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顶着干。如果两人矛盾激化,很有可能影响战事。

    张锐打定主意,不与他发生争执。平时多他尊重些,多忍耐些,他相信杜陵过一段时间,会平息心中的怨气,不会一直像今日这样对待他。毕竟他也是一员老将,应该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不会为了个人的恩怨,而耽误攻城战。

    正是张锐的让步,让杜陵的脸色略显平和。站起身来,走下帅位。对张锐说道:“你来得正好。恰好有任务,需要你部骑兵去执行。”

    “请将军吩咐,末将自当遵命。”

    “很好。”杜陵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看了张锐两眼后,继续说道:“两天后,你部迅速北进,把里海边的几座海港都拿下。”

    张锐没有像刚才一样毫不犹豫地接令,他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杜陵,仿佛不敢相信,这个命令是他下达的。

    见张锐没有接令,杜陵脸又沉了下来,严厉地问道:“张将军,你又不接令吗?”

    这个“又”字,让张锐心里怒火腾烧起来。他极力忍耐,才没有发作。“末将遵令!没有他事,末将就告退了。”说罢,也不等杜陵说话,便转身走出了大帐。

    大帐中除了杜陵和张锐外,就只有尚显。整个事情,他亲眼目睹。他可以理解杜陵对张锐的态度,但不能理解杜陵命令。直到看不见张锐的身影后,尚显才低声地问道:“将军,您让张锐离开黑兰城,是什么意思?”

    杜陵脸上充满了笑意,对尚显说道:“攻城战中,骑兵没有作用。与其让他们闲着,还不如找点事情给他们做。北边还有几座海港城市,在叛军的控制中。反正那几座城市也没有城墙,他们也能完成这项任务。等他们完成任务后,我们这边也结束了。整个北波斯州的战事也能早点结束,这样岂不很好?”

    尚显不再说话,因为他知道那几座城市一共才不到五千叛军驻守。如果想早日收复,派一部分骑兵去就行,哪用得着万余骑兵一起去。他暗自猜想,也许是杜陵看见张锐就烦,所以才想出这么办法,把他支开。

    他知道杜陵的性格刚直,对待不喜欢的人,就会毫不遮掩的显露出来。可是他也从张锐开始对杜陵的态度中看出,张锐是想极力化解双方的恩怨。只是杜陵最后的这道命令,把张锐惹怒了。

    他心里很是担心,不是担心将帅不合耽误战事。而是但战事结束以后,张锐会不会报复杜陵?他知道张锐的关系复杂,也会为人处事。别的不说,单说他在离开战区总部时,就听说他与新任统帅刘炯的关系也搞的很好。

    刘炯以前怎么看待张锐的,他知道得很清楚。可是在上任后不久,就能改变之前的看法,对张锐异常亲热。虽然他不知道张锐是用什么办法,让刘炯改变对他的态度。但由此可以看出张锐对待上级很有办法,能轻易的获得他们的信任和喜爱。

    这时,他想起韩擒临走时对他说的话,叫他与张锐搞好关系,至少不要得罪他。看来殿下是了解张锐的特点,所以才会嘱咐他。他虽没有特意去结交张锐,但也没有去招惹他。可杜陵不知道这些事情,如果张锐要报复的话,只怕杜陵今后的命运堪忧。

    再说张锐出来营帐,回到骑兵的营地。师部营帐已经设好,范明正指挥着骑士,把地图、资料等文件搬进来。看见张锐返回,范明便上前汇报:“将军,再有半个小时营地便设好了。”

    张锐用手指着那些搬运的骑士说道:“叫他们停下,把东西装回马车上。”

    张通惊讶地问道:“为什么要搬回去?”

