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朔此时正在阵前,听取各营的战报。当程节把秃发的首级和战旗,放在他面前时,他拍着程节的肩膀夸道:“行啊,小子!这次击败敌军,首功当你莫属!”

    程节难得在罗济面前露回脸儿,又见罗济身上带伤无功而返,心里乐翻了天,口无遮拦地说道:“将军,以后咱们团斩将夺旗的事儿,只要交给我去办就行了。我保证完成任务,不会像某人,状态时好时坏,更不会为了贪功,放弃部队的指挥单独行动。”

    “罗济,你刚才怎么回事儿?你放着部队不管,跑哪儿去了?”经程节的提醒,高朔想起此事,语气低沉地询问罗济。

    “属下在战场上,见远处一座山岗上有鲜卑将领在观战,想必是鲜卑人的主帅在其中,所以带着秦书营的一连人,去那山岗,想擒住敌人主帅。”罗济如实回答。

    高朔得知缘由,严肃的面容稍稍放松下来,罗济在战场上见机行事,率队袭击敌军主将,也是情有可原的。

    “你可擒到敌军主帅?人在哪儿?牵出来让我们看看。”程节明知故问道。见罗济白了他一眼没有吭声,于是又刺激道:“或你是斩了他的首级?那么首级呢?”

    “程节,你不要无理取闹!”罗济忍不住怒斥道。

    程节怕的就是罗济不急,看见罗济有些生气,更加来劲儿,笑着说道:“嗨,嗨,嗨,你的肩膀还在流血呢,赶快包扎一下吧。别不是人没有擒到,反而受了伤吧?”他的话,引得旁边几名营长的笑了起来,就连高朔也忍不住偷偷地笑。他们难得看见罗济出丑,这一次,可开了眼。

    “你……。”罗济气得咬牙切齿、面色发青,却拿程节没有办法。他知道,程节等奚落自己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次好不容易逮住个机会,哪能轻易放手?心里又恨与自己交手的那员鲜卑将领,如果不是他,说不定鲜卑人的主将已经擒获到手,哪里还用受程节这小子的挖苦?心里发誓,下次遇到那员鲜卑将领,定要取他的首级,方能解心头之恨。

    正在这时,从对面传来嘹亮的号角声和低沉的战鼓声,在号角和战鼓声中,一万鲜卑军又排着整齐的队形,朝着汉军阵地缓缓前进。为了鼓舞士气,鲜卑人阵前竖起一面战旗,走在最前面。

    “准备迎敌,老张,冲锋时,你带着一营和秦书营在左。”高朔立即布置任务,对张旭义下令。

    “是!”张旭义简洁而坚决地接受命令。

    “程节与三耀的营在右。”

    “是,团长,你尽管放心,这次还看我的吧。”程节拍着胸脯保证道。

    “罗济,罗济——罗济呢?”高朔叫了两声,还是没有人回答,再看刚才还气呼呼站在一旁的罗济不知道什么时候溜走了。

    “罗营长,在鲜卑人开始进攻时,就不见了。”高朔的一名亲兵回答道。

    “混蛋!这家伙关键时候跑哪儿去了?”高朔厉声喝问。

    “不知道,他离开的时候,没有说去哪儿。”亲兵据实回答。

    “妈的,要是误了战事,看老子不扒了他的皮!”高朔大怒,恶狠狠地怒骂。

    “团长,你看,那不是罗济吗?”说话时,张旭义突然看见从阵地右侧冲出百余骑士,朝着鲜卑人的进攻队冲去。张旭义眼尖,发现带队之人正是罗济,高声提醒高朔。

    高朔与几名营长,见之均大惊失色,他们猜不出罗济这回又要搞什么明堂。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军旗

    第二百七十一章军旗

    罗济出击了,他要把刚才憋的气,都发泄在这次出击中。(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并发誓要把鲜卑人阵前的那面军旗抢过来,亲手摔到程节脸上。

    对面的鲜卑将领注意到罗济的行动,他派了大约四、五百强弩手在罗济的冲击线路上摆开阵势,只等这股汉军进入射程后,万箭齐发将他们射成刺猬。

    不过他们愿望却没有达成,罗济虽然负气出击,但他却没有鲁莽行事。最初他是朝着鲜卑人左翼而去,故意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在将要进入强弩射程的一霎那,他猛地转向直朝着敌军军旗冲去。

