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啸一皱眉头,答道:“钱的事情不用你们管,那是我要解决的事情,你们说说四百料或者八百料的大船,差不多需要多少银子?”
两个人对望了一眼,盘算了一下,田玉彪答道:“大人,按照我们武备志的记载,四百料以上的战船,我们有蜈蚣船跟福船两种,这两艘战船的造价应该在三万两银子以上,如果要造八百料以上的战船,我们需要花费的银子要在五万两上下……”
嗯!
袁啸盘算了一下,这样的造价,自己现在倒是勉强可以接受,只是武器可不能原来的拿下老掉牙的武器,太落后了,需要改进,希望汤若望他们能够及时将我们的新式火炮铸造出来,自己倒是免了费事了。
“大人,银子可能还好说,毕竟我们建造数艘这样的战船,也不过十几万两银子而已,我想大人应该能够解决的了,但是,船工却是不好解决了,我们大明数十年都没有怎么建造大型船只,有经验的船工都已经故去多时了,很多技艺甚至都已经失传了……”
我去!
张凤岐这样的话一出口,袁啸彻底傻了眼,钱的事情好解决,自己哪里还有一百万两呢,足够了,不要说造普通的大船,即便是造英国的那艘铁血军王号都已经够了!但是,建造战船需要的工人可是让人挠头了!自己对大明的造船了解的可不是很多……
袁啸紧皱眉头,问道:“那我们就没有能够解决的办法了?船工,我要技艺高超的船工,只要能够找到人,我不惜任何代价!”
袁啸心里很清楚,只要有人,只要能够将战舰造起来,不管花费多少银子,水师都能够给自己挣回来,大不了带着长江水师远赴南洋跟东瀛,开抢,反正又不是自己人,现在南洋在荷兰跟西班牙人的控制之下,东瀛,就更不用说了,灭了他们都不解恨,老子才不管他们死活!
“两个办法!大人!”
田玉彪沉吟道:“第一个,借助金陵造船局的力量,不过,现在由于多年未造战船,只怕金陵造船局的优秀工匠也不多了,第二个,向江浙闽三省招募船工,同时,召回我们长江水师失去的那些人才,虽然都已经过去数年,甚至十年的时间了,但是相比其中大部分都还在人世,一身的技艺都是保命的家伙,他们是绝对不会丢下的,只要我们将这些工匠聚拢起来,督造大型战船,应该还是有些把握的……”
袁啸正要说话,门外一个水兵跑了进来,叫道:“启禀提督大人,两位指挥使大人,门外有一个老者,想要求见提督大人,说是朝中的孙阁老介绍过来的。”
袁啸一愣,自己可是刚刚到了太湖,这么快就有人追到这里来了?老爷子给我推荐过来的人,那一定不是一般人了,“他有说他的名讳吗?”
“提督大人,这是他的拜帖!”
水兵将拜帖恭敬的递给了袁啸,袁啸一眼扫了过去,只见上面写着五个大字――吴兴茅元仪!
………………………………
第一百九十一章 阁老派来的援兵
茅元仪?
袁啸一愣,这个名字好熟,但是没有想起来,究竟是从哪里听来的?
“茅元仪……”
袁啸喃喃的说道。
张凤岐与田玉彪两个人闻言看了过来,心头不禁一震,是他!
田玉彪兴奋道:“茅元仪,嘿嘿,大人,看来这是阁老给你派来援兵了啊,没有想到阁老连这样的人物都给搬了出来!”
袁啸看看田玉彪,问道:“你知道这个茅元仪?”
田玉彪点点头,答道:“大人,我们刚刚不是跟您说过吗?武备志,大明朝各种战船的样式、图录全部记录在武备志上,这武备志就是这位茅元仪先生的大作啊,他可是大明朝当今真正文武全才的风流人物!”
武备志!茅元仪!
袁啸心头如同劈过一道闪电,终于想了起来,武备志那是大明朝最为有名的一部军事著作了,可以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相提并论甚至比《纪效新书》还要高上一筹的巨著,作者不就是茅元仪吗?