    张锐冷笑道:“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开拔。”

    “开拔?”张通和范明同时叫出声来,部队刚刚到达城下。又要开拔?难道什么地方战事吃紧,需要我们快速驰援?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度假

    第二百一十二章度假

    五月十五日,张锐的部队终于在迪埃附近看见了海。这就是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可为什么又被称为“海”呢?原来从自然特点来看,里海水域辽阔,烟波浩淼,一望无垠,经常出现狂风恶浪,犹如大海翻滚的波涛。同时,海水是咸的,有许多水生动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它叫做“海”。

    离开黑兰城之后,骑兵们迅速北上,三天内便到达这里。担任前锋的游骑团将士童心大起,骑着马冲到沙滩上,任凭扑面而来的海浪击打在身上,让奔涌过来的海水冲刷着马身。将士们难得如此放松,玩笑打闹着,欢声笑语不断。

    在张锐到达迪埃的时候,张旭义把一千二百名俘虏交给了他,并说这些人是主动投降的。这队人的将领本已带着部下乘船逃离这里,逃到里海对面的鲜卑国,无奈鲜卑国坚决不允许他们入境,其他地区他们也去不了。他们艰难地在海上漂流了二十余日,眼看着断粮了,只好返回迪埃。不料刚刚到达,就遇到了汉军。

    这些人已经饿得头昏眼花,根本没有力气与汉军对抗,只能选择投降。张锐将这些突忽人的将领叫来,当面给他们定性为主动投诚。几个将领见张锐如此宽大处理,惊讶得张大了嘴巴,然后齐刷刷跪倒在地上,磕头谢恩。本来得知这支汉军的主将是疯虎时他们的心凉了大半截,几乎看不到生的希望。他们早就听说疯虎对敌人从不手软,不仅是对叛军,对平民也想杀就杀,谁要是落在他的手里,能死个痛快就算造化了。

    万万没有想到会绝处逢生。疯虎除了样子可怕之外,对他们非常友善。甚至还屈尊和他们一起共进晚餐。在席间,疯虎谈笑风生,对待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这又让投降的将领大大地受宠若惊,暗自思忖,难道自己以前听说的关于疯虎的传言都是假的?是朝廷编造出来,让他们仇视汉人的。

    有了投降将领的介绍,张锐等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驻扎在里海边叛军的布防。部队进攻也更有针对性,人员的伤亡将大为减少。还有一个好处在于,一些叛军将领得知汉人待第一批投降者不薄的待遇,也起了心要投降。所以,汉军所向披靡,更有甚者,当骑兵们到达某海港时,会惊讶地发现数百叛军已经整齐地列队在城外,准备接受汉军的受降。(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以后的进攻越来越顺利,在五月底,前师一团拿下了最后一个进攻目标南安港,不久后张锐带着师部也赶到了这里,宣布战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从这里在往西再走五十里便是东塞国,这里也是帝国的边境城镇。

    东塞国是中东地区的十余个小国之一,它们的存在还是托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之福。三百多年前,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交过一次手。

    战争后期汉帝国曾经在局部战役中取得胜利,甚至一度攻克了罗马的重镇大马士革。受到鼓舞的一些大臣向圣祖建议,一举将罗马帝国击败,从而取得更大片的国土,将汉帝国的国土一直延伸到地中海。

    但这个建议被圣祖否决了。圣祖很清楚罗马帝国是绝不会答应汉帝国把势力延伸到地中海地区,为此罗马人很可能会与汉帝国死拼到底。罗马的国力强大,汉帝国是绝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打垮它。

    加之当时汉帝国刚刚结束内乱不久,虽然将士都是能征贯战之辈,但国家的综合实力还很弱,战线离汉帝国内地遥远,运输十分困难。一旦战事拖得过久,很容易让国家大伤元气。

    再则,汉帝国有很多疆土也是新斩获的,人心尚未安定,有可能新州之人,会趁着汉帝国用兵之时发起叛乱。如果出现那样的局面,很可能连这些新扩张的土地都保不住,还谈什么争取更多的国土?

    所以当罗马人提议和谈的时候,圣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还亲自指派谯公诸葛亮代表汉帝国与罗马人谈判。和谈地点经过双方商议过后,决定设立在汉帝国的国都进行。谈判中双方最大的争议就是边界问题,为这个问题双方谈了半年多的时间。

    早在百余年前,罗马人就与波斯人在争夺幼发拉底地区,美索不达米亚行省就是在波斯人的手中夺得,继续向东扩张也是罗马人的国策。现在突然从东方杀出一匹黑马,不仅灭了波斯王朝,也挡住了罗马人东进的道路,这是罗马人所不愿见到的。

