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可是忘了阎柔?”
    “你是说……”
    “如果尽割幽州之地与乌桓,尽割并州之地与鲜卑,以阎柔为帅,统乌桓、鲜卑两支兵马,凑出二十万大军,如何不能与汉军决战于平原?再加上审配留守的两万兵马,难道不足以与天子一战么?就算是不能战而胜之,只需确保漳水不失,则我军粮道自然可以确保无忧,只需三四个月,则此战,必会逆转!”
    此言一出,荀諶、沮授二人,尽皆变了脸色。
    荀諶问道:“将我军数十万将士之生死,寄托在那些胡人的身上么?胡人无信,难道并州的教训还不够么?况且一汉顶五胡,就凭那些胡人,如何是天子大军的对手?”
    沮授更是直接被气得扑过来打他了,一边冲着老头挥拳相向,一边怒斥道:“胡人来了吃什么喝什么,还不是要劫掠冀州百姓?汉军都还没就食与敌呢,先让胡人在冀州肆虐不成?肆虐一番见打不动汉军他们一定会背信弃义的撤走的,到时候,大王您连冀州的民心都要尽失了,这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啊!”
    陈珪被沮授追着打,顿时也急了,干脆道:“大王您明断,臣与汉庭,尤其是吕布有着血海深仇,汉庭不融于臣,臣也必不融于汉庭,朝中诸公都可以投降汉庭,唯臣与大王不可,此战,这是唯一一条死中求活之法了啊!”
    陈珪这一吼,却是真真正正的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直吼得沮授恨不得现在就活活打死了他,却吼得袁绍突然眼角泛起泪花,感同身受。
    他们可都是被吕布杀过全家的人啊!
    “汉瑜之言,乃是真正的忠贞肺腑之言啊!”
    沮授闻言张口就骂:“他忠贞肺腑个屁啊!大王,主公!!乌桓人和鲜卑人根本靠不住,指望不上的,如此为之,于时局毫无益处,只会尽失冀州民心,只会让冀州更加凋敝,连卷土重来的机会都没有啊!”
    “则注说得也有道理,事关重大,让孤,再想想吧。”
    “不能想啊主公,主公为冀州之主,自当守土安民,焉有引狼入室之理?”
    这却是已经在质问了,看得出这沮授是真的急了。
    要知道邺城位于魏郡,是冀州的最南端,乌桓人如果来了,能不能打跑天子不好说,但整个冀州,怕是都要被他们所糟蹋的。
    “则注所言,孤当然也都明白,只是当前局势如此,除此之外,确实已是别无他法可想了,真要如则注你所言就此退回河北,孤这有生之年里,如何还有过河的希望呢?无非是等死罢了。此事,让孤好好想想吧。”
    “主公啊!不可,不可啊!我军中将士都是冀州人,他们如果知道主公您放任乌桓与鲜卑劫掠家乡,还会为主公搏命么?”
    袁绍闻言却是脸色大变,怒斥道:“沮授你竟敢乱我军心?来人,给我把沮授押下去!”


第二百一十二章 逆境则天下楷模?
    说实在的,袁绍不是一个真正的草包。
    陈珪的这条所谓的计策是昏招,袁绍难道看不出来么?但河北之地全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朝廷在此战中又拿下了并、青二州,对冀州三面合围,一旦他退军班师,攻肯定是攻不动了,守的话,守哪?
    只需三年两载,朝廷恢复了元气,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他还守个屁啊!
    沮授所言,看似是最为稳妥的老成之言,却是真的真的只能保河北之地的安定,保不了他袁绍,更保不了他的赵庭。
    所以在袁绍看来,此时回师,纯粹是取死之道,十死无生,他连三年都守不住,哪来的卷土重来的机会?他怎么看,这曹操和天子也不太可能连三年都挺不住就内讧。
    所以他宁可采纳荀諶的计策去和曹操死磕,也绝不会采纳沮授的意见班师回朝,九死一生,总好过十死无生,袁绍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
    他所谓的考虑,指的其实是到底要破釜沉舟的去打曹操呢?还是真如陈珪所说,割让幽、并二州,引乌桓、鲜卑南下呢?
    说真的,哪一条计策的胜算都不高,但乌桓打退刘协,确实比他俩月之内覆灭曹操来的要更靠谱一些。
    究其根本,还是高干在西线打得实在是太差劲了,明明兵力优势数倍于汉,明明并州是层层山险,层层笼屉的易守难攻之地啊!这怎么这么快就给丢了呢?