这个家伙可是老爷子的死党,当初老爷子督师辽东之时,就是他的左膀右臂,最主要的文胆,原来的历史上,因为孙承宗没有得到复用,在高阳之战中殉国,结果茅元仪没有过多久也郁愤而死。
现在,孙承宗已经被再次启用了主持朝政了,那茅元仪自然也不会郁愤而死了,老爷子怕自己势单力孤,肯定是将自己最为器重的人才派到了自己的身边!
袁啸猜得不错,确实如此,孙承宗在袁啸走了之后,放心不下,这个袁啸本事是不小,不过毕竟还是太年轻了,火气太盛,而且治理地方跟冲锋陷阵还不一样,需要的不光是能力,还有经验,二十岁出头就执掌一省的军政大权,这可是大明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恰恰在孙承宗担心的时候,茅元仪这个老搭档来到了京城,面见孙承宗,孙承宗大喜过望,正愁没有帮手呢,茅元仪就来了,这可是一个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的全才人物,而且他治军还是水陆尽皆擅长,在辽东做过副总兵,在登州做过水师的总兵,样样拿得出手!
孙承宗向着茅元仪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茅元仪却不是特别愿意,他愿意辅助孙承宗,不是因为孙承宗能力比他强,而是因为孙承宗身上的那股忧国忧民的情怀跟担当,现在老大人竟然要自己去帮助一个刚刚崛起的新人,自己难道是什么人都能够请得动的吗?
孙承宗只说了一句话――天下苍生之福祉尽系于他,此人文韬武略犹胜袁崇焕卢象升十倍,止生,你想要一展胸中抱负,只有他才能够让你得偿所愿,老夫已经年届八旬,没有几年活头了,追随我又有什么意义?
茅元仪心头大震,作为东林党的元老人物,孙承宗同样是眼高于顶,能够让孙承宗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是太难了,甚至连胜袁崇焕、卢象升十倍的话都说了出来,袁崇焕当年一己之力顶住了满洲鞑子的进攻,卢象升更是南征北讨,几乎每战必胜,两个人都是文武双全的大英雄,这个袁啸,仅仅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就能够当得起孙承宗如此的赞誉?
不过,看着孙承宗坚定的神色,茅元仪选择了相信,因为两个人结识三十年,孙承宗从来没有欺骗过自己!是真正的赤诚君子!
“阁老,你就真的这么看重他?”
孙承宗微微笑道:“当然,老夫老了,他就是老夫选中的接班人,中兴大明的重任只能落在他肩上了,可惜,老夫近来体弱多病,已经为他遮挡不了多少风雨了,你是我的知己,老夫不让你代我助他,又能去找何人?”
茅元仪无奈道:“阁老,您年届八旬,我也要快过花甲了,您龙精虎猛,身体犹胜从前,我却是嗜酒如命,身体已经摧残的差不多了,实话说,您将这个后生托付给我,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孙承宗笑道:“我有的选择吗?从阉党之乱,一直到现在,多少英雄凋零?我去哪里再去找那么多的英雄人物?能逮住一个就算是幸运了,止生,你没有选择了,明天早朝我就会向皇上请旨,给你一个官职,让你前往长江水师的……”
茅元仪刚要说话,孙承宗摆摆手,答道:“我知道,你现在无意于官场,但是想要发挥出最大的威力,这身官皮还是离不开的,就这样吧……”
茅元仪万般无奈只得答应下来。“不过,阁老,如果这个袁啸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大的本事,我可是会撂挑子走人的……”
“哈哈,随你,就怕你到时候舍不得走,实话说,我跟他结实一年多,都还从来没有看透她身上的深浅呢,止生,你认为你比老夫能够强上多少?两筹?还是三筹?”
很快,孙承宗就为茅元仪请到了旨意,兵部下文,委任茅元仪为三品武义都尉,长江水师副总兵官,协助袁啸整顿长江水师!
得到了委任的茅元仪,在京城没有带上多少日子,就带着委任状南下江浙,没有办法,阁老的重托是无法推却的,子啊茅元仪心中,孙承宗亦师亦友,那是真正让自己敬重的长辈。
临行之前,茅元仪向孙承宗问道:“阁老有没有什么话或者书信要我带给袁啸?”
