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罗世明有些幽怨,因为家丁兵好不容易扩充到了二千人马,又被全旭抽走了五百人,成立了全家庄镇巡检司。
这个巡检司巡检是全干,副巡检就是全旭的大舅哥汤宝和。
城管大队大队长是徐彪,现在的城管大队经过扩充,增加到了两百人,以本地人为主。
家丁兵被全旭又进行了改编。
家丁兵此时的成分,以百分之八十都是辽东籍,这容易形成地缘形式的小团体,此时的全旭有粮,有人,扩充兵源不成问题。
他在全家庄镇的范围内,又招募了八百余人,总共人马共计两三千百余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一些出色的人员,渐渐进入子全旭的视野。
像一期之中的马应虎、蒋百胜,二期里的戚元弼,胡仁玉,陈春光、陈永顺表现相当出色。
全旭对家丁兵进行了重新整编,他抛弃了连这个建制,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了区别朝廷军队,他反而采取了隋唐时期的府兵团这个建制。
团,既为战术单位。
每团下辖四个哨,每个哨下辖四个队,每队下辖两伍。
成立第一炮兵团,下辖四个炮兵哨,每个哨拥有一零五野炮,八门。反正这种火炮与迫击炮差不多,正常操作三个人,紧急操作一个人也行。
一个伍,五个人伺候一门一零五野炮。
共计三十二门一零五野炮。
作为大炮主人的传人,全旭也有着深刻的火力贫瘠恐惧症,一个炮团不够,那就再来两个。
第一七八章伸手就砍手伸却就剁脚(三更)
第一七八章伸手就砍手伸脚就剁脚
于是,全家军光炮兵就是三个团。
第一、第二、第三野炮团,共计九十六门一零五毫米的野炮。
如果满桂等总兵官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哭死。
哪怕作为登莱镇,作为大明抵抗辽东的海路基地,可以从吴桥孔有德等投靠满清,可以看出,登州镇其实只红夷大炮二十门,轻型火炮三百余门。
然而问题是,全旭打造的一零五野炮,虽然是类似于虎蹲炮这种轻便炮,可是,由于材质不一样,威力却相当于红夷大炮。
满桂的大同镇七万多兵马,红夷大炮的数量不足百门,全旭区区两千多兵家丁兵,居然建立了三个炮团。
对于全旭来说,三个炮团其实还是不够的,目前主要缺乏的不是火炮,而是炮兵人才,他手中目前为止,最能拿得出手的炮兵人才,就是出身辽东军的炮兵百总刘全,只有他操作过,红夷大炮,重型佛郎机子母炮、以及虎蹲炮等大炮。
于是,这个刘全被全旭提拔为炮营铳领,兼任第一炮兵团团长。
最让刘全比较气愤的是,全旭居然提拔了刘红贵和乔孟恩两个娃娃当团长,更加儿戏的是,炮兵营三个团,十二个哨长,几乎都是十四到十六岁的少年。
刘全找到全旭,想要换掉刘红贵、乔孟恩这两个娃娃团长,又不愿意让什么刘红贵担任炮营参谋长。
只不过,刘全注定是无功而返。
参谋长制度,则是全旭的无奈之举。
他的起点太低,不像其他将领,有着家族可以培养的忠诚职业将领,最初跟随全旭的人,都是吃不上的灾民、流民、了不起像马大成这样的大名本地农民。
几乎九成九都是文盲,虽然有识字班培养,可惜这个识字班,对于大龄人士,简直就是地狱级别的难度,有些家丁兵军官,宁愿挨鞭子,也不愿意识字。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旭只好把少年家丁兵给利用起来,他们的心智不如成年人成熟,体力不如成年人,然而,胜在聪慧好学,也有一颗上进之心。
毕竟,全旭以企业治家,治军,采取了保底的基本工资基础上,还有绩效工资,训练好,学习好,一样可以多拿钱。
