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来杀去的,种下仇恨的种子,岂不是激化地域矛盾?
    但是,这终究不是个战略游戏啊,大汉这已经动员起来的百万大军终究也不是简单的数据。
    太平十五年了啊,十五年里他们想打仗都想疯了,谁不想完成阶级跃迁?哪怕是牺牲性命,只要能给子孙后代换来直属尚书台企业的股份又有何不可?
    伐个蜀都恨不得把人脑子抢出狗脑子,现在是伐吴啊,伐吴啊!说是改变命运最后的时机也不为过。
    凭什么接受投降呢?你说投就投了,想过我们的感受没有?
    所以刘协只有叹息一声道:“且不说生灵涂炭不涂炭的问题,魏公,东吴在海外可是有着不弱于我大汉的殖民地的,即使我汉军陆地之上都是无敌的精锐,但是大海之上,依然还是他的天下啊。”
    “若是一路打过去,必然是要逼走孙策的,他那庞大的海军即使只带走三成也依然是庞然大物,那无数的海外殖民地也一定会趁此机会独立,以后我大汉再想收回来,一定是难上加难啊。”
    “再说,东吴虽然陆军不堪一击,其强盛的水师却是维持其庞大殖民地的根本,万一把孙策逼急了,他将他的水师船队开走或是直接毁掉,这样的东吴即使统一了,也一定是不完整的,所以……我意已决,谈,任何的条件都可以谈。”
    曹操闻言,张了张嘴,却是无奈地将剩下的话咽到肚子里去了。
    原来,这才是陛下不惜御驾亲征的目的么。
    怪不得不惜将全国的军队都拉到战场上溜一圈,是希望以此来分润一部分参与的功勋,让将士们人人都沾染一点,以便于安抚军心么?
    “所以陛下……如果要谈,敢问何人可以去与孙策谈判?陛下万金之躯,万万不可冒此风险啊。”
    众人纷纷点头,都认为谈判可以,但天子没必要冒险。
    刘协也问道:“既然如此,诸位爱卿,谁又愿意去代朕谈这个判啊?”
    曹操当然不让道:“我去!”
    刘协点了点头,直接无视了曹操问道:“其他人呢?还有谁愿意代朕来谈这个判呢?”
    让曹操去谈,不谈崩,他都对不起自己军机处的这个身份。
    所有的文臣齐刷刷的低头不语了。
    即使是他把荀悦派过去,且不说孙策是否会满意,信不信这荀悦即使谈个无条件投降的结果出来,也依然会被愤怒的军方想尽办法的给宣扬成卖国贼?
    这事儿就没人敢背这个锅啊!
    “所以这事儿,要么就是我去,要么就是太子去是吧。”
    “陛下,要不将太子诏来?”
    “还是我自己去吧,我是一个要禅让的老皇帝了,太子才是帝国真正的万金之躯。”
    “陛下!”
    “没事儿,孙策又不是疯子,说真的我还真想见见他,指不定他会提出什么要求来呢,换了别人去,也未必就做得了主。”
    心想着,真出了危险大不了就紧急禅让呗,反正,至此为止,自己这个穿越者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
    没有遗憾了啊。
    或者说,他刘协,在三国这个时代,唯一的遗憾可能就只剩下禅让这一件事而已了。
    于是乎三天之后,孙策亲自乘坐东吴的吴王号大战舰开到了长江北岸,刘协却是一丁点犹豫都没有的,只带领曹彰和大约五百人左右的宿卫登上了船,展开了这场决定天下结局的谈判。
    “大汉吴王孙策,拜见天子。”
    刘协愣了一下,看着头一次见面的这个孙策却是笑道:“你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
    “天子想象中我是什么样呢?”
    “我还以为,你会‘哈哈哈哈哈’的一阵大笑,然后给请我喝酒呢。”顿了顿,问道:“所以,你是真心实意地想要投降了么?”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东吴投降
    “天子跟我想象中……也不一样。”
    “哦?想象中是什么样的呢?”
    “会更有威势一些吧。”
    刘协闻言哈哈大笑:“可能是因为我本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吧,跟你们这些真正的英雄豪杰比不了,鬼知道这世界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天子,真是幽默。”
    “算了,运气也好本事也罢,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天下乱世终于要结束了不是么?吴王可有酒水,与朕一块喝点?这世上若是还有人有资格与我同饮,似乎也就只剩下吴王一人了。”
    孙策眼神微微一眯,道:“你……还愿意称呼我一声王?”
