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想起来了,才把他给调成了太傅。
让他从武官之首,变成了所谓的文官之首。
当然,是不录尚书事的,名义上无比尊崇,实际上狗屁实权也不可能给他。
这也算是还了他往日的恩情吧。
当年刘协带着朝廷从长安出逃,本来答应要保护他们的张济突然反水,和李傕郭汜合兵一处一块攻杀他们,那一路逃的呀,老惨老惨了,多亏了张杨派部队背着米粮赶到保护他们并给他们饭吃,这才让他们平安逃到洛阳。
到了洛阳之后,也是人家张杨出钱出粮的安顿他们,并找刘表要钱在洛阳给刘协修了一座宫殿,宫殿的名字就叫做杨安殿,意思是这大汉朝因为张杨而安定。
只不过朝廷的水太深了,张杨虽然真的很忠心,但奈何他实力不行,把握不住,所以宫殿建好之后他就回并州了,这才让曹操捡了个大便宜。
而当时的朝廷实在是太穷了,也实在是没有能拿的出手的东西了,这张杨居功至伟,整的上到天子下到群臣心里都热乎乎的,一冲动,就给这张杨封了个大司马,整的曹操后来都尴尬。
你说承认吧……他也配?
可你说不承认吧……好像也不太合适。
现在朝政大权重归天子,这特么就更尴尬了啊。
现在这张杨混成了这个死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应了那句,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臣,张杨,拜见天子,天子别来无恙。”
看着张杨跪拜,自刘协以下,全都有点蛋疼。
这个张扬,居然连声招呼也不打,带着一千亲信嫡系进京了。
“哎~太傅啊,多年不见,朕,对你甚是想念啊,可并州那边……”
“陛下,臣近来身体不太好,并州苦寒,臣的腿疼得厉害,实在是一天也待不下去了,请陛下另选良臣去并州上任吧,臣老了,想进京享享清福。”
“…………”
这特么分明就是撂挑子不干了啊,仗着自己以前有功绩,对天子对公卿有大恩,任性呗?我还真就……只能忍了呗,那还能咋整。
随着公孙瓒之死,袁绍南下已成定局,并州之地首当其冲的已经成为了朝廷和袁绍的焦点之地,他手底下人有的想投降袁绍,有的想投降朝廷,反正就是没人想继续拥护张杨了,手下都叛变了他都只能哭着原谅,毛的办法都没有。
这张杨预感到,这次自己再不跑的话,搞不好哪天就被自己手下给宰了,这才有了这样一出不告而来。
荀彧几乎是捏着鼻子,任命了钟繇为并州刺史,让他单骑去河内接手张杨的下属部队,至于这钟繇能不能活着回来,那就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当然,这张杨这个时候过来至少对即将到来的出征也是好事儿,这不是一下子就多出来一千多并州铁骑了么?
可这一千多的铁骑精锐要交给谁来统领呢?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届武举
要不怎么说,张杨在汉末诸多诸侯里混的比较差,后世的知名度不高呢,他混了这么多年,身边居然连一个信得过的亲信都没有,自己光杆回来的,整的朝廷都不知道要把他的一千铁骑交给谁。
这也正常,乱世里兵马才是真本钱,张杨这波进京是享清福的,再怎么没实权也是太傅,起码这固定工资就是万石,其他人放弃兵马进京,又不可能给这么高的待遇。
也只有段颖和张杨这种,虽然手上已经没什么实力了,连自保都困难,但一个杀过李傕一个救过朝廷的大功臣的诸侯,才会心甘情愿的放弃部队进京享受高官厚禄。
朝廷中目前也没有什么身份合适的并州人,嗯,张辽倒是算一个,但他是曹操的女婿,即将投降的吕布手里有一堆并州人,但远水有点不解近渴。
一千人精锐可以拆出俩校尉了,这可是两千石校尉,荀彧当然要询问刘协的意见了。
“文若啊,你给我送上来的这个名单,我没看,我这次不想从你的名单中来选人了。”
刘协觉得,自己之所以啥事儿都做的不成功,就是因为总被这荀彧牵着鼻子走,这荀彧是个大才,每次给自己做的选择题都是一堆正确答案,自己怎么选都是满分,这就是个坑啊。
虽然他打算直接去扬州把袁术抓起来然后禅让,但,这么长时间莫名其妙的失败教训让他心里还是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所以这次,他不要做选择题,要做就做填空题。
自己的改革大计还是要办下去啊。
改革第一步,先从察举制开始。
要重用那些寒门,要打破举荐制的陋习,要自己抛了自己的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断了朝中那些个两千石的举荐权。
为什么会有所谓的门阀?不就是这举荐制搞出来的么,张三举荐李四的儿子,李四举荐张三的侄子,互相之间再联个姻,举来举去大家都是一家人。
自己直接把举荐制给废掉,哼哼哼,这样一来,朝中所有的两千石,是不是就都要对自己不满了呢?