    可是较量的结果,汉帝国的军事力量比波斯人强大百倍。罗马人也彻底放弃了东进的打算,但对一些的地区,罗马人始终不肯松手。这些地区在波斯人的控制下,但罗马人曾经得到过,一直以来都宣传是自己的国土。如果轻易放弃这些地区,恐怕会引起国民的不满,特别是贵族们的不满。

    汉帝国绝不愿意让煮熟的鸭子飞了,所以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后来还是谯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双方都让步,都不控制这些地区,并且在这些地区成立十余个小国,把双方分隔来。看似这些让步,是汉帝国实际上吃了亏,因为这些地方都在汉帝国的实际控制区内。最后圣祖同意了,因为这些地方都是抢来了,以前并不属于汉帝国,如果能以此让罗马人有台阶下,相信罗马统治者会给国民一个解释的理由。

    不出所料,罗马人同意了这个建议,并提出这些国家不属双方属国,要保持其独立性,汉帝国也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该地区的一些部落酋长,摇身一变成了国君。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谁都感到不可思议。两个大国相争,他们这些微不足道的部落首领,还能拥有自己的国家,想想都觉得是在做梦。

    但世上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离奇,不管他们相不相信,都成了货真价实的国王,有了自己的国家。都说小国难,特别是夹在两个大国中间更难,如果一旦双方发生争执,很可能自己的国家就会变成两个大国的角斗场,所以这些国家的国君,自国家成立以后,一直战战兢兢,生怕惹怒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

    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忧是多余的,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为了避免对方的误会,都没有插手过这些国家的事务。数百年来,这些国家成了紧挨着两个超级大国的,唯一没有被干涉过内政的地区。所以这些国家非常幸运,数百年来,一直没有遭受过战火的摧残。

    这些国家的历代国王都知道本国为什么能安然无恙,所以一直尊敬两个大国。对于两个大国内发生的内乱,他们从不瞎搀和。就如突忽人占领北波斯州后,曾派使节想与挨着北波斯的几个小国商谈通商的事宜,结果被异口同声地拒绝了。不仅如此,这些小国还本国的所有军队都派驻在边境上,做出一副备战的架势,让突忽人很紧张了一段时间。

    最后,这些小国并没有真地进攻北波斯州的突忽人,不过却给汉帝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本次汉军对突忽人展开最后的进攻时,朝廷就下令,所有汉军部队达到边境后,必须停止前进的步伐。如果有突忽人逃入这些国家,朝廷会用外交方式解决,绝不允许任何部队擅自越过边境追击。

    张锐也接到了这样的通知,部队在攻占南安港后便停下来。现在整个北波斯州除了黑兰城还有叛军外,其他所有地区的叛匪都已肃清。对他们来说,战事也暂时告一段落。张锐鉴于前一段时间的行军作战比较辛苦,部队也有些疲乏,尤其是第一次参加长途行军的前师来说,更是疲惫不堪。张锐考虑到将士们太疲劳,便下令部队轮流放假修整。

    此令一下,骑兵们欢欣雀跃。在前线的这几年,除了年底偶尔能放几天假外,部队基本上保持着高度戒备。现在能有机会放假修整,将士们当然兴奋不已。已轮到放假的将士们或是三五成群涌入城镇大快朵颐,或是购买当地的特产,准备带回家去,一连半个多月,没有发生一例欺压良民、抢劫或强奸的违纪事情。

    本来当地居民对官军到来还惶恐了一阵,他们担心官军借剿匪的名义大肆抢劫。可是后来见汉军将士公平买卖,对他们也没有任何不友善的举动,这才长舒一口气。再后来,居民们开始喜欢上这些汉军将士。因为汉军将士的到来搞活了当地的经济,他们希望这些汉骑兵永远留在本地,这样他们也能永远的挣钱。

    六月是里海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这里湖畔芳草如茵、湖水清澈、远山苍翠、风景如画,加之各种种类繁多的鸟类都在汇集到此,显得生机勃勃,是一处极好的度假胜地。万余名汉骑兵,就这样在美丽的里海边逍遥度假。

    这日闲来无事,张锐牵着自己的三匹战马,到里海边洗马。洗完后,已是日落时分,望着西落的夕阳,张锐心里突然间产生出一种莫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