    刘协点头。
    却是把孙策都给整得不会了。
    要知道他确实是想投降的,也想趁着自己还有家底的时候好好跟天子谈谈条件,却是怎么也没敢想这王位居然还能保留。
    却是反倒让他不敢投了。
    “不必惊慌也不必顾虑,我知道,你既然找我来谈,肯定是有所准备,巧了,我对你们也一样有所准备,要不先听听我的条件?”
    “天子请讲。”
    “吴王的身份依然给你保留,但是,你不能再待在我大汉十三州之内,东吴水师以自愿原则,愿意跟你走的你都可以带走,放弃扬、交二州的一切,和平交接,为我大汉开疆扩土。”
    孙策俩眉毛都拧一块去了:“开疆扩土?东吴既已入汉,一应海外殖民地自然是双手奉上,还往哪开呢?安息?罗马?”
    “安息我从陆上打过去就是,罗马,这么多年下来放血也快给他放干了,我最近鼓捣出一个叫铁路的东西,用于陆上征战的话,很方便。”
    “那……是想让我去征讨黑州?吕宋?印度?”
    刘协知道这孙策所谓的黑州也就是非洲,现如今真的都是野蛮部落,摇头道:“我大汉终究是要保留海军的,你总得给我的海军留点事儿干吧。”
    谷“那我开得哪门子疆土?”
    刘和笑笑,道:“此处一路向东,在天地之极的地方还有着两块相连的大陆,其面积比之整个大汉来说都还要大得多,我管那两块大陆叫南北美州,我可以将倭国先借给你当你的基地,专门负责寻找这两大洲的事宜,找到它,征服它,那两块比大汉还大的地方就是给你的封地。”
    “那里气候宜人,适合种植热带作物,盛产金银铜等贵重金属,还有许多我大汉没有的动物和植物,开发好了,你和你的子孙后代怕是比魏公和他的后代都要富有十倍百倍。”
    孙策疑惑道:“这地方既然这么好,大汉为什么不亲自去取,反而要送给我?”
    “两个理由,第一是因为远。两美洲与我大汉实在是太远了,我大汉的铁路又不能跨海,那地方打下来容易,但想长期管控住,根本没可能,注定是要列土封疆的,不如交给你来经营,好歹你这个吴王也是大汉吴王,每年给我上点贡,咱们互相做做贸易啥的就挺好。”
    “第二是因为危险,此去攻略两美,真的是万里之遥,而且大洋航行,纯粹就是玩命,我知道现在你们东吴已经发明了指南针和牵星术,但想要完成如此远航,实话实说依然是九死一生,我有点舍不得让我的大汉将士们去送死。”
    “我当你是真英雄大豪杰,九死一生换一场泼天的大富贵,你孙家以后世世代代都是我大汉的唯一异姓王,你如果不同意,那就算了,我赐你一个关内侯的位置,带全家洛阳享福去也行,够你世世代代做富家翁了,不过这东吴你可得完完整整的交给我啊。”
    孙策想了想,问道:“按你所说,两地距离如此之远,那两美洲就算基础再如何薄弱,这潜力却是不差的,你让我去当异姓王,就不怕养虎为患么?就算我坚持年年朝贡,我的儿子,孙子,总有一天翅膀硬了呢?不担心么?”
    “硬了就硬了呗,退一万步讲,将来他们若是不甘心当个大汉吴王想称帝,那就称吧,你们过去,就算将来注定要成为两个国家,甚至几百年后注定要战争的话,好歹落个同文同种,留着那么几分香火请,往大了说,甭管谁赢谁输,那不都是我炎黄子孙么?总比将来打异族人强,先把肉烂在锅里,怎么分,随便吧。”
    “原来如此,陛下魄力,策万万不如啊。”
    “所以你的答复是……”
    “异姓王当久了,还真不习惯被人管,说好了,只要我发现航路并打下两州,这两地都是我的封地。”
    “一言为定。”
    “既然如此,孙策愿降。”
    “不需要考虑一下?”
