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南郡的地形就那样,自襄阳往南是一条笔直的直线,西边大山东边大河,夹着这么一条平原的走廊而已,有个屁的山川形势,地势险要?
    然而这样的一张地图,仅凭庞统一个人是万万也献不出来的,明面上的借口当然是他过目不忘记忆力超群,可问题是他又不是旅行家,切实的用脚丈量过南郡的每一寸土地,这玩意详细与否从来都跟记忆力没关系,而在于这东西的背后到底有多少地头蛇的支持。
    所以这庞统献图,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荆州的本土派联合起来在献荆州了。
    可你说这玩意有用吧,这其实就是一张空头支票,真代表不了什么,人家也说得很清楚,荆州唾手可得又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他先平了荆南四郡和高顺;第二,吕布在西取益州的路上受阻。
    说白了,此时的庞统事实上已经阴差阳错的成了荆州本地的士族代表了,而不管是他给吕布献的策也好,给孙策献的图也罢,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希望荆州可以免遭战火罢了。
    至少让南郡这个荆州的核心之地不要遭受战火。
    如果孙策能成事,他们不介意换孙策来辅佐,毕竟吕布这个主公真的是很坑,你说你要造反就造反么,出了事儿死的也是你自己,可你动不动就摆出一幅要拉着俺们大家伙儿给你陪葬的架势是干嘛?
    当然如果吕布真的可以在益州成事,而孙策却反而连小小长沙都拿不下,那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他庞统等小一辈就是荆州士族推出来的棋子,跟着吕布去祸害益州人,荆州也就得救了。
    再直白一点说,朝廷的政策对他们这些豪强士族其实都是不太友好的,如果有个人能站出来代表他们反抗朝廷,他们也乐意出钱出力,但是前提是必须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至于这个人是吕布还是孙策,都不重要。
    而如果这两个人都撑不住,那也千万别耽误俺们投降朝廷。
    毕竟朝廷的政策只是不太友好,又不是要绝户。
    再直接一点,如果吕布取益州成而孙策取长沙败,则他们跟吕布。
    如果吕布取益州不成而孙策取长沙成功,则他们跟孙策,吕布可以去死了。
    如果他们两个都失败了,那也没什么好说,投降朝廷就是了,如此,虽然想像原计划那样携攻而投是不可能了,蔡瑁、蒯越等直接参与杀害张羡的刘表旧部搞不好也得死,但朝廷再怎么凶,总不可能杀光他们吧?
    如果吕布取益州成,孙策取长沙也成,那就要考虑一下待价而沽的问题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尔等已中我家天子声东击西之计
    一日之后,庞统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回了江陵,道了一句,幸不辱命。
    吕布闻言大喜,遂将庞统拜为谋主,出则同乘,睡则同榻,可谓恩宠备至,这个荆州士林中的小字辈,也凭此彻底的取代了蔡瑁、蒯越等刘表的旧部在荆州官僚系统中的地位,成为了新的本土派利益代言人。
    仅仅两日之后,吕布与孙策正式临汉水而缔结盟约,杀白马盟誓,两家永结盟友,共同抵抗朝廷,吕布率领部队去取益州,孙策率军去取长沙,而为了让吕布可以安心的走,孙权将原本驻守于夏口的军队全部撤走,改为以江陵为后勤补给基地,为孙策的大军提供钱粮。
    如此一来,吕布就不用担心在他西取益州的时候突然被孙策背刺了,孙策也可以节省他现在本来已经所剩无多的钱粮,花着吕布的钱,吃着吕布的粮,攻打本来名义上应该属于吕布的土地,而至少在吕布成功夺取益州之前,他也没有任何的理由会背叛盟约,可以说是一场双赢。
    庞统这次出使,居然如此顺利的就完成了任务,这让吕布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两个人在汉水之畔各自带领着大军肉麻的握着手说了一堆肉麻的话,然后孙策肉麻地表吕布为卫将军,吕布肉麻地表孙策为车骑将军。