    这时,双方的距离不过几百米,鲜卑人再想派强弩队阻截已经来不及了。军旗下的鲜卑将领也隐隐猜出这股汉骑的目的,急忙命数百长枪手将战旗护住,又命自己的亲兵用弓箭瞄准罗济射击。

    进入复合弓的一百五十米射程后,罗济一声令下,百余名游骑一起朝着战旗射击。罗济口中咬着六支羽箭,手中搭着一支,不用特别瞄准,只见他两臂一举,一声弓弦响,那名举着战旗的鲜卑旗手已经应声中箭,身子一晃向前栽倒,手中的战旗也摇摇欲坠。

    军旗是一支军队的灵魂。有它在,就会鼓舞将士的信心,提升将士的士气。要是在作战中它倒下,全军的士气将会一蹶不振,弄得军心动摇。所以通常每面战旗不仅有摯旗手,还有护旗手,专门保护战旗不倒。

    旁边一名反应较快的护旗手,伸手将战旗扶住,可是没等他扶稳,第二支箭就射进了他的脖颈,他慌忙丢掉手中的战旗,双手捂住脖子,原地转了半圈,和那面战旗同时向后倒去。随后几名抢去扶旗的护旗手,都无一例外地中箭,那面战旗最终还是倒下了。

    战场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里,战旗倒下的一瞬间,鲜卑将士的自信心遭到了极大的打击。正在这时,远处汉军阵地上又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呼声,正当鲜卑人惊魂未定之时,伴随着呼声而来的是低沉而震人心魄的马蹄声,只见数千黑压压的汉军如奔腾澎湃的山洪、海啸般的扑了过来。

    这些鲜卑人绝大多数是第一次上战场,之前从交战场地上经过时,看见地上残缺不全的尸体和沾在自己身上、鞋上的鲜血时,不少人忍不住呕吐不止。鲜卑军官们努力鼓舞着部下的士气,才勉强保持着完整的阵型。

    现在听见如雷般的喊杀声,疾风暴雨般的马蹄声,一些胆小的鲜卑人开始惊慌失措起来,纷纷四下张望,寻找逃生之路。即使一些没有想到逃跑的鲜卑士卒,也用眼光四处搜索自己的长官,想从长官身上得到具体的命令。但临战经验并不比他们丰富多少的军官们,也在试图想得到上级的命令,于是混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见本方发起冲锋,罗济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率队没有朝着战旗倒下的地方冲去,他们极速转向避开前方已树起的枪林,从旁边敌军两队之间的空隙处闯入了鲜卑人的阵中。

    闯入万人敌阵中,罗济不但没有一丝害怕,反而还感到无比兴奋。他率领着百余游骑,在敌阵中左突右冲,专找敌军两队交界处冲击。他们的冲击更加引发了鲜卑人的混乱,一些鲜卑人四处逃窜,一些鲜卑人不知所措地原地呆立着,也有一些勇敢的鲜卑人想冲过来堵截他们,却被自己人挡住了去路。他们所经过的地方,立马成了乱糟糟的一片。

    内有罗济百余人捣乱,外有数千汉骑冲锋而来,这队鲜卑人的主将却犹豫不绝,迟迟没有下达具体的命令,眼看着这队鲜卑人就要陷于崩溃,不久前的溃败就要再一次上演。

    正在这紧要时刻,尉迟敬格带着人增援上来。他本来还在山岗上观战,见小股汉骑杀出阵来,隐隐觉得不妙,便向独孤康成请求,自己率队前去支援。在得到独孤康成的同意后,他就带着两千骑兵赶来支援。(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他来得正是时候,阵型还没有完全崩溃。他见主将毫无主意,当机立断假传独孤康成的命令,解除了他的职务,自己接管了部队,并且迅速下令向冲来的汉军发起反攻。

    在他看来,罗济等少数汉骑只是骚扰,只要各队保持完整,他们就没有办法撼动本阵。现在要专心对付的是冲上来的数千汉军。可是部队已经处于混乱中,要想再次集结整齐,没有一定的时间不成。尉迟敬格一面令部队集结,一面率领着自己带来的两千骑兵和中军的两千步军,迎着汉军发起冲锋。

    相互冲击的两拨人,数量相差不大,在鲜卑人阵前五百米处相遇,并厮杀起来。武器的撞击声,刀枪刺砍在盔甲上和肉体上的声音,临死的嚎叫声,顷刻间在战场上回荡起来。

    尉迟敬格所带的两千骑兵,是尉迟家族的家族兵,异常骁勇,与汉军展开殊死搏杀。他们的英勇,也激起了两千鲜卑步军的血气,勇敢地与汉军作战。双方你死我活地拼杀,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程节、秦书等人虽然个个凶猛无比、猛冲猛打,但始终无法击溃眼前这股敌军。他们宁愿战死,也绝不后退一步。

