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士们随我杀入敌阵,活捉呼厨泉!”


第一百九十五章 让我杀一个啊!
    并不算短的雀鼠谷,仅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就被汉军杀了一个对穿,一路从霍山口杀到了韩信岭,又一路追着杀到了太原盆地。
    所谓兵败如山倒,事实上自打出了韩信岭之后,汉军的地形优势便已经是荡然无存,人数劣势反倒是愈发的明显了起来,但五千人不到的铁骑就是能追着十万匈奴一路砍杀,杀得他们哭爹喊娘。
    原本在后军,结果变成前军的匈奴贵族们不是没想过约束各部组织还击,但汉军都是骑兵,突进的速度太快了,后军溃败的速度也太快了,好几次他们组织起来的阵型都被自家的后军给冲散了。
    且不提匈奴这边的人人争命,也不提汉军这边的诸将争功,刘协人在中军,其实压根心思也没在前边诸将的表现上,此时他的心思早就已经飞到了九霄云外了。
    亦或者说,是陷入到一种类似于天人交战的特殊心境之中。
    要知道整个雀鼠谷,刘协的胯下之战马几乎都是一路踩着匈奴人的尸体通过去的,身下踩着软软的血肉,时不时的伴着一声咔嚓,类似于小芹菜掰断了一样的声响,让他骑在马背上的屁股上下颠簸。
    光是这份上上下下的颠簸感,就已经让他的头皮发麻了,后世的全球顶级鬼屋也造不出这种路来。
    能强忍着不要失态,至少不要被颠簸得把早饭给吐出来就已经浪费了他几乎全部的毅力了,哪还有心思看那些走在他前边的诸将哪个表现得更好?
    而刘协的天人交战事实上并不止如此,说起来,这已经是他这个皇帝第三次御驾亲征了,估摸着,后世的史书十之八九还会给他一个马上皇帝的评价。
    不对,史书都是根据起居录去写的,估摸着十之八九会写作:“帝率军与匈奴战于雀鼠谷,见贼兵势大,诸将心有所惧不敢战,帝按刀而斥曰:保境安民,安敢怯战,遂亲冒箭矢争先,乃大胜,驱敌百里。”
    他的起居注都是刘艾在写,这个据说是风能看雨能看皇帝不能看的玩意,前些天他实在有点忍不住,看了一下。
    然后,就被刘艾的臭不要脸给震惊了。
    这特么说的还是我么?看着就跟网文似的。
    然后,他就忍不住赏了刘艾一点东西,示意他干得漂亮。
    当然了,真正编写史书的时候肯定只会用起居注来当个参考,不可能全部采用,到底会编城什么样自己活着的时候肯定会看不着就是了。
    想远了。
    但总之吧,他这个所谓的马上皇帝,明明是第三次御驾亲征,却是第一次实实在在的打仗。
    眼下,这个三国乱世因为自己的到来已经变成了这个鬼样子,议会都还在培养中,大宪章更是遥遥无期,心心念念的君主专制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他想要禅让回家的目标至少三五年之内看起来也没什么希望了,若说他现在还能以事不关己的看客心态来对待身处的这个世界纯粹就是扯淡了。
    再说他现在既然都已经开始看自己的起居注了,自然也就说明他已经开始关心自己的青史评说了,看到刘艾把自己吹的英明神武,比李世民更唐太宗,也是忍不住要心花怒放的。
    他,刘协,至少暂时,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人了,也已经深深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而他眼前的敌人,却是劫掠他境内子民的匈奴恶匪。
    或许……我能让这个时代的百姓,真的少受几十年的战乱之苦呢?
    如果算上两晋南北朝的话,那就是三百多年啊。
    想到此,刘协就感到坐下战马的四蹄一轻,已经没有了堆积成片的尸骨,眼前仿佛突然有了强光照射一样豁然开朗。
    出韩信岭了。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刘协缓缓的,抽出了事实上从没真正开过荤的天子专用环首刀。
    此刀以百锻之法锻造,经过了数以百万锤的锻打,打出了好看的钢纹,刀兵和刀鞘呈火红色,刀尖部分以炒钢之法做了柔性处理,弯度很漂亮,整体形状已经有一点类似于苗刀了。
    “就叫你火之高兴吧。”
    说罢,刘协也没做什么鼓舞人心的演讲,也没喊什么口号,就这么默默的用双腿夹了一下马腹,让马的速度加快了一点。
    他倒也不想什么斩将夺旗,冲锋陷阵,他手底下的猛将已经够多的了,自己就没必要再去跟他们抢生意了。
    他只是很简单的,想亲手杀一个匈奴人而已,就一个就行,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亲手杀一个。
    然而随着他的马速越来越快,天子的旗帜愈来愈向前,引发的反应却是连锁性的,后边的汉军一看天子的皇旗明显加了速,立时就急了。
    御驾亲征,跟在天子背后的兵,就一个理由,那就是保护天子的安危,现在天子都加速了,谁有胆子不加速呢?
