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伊懊悔不已,丢失白堡意味着什么,他一清二楚,而且是他提议用白堡做赌注引诱汉军,现在围歼援救汉军的计划落空,还被游骑控制了白堡,据梅依说,好像汉军还从安山上为堡中投了粮食。有了粮食,城堡内的游骑就能坚守更长时间。夜长梦多,时间拖延久了不知要出现什么状况。一旦白堡真的被汉军夺了去,岂不是陪了夫人又折兵,自己这颗人头怕是要搬家。
兰伊当即下定决心,要尽快将白堡收复。于是让哈山叫楚河对岸伏兵过河,与城下的梅依的部队一起强攻白堡。按照他的预计,四万人攻击一个由不到两千人防守的城堡,应该能在三四天内结束战斗。只要能顺利夺白堡,即使自己的计划失败,在汗王面前也能有所交代。
从哈山下令强攻白堡,到今天已经三日,不仅没有夺回城堡,反而让梅依和隆尧的部队折损了两万余人。这样的事实让他无法接受,气血攻心,一口鲜血差点吐出。
哈山一边为他拍着背,一边安慰道:“大人不必太着急,我们再调集部队,一定将要白堡夺回!”
兰伊喘息了一会儿,说道:“四万人还不能攻下城堡,那还需要多少人才行?现在哪里还能调集这么多部队?”
哈山完全理解他此刻的心情,也十分同情他的处境。他提出了这个计划,却落得眼下这种局面,是人都会急。但急也没有用,只能重新想办法。
哈山稍稍考虑一下,说道:“现在担任押粮任务部队还有八万,我们可以从中间再抽调四万人,加上梅依他们手中的两万,攻击部队可以达到六万人,加上之前汉游骑也会有损失,这次应该有把握夺回城堡。”
这时,一名哈山的幕僚说道:“大人,那些担任押运任务的部队都没有重型攻城武器,让他们进攻,即使攻下白堡,也会损失惨重。”
哈山见他说的有理,便问道:“你有何建议?”
幕僚回答道:“眼下离白堡最近拥有重型攻城武器的部队,只有驻守在楚河营垒内的第五军团。大人可以下令让卡度大人率部前去进攻白堡,只要第五军团出马,小的相信用不了几日便会收复白堡。”
哈山呵斥道:“胡言乱语!楚河营垒的对面还驻扎着三万汉军,如果第五军团去进攻白堡,岂不是会将楚河营垒丢失?”
那幕僚没有因为哈山斥责就不再劝谏。他接着说道:“大人可以让运粮部队中的四万人进驻楚河营垒,然后再派第五军团去白堡。”
哈山有些心动,但一时还拿不定主意。幕僚又说:“现在楚河没有结冰,汉军重型武器过不来。而楚河营垒又修建得十分险要,失去重型武器的支援,即使汉军进攻也夺不下营垒。”
兰伊闻言像是抓住一颗救命稻草,对哈山道:“此计可行,大人还是速速将第五军团调到白堡。”
哈山犹豫地说道:“大人,那四万的战力不高,多数人是没有参加过战斗的新兵。”
兰伊说道:“虽是新兵,但有楚河和营垒两处险地可以利用,加之对岸的汉军数量毕竟少,四万人守住营垒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这时,前来汇报的将领说道:“大人,白堡城外有护城河,第五军团的冲车和攻城塔也过不去。”
兰伊闻言又黯然坐下,神色甚是凄苦。哈山心想,兰伊平日也算是智谋不凡之人,眼下却像是个毫无心智之人。俗语说,关心则乱。他的心已经全乱了,再指望他出主意是不可能的了。
那名幕僚又说道:“现在兰城、兰陀、施罗等城池里还有两万人,大人不如将他们也调往白堡,然后让他们和梅依将军、隆尧将军的人一起,去填平护城河。依小人的粗略推算着四万人应该能在一周内完成此工程,然后再由第五军团进行攻城。”
另一名将领说道:“不妥,如此以来我们在白堡下就汇集了九万人,加上在楚河营垒的四万人,郡内的防守力量都全空了。现在还有一部分游骑在郡内活动,如果他们要趁机攻城,我们再无半个兵力可以调遣。”
幕僚道:“我也知道有大约三千多游骑在郡内,可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在白堡周围。我想梅依将军和隆尧将军之所以没能攻下白堡,就是因为他们在周围不断骚扰,所以去白堡的人数不能少。而虽然兰城等城池中的整个军队走了,但还有预备役。有他们在,这些游骑即使想来攻城也不容易。”
