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磐媪礁觯褪且黄鹩靡桓鲆彩敲皇裁疵〉摹
男人么,荀攸倒是并不如何好色,但种辑的这两个美女单就容貌而论,确实是顶了尖的一流女子,荀攸也不禁心动,当即就抱拳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不跟兄长客气了”
“拿去拿去”
于是荀攸果断的选了两人中胸部更大的那个给领回家去了。
回到家发现女子居然是处子之身,更是心怀激荡,直到回家都享用完了,荀攸这才想起来问了一句:“姑娘是何方人士啊?”
“妾身本是宫中采女,是今日被天子赏赐给光禄勋大人的。”
“什么??”
荀攸一听,直接就蹦了起来,被吓得冷汗都下来了。
好一会儿才苦笑道:“连宫里的采女都敢转手送我,兄长这是给我下了个套啊,也罢,既然你是宫里出来的,一会儿,你便去找我的夫人,让她分一栋小院给你来住,再找一个嬷嬷伺候着吧。”
“是,奴婢多谢大人。”
第十三章 五大中郎将
翌日,朝会。
如今的许都城也是有朝会的,只不过曹操绝大多数情况都不会来,而曹操不来,许多亲曹的铁杆嫡系干脆也就不来了。
于是这所谓的朝会,形式往往已经大于了实际的意义,如今这天下之事,大多都令出司空府,天下到底还剩下几个人在乎朝会都说了什么?
如果不是荀彧、丁冲、王必等几位大臣勉力维持着这朝会的诸般礼仪和规矩,竭力约束曹氏一系将领,汉室天下最后的这点尊严怕是也要丢得干净了。
曹操不来,刘协自然就更不来了,三公之中就只剩下一个司徒赵温,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极难挑得起大梁,三独坐中御史中丞董芬现在就是个摆设,司隶校尉的位置本来是曹操的,但现在曹操给了钟繇,让他抚镇关中,因此这朝堂之上真正能做主事的人,只剩下了尚书令荀彧。
而荀彧在朝会刚开始的时候就让人猝不及防的宣布了一个消息:前线告急,司空将亲率大军三征张绣去,许都从今日起正式戒严。
众人的心思各异,面色古怪。
总感觉曹操这是被天子给气的,借故找了个借口暂时躲开那些骂他的外地奏报而已。
只是眼下这个时候离开许都,难道就不怕天子趁机夺权么?
随即众人心中一禀。
曹仁还有七千兵马驻扎在许都城南,城内还有满宠的许都卫,天子手上唯一能够调用的只有种辑手中区区不足五百的宿卫,这五百人中还不知有多少是曹操的人。
只要军权在手,剩下的那些文官再怎么斗,也终究只是跳梁小丑。
“好了,我们议事吧。”荀彧云淡风轻地道,仿佛曹操出征对他来说没有半毛钱的影响。
只是他刚说完,种辑马上就站了出来:“令君,下官有一事,想议一议。”
荀彧点了一下头,一丁点都不意外。
这种辑怎么说也是新任九卿,天子的真正传声心腹,此时这个节骨眼上若是不趁自己新官上任烧几把火,才是真的奇怪了。
“下官新登重任,近几日一直食睡不安,唯恐做不好差事,辜负了天子,司空,和令君大人的信任,下官提议,能不能给下官配一些属官,来辅佐下官呢?”
“不知光禄勋想任命何职,又有何人相举呢?”
“下官与荀攸荀尚书向来交好,也深知此人才干,不知令君可否允许公达兼任五官中郎将之职?”
荀彧愣了一下,有点懵。
“下官再请,由杜袭兼任左中郎将,赵俨为右中郎将,荀悦为南中郎将,徐晃为北中郎将。”
荀彧特别的蒙。
除了一个徐晃之外,全是颍川人,而且全是自己举荐出来的人,他们老荀家更是有两人。
天子和种辑到底想干嘛?
离间我和司空?
还是……争取颍川士族之心?