    而冲杀在前面的汉军也傻了,天子……这是嫌咱们冲杀得太慢了啊。
    眼看着前边狼狈的匈奴兵已经渐渐的愈来愈稳住了阵脚,眼看着匈奴的骑兵与步兵已经很清晰的分离了,精不精锐不知道但数量上却是真的黑压压一片的匈奴骑兵已经在匈奴这些贵人们的鞭打之下,勉强站稳了脚跟,并开始愈来愈多的转过了马头。
    众将都只好熄灭了刚刚升起的见好就收的心思,重新疲惫的举起了手中的利刃。
    天子要大胜,不要小胜。
    我等禁军(宿卫),当为天子之刃!
    “杀啊~!”
    大吼一声,却是曹纯冲得最猛,当先从匈奴人的步兵之中穿插了过去,直直地杀向了匈奴的骑兵之中。
    我虎豹骑,是大汉最精锐的,杀的一定要比禁军多!
    而刘协的皇旗,速度却是越来越快了。
    你们怎么杀的那么快呢?让我杀一个,就让我杀一个就行。


第一百九十六章 大胜一场
    后军之中,呼厨泉正在竭尽全力的呼和整军,事实上他作为单于的本部兵马此时都已经集结的差不多了。
    眼看着汉军大肆的屠戮他们匈奴后方的步卒,呼厨泉也是咬牙切齿,大声的吼道:“我匈奴勇士何在,就眼看着汉军杀戮我部子民么?我匈奴勇士何在啊!”
    却见须卜氏勇士突然间衣服一撕,露出精壮的上身,大吼一声,便摔着自己已经整备好了的奴仆军嗷嗷叫着就反向的冲向了汉军。
    匈奴军,尤其是呼厨泉所部见状大喜过望,连忙趁机继续整军,就见,这勇士笔直的冲向汉军中一个为首的红脸长髯的大汉,勇猛异常,一刀!
    就被那红脸大汉给分了尸了。
    红脸大汉三下五除二的就杀散了几个奴仆军,马速不停,所过之处就像镰刀下的麦子无人能挡,这大汉身高手长,不过片刻便已经丢掉了环首刀,空手抢过不知是那个匈奴兵的马朔,轮着倒霉蛋匈奴兵干脆当个大锤砸了起来,又继续朝他们的中军大帐杀来,却是真的直奔着他这个单于而来。
    呼厨泉见状更是怒发冲冠,大吼一声:“跑!”
    然后就带着部队掉了个头,继续跑了,而红脸大汉却是被乱糟糟的其他匈奴骑兵所挡,一时还真追不上他。
    老实说这呼厨泉这时候若是真的敢于回身杀过去,匈奴的败势或许还真的挡得住,眼下匈奴各部缺的就是时间。
    稍微给他们一点时间,待他们将骑兵重整完毕,与汉军对冲对耗,纵使汉军的装备更好上许多,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如果匈奴的这些贵族可以做到大部分都悍不畏死的话,汉军终究只有四千勉强出头的人数,那是肯定要大获全胜的。
    然而他这一跑,与他一块站位相对较为靠后的各部实权贵族,以及四角六角,左右贤王所部与次左右贤王所部纷纷整兵就跑,死道友不死贫道。
    说到底,今时今日之匈奴早已经不是四百年前的匈奴了,这些年里他们内迁于边塞四郡,被汉人官吏接管了过半的直接管辖之权,而东汉王朝也不是缺心眼,自然少不得做一些挑拨离间,破坏匈奴团结之事,各部之间积怨日久,而汉祚衰微,至多也不过是灵帝时期的事情。
    再说句实在话,呼厨泉他爹羌渠单于就不是个能服众的主,羌渠死后,呼厨泉的哥哥于夫罗稀里糊涂的先是讨董,后投袁术,可以说是投谁谁输,把本部兵马赔了个干净,之所以还让呼厨泉当这个单于,无非是各部兵马都差不太多,谁也不服谁,随便推出来一个代理人罢了。
    眼看着连单于都因为爱惜本部兵马而远远的躲开了汉军的兵锋,谁又愿意为了其他部落而拼死一战呢?