    “人生苦短,趁着我还不老,抓紧时间给儿孙打下基业才是正经,哪里还有时间磨蹭呢?就这么说定了,只要陛下正式下诏,汉军随时可以过江,不过到时候,我就不在松江接您了,直接领着弟兄去倭国了啊。”


第四百六十章 刘协死了
    汉建安二十一年秋,吴王正式接受汉天子的投降条件,接受册封并带领一部分死忠和冒险家远走倭国。
    不得不说任何的制度都是有其优点和缺点的两面性,东吴的这套制度之下,底层人民之中明显更有冒险精神。
    在进行了充分的宣传和动员之后,愿意跟着孙策出海去赌命的人倒是还真挺多的,甚至最终,他居然足足带了一半以上的海军远走。
    为了稳定新收复的东南半壁,刘协作为天子索性亲自停在了松江暂时做了个吉祥物,一做就是将近半年的时间,以确保对东吴政权吞并的这个过程中的和平与安稳。
    当然,小小波折还是会有的,因为死忠于孙策的官僚,包括周瑜在内都跟着他跑了,所以整个官僚系统和水师这两块决定大局的力量交接的非常顺畅,但是,民间反对合并不想投降的声音却也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准确的说是反对大汉的盐铁合营之策。
    对此,刘协自认为已经非常非常开明了,他知道东吴境内有些商人已经成气候了,尽管十分确定这些商人在攫取原始资本的时候几乎全部都带着血腥,第一桶金没几个人是干净的,却也依然提出了“原罪不论”的政策。
    表示大汉将不再追究这些大商人的原罪,同时也愿意以有偿赎买的方式合营化他们所创立的企业,甚至于还愿意给他们关内侯以下的爵位。
    实在是这都不愿意的,刘协也允许他们在缴纳一笔离境关税之后,就可以带着自己的全部资产,甚至是家中奴婢随同孙策一块出海,成为孙策这个未来美洲吴王的原始股东。
    事实上这么干的大商人也还是有不少的,让刘协收到大笔离境税的同时,也让孙策有了还算不错的原始资本。
    但是更多的大商人却是既豁不出去陪孙策走,也不舍得将家产卖给尚书台,不好的声音陆陆续续的开始出现,直至在朝廷的高压之下变成了一支有一定思想基础的地下组织。
    而本来滞留在益州逃难的鲁肃却是反而成为了这个组织的首领,明明孙策都放出话来让他陪着去倭国做国相了,鲁肃却偏偏就是不肯。
    名为自由,原本要用来对付大汉的武器,却是反而开始在东吴落地生根,司马懿亲自出手追着鲁肃追踪了大半年的时间,却是始终弄不死这个鲁肃,甚至反而让他的组织变得越来越壮大了。
    最终,刘协也只能无奈的给鲁肃的人头开出了一个天价的悬赏,并叮嘱刘禅要好好的重视这个鲁肃之后,便不管这事儿了。
    毕竟思想,是杀不死的。
    一个鲁肃倒下去,搞不好还会有千千万万个鲁肃站起来。
    这种事情最特么烦了啊!
    所以这样的小麻烦,还是交给刘禅去头疼去吧。
    眼下这个大汉至少一百年之内都是无敌的,虽然为了安抚将士们渴求战争的情绪,刘协几乎是刚进了松江城不久就堂而皇之的下达了征讨贵霜的命令。
    但对于眼下这个有了铁路,甚至蒸汽装甲车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装备上了的大汉王朝来说,好像真的也没什么悬念。
    刘协一丁点都提不起劲儿来。
    真的,他现在这个皇帝做的已经实在是太无聊了,生活完全没有目标,就连科研的兴趣都没了。
    本来还琢磨着要不要把火药给研究出来,想了想,还是给放弃了。
    之前的十五年时间里,刘协如果想搞火药甚至炸药的话估摸着肯定也早就搞出来了,但他始终坚持没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害怕这玩意被东吴所掌握。
    毕竟火药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配方的问题,他这头搞出来后即使再如何保密,东吴十之八九也能跟着搞出来。
    刘协很清楚的知道大汉的核心优势在于马,而东吴的核心优势在于船,搞火药,除非是他疯了。
    而现在,东吴虽然已经平定了,他却发现好像……大汉即使是征服世界也完全可以平推,贵霜罗马安息三大帝国绑在一块也绝对不是大汉的对手。
    那他搞火药的意义何在啊!
    总而言之,刘协那颗想要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