这些中郎将名义上都是光禄勋的直属,因此种辑提这个并无不妥之处,又都是兼职,不影响这些人的本职工作,说白了就是种辑无缘无故的给这些人的脸上镀了一层金。
在将军还没有烂大街的建安三年,朝廷正式册封的中郎将还是很值钱的,尤其是左右南北四大中郎将和五官中郎将,这与后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中郎将完全不同,虽然都是荣誉虚衔,但也都是两千石的虚衔,至少说出去极有面子,当年的皇甫嵩和朱儁就分别担任过左右中郎将。
荀彧本能的就想拒绝,只是话到嘴边却又犹豫了,毕竟荀令君也是人么,刚才点名的这几个人不是他挚友就是他亲戚,这中郎将再怎么水,至少也能多发点俸禄不是?他要是太干脆的拒绝,就算不会闹得社死,想来这些亲戚朋友们总会有点怨言,就算他们没怨言,他们的老婆肯定也得有。
“此事……还是一会儿我回了尚书台再仔细斟酌一番吧。”
种辑闻言,特别识趣地就重新站了回去,甚至干脆闭上眼睛小憩了起来,后面的朝会内容他没听,也懒得听。
散会之后,种辑特意留了个小心,进宫去向刘协汇报了这件事,并表示荀令君虽然没有立即同意,但好歹算是没有直接否定,此事能成的概率很大。
而刘协……则完全不明白这种辑想的是什么。
别的职位他不懂,但五官中郎将这个职位他听说过,这好像是未来曹丕的职位吧?
虽然不知道这个官职具体是干啥的,但他以为这个种辑是曹操的亲信,这种辑举荐的几个人选中他至少听说过荀攸,知道这也是曹操的亲信,这几个职位好像又和未来的曹丕扯在了一起,那他还有什么可过问的?
我这么乖,怎么会和曹操拧着来呢?
于是他挥了挥手,表示,你随便看着办吧。
种辑暗想,自己这次果然办得对了,看来我的想法没错,陛下就是要拉拢曹贼手下的颍川集团。
于是出了皇宫之后,种辑直接快马加鞭的就个赶往了颍川郡的治所,阳翟县。
荀彧在得知此事之后,差不多也彻底猜出了种辑与天子的想法,心情复杂的叹息一声,竟决定不管不顾,听天由命。
然而连荀彧都知道种辑去了阳翟,管着校事府的郭嘉自然比他知道的只会更早,而荀彧能够想明白的问题,郭嘉自然也能想得明白。
曹操手下无论文武,其实主要就三个大块,分别是谯县集团,大多都是曹氏和夏侯氏的将领,这些人累死天子也拉拢不了;兖州地主集团,领头人物是程昱,当年陈宫和张邈叛乱,他们都是经受过考验的,也应该信得过。
唯一还有可能被天子拉拢的,只有颍川集团,其领头人正是如今曹操手下头号人物荀彧,官至三独坐中的尚书令!
这些人都是曹操在奉迎天子之后才加入麾下的,老实说,即使是郭嘉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投的曹操还是天子,与兖州老臣不同,颍川名士不管到哪个诸侯手下都是香饽饽,曹操手上如果没有天子的话,他们还真不一定就稀罕这个主公。
而郭嘉虽然同样也是颍川人,但他出自阳翟郭氏的旁支,与那些所谓的名士并不是一回事儿,几乎不存在什么家族之累,虽然是荀彧将他举荐的,但曹操对他推心置腹,又委以重任,他早已经决定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曹操本人,将自己完完全全视做了曹操的私臣。
为了主公的大业,同乡之情,他也可以完全不顾。
“张三何在?”郭嘉淡淡地吩咐道。
“祭酒”从阴影中走出一名面色阴郁的男子,对郭嘉抱拳行礼。
“替我送一封信回阳翟给家母,问候一下她老人家,顺便,把种辑给我杀了,记住,一定要让他死在颖阴,最好能让他死在荀家。”
“喏”
第十四章 种辑遇刺
颍川,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之地,自古以来就文风颇盛,士族林立,这里大士族有四个半,小士族有七十几个,尤其是党锢之祸以来,不少从朝中退下来的大儒都喜欢在颍川的治所阳翟县授业教书,开办书院,导致这里的受教育程度极高。
虽说圣人书大多都是用来读的,拿来做事往往百无一用,但这些退休大佬们在授课时往往也会捎带手的传授他们宦海沉浮的行政经验,要知道这年头能识字都已经是极为奢侈的原因了,相比之下,颍川本地的世家人才自然就尤为的出类拔萃了。
种辑来到阳翟,直接就来到了阳翟郭氏,亮明身份,登门拜访。
种辑是堂堂光禄勋,再怎么不值钱这也是九卿之一,况且自刺杀董卓之后,他也算是天下名士,郭家自然不敢怠慢,连忙以重礼将人请了进去,又叫了家族内几位德高望重的宿老特意作陪。
“久闻郭氏上下人才济济,种某初受大任,意欲征辟掾吏,不知郭家之中,可有人才?”