孙承宗微笑道:“让他好好干,一年时间,我要看到浙江跟长江水师的变化,不要辜负了圣上与老夫的一片苦心。”
茅元仪点点头,这话是题中应有之义,看看孙承宗没有什么可说的,茅元仪拱手向孙承宗此行。
临别,孙承宗笑道:“止生,还有一件事情,需要透露给你,你那个大侄女晴儿可是已经许给袁啸了,如果你不好好干的话,你可是知道那个丫头的性子的,小心他拔光你的胡子……”
“你……”
茅元仪登时傻眼了,他们两个相交莫逆,晴儿更是被茅元仪视若己出,疼爱的不得了,那个娇憨霸道的大小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惹得起的!
………………………………
第一百九十二章 问计
虽然茅元仪有些郁闷,但是这下子更要用力了,自己人嘛,现在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自己人,而是孙家的乘龙快婿,自己在孙承宗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自己心里跟明镜似的,把自己派到袁啸的身边,那就是要全力捧他上位啊。
茅元仪一路急行,从京城赶到了杭州,可惜正好与袁啸失之交臂,他抵达杭州的时候,袁啸刚好离开杭州前往太湖!
无奈之下,茅元仪又一路追赶到了太湖,老头子实在是有些辛苦了。
明白过来的袁啸自然连忙带着两个指挥使出来迎接,远远的看到了茅元仪,袁啸深施一礼,拱手道:“晚辈袁啸拜见止生先生!”
后面,田玉彪与张凤岐看到袁啸如此客气,两个人作为下属也不能怠慢了,不然的话,提督大人的面子搁哪里?连忙随着袁啸一同施礼。
茅元仪连忙客气道:“呵呵,三位大人客气了,咱们先论公事,再论私谊,老夫可是不敢当如此大礼的。”
三个人客气一番,将茅元仪请进了提督衙门。
茅元仪首先将兵部的委任状拿了出来,三品的都尉,副总兵官,那意思就是长江水师名副其实的二把手了,而且,这个二把手还是有着盛名的二把手,不管是田玉彪还是张凤岐,想要给茅元仪使点手腕的话,可是难了,论资历、论威望,论能力,两个人根本无法跟茅元仪相提并论,这可是当代的军事名家,追随孙阁老在辽东多次与满洲鞑子激战过的!
袁啸笑道:“止生先生,不,茅大人,呵呵,我刚刚与两位指挥使做了沟通,发现现在长江水师实在是有些积重难返了,即便是有回天之心,也没有回天之力啊,天幸,您过来,这次可是要借重您的能力了……”
茅元仪问道:“哦?不知道提督大人遇到了什么问题?”
袁啸摆摆手,答道:“您这样称呼我可是折煞我了,要是让老爷子知道,绝对饶不了我的,你可是真正的长辈,叫我剑歌就可以了……”
茅元仪点点头,也不矫情,笑道:“也好,剑歌,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
袁啸将事情向着茅元仪做了一番叙述,茅元仪皱皱眉头,整顿跟训练都是小事情,只要有钱就能够办,现在的问题就是督造新式战船,这个才是其中最难的问题,怎么办?当年那些经验丰富,掌握着先进技术的工人们早已经散落到江湖各个角落了,多少年过去,不知道多少技艺失传!
茅元仪沉声道:“剑歌,想要督造新船,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造船厂才行,然则,造船厂与其他的不同,其中熟练的工匠才是最重要的,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培养出来的,想要建造战力最强悍的新式战舰,可是没有那么容易,我想,如果可能的话,还是要通过南京的造船局放才可以,只是,现在南京造船局的工匠也已经萎缩的厉害了……”
袁啸问道:“那就没有什么办法了吗?”
“招人!”
茅元仪说道,“不拘一格,从各个地方招人,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才有可能造出你心目中满意的大船,你可是要纵横四海的,没有足够强悍的战船,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便是我们造出了当年三宝太监那样的宝船,也未必就能够微操胜券,现在西洋的火器跟战舰发展非常迅速,实话说已经迎头赶上,甚至要超越我们了……”
袁啸目光一凝,不错,茅元仪在这个时代竟然就有着这样的眼光,能够看到西洋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
“茅大人,不简单,您竟然连西洋的情况都清楚……”
袁啸挑起了大拇指,不得不令他佩服,即便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