这就是自己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改革的第一步。
就这么定了。
荀彧不解地道:“陛下,不从各位公卿所举荐的人才中选,还能从何处去选?”
于是刘协清了清嗓子,道:“文若啊,小了,格局小了,朕以为,朝廷的选官,用官之道,不能完全依靠举荐,咱们朝廷这边,也要有个评判的标准,要给那些寒门的人一条出路啊。”
“朕以为,乱世之中,当要唯才是举,不管他是什么出身,不管上面有没有人举荐,只要他有才,朝廷就可以重用,也应该重用他。”
哼哼,我记得上辈子看过一篇文章,说是曹操搞过一个招贤令还是什么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这个说法,结果世家大族们统统反对,最后不得已,还是向士族妥协了。
“朕的意思么,不举荐了,这样,大军征伐怎么也得做点准备工作,怎么也得三四天的时间么,你在宫门外给我立下一块箭靶,任何人,只要可以在百步之外连发十矢,全部射中靶心,就算是初试通过。”
“初试通过的选手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比试项目,只要通过,就让他们当武进士,再让这些进士们进行比武,到时候比武得了第一的,就是武状元,第二的就是武榜眼。”
“武进士直接给我编入金吾卫,武状元和武榜眼两个人,直接破格任其为前军校尉和后军校尉,让他们分别来统领这支并州兵。”
荀彧一愣,道:“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军中的普通小卒也行?”
“当然。”
“陛下,这……这可是禁军校尉,比两千石啊!会不会……太儿戏了一点?”
“儿戏?什么儿戏,哪里儿戏了?真刀真枪杀出来的武状元,不比莫名其妙举荐上来的人要有本事么?我告诉你文若,以后,就这么搞,每年都要搞,每年的武状元,我都要授官,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这些武状元武进士都是我这个天子的门生,以后有了缺,尽量都从他们之中来选。”
荀彧闻言,恍然若失。
“天子,这……这次各位公卿所举荐的,真的是有贤才啊,您,您要不然看一下再说?”
“看什么看,真要是有本事的良才,就让他们堂堂正正的参赛,夺武状元,别总想着托关系走后门,我特么最讨厌这种行为了。”
荀彧:“………………”
几百年里一直都是这样选贤的啊!怎么让你说的好像特别无耻一样了呢?
荀彧也是无奈,现如今杨彪和曹操都不在朝,天子乾纲独断想干什么没人能拦得住,只好抱拳应喏,缓步退去。
心里感慨,天子……这雄心当真是大啊。
以后,怕是这所谓的二元君主制,要结束了啊。
退出了北宫之后,荀彧直接来到了刘备的司隶校尉府,刘备一见他热情的就迎了上去:“怎么样?天子同意了我的举荐了么?”
荀彧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这……我的举荐都不行么?那天子选了谁?”
刘备和刘备身后的一小将闻言,面露失望之色,刘备更是大皱其眉,心想,杨彪和曹操都不在,朝中还有谁能跟我争?
然后不无狐疑地瞅了一眼荀彧。
不会是这货从中作梗,想当朝中的第四巨头吧?