    战斗进行了十余分钟,作战经验丰富,相互配合熟练的汉军终于占据了上风,四千鲜卑军此时已不足一千人,再有五、六分钟,他们就会被汉军彻底消灭。可在这时,从汉军阵地上传来撤退的号角声。正在拼命搏杀的程节等人虽然不甘心,但也只好闻声后撤。

    汉军如退潮的海水一般急速退去,幸存下来的鲜卑将士,有的呆若木鸡;有的惊魂未定,跌坐到地上,大口喘息;有的指着汉军的背影破口大骂,有的则顿足垂胸,痛失战友。作战时,无暇它顾,战事一结束,各种情绪都通通宣泄出来。

    尉迟敬格率领着重新排列整齐的数千鲜卑军来到战场,看见自己所带两千精锐只剩不到三百人时,悲痛地流下了眼泪。这些家族兵,是父亲出征罗马前,专门留下来给他做护卫的。

    尉迟家的家族兵,人数不多,身上都流淌着尉迟家族的血脉,他们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对本家忠贞不二。父亲将两千人留给他,而没有给哥哥尉迟易格一人,就是有立他为世子的意思。

    平时,尉迟敬格对这些家族兵非常好,饮食起居都要好于右贤王的部队。这次接到出征任务后,他还组建了一支小型运输队,专门运载家族兵的食住用具。今日为了挽救败局,尉迟敬格动用了他们,其结果让他无法接受,整整两千人几乎全军覆没。

    一阵揪心的沉痛之后,尉迟敬格在心里发誓要得到罗济的首级。他刚才在重新整理队形,发现带队闯入阵中的汉军军官就是与自己交过手的那人。他不仅延误自己的组队时间,到最后还趁机溜走了。追根溯源,让自己的家族兵伤亡惨重的罪魁祸首就是他,不得到他的首级,就对不起战死的族人们。

    尉迟敬格红着眼睛,命令部队立即进攻,他迫不及待想得到罗济的人头。主帅独孤康成像是理解他的心情,也下令第三队跟随其后一起进攻。

    汉军没有再次出击,他们据守在三个独立的小山岗上,战马也不知藏到什么地方去了。三个山岗间间距不大,可以相互用弓箭支援,山脚下还堆积了许多粗大的圆木。尉迟敬格指挥部队将三个山岗团团围住,等着第三队到来后,便发起了进攻。

    鲜卑军发起第一次攻击时,山上不仅有雨点般密集的箭雨飞下,而且有大量的滚木雷石倾倒而下,让鲜卑人伤亡惨重。因是遭遇战,鲜卑军中所携带的大型投石机等武器也来不及组装,只能用强弩、床弩、弩炮等小型武器掩护进攻。但山上的汉军躲在岩石后面,这些武器对汉军的杀伤力不大,尉迟敬格试了三次均无法冲上山。

    尉迟敬格心想,看来汉军在出击之前也在做据守的准备。难道得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据守,不让我们通过?如果是要坚守,这些防护措施也太简陋了,而且汉军的将领也不会傻到用骑兵来做这种事情。但如果不是要在这里据守,他们又为何不撤退呢?尉迟敬格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暂时放弃无用的猜测,打算彻底消灭他们之后,再慢慢搞清缘由。

    尉迟敬格命令部队不断的试探进攻,到了下午四点过时,山上汉军的射下箭支明显减少,滚木雷石几乎已经没有再用过。尉迟敬格大喜,汉军的箭支基本用尽。只要冲上山去肉搏,即使汉军再骁勇,也架不住围攻。

    为了稳妥起见,尉迟敬格请求主帅独孤康成将第四队派上,替换有些疲惫的进攻部队。孤独康成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委任他为前线指挥,具体负责进攻。

    等第四队一到,尉迟敬格命令第三队和残余的第二队围住另外两个山岗,自己亲自率领第四队猛攻其中的一个山岗。他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持着铁鞭,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将士们见他身先士卒,都奋勇向前。

    汉军零星射下的箭支根本无法阻挡他们的进攻,这次他们终于冲了上来。尉迟敬格看见第一名汉军时两眼通红,大吼一声,一铁鞭将他的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