耗掉河内的兵马。
  到时候就算王匡有什么不满,他也无力再反抗了。
  好一招借刀杀人,过河拆桥。
  赵云则道,“要是王太守他不没答应呢?”
  郭嘉为赵云解释道,“哈哈,子龙,这点不用担心。他已经没有没得选了,主公的要求他不接受也得接受了。”
  王匡他的确是没得选了。
  如果他自己返回去,想要单单依靠河内的实力是难以抵挡得住十万兵马。
  王匡与董卓之间的恩怨。
  又让他不敢轻易投降。
  以董卓那性格,王匡不敢拿他的小命去赌。
  如果真的是不怕死,他也就不会跑来这里求助刘诞了。


第145章 毒士贾诩献策
  荀攸则建议道,“主公,得让并州做好准备。”
  刘诞点点头,虽然说并州现在百废待兴,需要休养生息。
  但真的打起来的时候,并州那边也得出兵。
  居高临下,并州地势占利。
  当然了,也得要小心河东董卓军的偷袭。
  从河东可以直接杀到晋阳,如果不小心一点,一旦让董卓军打下了晋阳,并州可就麻烦了。
  荀彧则向刘诞提议,“主公,其实不必要让王太守立即做出决定,给他一个时间,让他好好考虑考虑。”
  “反正到时候解决了河东的敌人后,河内的其他县城,也该由我们的人去把守了。”
  刘诞点头,道,“奉孝,去过两天去找王太守,告诉他,我们同意去对付河东的敌人……”
  当王匡知道刘诞同意去救援河内的时候,而且暂时不用他交出河内的时候,他兴奋了。
  但是当听说刘诞出的兵马不多,只有两万人的时候,王匡高兴不起来了。
  王匡忍不住向蔡邕表达了他的担心,“只有两万人,够了吗?”
  蔡邕也从刘诞那儿知道是这么回事了,虽然对王匡有些不公平。
  但是这就是现实。
  河内王匡不主动交出来,也只能够用上这样的手段了。
  蔡邕很想帮王匡,但不代表着他会牺牲自己女婿利益来帮助王匡。
  两人有交情,但再好的交情也比不过亲情啊。
  蔡邕对王匡道,“公节,你不是不知道太尉的厉害吧?”
  “别说只有区区两万人,就算只有一万人,也足以对付董卓的兵马了。”
  “再说了,你河内不是还有兵马吗?”
  王匡脸色又露出难为之色,他道,“河内现在只有三万人,且战备松散,恐怕不是河东敌人的对手啊。”
  王匡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也是在埋怨刘诞。
  如果之前刘诞手下留情,河内的兵马现在至少也有五万人。
  就是因为刘诞不给面子杀了他不少人,而且被杀的将士都是河内最精锐的一部分。
  王匡心里暗道,我有今天,也都是因为太尉所赐。
  蔡邕道,“足够了,只要让太尉来指挥,打败十万大军,绰绰有余。”
  王匡一听,顿时有着不好的预感,道,“难,难道太尉要亲自指挥在下的三万兵马?”
  蔡邕道,“当然了,难不成你想自己指挥?你能够和太尉比吗?”
  你当我傻吗?
  王匡心里郁闷了。
  刘诞这是要夺了他的兵权啊。
  王匡相信,将这三万人给了刘诞,不会用多久,这三万人就会归刘诞了。
  怪不得之前上党太守会连夜跑路了。
  王匡心里总算明白为何之前张杨会连上党都不回了。
  他当时听到张杨说刘诞要夺他的兵权,他还以为张杨怕刘诞,不敢回上当的说法罢了。
  现在看来,人家张杨真的没有说假话啊。
  妈的,我不答应将河内交出来,你刘诞就换另一种方式来?
  蔡邕看到王匡那复杂的表情,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对王匡道,“公节,如果你不同意,那也没有办法。老夫能够理解。但是你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谁都没得选择。”
  说完后……
  留下王匡自己在这里考虑,他便离开了。
  王匡目睹着蔡邕离开的背影,他的目光渐渐的露出了凶狠。
  “既然你们不仁,那就别怪本太守不义了。”
  王匡告辞离开了。
  他与刘诞约定,他先行回去河内准备了。
  刘诞对此没有什么意见,两万兵马也需要准备一段时间。
  而在王匡回到河内怀县之后,他思考再三,最后亲自写了一封信,招来了手下让其带去河东!
  而在河东的牛辅收到了王匡的来信,拆开一看。
  顿时就笑了,“有意思。”
  随后将信递给了旁边的中辅军贾诩,贾诩有奇谋,从属牛辅。
  牛辅知道贾诩才智过人,便让他跟在他身边,担任类似军师幕僚的角色。
  贾诩看了王匡的信后,他道,“看来王匡这是想着让我们与太尉打起来,他的河内好置身事外。”
  王匡的来信就是告诉刘诞会出兵担保河内,牛辅如果识相的就乖乖带人离开,否则牛辅在刘诞的大军面前将会化为齑粉。
  王匡的心上满篇都是嚣张的言语,反正就是故意说刘诞很厉害,牛辅不堪一击。
  但贾诩怎么看都只看出了三个字,激将法。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因为这么一封信就敢退兵了。
  要是就这样被吓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