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这五个杂号将军的人选么,那就看谁愿意来申这个请了,即使是官升两级,至少也得是郡都尉、中郎将、禁军校尉这个级别以上的武职才有资格来担任,然而眼下中原战事未定,也不是没有立军功的机会,年轻的武将还有仗可以打犯不着去西域吃沙子,年老的等退休更不可能把自己一把老骨头往西域扔。
    刘协固然是想排出一水儿的梦之队去西域的,但想想就知道不可能,真有本事的人说不定谁都不想去。
    却是韩遂道:“通西域必定西凉,这……臣在西凉确实是颇有几分威望,然而凉州事错综复杂,臣也难保会不会有人趁机作乱,天子明年秋收就要我们成行,会不会太赶了一点?若是西凉不定,万一变生肘腋,恐怕还是要耽误大事的。”
    曹纯差异道:“这西凉除了你之外还能有谁掀得起大浪?”
    韩遂闻言,脸色一红,很不自然地尴尬一笑。
    但还是解释说道:“凉州的东六郡中,还是以汉人豪强为主的,即使是羌、氐两族,也都是早就迁居过来几百年的部落了,几百年来与关中人多有交互,就连说话的口音也与关中趋同,总的来说,还是被朝廷养熟了的。”
    “然而凉西之地相对就要生许多了,历年来这凉州羌乱也都是由他们跳起来的,有些大型的羌族部落根本就是二三十年以前被檀石槐撵进来的,如敦煌、酒泉等地的羌氐族人虽然迁居以久,但平日里跟关中汉人几乎是完全没有接触,就是连我也几乎说不上话了的,这帮人野得很,有些更是纯粹的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到时丝绸之路一起,臣也难说他们会不会劫掠商旅。”
    刘协想了想道:“我虽然仁德但也不至于迂腐,西凉诸部固然还是要以招降和怀柔安抚为主,但若是有那冥顽不灵之辈,倒也不妨杀几万人立一立威风,大汉虽然善待边民,却不代表没有雷霆手段。”
    “这……”
    “怎么,有问题?”
    “西凉比东凉更加的地广人稀,有些地方还是沙漠,即使是部分部落能在丝绸之路中分得好处,但……苍蝇不咬人,可他膈应人啊,这蚊虫鼠蚁,总不能用刀子砍。”
    “嗯……是这个道理。”
    韩遂这话让刘协想起上辈子看武侠时出镜率很高的一个群体:沙匪。
    跟明朝时候的倭寇也是颇有一点异曲同工之妙。
    曹纯则嘀咕道:“要是他们能聚在一块,一起造个反就好了。”
    说完,他自己就是一愣,然后齐齐刷刷地看向韩遂,给韩遂看得都毛了。
    “陛,陛下,我是真心投降啊。”
    “要不……你再反一次吧。”
    诸葛亮想了想也道:“我也觉得还行,反正你降了又叛,叛了又降的天下人都已经习惯了。”
    “可是金城,我的根基是在金城的啊陛下,金城不会反的,而且金城郡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不能开这个玩笑啊。”
    诸葛亮则想了想道:“这个,倒是也好办。”
    “啊?孔明兄弟,这个玩笑可不能乱开啊!”说着,韩遂急急忙忙地给孔明打眼色。
    他是真不想再折腾了,就想着赶紧走马上任,把自己的这一把老骨头扔在西域为国捐躯算了,说不定死得好了还能换个列侯来当当,冲抵了这十数年间所造下的孽障,也落个名垂青史的待遇。
    可,可你们连死都不让我死消停么?
    好端端的我提这个干什么呀!!
    却见诸葛亮好像完全接收不到这位结拜大哥的信号一般,继续侃侃而谈道“天子不是还让阎忠担任了金城郡丞呢么,天子待羌民向来优越,况且丝绸之路一开,想都不用想一定是金城人受益最大,而且是不论汉羌,所以,若是咱们设计一出你们翁婿二人反目成仇的大戏,你狼狈的逃出金城如何?以你的名望,想来,应该足以聚集兵马与之”
    “如何?我……我,我我我,对了陛下,还有宋建呢啊!朝廷总不可能把宋建也给招降了吧?对,宋建肯定是要反抗的,他能怎么反抗朝廷?无非是纠集西凉诸羌啊!咱们平宋建就行了,用不着我来啊。”
    刘协也是之前走祁山道进凉州境的时候才听说宋建这个人的,却也深深为这位河首平汉王的嚣张所感到震惊。
    然而听了韩遂这话,刘协却是摇了摇头道:“宋建虽然狂妄,但势力终究弱小了一点,终不过是占据陇西一角,怕是与张掖、武威的羌氐连话都说不上,宋建固然该死,夷灭三族也是他咎由自取,然而他手下那些兵我还真不忍杀之,此事,还是得靠你啊。”
    韩遂都特么快哭了。
    宋建手下的兵卒不舍得杀,我死不死的随意是吧!
