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韩遂,还真没想做什么雍州牧,他想要的仅仅只是活着而已啊!他只是为了不让马腾杀他,在忽悠马腾罢了。谁曾想马腾没被忽悠住,他这傻儿子倒是真的蠢,而且有着与他智商极不匹配的野心。
    这不是意外收获么。
    韩遂忽悠马超的时候有一点却是没说错的,他们凉州的羌人、氐人,还真的不是治理天下的料,但是劫掠天下的胆子他们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出好戏。
    名为会盟,实际上却是他们西凉人凑一块,走之前再抢最后一波而已。
    战后,韩遂带着堆积如山的辎重与劫掠而来的奴婢回了金城,自领凉州牧,受到了凉州当地汉、羌、氐三族人的热烈拥护。
    而马超,则被马腾的次子马休多杀,割去头颅重新回到了潼关之下,向贾诩乞降,只求一条活路。


第一百九十二章 河东战局
    时间往前拨动一点,就在贾诩这边在潼关搞事情的同时,河东、河内之地一样也是一片沸腾。
    早在秋收之前,禁军校尉贾逵便已经率领本部兵马回到了河东,而河东形势,也着实是有些太不容乐观了。
    这个原本天下数一数二的大郡,大汉兵源之地,在经历白波之乱后早已是十分的凋敝了,尤其是汉祚衰微之后匈奴人隔三差五的就打一回草谷,这么多年下来比之关中其实也强不到哪去了。
    面对并州匈奴的大规模集结,眼下摆在新上任的河东太守杜畿眼前的问题是,这军粮到底还收是不收?
    若是继续收粮,则必然耽误他大军集结的速度,或者也可以说是肯定赶不上的,一旦匈奴人大军南下抵挡不住,这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全都白白便宜了匈奴不说,搞不好又要生灵涂炭了。
    可要是不收粮,直接组织乡勇抵抗的话,能不能扛得住且不说,一旦耽误了农时,这仗,即使赢了也是输了。
    这也是匈奴人之所以愿意听从袁绍吩咐,不等他大部队就作为先锋取河东的关键所在了,匈奴人最喜欢的就是在秋收之前进行劫掠了。
    甚至有人干脆提议,能抢收多少收多少,收不了的放一把火烧了,让杜畿带领兵马直接退守轵关,反正匈奴人就是来抢劫的,只要咱们守住了轵关陉,自可保司隶无忧,匈奴人也就不可能再袭扰许都了,如此,才是大局为重。
    这么做就几乎相当于放弃河东全境了,河东百姓必然暴露于匈奴铁蹄之下,然而这条建议居然还颇得拥护,都认为眼下汉赵决战要紧,河东一郡之地丢了就丢了,只要汉庭赢了,丢了的地盘早晚能打回来,反之,若是赵庭赢了,他们就算保全了河东也没什么意义。
    如此荒谬的计策杜畿当然不会同意,与其说这是什么计策,不如干脆说放弃河东全境算了,如此这匈奴沿汾河一路南下所过之处整个河东的百姓都只能做待宰的羔羊。
    最终,还是贾逵发了狠,直接带着自己不到一千的本部骑兵一路北上到了永安县,组织当地百姓进行抢收,并大肆招募乡勇、郡卒、刑徒之流,稍加整编就驻扎在了霍山口,立誓要以不足一千的精锐,拖住匈奴的所谓十万大军,叫杜畿在后面从容收粮,等待朝廷援军。
    虽然听上去很是不可思议,但此地毕竟也有地形之利,霍山口以北便是隋唐之后大名鼎鼎的雀鼠谷,地形上恰好正是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的连结处,地形极为狭窄,可以说匈奴的人越多,就越是施展不开。
    然而,杜畿这个新上任的新官终究是威望不足,河东的豪强又多,明明他下达的命令是抢收麦田,而后全郡兵马于历阳整军。
    然而怎料想,他前脚到了历阳,后脚就听说以卫固、范先为首的,地方豪强出身的郡吏,确是依旧不管不顾的强行命令百姓收他们自己家的麦子,收完之后,便尽起族人强行将百姓迁至桓县,也就是轵关一带,口称大局为重。
    杜畿听说之后整个人惊得几乎要晕厥,气得破口大骂:“鼠辈安敢乱我军心士气!”。
    所谓轵关,便是太行八陉之中,最南端的轵关陉中最为狭窄的地方,身后还有一个谷底也确实可以屯兵,也是河东与河内的连结要道,如果匈奴要打许都的话,倒也确实必须从此处过,也确实是险要雄关可供防守。
    但特么的匈奴自北边来,贾逵正在河东郡最北边的霍山口拼死阻击敌军,轵关却是整个河东郡的最南边!