    这也导致了,匈奴军中除了极少一部分大半族人都已沦陷,不得不回身救援的倒霉贵族挥舞着鞭子强令骑兵回身与汉军勉强交战了一番之外,大半的匈奴骑兵还是该跑的跑掉了。
    这帮人不着铠甲,跑的倒是比汉军的骑兵更快一些,跑起来确实是不太好追。
    反正等刘协终于成功的,亲手杀死了一名不知道怎么就掉队并成为漏网之鱼的倒霉蛋,而汉军的其他人大半也是真的实在实在是没有力气再行追杀的时候,匈奴的步卒队伍,十之七八已是或降或死,真正逃了的怕是已经不足三成。
    骑卒也被斩获了不少,保守估计也有四五千的样子,可谓是大胜了,这才鸣金收兵,清点战俘。
    不过不清点不知道,一清点却是点得刘协原本因亲手杀人,奇怪的有些雀跃的好心情变得糟糕不已。
    这些被俘,乃至被杀死的所谓匈奴步卒,绝大多数都是西河匈奴,甚至是雁门匈奴,换言之其中许多根本就算不得是真正的匈奴,而是种地的,会说汉话却不会说匈奴话的那种,有些干脆就是近几年被匈奴所俘获的汉人奴婢,被匈奴人用鞭子抽着上战场的。
    而云中、上郡、朔方、五原几郡的匈奴却是俘获极少,也不知斩获里面有多少。
    当然此战虽是大胜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其实依旧没有改变,匈奴人单从数量上依然数十倍于汉军,而不管禁军、宿卫,乃至于虎豹骑又都可以说是大汉的国之基石了,也不可能与区区匈奴拼消耗,要是在此处与匈奴拼个鱼死网破,那大汉朝就真的是动摇过本了。
    因此在稍作思考之后,即使以刘协那并不算充裕的军事常识,也知道不可能再想着进攻的事儿了,匈奴人不组织反攻就算是好的了,于是部队带着俘虏徐徐后退,干脆暂时退到了韩信岭作为新的驻军地点,也就是鼠雀谷的入口处。
    而,到了韩信岭,自然便是要看一看韩信墓的,相传,汉高祖刘邦正是在此处收到了韩信的人头,遂葬于岭上。
    刘协自亲手斩杀了一名匈奴兵之后,虽然也不知道这位倒霉蛋到底是哪个郡的匈奴人,甚至不知道他是个匈奴人还是个汉人奴婢军,但当滚烫的热血喷洒在他的身上的时候,这位来自现代法治社会的穿越者,也终究是完成了某种说不上来的蜕变。
    心中想祭拜一下韩信的念头居然止不住了,甚至是知道来到了韩信的墓碑之前,这才意识到以自己的身份祭拜韩信似乎会包涵某些很重大的政治信号,不太合适,这才放弃。
    却对关羽、张绣、曹纯三人道:“兵者,国之根本事,三位将军身负万军生死,国祚兴衰,却是应该好好祭拜一番,也叫这位大汉军神保佑我们,此战胜,与袁绍的决战能胜,此后大汉,万胜。”


第一百九十七章 强敌高干,准备就绪
    却说汉匈雀鼠谷一战之后,刘协原本以为匈奴人会很快就反攻回来的,毕竟匈奴此战虽然将步卒丢了大半,骑卒的损失确实是不算大,可以说打得他们虽痛,但是并未损失元气,正是趁汉军苦战过后士卒疲惫,反击的一个大好机会。
    这,也是连刘协这样的新手都看得出来的道理。
    然而奇怪的是匈奴并未如刘协所想的一般马上攻来,一直到了天色傍晚,连司马懿都率领着河东本地的郡卒陆陆续续的赶到了,也没看到匈奴反攻的影子。
    在众将的建议之下,刘协命李典直接解散了本部兵马,混入了这支步卒之中,接过了韩信岭的防守工作,自己则带着铁骑回了用安县暂时歇息,论功请赏。
    而李典则开始在雀鼠谷之内修建鹿角、陷马坑、各类陷阱,并在山谷的峭壁两侧尝试修建箭楼。
    这是奔着要将雀鼠谷给修成死亡通道了,不指望在此就能挡住匈奴,只希望能借此地形优势多给敌军造成一些杀伤而已。
    本来,李典也没指望他一个临时工能将防御工作修得多好,结果箭楼修了四座,匈奴没来,修了六座,匈奴没来,最后一只修了近五十座东西对称,全部木制,以铁钉钉在峭壁之上可以让两名汉军在上面从容射箭的箭楼之后,这匈奴还没来。
    给李典都整的有点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