“皇叔不要乱想,我递上去的这份名单,天子连看都没看。”然后荀彧把这次武状元选拔的规则说了一下,还补充道:“天子的意思是,这样的考试不但今年要办,以后每年都要办。”
刘备闻言,沉默了良久,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天子有雄心壮志,这是要乾纲独断,废了这二元君主制啊。”
而后转过头,握着身后那一员小将的手,不无愧疚地道:“子龙啊,你也看到了,这次我也真的是没有办法了,你还是先在我的府中做个军司马,咱们日后再找机会吧。”
小将闻言却摇头笑道“云倒是以为,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比武较技,赵云自问也没怕过谁,令君,天子没说不许我们参加比试吧。”
“没说,这名单递上去天子连看都没看。”
“如此,云便将这武状元取了便是。”
第一百一十六章 这小将人缘不咋地呀
“什么?天子要直接进行选贤,进了武进士就能进金吾卫?”
“比试得了前两名,就能当禁军校尉,一跃比两千石?”
比两千石啊!
这玩意出了一个,那就是光宗耀祖,兴盛整个家族了,对于绝大多数大头兵来说,就算是刀头舔血打一辈子的仗,这也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位子。
还有比这,更容易改命的机会么?
虽然比武较技难免会有损伤甚至是是生命危险,但相比于比两千石高位而言,性命算个屁!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两千石,二者皆可抛。
整个许都,都沸腾了。
虽然这次比武非常的仓促,时间也非常的紧张,从报名的选拔结束一共也只有四天的时间,但将士们依然是踊跃报名,仅一天,成功通过初试进入复试的选手就有两百一十人。
要知道这里可是许都,大家的亲卫啊,门客啊什么的都在这,这些亲卫哪一个不是优中选优的挑选出来的,因此再怎么仓促,这选举质量也还是有保障的。
赵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杀入的复赛。
负责登记的小吏很客气地道:“这位壮士,敢问是谁家的亲卫啊?”
赵云皱了皱眉,道:“并非任何人的亲卫,乃是燕地一普通游侠而已。”
心想,我那背景说出来怕吓着你。
只是一来,那日荀彧跟刘备转述天子之话的时候赵云也在,他知道天子不喜举荐之人,二来,他内心对自己武勇的骄傲也不希望得到什么关照。
只是这样一来,在这亲卫遍地走的许都,他这个普通游侠,反倒是有点显得另类了。
登记小吏一听他说他不是谁的亲卫没有背景,当即脸色就有点甩。
“姓名。”
“赵云,字子龙。”
“你还有字?会写自己名字么?”
“会的。”
“那你自己来写。”
“好的。”
赵云恭恭敬敬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冲着对他冷脸的小吏温柔的笑了笑,便拿着自己的兵器入场了。
第一局文试,考兵法,答题,考虑到这年代令人发指的文盲率,其实也没什么可考的,基本上会写字的都过了,赵云很顺利的就拿到了一个武进士的身份。
比赛么,没理由让这些大汉健儿都往死里干,刘协亲自设置了赛事的规则,让每个参与比武的武进士都穿上了盆领铁铠,使用木制的武器来参赛。
杀伤力是肯定没有的,刘协就命人将武器都涂上了不同颜色的调料,把调料涂抹在别人的身上就记一分,自己身上中了颜料就扣一分。
成功通过考试的有六十四人,出于节省时间的考量,本次武举的考官们,将其共分为了八组,每组八个人,大家乱战一场,得分最高者即为八强。
简单明了的规则,光天化日之下举办,保证公平,公开,公正。
而赵云,在比赛开局没多大一会儿的时候,打得正开心呢,突然就发现自己的身上居然已经有了七八个被箭矢射中的点了,自己的得分居然还没有失分高。
愣了一下,随即就反应过来,这是对面七个人抱团要先把他淘汰掉。
毕竟这七个人全都是许都本地人,其中两个来自宿卫四个来自禁卫,还有一个还是于禁的亲卫,全都是熟人,就他一个外来的。
观众席上,陪着刘协一块看比赛的刘备脸都紫了。
这特么不是欺负人么?
刘协今天来就是纯粹来看热闹的,就当看奥运会了,还跟刘备说呢:“皇叔,你的脸色好像不太好,是不是身体不适?”
刘备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天子你看,那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