郭氏上下一听居然是来征辟掾吏的,自然大喜过望,虽然不可能将最顶尖的几个推荐给他,但郭家的人多了去了,嫡出的庶出的加一块年轻才俊怕是得有几千人,自然不会吝啬,因此郭氏一口气就推荐给种辑十几个,让他自行挑选。
种辑其实也不在乎具体选谁,关键是要拉拢与这郭氏的关系一口气就招募了三个看的顺眼的,然后感叹道:“如今我虽身为光禄勋卿,但奈何手中人才凋零,莫说是重组羽林、虎贲两卫,就连基础的护卫人员都有所不足,大多都是青、兖二州来的粗鄙之辈,让这些人来近卫天子,是我的失职啊。”
郭氏族老们闻弦音而知雅意,立马就表示,如果陛下不嫌弃的话,他们可以派遣部分郭氏弟子进宫担任宿卫。
种辑则表示,天子肯定是不会嫌弃的,就是不知道荀令君能不能批,让他们等自己的消息。
郭家宿老们大喜过望,于是理所当然的就将他留下来一块喝酒吃宴,席间大家越喝越投契,种辑竟当场决定,以后他在有闲暇的时候,可以来郭家这里讲讲经,给郭家的后辈子弟上上课。
他也知道自己的分量稍微有一点不够,于是他甚至满嘴跑火车的表示自己跟少府孔融同样也相交莫逆,他回去一定劝劝孔融,让他没事儿的时候也来阳翟郭家坐坐,讲讲经学。
这大礼算是送在了郭氏的心缝里去了,阳翟郭氏,就是颍川四个半大士家中的那个半字,代表人物是袁绍手下的郭图以及沾着点关系的郭嘉。
之所以是半,因为郭氏精研的家学是小杜律,乃是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祖上出过好几任廷尉,但汉朝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么,所以法家学问先天就比儒家学问要低一等,相比于韩陈荀钟繇稍微差一点,如果能补上经学的短板,对他们家来说,无疑是惠泽子孙万代的大好事。
而种辑之所以选择郭家为突破口,也是因为他们家不像其余士家那么高洁,整个阳翟有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是他们家啊,阳翟姓郭的人有几千人,全是他们家亲戚,这样的家族哪怕不去研究学问,全家不识字,也算是一方豪强了。
有钱有粮,人口众多,但相对缺少进身之阶,又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比较热衷于联姻,颍川七十多个世家或多或少都跟他们沾亲带故,不敢说人缘有多好但当个纽带绰绰有余。
这真是,王八看见了绿豆,欲女碰上了流氓,晚上,因为太高兴所以喝得酩酊大醉的种辑就在郭府睡了。
第二天,种辑告辞了郭氏意欲去荀氏拜访,郭氏的宿老们依依不舍的和他惜别,自然要送上大量的财务作为礼物,足足装满了一辆大车,弄得种辑还挺不好意思的。
郭氏则很热情的安排族人装好了车,又派了两个车夫帮他赶车,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没有丝毫的毛病。
然而就在他们的牛车差不多要进入颍阴县境内的时候,两名车夫中的其中一个突然暴起掏出一把匕首,一刀就刺进了另一名车夫的心脏。
种辑大惊,不等他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那名杀人的车夫便已经一脸狞笑的朝种辑刺来。
种辑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毙,慌忙就抽出佩剑与之搏斗了起来,然而交手不到十数个回合,种辑却已被这刺客完全压制,胳膊上甚至已经被匕首划开了一道二尺多长的口子。
高手!
种辑的武艺并不弱,比一般征战沙场的猛将也不弱了,寻常七八个大汉也休想近身,此人能将他压制的这么惨,自然是武艺高强之辈了。
“你是什么人?为何要行刺本官?你若图财,车上财务尽可拿去,本官乃朝中九卿之一,若有三长两短,必叫尔等三族尽殁!”
那刺客不答,出手的速度反而更加快了几分,种辑心里咯噔一下子,暗道我命休矣。
都怪他出来的太急,居然没带护卫。
噗呲一刀,刺客狠狠一刀扎进了种辑的左肩,此时种辑的长剑早就已经丢了,无奈之下只能用双手捏住了刺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