    见诸葛亮面露疑惑之色,曹纯解释道:“宋建手下源自于义从胡,也即是专门为朝廷作战的纯胡人军队,这支军队祖上为朝廷也是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历来西羌叛乱或是鲜卑入侵,都是他们做先锋,所以虽说是十余年前跟着一块造反了,但恐怕依然很难得到西羌胡的信任,更不用说跟韩遂相比了。”
    刘协紧跟着补充了一句:“这个宋建也是缺心眼,整个凉州都在造反,就他敢称王,还叫什么平汉王,他本人肯定是死定了,我就算不夷他三族也至少要杀他全家,就是可惜了他手下的义从胡了,想放他们一马吧,又有点说不过去,宋建那傻子都改元建制了。”
    诸葛亮哦~了一声,道:“所以还是只能让韩将军来做这个事儿了。”
    韩遂闻言,两行眼泪刷得就流下来了。
    他很清楚天子之所以留他一命是因为他有用,是因为他对金城以及往西的西凉七郡有影响力。
    然而既然是演戏,他女婿阎行肯定是不能跟他走的,在金城羌人中颇有威望的成公英肯定也是不能跟他走的,其他的几个心腹自然也得留下了换言之即使他走了,朝廷也有把握能至少稳住金城郡不再生乱。
    甚至可能正是因为他的出走,反而把金城郡内不稳定的因素也一并都给带走了。
    至于他在凉西其他几郡的影响力么,有,肯定是有的,但本身也不高,而影响力这个东西越用肯定就越小,而且可以正着用,自然也可以反着用。
    这次这诸葛亮的意思摆明了是想让他反着用啊!这计策说白了就是把西凉那些桀骜不驯的,不服王话的羌胡聚集起来一块坑啊,等特么这坑完了他还能有个屁的影响力,西凉诸部恨他不死才对吧。
    而到时候,朝廷万一将错就错的假戏真做,把他给弄死怎么办?反正那个时候他韩遂已经没有影响力了啊。
    韩遂自是不肯,又是百般推脱,然而刘协却似是认准他了,非逼着他去,他一个屡叛而降的人,他的大军此时正在这南郑城外被没收了全部的铠甲和武器,面对刘协的施压,却是哪里能抵挡得住?
    于是当天夜里,韩遂不由得辗转反侧,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破局之法,以至于彻夜无眠。
    待到第二天早上,便听说了刘协传诏呼唤武都郡两大氐王阿贵和杨千万来汉中相见,说是要与他们商讨如何分润丝绸之路之利润,以及预想中的凉州十三行中,武都氐族这边谁来做主之事。
    这俩人都是他老熟人了,当年劫掠关中的时候这都是好伙伴,于是当中午的时候这两名氐王联袂而来,笑容满面地请求他一定好好完成天子的任务,他们俩一定会出全力,好好揍自己一顿的时候。
    韩遂的这个心啊,拔凉拔凉的啊。
    随即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分明就是被凉州十三行的这个政策给闹的。
    目前,天子虽然还没有具体的章程昭告天下,但大家都已经认定这天子在凉州搞所谓的十三行其中必有十家汉人,两家羌人,一家氐人。
    这个说法还是有根据的,目前,东凉实际上实力最强的杨秋是已经上车了的,而其他人中,北地傅氏总得有一席之地吧?敦煌盖氏不可能没有吧?皇甫嵩他们家也算是凉州少有的忠臣之家了,现在他们家这么惨,连个当官的都没有了,不给一家树立榜样也不能服众啊。
    武威段氏,也不好不给吧,那段煨现在正好已经退休了,也正好可以在政治上给这些凉州世家挑头。
    贾诩和张绣这两个在凉州人中混的最好的,不掺和一脚的话想来他们也不会甘心,其他人恐怕也不会放心。
    广阳的姜、赵、王、阎四姓中,至少也得占俩。
    这,特么的就九个了,天子再自己安排一个信得过的寒门氏族之类的,不过分吧?