哈山再三权衡,觉得游骑来进攻兰城等城池的可能性不大。只要楚河防线稳固,后方即使空虚点也无大碍。反正郡内的平民们都被游骑驱赶的差不多了,只要预备役牢牢的守住这几座大城池,其他地区由得他们去闹吧。
“兰伊大人,你看此计可行吗?”哈山最终还是想征求兰伊的意见,毕竟他是参谋部参议长,官衔比他大。
兰伊此时心情已经稍稍稳定了一些,想道,幸亏汉军的兵力也不多,如果他们再多上两万人,也许局面会变得更糟。现在只要楚河营垒和白堡不丢失,兰城郡就没有丢失的可能。
想罢,对哈山说道:“大人,我们要将白堡之战当作一个战役来打,要集中所有力量将它拿下来。眼下局势紧张,越早拿下白堡越好,迟则生变。如果汉军发现这个机会,说不定会派大量的援军到楚河来。所以十天之内,我们必须攻下城堡。”他的话终于让哈山下了决心,开始调遣军队。
这时,兰伊、哈山等人谁也没有想到,原来一场小小的伏击战,却变成了左右突忽战局的一次决定性的大型战役。更没想到的是,汉军最精锐的五万部队,正朝着楚河推进。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疯虎的战书
第一百五十五章疯虎的战书
汉元792年7月2日,夏日的热浪席卷大地,空气也迅速升温。从远方眺望白堡,它已经变成红黑混杂的模样,墙面上找不到一块白净的地方。城下护城河内五、六十米的地面,已被染成了暗红色,甚至能看到一丝丝白色的浆液和红黑间杂的碎肉。
护城河之外横七竖八立着挡箭牌,远远望去像是刚刚遭受了暴雨洗礼的夏日池塘中的荷叶,只不过这些“荷叶”都是黑色的,下面不是鲜嫩的莲藕,而是一群忙忙碌碌像工蜂似的突忽士卒。他们正在将远处的泥土和石块搬运到河边,然后投入河中。
他们已经这样没日没夜、不辞辛苦地干了一周时间。护城河的绝大多处地方几乎被泥土和石块填满,只是填得不够扎实,如沼泽一样松软,人站在上面,很快就会陷入厚厚的湿土中。他们还需要继续向护城河里面填入泥土和石块,直到地面变得结实起来。接下来,才会将挡箭牌前移,最后再来加固地面。
这些工作必须要在挡箭牌后完成,这里的位置在汉军射击范围内。七、八天时间里让担任填河任务的突忽人深深感悟到游骑的箭术精准和神速,只要他们稍有不慎将身体露出挡箭牌外,十有八九会被城上飞来的利箭射穿。游骑在马上的箭术都百发百中,在地面射击的精准度更加令人称奇。
每天天亮时,承担填土任务的突忽士卒都会向佛祖祈祷一番,请求佛祖保佑自己不要被汉军的箭射中。而后一整天都会小心翼翼,不敢越出挡箭牌半步。在游骑高超箭术的压力之下,填河的速度一直快不起来,大家都抱着宁等三分钟,不抢一秒钟的态度,在没有确信自己是在挡箭牌的范围内,绝不敢轻易行动。
直到夜幕降临后,填河的进度才会稍稍快些。这时,即使城上的汉军往下面投掷了点燃的柴草用作照明,但是大多数地方还是比较黑暗,视线不佳使得汉军的射击准度大大降低,突忽士卒的人身安全也才能暂时得到保证。
按照眼下的填河速度,三天后,整条护城河就会消失。到那时,担惊受怕的日子才会结束。因为长官已经对他们说过,之后的攻城战由第五军团来担任。想到不用参加攻城,这些人的心里也稍稍的平衡些,也能咬牙坚持下去。
此刻白堡的外城墙上,三百余名汉军正贴靠在城墙跺内侧的阴影里休息,有的昏昏欲睡,有的默默地想着心事,也有的在悄悄地说着话。只有二、三十名哨兵,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城堡外敌军的一举一动。
负责向外射击的三百名游骑都在各处角楼里,他们是从一千六百余名骑士中,挑选出来箭术最精湛的人。张锐将他们分成三班人,每班四小时,当值的游骑要一直寻找机会,射杀城外的猎物。张锐称他们为阻击手,有时兴趣来,张锐也会亲自客串一回阻击手,过过猎杀之瘾。
