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属下是鲜卑人的指挥官,在现今这个状况下,不会如此轻忽大意。殿下,我们南下的一路,虽然走的都是偏僻的小道,可如果换成您是鲜卑人的指挥官,能不在这些小道上安排一些游哨吗?可是这一路,我们遇到过一个鲜卑人吗?连一个平民都没有见到,这正常吗?”
“嗯,……”通过范明这么一说,张锐也感到有些疑惑。先前的那股兴奋劲儿,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张锐反省自己,之前他一直感到自己很幸运,总觉得是上天在保佑他,让他能顺利的渡过一道道难关。在美卡如此,在基普如此,到白乌山还是如此。在一切都很顺利的情况下,他不由自主的就放松了警惕,也忽视了平时早就应该察觉的异常情况。今天如果不是范明提出来,他很可能还蒙在鼓里。
鲜卑人的军神就在波尔,别人也许会一时疏忽,忘记安排巡哨侦查各处要道,可尉迟晖绝不会如此大意,如果他没有想过在这些地方安排岗哨,那他也就是徒有虚名而已。想明白这点后,张锐就知道这很可能是尉迟晖给自己设下圈套。
突然间,张锐背后冒出了冷汗。尉迟晖果然厉害角色,他已经摸清了自己的打算。张锐第一次有了恐惧的感觉。打仗就跟对弈一样,技术当等的高手之间的对弈,就是在猜测对手的心思,只要了解了对方的思路,也就等于取得了胜利。现在自己的心思都被尉迟晖看破,面对一个掌握了自己心思的对手,自己还能战胜他吗?
张锐努力控制自己,不让部下看出自己内心的恐惧。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高朔下令道:“高朔,你的游骑团加大搜索范围,仔细侦查周围两百里内的地区。一有情况,立即来通知我。”
“属下遵令。”
“宇文歆,你立即派人通知巴仸洛夫,让他把人带回来,在寮而卡地区接应我们。”
“是。”
“刘文常。”
“属下在。”
“一旦我下令撤军,你的团担任后卫。如果有敌军追击,你必须把他们拖住,直到接到我的命令才能后撤。”
“请殿下放心,属下就是拼了这条命,在没有接到您命令前也不会擅自撤退。”
“赵无寒,你的团,从现在开始一直跟随中军部,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自出击。”
“属下接令。”
“好,你们都去吧。叫将士们都做好准备,接到命令立即开拔。”张锐一口气连下了数道命令,众将虽然不明白他为什么会下这样的命令,但都习惯性的接受了命令。
“是,属下先告退了。”高朔、刘文常、赵无寒三位团长,向张锐行了一礼,转身大步走出营帐。
他们出去后,宇文歆带着达须也出去安排人通知巴仸洛夫,营帐中只剩下范明、张通和许士基三人。张通见众人离去,迟疑一会儿对张锐道:“或许事情并不像想象那么糟,也许真是鲜卑人疏忽了对我们来这一路的防范。如今我们已经到了这里,突然又后撤有伤将士们的士气。再说,我们不进攻波尔,又该往那里去呢?我们离开后,基普城肯定被鲜卑人夺了回去,巴仸洛夫又失去了对莫斯地区的控制,难道殿下是想向东突围?”