    这不正好十个么。
    剩下的三个名额里,武都郡白马氐占一个,东羌一个,西羌一个,齐活儿。
    这一招其实非常高明,这不就是僧多粥少么,如这武都白马氐,除了已经死掉的窦茂之外,就属这杨千万与阿贵势力最大,且关系颇为亲密。
    眼下,眼瞅着西域就要大开发了,名额只有一个,那这俩人还能像以前那样相亲相爱好兄弟么?那还不争着抢着向朝廷表忠心么?
    因此韩遂敏锐的感觉到,这两个氐王,以及东羌中现在的许多部落现在恐怕都是闻战则喜的。
    换言之他过去的那些兄弟们,一定是要推着他往前走的。
    而结果就在韩遂与这两位昔日的挚友喝过了酒水,亲自将两人送出城回来之后,却是又听到了天子亲自召见他手下的亲信大将成公英,且成公英被召见了之后同样是春风满面的消息。
    于是韩遂郁闷啊,闹心啊,一把一把抓头发啊。
    看来,这出大戏自己是演也得演,不演也得演了。
    然而韩遂终究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于是他想啊,想啊,想啊,想啊,怎么能确保自己在演完这出大戏之后不被卸磨杀驴呢?
    亦或者是,能不能借此事立下一个大大的功劳,甚至于更进一步,直接赚来个爵位呢?


第三百四十六章 荀悦,关羽,司马懿
    就在韩遂闭关苦思的时候,刘协当然也没有闲着,准确的说,是朝中实在是有太多的大事要事需要他拍板处理。
    汉中新收,许多事儿都还需要做决定,虽说是事情不难,但做来总还是颇为精细复杂的。
    汉中有秦岭和米仓山守护,足以保证防守无忧,但本地豪强势力也并不算小,虽然大多都还是够不着门阀世家的边,但张鲁在时施政太过宽仁,终究是将他们养得有些肥硕了。
    然而偏偏这些豪强又都加入了五斗米教,张鲁当年为了拉拢他们,让他们在五斗米教内都担当了一定的重职,而他们,也至少表面上都是信奉五斗米教的,五斗米教教化劝人向善,因此这些豪强表面上倒是真的都做了不少的好事,比如那放置于道路两旁的义舍和义米,若是没有他们的襄助,张鲁也不可能干得起来。
    至于恶事,还是托五斗米教的福,至少表面上做得很少。
    所以这就给朝廷打土豪分田地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老百姓都认为他们是好人,且什么事儿一旦掺和上宗教总是会变得复杂得多。
    偏偏这里一定是要没收他们财产和土地的,毕竟这里是刘协钦定的六大军区之一,不把土地分给老百姓如何军屯,军屯若是没有民屯相辅,政府财政也会有问题。
    所以如何处理汉中内政,说难肯定是不难的,毕竟这汉中的豪强无论是名气还是实力都不算强,闹不出什么大乱子,估摸着他们自己心里也会有数,只要不逼死他们应该也不会反抗。
    但要想把事情做得漂亮,肯定也不会容易,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况且这里还有近二十万的关中人需要迁移,这事儿干的好了可以成为整顿汉中的契机,让汉中百姓、关中百姓、朝廷三方实现共赢。
    但要是干不好,也未必就不会出乱子。
    “仲豫以为,谁人可做这汉中太守一职?”
    “汉中事错综复杂,百姓与豪强大多都信奉五斗米教,处理得不好恐怕会平添枝节,再加上这里又是陛下所设立的六大军区之一,即使是有重号将军坐镇,此地太守也不可以不通军事。”
    “是啊,所以人选上才难选啊。”
    “臣,推荐赵俨来担任此职人选,伯然既贤且能,且当年在汝南与文达配合默契,公达生前对其也多有赞誉,想来,足以胜任此职。”
    “赵俨?嗯……还有么?”
    “这……臣一时也想不出别人来了,此人良才美玉,足以胜任。”
    这个人名刘协倒是觉得耳熟,但那也是因为这辈子听说的,算是颍川派年轻人中魁首的人物,并不知道此人正是曹魏后期的颍川派牌面之一,陈群之后的颍川派接班人,但,刘协却依旧感觉到颇为不喜。
    当年荀彧在的时候,所做的推荐从来都是让刘协从三四个合适的候选人中挑一个,而且这里面大多只有一个,顶多只有两个颍川人。
    虽然刘协也知道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