最初阻击手们的战绩相当不错,曾有一天射死、射伤三千余名突忽人。不过俗语说的好,极盛必衰,此后他们的战绩便一日不如一日。都说战场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一点也不错,血的教训让城下的突忽人无时无刻不注意着自己的安全。无疑就增加了阻击手们的难度,现在他们一天能射中一百人也属于不易。
今日,无所事事的张锐便又想充当一回猎手,在一处角楼里呆了三、四个小时,但他负责的一块区域内的突忽人,像是知道他在这里似的,都藏得严严实实,没有给他一点机会。离张锐不远的一名骑士,运气明显比他好,这几个小时里,已经射伤了三人。脸上的灿烂的笑容与张锐阴森的面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将军,您到点了,该换属下来了。”一名骑士走到了张锐站着的窗口,低声对他说道。
张锐勉强对他笑了笑,拿起自己的弓箭,出了角楼。回到内城墙上,范明笑着问道:“将军,今天您的战绩如何?”
“操!下面的突忽人都是属乌龟王八的,缩在里面就不出来,一班下来一个也捞着。”张锐骂骂咧咧地回答道。又将自己的弓箭放到一边,举起皮袋猛灌了几口马奶。
邓三耀笑道:“将军,那是您的运气不好,今日我可是射伤了两人。有一个正中了他的屁股,他中箭后又坐倒在地,结果又将箭压进去几分,嚎叫着在地方打滚。”
张锐和范明都哈哈大笑起来。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张锐一边笑,一边问道:“你没有射杀他吧?”
邓三耀笑呵呵地回答道:“没有,您不是说过吗?能不射死最好不要射死,射成重伤为最佳。属下这箭应该算最佳了吧?”
张锐拍了他的肩膀一下,说道:“极佳!你能箭箭如此射伤十人,就达到了神箭手的水平。”
邓三耀含笑点点头,范明疑惑地问道:“将军,我一直就想问您,您干嘛下令尽量射伤敌人?您曾说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直接杀死,不是更能消灭敌人。”
张锐道:“范明,你什么事儿都肯动脑筋去思考,这是很好的习惯,只要你一直保持这样的习惯,你日后的成就会很大的。”
说完找到一块地方坐下,对范明、邓三耀招招手,让他们也过来坐,说道:“你们想,现在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要怎样尽可能的缩小我们的差距呢?”
邓三耀想了想说道:“只有尽可能杀死他们,才能缩小与我们的差距。就如前段时间他们攻城一样,被我们杀退了十次,两万余人伤亡,剩余的人便不敢再强攻。只是他们的援军源源不断开来,现在城下至少有八、九万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范明呵呵笑道:“依我看,突忽人是将兰城郡内所有的部队都派来了,他们还真是看得起我们。区区不到二千人,就让他们如此兴师动众。”
张锐笑道:“来得越多越好,就怕他们不来呢。只要他们来了,末日也离他们不远了。”
看见范明和邓三耀都露出不解之色,张锐不想在这个时候向他们透露围歼计划。并不是不相信他们,而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于是他又接到最初的话题上,说道:“我之所以下达尽量射伤敌人的命令,是因为做对我们更有利。”
“射死一名叛军,突忽人最多把他尸体搬走埋了就行。而射伤一名叛军,特别是重伤一名叛军,突忽人就要派人照顾他们,给他们治疗,给他们送饭,给他们换药,甚至还要为他们端屎端尿。所以他们受重伤的人越多,突忽人派去照顾他们的也越多,那些去照顾伤员之后,便不会在来参加攻城,不是间接就减少了他们的人数了吗?”
范明听罢恍然大悟,对张锐更加敬佩,将军不只在战场上打击敌人,还要利用战场外的各种因素削弱敌人,真不愧是将军,考虑事情就是比我们这些中级军官深入、全面。看来以后要多多向将军学习才行,这些知识都是书本上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