全旭建立三个炮团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炮兵人才,同时,这些少年都是一边在金梯书院读书,一边参与训练。
在全旭给家丁哨长以上军官培训的时候,他就发现很多身手不错的家丁兵,唯独在读书识字方面不开窍。
可是,在炮兵方面,没有文化是不成的,虽然不识字,可以凭借着经验,把炮打准,让他培养炮兵,他们就抓瞎了。
更何况这种火炮,只是全旭的过度,将来他会采购,更先进的火炮。
除了炮兵营,还有一个骑兵团。
这个骑兵团的团长就是戚元弼担任,骑兵团下辖三个哨,仅仅一百二十七名骑兵。
不过,全旭的战马没有到位,会骑马的辽东籍士兵实在太多了。
经过统计计算,辽东籍的家丁兵,超过八成都是弓马娴熟。
步兵团,全旭倒是没有大动作,每个团都是采取长枪兵、刀盾、火枪手混编。
步兵团分别是第一步兵团长马应虎,第二团团长蒋百胜。第三团团长胡仁玉,第四团团长陈春光,第五团团长陈永顺,第六团到第八团,与炮兵一样,都是采取少年家丁兵担任哨长和团长。
全旭把编制确定下去,每个团配发了团旗。
团旗的图案采取锤子与斧头,为背景图案,上面书写着全字,然后就是某某某团。
同时,全旭召开了全军会议。
两千三百多人十二个整齐的方阵,每个方阵分为四列,每列五十人,巍巍列阵,仿佛一座钢铁丛林。
虽然他们没有盔甲,没有兵刃,却拥有统一的迷彩制服,还不能算一支真正的军队,但是看着这么多人整整齐齐的在自己面前列阵。
全旭也蛮有成就感的。
老天让他来到这个时空,如果他不干翻建奴,那绝对是穿越人士之耻,他不如找个地方,撒泡尿淹死自己。
为了给皇太极添堵,他不惜把大炮、火铳(二十六毫米口径)几乎白送的价格送给东江军,为了给皇太极制造麻烦,他不惜在满桂没有钱的情况下,赊账给满桂火炮和铠甲、兵刃。
只不过,他对能不能收回账并不在意。
毕竟,满桂是死在抗击后金的战场上。
第一批五千套铠甲、一万支长枪,三十六门火炮以及五千把破军刀,已经启运,后继物资可是没有的。
给满桂鸟枪换炮,应该足够阿济格喝一壶的。
满桂是一个猛人,如果部下给力,估计真正对上满桂,阿济格不一定是对手,能砍死阿济格最好,就算砍不死,还有全旭呢。
全旭使用扬声器,让每一名家丁兵都能听到他的话。
“将士们好!”
“全爷好!”
“或许大家一定会奇怪,为什么我一定要把你们往死里操练,新来的家丁兵没有感觉,但是,你们马上就会体会到我的十亩基本田,还饷银没有那么好拿!”
众人轰然大笑起来。
“对于一般土匪,流寇这样的乌合之众,其实不用你们上!”
全旭直言不讳的道:“我给工匠和庄户们发上武器,他们一样可以轻松扫平他们,他们那些乌合之众,只会逞匹夫之勇,他们纪律性很差,几乎谈不上任何配合,随便拿把刀的庄户足以横扫他们。因为啥?大家知道吗?”
戚元弼举手道:“我知道,土匪们吃不饱,流寇更加吃不饱,他们站都站不稳,更别说打了!”
“没钱,咱们全家庄的人,只要不是懒汉,就不会饿肚子,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是馍馍饭饭,足以吃饱!”
全旭笑道:“你们吃能饱,有力气,长得比他们壮,力气比他们大,打赢属于正常,打不赢,那就是因为怂!但是……”
众将士的耳朵马上支起来。
“如果想跟建奴正面硬撼,那就不够了,你们之中有很多人都建奴交过手,非常清楚,建奴马上马下功夫都非常了得,更兼军法严酷,任何擅自撤退或逃跑的士兵,不仅士兵会被斩首,妻儿老小马上就会贬为奴隶,所以他们承受伤亡的能力更强,非但万不得已,他们不敢撤退,想要打赢他们,我们的军法必须比他们还要严酷,军纪必须比他们更严明才行!训练场上多流汗,战场上少流血!”
全旭望着众将士道:“你们怕不怕流汗?”
“不怕,不怕!”