张锐也正在为这些问题困绕,张通提出来,他也无从给出准确的答案。到现在他自己也没有想好,下一步全军该往那里去。
许士基见张锐沉默不语,便接口道:“殿下,属下建议,我们当前应以静制动,全军暂且留在这里,等游骑团侦查的结果出来,再确定我军的下一步行动。”
张锐看了许士基一眼,而后对张通道:“士基的建议不错,我们暂时就留在这里。也许是我太多疑了,但小心点总是没有错的。”
“对,对。小心谨慎些是没有错的。”张通连连点头,他一贯也是主张谨慎行事。总是在规劝在他看来张锐的一些冒险行动,现在能张锐出于谨慎而暂停了计划,他感到很满意,认为自己平日的规劝对张锐起了作用。
张锐没有再说话,继续想着心事。他之所以没有对张通讲明自己的猜测,是因为他有所顾虑。如果真如他所想,这是尉迟晖给他设的套,既然他已经一头钻了进来,尉迟晖是不会轻易将他放跑。
眼下张锐感到自己所处的境地比当初被突忽人围困在白堡时还要绝望。在白堡,自己和全军将士都知道援军迟早会来营救他们的,所以大家都怀有希望,有了希望也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
而现在不同于在白堡,不会有援军出现,一切只能靠自己。张锐担心部下们如果知道全军已陷入敌人的包围中,会不会产生动摇和混乱。所以他宁愿先瞒着他们,等最后有结果后再来对他们说。
张锐又看了一眼许士基,暗叹一口气,心想:他心细如发,是个人才。只让他当自己的侍从官,是屈才了。如果这次还有命回去,一定给他换一个合适他发挥才能的位置。
张锐的猜测是正确的,两天后游骑团把侦查结果交到张锐的手中—在白乌山周围至少有二到三十万鲜卑军。这些鲜卑军虽然没有向白乌山靠近,但张锐从他们的布防上就可以看出,自己已经陷入了他们的包围中。
当张锐把侦查结果如实的向师部将领说后,大部分人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只有范明和许士基没有感到惊讶。
“既然我们已经陷入鲜卑人的包围中,他们为什么不进攻?”宇文歆最先提出疑问。
“尉迟晖之所以没有下令进攻,很可能是在等我再进一步的落入陷阱,我敢肯定,只要我们走出白乌山,这几十万鲜卑军便会蜂拥而至。”情况明朗后,张锐的心情反而不像两天前那么紧张。说这话,就像在说别人被自己包围了一样。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宇文歆又问道。
现在该怎么办?张锐把目光投向范明,可见范明也在不断的绕着头,知道他也没有好的办法,接着又把目光转向许士基。
许士基倒是干脆地建议道:“既然已经被包围了,不如我们破釜沉舟,全军向波尔突击。据游骑的侦查,波尔周围有五万余鲜卑军,只要我们的行动果断、迅速,一举战胜他们,还是有拿下波尔的希望。如果生擒了鲜卑单于,四面而来的鲜卑军也不敢贸然进攻我们。那时,我们以释放单于作为条件,与鲜卑人谈判,叫他们让出一条我们东去的路。”
他的建议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也有一部分人反对。两方的支持者争论良久没有结果,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张锐,等待他最后的决定。
张锐摇摇头,表示自己不同意许士基的这条建议。尉迟晖既然已经看出自己要突袭波尔,断然不会将老单于在留在那里冒险。即使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击败数万鲜卑军,拿下波尔,得到的很可能也是一座空城。
不采纳许士基的建议,可出路又在哪儿呢?正当张锐举棋起未定之时,一名亲兵从营帐外进来,对张锐禀报道:“报殿下,游骑团送来一名刚刚抓获的鲜卑俘虏。”
………………………………
第三百九十一章 花岩店之战
第三百九十一章花岩店之战
白乌山北麓十余里处,有一个镇名叫花岩店,据说这里盛产花岗岩而得名。这里并不是重要的关口要道,所以鲜卑人以前在这里并没有驻扎军队,镇上只有一些维护治安的捕头、衙役。
前几日,突然来了三万余步骑齐整的鲜卑禁卫军。镇上的平民从没见过这么多军队,又是惊讶又是好奇。经过一番打探,才知道几天前有一股汉军夜间从小镇边经过,进入了白乌山里,现在来的军队就是要堵住汉军的退路。
镇上的居民们估摸此地很有可能变成战场,纷纷忍痛收拾细软出门避难去了。镇上十室九空,空闲出来的房屋,就被禁卫军占用,作为临时驻地,此时的花岩店俨然是一座大型军营。