    因为吕布实在是太着急了,孙策也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结盟成功仅三四天的时间之后,吕布便已经统兵马五万出了夷陵,与赵韪成功会师于巴郡。
    而孙策,也遵守约定的亲自率领全部近六万嫡系兵马南下,与太史慈会师,进而成功的攻占了长沙郡的治所临湘。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长沙本就兵少,刘表主政时是吸血策略,将荆南四郡的血都给吸到了江陵,以至于高顺手里铠甲兵器都缺,许多麾下的蛮兵甚至要靠树枝来杀敌,打打太史慈的偏师还凑合,面对孙策主力,溃败自然也就都在情理之中了。
    入住临湘之后,孙策一改在江东时大杀特杀的作风,开始积极的任用贤才,尤其是开始大量启用孙坚曾经用过的旧部。
    而又由于孙坚当年担任长沙太守的时候,其实他还真挺得这长沙民心的,再加上孙策现在以抚为主的政治姿态,这些长沙的基层官吏和本地豪强们一看,居然一时之间还真有不少人选择主动投效。
    高顺与桓阶不敌,只得是一败再败,最后只能干脆放弃了这荆南四郡中最为富庶的长沙郡,远避于武陵山区,与五溪蛮一同为伍去了,见状,零陵郡与桂阳郡干脆,也一举投降了孙策。
    与此同时,周瑜则已经尽数率领夏口之兵马,伪装成普通的商人百姓白衣渡江,与南郡的地方豪强之间展开了频繁的贸易,甚至周瑜本人也已经出现在了江陵城之内,安坐于蔡瑁的府邸之中,宛若主人一般了。
    原来孙策压根也没信任庞统的鬼话,或者说相信了,但依然还是让周瑜带着兵来了,而此时孙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荆南四郡的消息已经传来,就问你怕不怕?服不服?
    只待孙策回师向北,他就会里应外合,为孙策打开江陵的大门。
    之所以没直接去打江陵,不过是周瑜代表孙策,派了虞翻去襄阳与霍峻进行谈判而已。
    毕竟襄阳乃荆州之根本,他和吕布怎么打都没事儿,但霍峻所镇守的襄阳必须兵不血刃的拿下,并且确保霍峻能继续作为他服藩篱镇守襄阳,替他挡住即将到来的汉军。
    而霍峻,当即哭了出来:这帮南郡读书的王八羔子,又要投降孙策了?这特么刘表才死了几天啊!
    当即表示:俺知道孙策也不会信任我,其实我这人也没啥野心,真的,你看俺也没啥文化,玩不过你们这帮玩意,只要你们将我的家眷还给我,让我们回枝江老家,踏踏实实当个宗贼就行,这襄阳你们爱谁守谁守,你们这些玩笔杆子的人心都太特么的脏了。
    至此,孙策一统荆州,甚至坑死吕布之后再收编他的遗产进而一统益州,似乎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而得到了霍峻的回复之后,孙策大喜过望,当即便率领着自己的本部兵马,和在长沙招募收编的新兵,加起来共计十余万大兵浩浩荡荡的就北上了。
    至此为止,自吕、孙两家结盟,到孙策举兵南下,再到孙策一举吞下荆南四郡中的三个,总共居然只用了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而已。
    而若是自文聘率军攻打襄阳开始算的话,其实也仅仅两个半月而已。
    不得不说这孙策的动作实在是太快,太快了,当真不愧是锋锐天下之冠,一时之间,其实许多南郡的这些士人,乃至于孙策自己的部下们,都在忍不住将孙策与天子两个人进行对比。
    这天下,能与鬼神之谋的天子相提并论的怕是就只有孙策了吧?
    这两个人还都这么年轻。
    那么……这两个年轻人之间,到底谁的本事会更胜一筹呢?
    却见孙策行至江陵城下,意气风发,大吼一声:“弟兄们,前方就是江陵城,公瑾已经按我的命令控制了城中的城防,咱们今天晚上就可以在江陵城中过夜了,哈哈哈。”
    说罢,孙策扬鞭策马,直驱来到了江陵城下,大喝一声:“公瑾,我来了,速速给我开门,哈哈哈。”
    然后他就看到城头上的蔡瑁大喝一声:“乱臣贼子,竟敢犯我汉土,看箭!”
    嗖的一声,箭矢就射在了孙策的甲胄之上。
    当然,孙策穿着的并不是电视剧中脆得跟纸一样的横店甲,区区一箭自然伤不到他,但这一箭射出,却是真的将他的心给射得崩了。
    这特么什么情况?
    却见城头上蔡瑁哈哈大笑:“尔等鼠辈,殊不知已中了我家天子声东击西之计了,柴桑此时已被关将军所占据,尔等还不速速跪拜投降?”
    柴……柴桑?!