“非常好!认真训练,争取早已上阵杀敌,你们每砍一颗建奴的脑袋,我给五枚银币,我的钱不多,几百万枚银币还是有的,你们有能耐,就努力训练,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娶上漂亮媳妇!”
全旭望着罗世明道:“罗世明!”
“到!”
“带着他们开始训练!”
“是!”
罗世明走到队伍:“全体都有,以团为单位,跑步走!”
“一二一!”
全旭望着马大成和罗世明道:“过几天,我就要去京师,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是!”
全旭望着罗世明和马大成道:“我走之后,如果大名府的士绅,他们敢对全家庄动手,你们就带着家丁兵,脱下迷彩服,换装成老百姓的衣服,打着袁时中的旗号,把他们铲草除根!”
罗世明有些疑惑的道:“那要是卢大人那边……”
“这个你不用管,那里我与他去交涉!”
“是!”
“另外队列训练,分成上午和下午,晚上熟悉兵器!”
“是!”
全旭从家丁兵训练基地返回,直接前往全家庄镇的巡检司。
全旭并没有完全听从卢象升的话,把巡检司建立在滨河街南面,他反而建立在了民强街的北面。
全旭非常清楚,此时的他敌人不在全家镇南,而是在大名府城里,那些士绅虎视眈眈。
横跨着前往大名府的官道,成了全家庄巡检司的驻地,驻地面积不大,总共只有十亩地大小。
采取活动板房建筑,四排活动板房,以供巡检司巡丁们临时休息,为了区别巡检与城管、家丁兵的分别,全旭给巡检兵们提供的制服与城管大队一样,都是后世的劳保服,不过颜色却不一样。
城管是属于黑色工作服,巡检则是蓝色,与女人坊的女护卫颜色一样,但是制式却不一样。
他们的正常基础训练已经结束,日常巡逻则是围绕着整个全家庄镇开始。
看到全旭到来,五百名巡检兵马上集结起来,列队欢迎全旭。
“我等拜见全爷!”
“全爷!”
全旭最满意汤宝和懂事,他知进退,并没有因为有三娘的关系,趾高气昂,或许这是江湖人士的通病。
低调而不张扬,内敛而不怕事。
全旭望着众巡检兵道:“过几天我就要前往京师,全家庄镇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那些敢在全家庄镇寻衅滋事的鸡鸣狗盗之徒,我不管他们是谁的人,有多大的后台,只要在全家庄镇闹事,绝不姑息!”
“是!”
汤宝和有些为难道:“但是,这样会不会给全爷惹麻烦?”
“麻烦该来的总会来,越是我不在这里,越不能妥协!”
全旭郑重的望着汤宝和道:“伸手就砍手,伸脚就剁脚,只要不怕死,他们尽管试试!”
PS:大家以为我的速度就是三更?不,下周再爆一波,求支持,求订阅,求大家帮助老程拿到精品徽章。
第一七九章袁崇焕死了(一更)
第一七九章袁崇焕死了
“金梯书院作息时间表?”
牛金星望着全旭拍在他桌前面的一张纸,有些疑惑的道:“全爷意思是……”
“照做就行!”
“每天早上六点!”
全旭将一块电子走针式的电子表放在牛金星面前:“这个走针走到六这个位置,就是六点,每天六点开始集合,然后开始跑操,锻炼身体!”
“跑操是什么?”
“你不懂没有关系,我会让马大成过来训练他们!”
全旭望着牛金星道:“儒家六艺,牛先生精通几艺?”
“学生精通礼、乐、书、数……”
全旭毫不客气的道:“你精通四艺,不会御,不会射,这算什么知道吗?不合格懂吗?古之先贤,如冯奉世、贾复、鲁肃、周瑜、诸葛亮,谢艾、谢安,他们无一不是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之文武全才,现如今,儒家学徒千千万万,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何以承担社稷之重?”
牛金星低头不语。
“我们金梯书院未来一定是社稷的希望,金梯书院的弟子文可安邦,武能定国,这才是永恒之道,所以,学生们每天早上起来,洗漱完备,需要着射服,习武强身,纵不能将百万雄兵,至少可以自保无忧!”
金梯书院的学生们,其实是最幸福的一部分人。
全旭给他们免费提供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