    守你大爷呢啊!
    你们怎么不直接跑河内去啊!
    杜畿也没有办法,只得一边在历阳整兵收粮,一边安抚河东百姓,告诉他们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咱们团结起来匈奴还是打得跑的。
    然而,却是收效甚微。
    越是大户,这个时候就越是不听话,杜畿也只能从流民、被抛弃的佃户进行整军,抢收也因此被耽误得不轻。
    一时间,河东之地竟出现流民皆北走,大户尽南逃的现象,美其名曰顾全大局。
    所以当刘协领着关羽张绣曹纯司马懿及足足四千的精锐禁军赶至历阳的时候,历阳城里的粮秣居然还不足十万斛,兵,亦不过两万,而且大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丁,武器都不全,铠甲,更是几乎没有。
    看着跪地请罪的杜畿,若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不由感叹道:“杜畿啊杜畿,荀彧荐你有治世之才,你就是这么回报我的信任的?”
    杜畿也是羞愧难当,请罪道:“臣有罪,请陛下再给我一个机会,臣愿意去桓县一趟,一定把他们‘劝’回来。”
    关羽见状忍不住为其辩解道:“河东局势本就复杂,此地富户又是极多,朝中近年来连番改革,本就引得他们颇为不满,杜太守刚刚上任不足三个月就遇到这般大事,倒也并不能怪他。”
    张绣闻言却是忍不住皱眉问道:“怎么说,莫非这还是陛下改革改出来的错了么?”
    关羽闻言哼了一声扭过头去,却也不去与他争辩。
    刘协想了想,觉得这事儿确实是不能怪这个杜畿,然而还是那话,杜畿当这个河东太守本就是过蒙拔擢,若是这活儿好干,也轮不着他。
    “杜畿,我再给你一个机会,眼下大战在即,我总不可能带着禁军的人马放着匈奴不管,去轵关攻打那些豪强去,你持朕之诏令去恒县平叛,若是你能成功把人和粮带回来,算你有功无过,若是带不回来,你也就不用回来了,明白么?”
    “是,臣明白。”
    而后刘协才对关羽张绣道:“走吧,去永安看看贾逵,还撑不撑得住。”


第一百九十三章 攻守相易
    事实上贾逵现在真的有点快要支撑不住了,一千打十万,这着实是太难了一点了。
    虽说呼厨泉所谓的十万人多少有点水分,而且南匈奴这边,基本上无论老幼,只要能骑得了马,开得了弓的男丁都可以算作兵卒,甚至由于汉化了太久,大半的匈奴人其实连马都没有,但不管怎么说,这兵力的差距都可以说是蜉蝣撼树了。
    借助大军无法展开的地形,贾逵凭借禁军之精锐在最开始的两天确实是占了一些便宜,但呼厨泉命令各部落交替进攻,昼夜不停,即使不进攻的时候也要派人放声鼓噪,以乱汉军军心。
    匈奴人多,可以轮番进攻,汉军人少,却是轮无可轮,一天两天还撑得住,三天五天,十天八天,这支以贾逵本部人马为主的汉军已经损失惨重,疲累不堪了。
    又将一轮匈奴打退之后,贾逵噗通一声坐在地上,随手接过一个黍米饭团狼吞虎咽地囫囵吞下了肚,又解开皮囊一口气咕咚咕咚地喝了大半的水,这才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弟兄们,还撑得住么?若是实在撑不住,咱们就退往历阳,休整一番再与他们死战。”
    话音刚落,身旁的副将便道:“还能再撑两日,咱们这边撑得越久,杜太守那边就准备的越充分。”
    贾逵又看向其他将士,这些疲惫不堪的兵卒居然是都纷纷表示还能坚持,愿意在此处与匈奴死战。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吃饭,能睡的小睡一会儿,这一波之后匈奴一定会换个部落来攻,休息好了还有硬仗要打呢。”
    说罢,贾逵也不脱甲胄,眼睛一闭,靠在身后的一块大石头上就睡了过去,不过片刻,便已是鼾声如雷。
    其余人倒也跟这贾逵差不多少,随便吃完一口东西,便纷纷倒头而睡。
    实在是太困了,他们一天中也就只有匈奴换班的时候是能好好睡觉的,却是一分一秒也不愿意错过。
    然而再怎么疲累也得得保持两个耳朵是清醒着的,迷迷糊糊之中,一声声铁蹄悄然传入梦乡,贾逵蹭的一下便从睡梦中站了起来,口水都没擦就大喊了一声:“杀敌!”