    噗的一声,孙策就喷了一口血。


第二百四十章 关羽你套路我啊!
    时间回到两个月以前。
    却说关羽自随县出发走随枣通道,一路上谨慎小心的排兵布阵,生怕那霍峻突出一支骑兵把他的后路给劫了。
    结果小心小心再小心,那霍峻居然一点动静也没有,着实让关羽好不失望,而既然霍峻不来打他,他的行军过程自然也就着实单调,且乏味。
    简单来说就四个字:铺路、修桥。
    这路也太难走了!
    孙策跟吕布打起来的时候,他们在铺路修桥,孙策和吕布结盟的时候,他们在铺路修桥,孙策打得高顺躲进武陵山区,吕布都已经和赵韪都会师了,他们还在铺路修桥。
    就跟与世隔绝了似的,荆州的消息他们虽然收得到,但这时效性属实是不敢恭维,滞后了至少也要一个月以上。
    这哪是来打仗的,简直就是来搞基建的啊!他们这些大汉精锐,走了两个月的路,都快变成工程兵了。
    走了一半的时候裴潜就实在,问关羽道:“将军,这么走下去,等咱们走到地方,怕是荆南战事都已经结束了吧?眼下那吕布和孙策正在为争夺荆州而激战,您让我率领本部兵马回师,与文聘将军合兵一处,一定能攻克襄阳,这大好的机会咱们不能浪费啊!”
    关羽捋须冷笑:“文行你是在质疑天子的决策么?”
    “这……天子毕竟不了解此地情况,眼下战机已现,咱们将在外,难道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军略么?”
    关羽哼了一声道:“文行你跟在天子身边的时日还短,不了解天子谋算之深远,本将就不怪罪于你了,这样的话以后莫要再说,否则动摇了军心,休怪本将治你的罪。”
    “这……是。”
    裴潜还尤自不太服气,但也知道军令如山,尊卑有别,他身为裴茂的儿子,平时或许还并不怎么惧怕关羽,但关羽此时独领一军持天子节仗为主帅,却是真的有砍死自己的权限的。
    关羽见他模样便知他心中依然不忿,想了想,还是开口解释了一句,道:“吾自从追随天子以来,亲眼看着天子如何从大司马手中一介傀儡,发展至今时今日之光景,天子之谋算,思虑,着实已非人力所能揣度,文行莫非以为,满朝文武皆称赞天子有神鬼之谋,只是阿谀奉承之言么?”
    “这……所谓术业有专攻,天子在内政方面的才能当然是举世无双,可这军略方面……难道不应该是我等将领为之的么?天子固然是神鬼之谋,但此时天子与咱们千里之遥,哪有在千里之外指挥前线战事如何作战的道理?”
    “文行此言,不能说不对,但用在天子身上,却是颇有错处了,我跟随天子已久,深知,天子在战术上,确实只能说是中人之姿,甚至你说他是一窍不通也不为过,但是自天子亲政以来我随他出征已两次,先后转战于汝南、南阳、并州、冀州,四战定我大汉中兴,这没错吧?可你知道我转战四地一共只杀了几个人,打过多少次的硬仗么?我告诉你,是一次硬仗都没有打过啊!全都是莫名其妙的就胜利了,我在天子身边算是立功最多的了,但至今为止,我斩过最大的敌将也就是个并州郭媛,而除我之外,此次汉赵之间这么大的战事,立下最大功劳的竟然是我三弟,都快去尚书台当尚书了啊!”
    裴潜闻言,也是不得不感叹:“确实是天佑大汉,如有神助啊。”
    “一次两次,还可能是幸运,四次都是如此,这天底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呢?这四次,可都是天子指定的战略啊!天子所打之仗,从来都是先胜,而后战,从不是先战而后胜啊!所以文行,战阵之道,咱们在具体执行战术的时候固然是要随机而变,但是走随枣通道是天子的庙算,我们,正在行走在胜利的道路之上,又如何能去更改路径呢?”
    裴潜闻言,一时也是无话可说。
    这么玄的么?
    可他们现在在随枣通道每日铺路修桥,这跟胜利又有个毛线的关系呢?
    “文行不信,咱们就打个赌如何?”
    “打赌?我敢打赌,只要咱们继续在随枣通道中行军,说不定用不了多久,咱们就又会莫名其妙的胜利了,说不定连仗都不用打。”
    “这怎么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