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种辑,今天就要立此不世功勋,鲸,吞,青,州!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又是海西
泰山郡。
作为曹操亲信的吕虔收到种辑的信,一脸的懵逼。
青州居然空了?
他已经率领泰山贼北上了?
这还春耕的就要打仗啊!
可虽然时节不太好,但此时无疑确实是鲸吞青州的大好时机,只是……
此战,种辑必然假节啊。
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这点泰山兵,可就全都便宜他了。
这事儿明显就不是他能做主的了,谁是大小王吕虔还是分得出来的,于是只得拿着种辑的信,找到了名义上是辅佐自己,实际上人家还挂着颍川太守虚衔的夏侯渊来商议这等大事。(许都就在颍川,这太守纯是虚的,和夏侯惇的河南尹是一个意思,压根不赴任)
夏侯渊见信,低头沉思没多大一会儿,便道:“此天赐良机,自当出兵,你将四千泰山劲足尽数交给我,我自当沿淄水水流而下,直取临淄!”
“这袁谭进徐州,既然能躲开臧霸,必是沿沂水而下,我走之后,你率本郡郡卒刑徒南下,于祊亭驻守,断其归路!”
吕虔闻言,略微犹豫了一下后开口道:“此战事关重大,是否,派快马回许都请示一下,让您来假节?”
夏侯渊摇了摇头道:“兵贵神速,这一去一回徒耗时日,太耽误事儿了,况且种辑作为九卿之一,位在我之上,此战又是由他发起,我受他节制也是理所应当,何毕再生事端。”
“是,可毕竟种辑是天子近臣,您又是大司马的亲族,这……”
“子恪此言差矣,此战乃国战,袁贼篡逆之心天下皆知,孟德不是汉臣么?你我不是汉臣么?”
说罢,夏侯渊拍了拍吕虔的肩膀,道:“袁绍打过来,不管你是天子的人还是孟德的人咱们都活不了,这样的时候就不要再考虑派系朝争了,若是将党争置于国事之上,岂非奸佞?我想,就是孟德在此,也一定会命我以大局为重的。”
事实上吕虔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他是万万不敢背弃曹操,害怕曹操误会他而已。
现在既然夏侯渊如此坚持,他自然也就没责任了,自然从善如流,点将去了。
………………
话分两头。
朐县。
被俘虏的这些袁军也是需要安置的,刘协根本懒得管这些麻烦的事儿,命赵云带着他们去找刘备,反正这一仗他已经是首功了,后面的仗就别打了,给其他人一点机会么。
而刘备此时正坐镇彭城组织屯田事,相对他的位置更靠北得多,所以,等赵云押送这些俘虏找到刘备的时候种辑的信也已经到了。
说是臧霸等泰山贼众已经全部投降,现在他领着泰山兵去打青州去了,命臧霸之子臧艾过来,率领着泰山贼众的老弱妇孺,也就是家属大军先下来先把田先占上,抢一抢春耕,看看还能种点啥。
哪跟哪啊就打青州!疯了么?你倒是说得清楚一点啊!
赵云来了他才弄明白,哦~,原来是袁谭已经尽数率领青州之兵南下了,那这还真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嘶~这一切不会都是在天子的预料之中吧?
这……很难说啊。
这天子自从亲政之后,可是越来越高深莫测了啊。
可问题是他现在也是头疼无比,大河两岸的田确实是多,可再多也是有数的啊!
二十万的泰山贼还等着安置呢,这帮玩意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军屯,按说他们是可以欺负欺负的,可现在种辑带他们去打青州去了啊,他就是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欺负前线将士的后方家属啊。
最开始不是说只为了安置流民所以才屯田的么?这怎么越屯越多呢?这大河两岸已经没多少民屯了,全是军屯,这不扯犊子么!
实在是没什么地方屯了啊!更没地方军屯了!