    莫说二十万的大军,就是二十万的老娘们去守并州,也万万没有这么快就丢的道理啊!
    “传孤的诏令,让张郃过来见我。”
    好歹袁绍也是有一丢丢的良心的,还是,试试看吧,万一破了曹军的大营呢?
    不一会儿,张郃到了,规规矩矩的对袁绍行跪拜之礼,却是被袁绍一把冲了上去将其人拦住,而后抱着张郃颇为动情地哭出了几滴眼泪,又拉着他的手在自己的主位上座了。
    “儁乂啊,儁乂,眼下时局已是千钧一发,只有靠你了啊!”
    “大王。”
    “你还是叫我主公吧。”
    “主公,臣也听说了天子率军奇袭邺城之事,臣以性命担保,必保护主公杀回去。”
    “杀回去有用么?为今之计,只有反其道而行之,杀向曹营才是出路啊!我意以儁乂为先锋,我亲自在作你的中军,我军将士数倍于敌,昼夜交替轮番进攻,难道就打不下来么?”
    “这……”
    “儁乂啊!国事成败,生死攸关,全都要靠你了啊!难道儁乂还要畏难不成?”
    见状,张郃也只好深深地叹息了一声,道:“郃,唯有尽力而为。”
    “好!!”
    袁绍当即解下了自己的大王佩剑送给了张郃,道:“孤不通战阵之道,便将我全军乃至于全国性命,尽托于儁乂了,自孤以下,任何人如果不听儁乂号令,儁乂尽可以不罪而诛!”
    “这……”
    张郃不但面上没有喜色,反而却是面露为难。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要知道张郃并不是袁绍信重的班底之将,相反,他原本是韩馥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河北之地的一支颇有一定独立性的武装,出身和处境,其实和麹义颇为类似。
    这样大的信任,怎能不让人想起,同为韩馥判将,曾经力挽狂澜为袁绍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麹义呢?
    可以说袁绍能有今天的地位,四成是靠着他四世三公的家事,剩余六成都可以说是麹义的功劳,可结果现在麹义又何在呢?(麹义的贡献可不只是界桥之战那么简单,几乎袁绍所有的关键战役都是他打下来的)
    而袁绍,只看张郃的神色变化便心知他的忧虑,立马道:“孤知你心有顾虑,咱们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当此之时,若能击破曹营,儁乂你便是当之无愧的首功,我以漳水发誓,若胜,则此生必不负将军!”
    说罢,袁绍当即便以手中宝剑划破手掌,当着众多文武的面,牵着张郃的手指天盟誓道:“孤袁绍临漳水发誓,若我袁本初还有他日,纵使儁乂日后负我,我亦绝不负他,有违此誓,当以天打雷轰,后代子孙不得好死!”
    说罢,又用自己血呼啦啦的大手握住张郃道:“儁乂啊!孤现在只有信任于你了啊!”
    张郃还能说什么?说实在的袁绍这话他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但既然袁绍的姿态都已经摆得这么低了,他难道还有得选么?
    “大王莫要再说这等言语,郃,死战便是。”
    却也只敢说死战,不敢拍着胸脯的瞎保证。
    曹操的大营岂是那么好攻的?
    袁绍闻言,微微有些失望,却也只好如此了,他并不信任张郃,也深知张郃不会太信任他,然而眼前除了张郃之外,他也确实是没有真的可以信赖的人了。
    不靠张郃,难道只靠那些夸夸其谈的幕僚么?
    当即,接过所谓大王剑的张郃便开始整军了,只是拥大军来到曹操的官渡大营,眼瞅着营帐之外的十重鹿角,营内高高架设着的强弓硬弩,以及曹军严丝合缝,安置规整的大营,张郃还是忍不住在心里不无悲凉的为自己的命运所叹息。
    曹孟德真不愧是天下名将,听说了天子袭邺的消息居然还这么稳得住。
    “儁乂以为,此战如何能胜?”
    张郃却不答,反而问道:“臣刚刚在整军之时,听闻则注先生因力劝主公班师回朝,阻拦大王借师于胡,不知可有此事?”
    袁绍闻言,却是立时有些变了脸色。
    “大战在即,儁乂为何要问此无关之事?”