    同营将士们也被他这一嗓子给喊的醒了,条件反射似得就纷纷拿起了武器并摆好了阵型,好一会儿,才发现前方并没有敌人。
    马蹄声好像是从后方传来的。
    再一回头,就见一面锦缎黑旗,上绣着一个大大的金黄色汉字已是由远及近,愈来愈是清晰了。
    贾逵甚至第一时间先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生怕这援军只是幻觉。
    待天子真的越来越近,最后已经骑着马来到了他的面前的时候,贾逵突然哇的一声放声痛哭。
    “臣,贾逵,恭迎天子!”
    喊完,贾逵已是泪如雨下,其身后禁军将士人同此心,见到天子来了,一时间全都是放声痛哭,喜极而泣。
    而刘协,看着贾逵和麾下这人人带伤,各个疲惫不堪的惨样子,也想得出此处战事打得是何等的惨烈。
    “辛苦了,儿郎们伤亡几成?”
    “苦战十余日,我的本部兵马折损已经超过五成了。”
    “五成,那就是没了一半啊~”
    说着,刘协重重拍了贾逵的肩,道:“辛苦了,回永安休息去吧,待此战得胜之后,再对你进行封赏。”
    “让臣的将士回去休息便是,臣还撑得住,可以留在陛下身边为陛下讲解此地形势。”
    刘协看了他一眼,见他神情疲敝,身上也带着伤,问:“还撑得住?”
    “撑得住。”
    “好。”
    说罢,刘协转过头来放眼往向山口前的主战场,尽是残肢断臂,胳膊、腿、死马、手指头,以及人和马的肠子、和一点零零碎碎的其他内脏,撒得到处都是。
    完整的尸体有人收,残碎的零件就只能曝露于荒野了,暗红色的鲜血将土地侵得很润,明年这里的草木一定可以生长的很茂盛。
    刘协现如今也算是经历过战阵了,见战场打得颇为惨烈,倒也没有什么身体不适的感觉,只深吸了一口气,感慨了一句:“一寸河山一寸血啊。”
    贾逵很自然的就接了一句:“若为守土卫疆,就不算白流。”
    “打赢了就不白流。”
    张绣闻言,抽出刀子举起来喊了一句:“大汉必胜,天子必胜!”
    然后就变成全军一起呼喝必胜必胜了。
    司马懿突然建议道:“臣以为,陛下可以暂时不要把天子仪仗立出来,臣有一计,或可重挫敌军。”
    “何计?”
    “诱敌,深入!”
    ……………………
    直到黄昏时分,匈奴人的下一波攻势才终于姗姗来迟,老实说,这换班的时间也够长的了。
    之所以换得如此墨迹,只能说呼厨泉这个所谓的单于,对匈奴内部的统治怕是也没比刘协这个大汉天子强到哪去。
    本来么,他爹羌渠能当上单于就已经是大汉扶持的结果了,又因为汉祚衰微而被兵变诛杀,他与他哥于夫罗先后跟曹操打了四次,都是惨败亏输,他又能有什么威望可言呢?
    与其说这些匈奴人是服从于呼厨泉的命令,所以全族南下,不如说是匈奴人们共识如此,要趁着汉赵开战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抢一波而已。
    本来他们想抢太原和上党的,可汉天子不同意,那他们自然就只能抢河东了。
    再者,他们这一波真的就是纯粹的抢劫而已,并不是抢不到东西就要饿死,因为自汉末大乱以来,并州刺史张懿被匈奴人杀死之后新刺史董卓压根就没有上任过,所以事实上至现在为止,整个并州除了太原和上党两郡之外已经尽数都落在了匈奴的手里,老实说其实各部贵族无论是奴婢、粮谷、牛羊财货、还是田亩都是不缺的。
    匈奴么,本来就已经被汉化的七七八八了,种地的现在比放牧的都多了,这帮玩意要是说穷,那还能勒紧裤腰带跟着单于打天下,可一旦有钱了,劫掠的欲望和战斗力都会直线下降,面对呼厨泉这个威望不高的单于的命令,都是抱着一种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爱谁谁的态度。
    这霍山口的这支铁军明显是大汉精锐,地势又如此的狭窄,谁上都只能用血肉一寸一寸的磨,不扔下个几千性命休想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