毕竟屯田这事儿早有原则,军屯的数量不可超过民屯的三成,毕竟,军屯是花钱的,民屯才是赚钱的,三成的军屯都未必能打个收支平衡。
而刘备在徐州,军屯眼看着就奔四成了。
无奈之下,刘备只得从这些俘虏中挑选了三千留下,剩下的,就命令赵云押着继续往南,去广陵郡找陈登去了。
他是真没田了。
让陈登看着安排吧,能军屯就军屯,屯不下就民屯,民屯要是也没田了,就随便吧,你要是有胆子不怕天子怪罪,全都收了做你陈家的佃户我也不管了。
赵云只得苦笑,这不就是踢皮球么,可你好家伙一竿子给我从大前线也踢到大后方去了啊。
可这刘备的命令,他也是万万不敢违背的,只好继续押解着这剩下的近一万名俘虏,朝广陵的方向去了,无奈的错过了这场青徐之战。
而朐县方向,来回确认战报,安置俘虏,搜索袁谭,这些事儿总是要耽搁一点时间的,于是关羽只派了于圭率领本部骑兵守在了海西之外,拦着不让他继续逃窜,却也没干出率领自己麾下珍贵骑兵攻城的蠢事。
而困守海西的袁术,真的是,穷途末路了。
但凡换个诸侯早就投降了,唯有他这个伪帝,投降朝廷却是绝对没有生路的。
而眼下这个节骨眼还能陪着他的,也确实都挺忠心的,再加上大家也都受了伪朝的官职,知道自己投降的话,就算不死,也绝对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也就只好困兽犹斗了。
寄希望于袁谭的兵马赶紧过来兵临城下,救他们于水火。
而海西的县民都麻了,就在不到一年之前,同样穷途末路,比此时的袁术也强不了多少的刘备也曾带领着残兵败将困守于此,海西县民只差一点就见证了这位大汉英雄的陨落。
也多亏了刘备谨守住了最后的底线,只取了县里府库中的存粮,宁可饿死也没有纵容兵士劫掠附近的百姓,反而因此善举得到了临县糜家的敬重,以举家之力投效,成功的救了这位英雄的命,直至今日,人家已贵为皇叔之尊,成为朝廷名副其实的柱石重臣。
风水轮流转,曾一手将去年的刘备逼至绝路的袁术,如今却也同样在海西迎来了自己的陌路。
只是他的手下几乎全部都是悍匪出身,朐县一败,早已没剩多少的辎重粮草更是尽数丢光,而海西的府库自然也早就丢光了,袁术们就算是想要约束手下众将,也没这个能力了。
绝望之下,有些人会迸发出难以令人置信的善,让自己死前的光辉为这黑暗的世界添上一根烛火。
而有些人,则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恶,在临死之前把这个世界往深渊之中推上一把。
城里,抢劫,强监,杀人,一派的末日景象,袁术手上少数的正直之士根本就管不了。
老子明天兴许就死了,临死之前还不让我快活快活么?
第一百三十八章 尸山
建安四年四月初六,春末,注定是个要载入史册的日子,大汉天子刘协,率领自己麾下的精锐之师终于将海西小城重重包围,即将对伪帝袁术进行最后的围剿。
等到刘协亲自赶到城下,穿着一身儒铠,顶着天子伞盖出现在了阵前的时候,汉军的士气也达到了顶点。
“城中守卫情况如何?”
于圭回话道:“城中今日早些时日有百姓越墙而出,天子可以亲自询问,臣……实不忍言。”
“不忍言?”刘协闻言微微皱眉,而后便命他将今日翻墙翻出来的百姓带过来问一问。
“城中到底发生了何事?那逆贼袁术现在到底还有多少兵马?”
翻出城墙那人见到刘协,竟然哇的一声就放声大哭,跪伏在地上狠狠的就将自己的脑袋扎在了泥土里:“臣,海西县尉陈礼回圣天子的话,袁术的本部人马绝不超过两千,但他们……他们简直不是人啊!”
“数日之前他们进城之后,于当天便尽索全城,大发兽性,城中适龄女子尽数收拢,充作军妓,老弱孺孩尽数关押,以逼迫他们的丈夫、父亲、儿子上城墙替他们守城,还命人拆毁城中房屋,取其砖石木头以做守城之用。”
“城中百姓不堪涂炭,念吾素有些许威望,聚拢于臣之麾下反抗,却反被此贼镇压,参与反抗之人家,男子皆战死,女子……恐怕现在也是死多活少了,臣也是被城中义士以绳索竹筐吊着才得以逃出,还请天子速速攻城,击杀此贼啊!”