镇上居民们的担心果然成了现实。汉元795年5月12日这天,在白乌山内停留了两天的汉军突然在夜间杀出,直奔花岩店而来。鲜卑人虽然在白乌山外派了大量的游哨、探马,无奈汉军均是骑兵,他们行动快速、果断,许多鲜卑的巡哨即使发现汉军出动,也来不及将情报传回。凌晨四时,汉军的先行部队已经抵达镇口。
汉军先锋营的将领是以勇猛著称的罗济,部队刚到镇外,他便下令进攻。紧跟在先锋营后面的是游骑团的邓三耀营、程节营以及秦书营,这个三员将领也是赫赫有名的猛将,见罗济发动进攻,立即命令本部人马向镇内攻去。
按以往的经验,在凌晨时突袭敌军,游骑们很少失手。罗济在这个时候进攻花岩店应该说时机把握得非常好,一则,镇内的鲜卑人大多都还在梦乡,突然进攻会让惊醒的鲜卑将士惊慌失措、混乱不堪,极有可能全军崩溃;二则,再过一个多小时,天色就渐渐放亮,正好可以在视野较好的情况下追杀崩溃的鲜卑军。
但这次不同以往,罗济刚刚带着部下冲入镇内,猛听锣鼓声大作。刹那间喊杀声四起,无数的火堆被点燃,将整个市镇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就在罗济错愕之间,一彪鲜卑骑兵从小巷中杀出,直奔罗济营杀来。
情况紧急,容不得罗济细想,他举起手中长枪,大喝一声:“兄弟们,跟我冲——”话音未落,拍马挺枪迎向杀来的鲜卑骑兵而去。罗济不愧是游骑团第一猛将,杀入敌阵中越战越勇,举手之间便取走一人性命。罗济营因罗济本人喜爱搏杀的缘故,在平时的训练中也加入了搏杀项目,日久天长麾下将士都练有一手精湛的搏杀技能。此时,他们个个如下山猛虎,跟随在罗济身后,在敌阵中左突右杀锐不可挡。
这股鲜卑骑兵也异常骁勇,交手之后虽然伤亡惨重,但仍然十分顽强,前仆后继,死死地拖住罗济的去路。罗济一边厮杀,一边留意周围的情况,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是战还是退。当他发现越来越多鲜卑的弓弩手向这里汇聚而来,当即判断不能再在镇内厮杀,一旦这股鲜卑骑兵找机会脱离本方的纠缠,那么己方的将士就会成为鲜卑弓弩手的活靶子。
在冲杀了数分钟后,罗济瞅空带队冲入一条小巷。运气不错,从小巷的另一头出来,正遇上前来接应的张旭义营。两营会合之后,合力杀出了镇区。退到镇外,他们又遇到了刚刚到达的六营。三个营会合后,罗济才放下心来,本部的人马算是暂时脱离了危险。但还没容他好好将息片刻,他那颗刚刚放下的心,又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厮杀声提了起来。
他这才想起,除了本营之外程节、秦书、邓三耀的三个营还在镇内。为了火速将他们接应出来,罗济对张旭义道:“我再杀入镇内,接应程节他们出来,你和傅南就这里接应我们。”
说罢,他策马扬鞭,想带队重新杀入镇内,这时,六营营长傅南拉住他,恳切地请战道:“罗营长,你部刚刚才厮杀了一阵,将士们都已疲乏,还是由我的营前去接应程营长他们吧。”说完,也不等罗济答复,对着身后喊道:“六营的将士们,跟我来!”六营的数百将士高呼一声“前进!”跟随傅南向镇内杀去。
此时,镇内的程节营和邓三耀营已会合到一起,但他们遭了上万鲜卑军的围攻。好在程节机警,带队躲入了一条狭窄的小巷中,只需把两头守住,就可暂时抵挡。可随着越来越多的鲜卑弓弩到来,巷内的汉军伤亡也逐渐增多。
正在危机之时,全力进攻小巷北段的鲜卑军背后杀出数百游骑,鲜卑人没有防备,顿时被冲乱了阵脚,纷纷抱头逃窜。心急如焚的程节见鲜卑阵脚大乱,顺势率部冲出了小巷。双方会合后,程节才发现,来的竟然是秦书营。
原来秦书冲入镇后,便发现中了鲜卑人的埋伏,他不敢恋战,一直带着本营将士在镇内四处游动。不知是鲜卑人都去对付罗济和程节等营了,还是一时没有调动过来,秦书营在镇内游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受到较强的阻击。
他原本可以带着本营杀出镇去,可他估计其他几个营被敌军困住了还没能突围出来,得去营救他们。在他进入游骑团的第一天,张锐就对他们训过话,训话的大多数内容秦书已经忘了,就有一条,他记得非常清楚:在三营,绝不允许抛弃自己的战友!
光阴飞逝,这么多年过去了,三营以及后来的整个游骑团,都遵守着张锐的这条训言。游骑们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战友,战友越是遇到危险情况越要竭力去营救他们。这条训言,几乎是游骑团的一条铁律,深入人心。
三个营会合后,刚才陷入混乱的鲜卑人已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