    却见张郃郑重地道:“大王不愿班师,郃也理解大王之苦衷,若是大王已经决意要在数日之内与曹贼一决生死,郃,愿与大王同赌这条性命,请大王下令,效仿项羽旧事,破釜沉舟,命人将渡船全部烧毁,以示与曹贼死战之决心,则将士自然人人死战,或可破此大营。”
    “烧毁渡船?我军粮草全靠北岸黎阳供应,现存粮草只够数日之用,这……”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大营若是三日之内攻不下来,便是十日、三十日,也没有什么差别了,若是大王决议不请胡兵,决义与曹贼一决生死险中求胜,孤注一掷,就请大王下令,将船只烧了吧,如此,既可激励将士死战,又可安定军心,让将士们知道,他们在外征战,至少不用担忧后方家眷被胡掳所掠。”
    说罢,张郃直勾勾地盯着袁绍的双眼,满怀着希冀。
    “这……还是,不止于此的吧?还是,先攻城吧。”
    说罢,袁绍就清晰的感受到,张郃那一双精光闪闪的眸子,似乎立时便暗淡了几分。
    “喏,臣,知道了。”
    说罢,张郃苦笑一声下令:“攻城吧,行昼夜交替之法,尽量耗损曹军体力。”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汉第一喷子上线了
    血战,两日两夜。
    饶是张郃身为名将,面对刺猬一般的曹军大营,却也是毫无办法,他都带着亲兵亲自去当敢死队了,可打不下来就是打不下来,他也是毫无办法。
    而就在张郃从前线退回来,稍作休整,喝了口水吃了点东西就准备重新再去攻坚的时候,亲兵突然找到他,说是袁绍急切找他。
    张郃颇为头疼地叹了口气,感觉,怕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事实上果然也是如此,一进袁绍的主帐,就见袁绍如同没头苍蝇一样的在帐中绕着圈圈,一见到张郃,立时就上前挽住了张郃的手道:“儁乂啊!刚刚收到急报,程昱过河了,他这是要与张辽合兵,他这是要攻打黎阳,断我粮道啊!”
    张郃闻言却颇为冷静,道:“此乃意料之中的事,只是没想到程昱的动作居然会这么快,确是名将之姿,不过主公也无需忧惧,程昱兵少,想打下黎阳没那么容易,咱们此战本就是死中求活,孤注一掷,臣以为,不必去管他,他打他的,咱们打咱们的便是。”
    “不去管它?可若是他们真的攻破了黎阳怎么办?”
    “破了就破了,此战,我军本来就没有退路,官渡大营打不下来,臣与大王死在此处便是。”
    话音刚落,就见逢纪在后面怒声呵斥道:“你身为武将为主分忧死在此处自无不可,却哪有拉着主公一同死在此处的道理?”
    袁绍被夹在中间,却是颇为尴尬,拉着张郃的手道:“孤自然知道儁乂的忠勇,然而黎阳守军,皆是我赵国子民,更是我十余万大军的退路,生路,孤为全家四万余口性命的大仇,为了天下苍生,为大业,自然不惜一死,然而孤又怎么忍心只因自己,便断送了这十余万儿郎的生路呢?汉瑜。”
    陈珪一听袁绍叫自己,连忙上前一步。
    “你替我在大河南岸督军做镇,帮着儁乂一块攻打曹营,孤率领少量兵马,先回南岸,解了黎阳之危,待保住咱们的退路,再回来支援于你们。”
    说罢,就见张郃张开了嘴巴,却是呆在了当场。
    袁绍也不好意思再去看他,却见张郃突然放声狂笑,突然,拿起了前些时日袁绍刚刚赐给他的赵王剑,就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大王若是怕死,自己回去便是,末将自然会为大王守护好后路,不叫曹操有机会阻挠大王过河,何毕说这等幼稚之言语,为自己找寻颜面?”
    说着又瞅向陈珪,愤懑道:“又何毕让这不晓军略之人留在此地与我掣肘呢?大王若是不信我,现在将我砍了便是!”
    说罢,张郃昂然面对袁绍的一张明显已经恼羞成怒的脸,好半天,帐内都不见动静,还是袁绍自己的拳头捏了松,松了捏,好一会儿,才道:“儁乂征战辛苦,先歇息一番吧”。
    “哼!”
    张郃却不领情,只是没有再继续顶撞,而是哼了一声,之后扭头离去,却是继续召集本部兵马,进攻曹操去了。
    事已至此,张郃又如何会看不出,这袁绍事实上已经放弃了死战曹操的军略了呢?
    而既然放弃了死战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