“…………”
张了张嘴,刘协好半天都没发出声音。
一旁的关羽却是已经听不下去了,这里毕竟也算是他的故地,海西本身也没多大,城里许多人他甚至都还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
“天子,此战羽请先登。”
“骑兵攻城么?”
“骑兵也并非不能攻城。”
于禁在一旁突然插话道:“关将军,金吾卫是保卫天子的贴身宿卫,身负天子安危,如何能够用来攻城?”
说罢,于禁在一旁跪倒:“臣愿率自己的亲卫先登,解城中百姓于倒悬。”
刘协闻言瞅了一眼司马懿。
司马懿见状,却是叹息一声,道:“陛下,慈不掌兵啊,袁术此次北上,既然是为了送玉玺,想来,袁谭应该不会太远了,而且肯定会来救援于袁术。”
“禁军宿卫全是骑兵,惧是精锐,又缺少大盾强弩以及攻城器械,臣以为,当使大军在此安营扎寨,命东海相张谀征调士卒来此攻城,我等,可以以逸待劳,围城打援,在此抗击袁谭。”
话音刚落,就见从城中逃出来的那个县尉又是高呼一声:“余久闻圣天子仁德体恤百姓,如今城中百姓尽遭涂炭,难道海西,不是我大汉疆土,难道城中百姓,就不是大汉子民了么?”
说罢,又一次以头抢地,磕头磕的脑瓜门上全都是血。
关羽甚至已经对司马懿怒目而视了。
“关将军无需这样看我,你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如此简单的军略你您不可能不懂,城中百姓的性命是命,军中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么?”
那县尉抬头,红着眼珠看了一眼司马懿,而后一言不发继续磕头,咚,咚,咚,咚,像一柄大锤一样不停的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头。
关羽见状也是闭目不敢去看,也没有再出声说话,他也知道,司马懿才是对的。
刘协又瞅向张绣:“你的意见呢?”
“圣明无过天子,天子怎么说,臣便怎么做。”
“莫滑头,你今天必须说。”
“臣……”张绣见状为难地道:“臣以为,就事论事,以战术而言,确实不应该攻城。”
咚,咚,咚,那县尉还在磕头。
刘协皱着眉叹息道:“行了,别磕了,再磕你磕死在这了。”
“城中百姓尽涂炭,余不能求来天兵,不敢独活。”
刘协见状,只得不去管它,而是转过身来,对着身后的众将士大声道:“若你们是屯田之兵,或是临时征辟来的普通郡卒,朕,一定不敢命你们骑兵攻城,这是在用你们的命,去换城中百姓的命。”
“然而你们不是!你们是不事生产,只为作战的全职士兵,你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是有品级的,享朝廷俸禄,享百姓供养,你们是职业的军人!”
“攻城!”
话毕,全军鼓噪不休,齐呼万胜。
事实上确如关羽所说,骑兵未必就不能攻城。
尤其是这海西,本来就只是小城,又几度易手,此前袁术打下此城的时候就已经将护城河给填上了,就已经把这座小城给打得很是残破了。
于圭在城外堵了这袁术好几天,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做攻城的准备,很快,关羽就命令军中诸将以土袋进行攻城。
简单来说就是骑兵冲到城下,扔下一袋子土之后掉头就走,仗着兵甲之里,一般的箭矢也射不动他们,如此往复,很快就可以堆出一个土台子出来,等到土台搭得比城还高了,就可以骑着马冲上城头了。
只是这种战法,真心是不怎么实用罢了,一来,这种方法攻不了大城,而小城,一般情况下也用不着骑兵攻城。
二来,你搭高台,城内也可以搭高台加高城墙高度,并设立鹿角等障碍物,总之,有的是能让你难受的方法。
所以历史上真正奢侈到用这种方法攻城的例子极少,貌似只有成吉思汗前期的时候用这种方法攻过城,后来也不再用了。
而此时,面对士气高昂的汉军,城内的袁军士气低落无比,很快,就在城外的土台搭建只有一半之时,城中就先乱起来了。
袁术军强行征发城中百姓上城墙守城,见城外垒高台,自然要逼迫他们同样搭高楼以对。
可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人呢?
刚刚刘协在外面喊的那么大声,城上的守军自然也全都听到了,他们没有什么正经的武器,伸手就是持刀的督军。
却见城中一个本该垒石的民夫,突然高呼一声:“海西人王礡,迎我大汉天子圣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