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歆坐了起来问:“你去哪儿?”

    “去洗衣服。”

    宇文歆满脸惊讶,“不会吧?这点钱你也节省?叫店里的伙计帮你洗,最多给他两个小钱就得了。”

    “你会自己洗衣服吗?在这里可以叫店伙计帮你洗,到了军校你叫谁帮你洗?”张锐知道宇文歆的衣服从来是丢给伙计帮着洗的,自己从来没有动过手。

    宇文歆瞪大眼睛,“自己洗衣服?难道学校没有专门洗衣服的人?”

    “在那个荒凉的地方,你还想有人专门给你洗衣服?你别做梦了。”张锐摇头笑着说。

    别看他在笑宇文歆,其实他也是到了北京后才开始学着自己洗衣服。以前在帝大的时候,他也是把衣服送到专门的洗衣店铺去洗,虽然每月要付一些费用,但他怎么说也是贵族家出来的子弟,哪能自己去洗衣服。

    可他听说受训地不在北京,周围又没有什么集镇时。就开始自己学着洗衣服了,前世张锐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知道当兵的每日都是自己洗衣服,没见谁把衣服抱出去找人洗的。估计自己进了军校后也会和他们一样,所以现在就提前练练手。

    前世时,张锐就害怕洗衣服。小时候是老妈帮他洗,大了出去自立后,是洗衣机帮他洗,平日最多洗个内裤什么的小物件,所以这几天也是学得极其艰难。

    张锐不会洗,宇文歆就更不会了。他从小除了练马、读书是自己在做,其余的什么事不是家里仆人在做?一听,到了学校还要自己洗衣服就傻眼了。

    张锐见他呆傻的样子笑出声来,说:“小少爷,跟我一起去练练手吧。”

    宇文歆疑惑地问:“那些骑军军官平日都是衣冠楚楚的,难道他们也是自己在洗衣服?”

    “你以前看到的,都是在上都驻扎的近卫骑军军官。他们当然不用自己洗衣服了,成了家的有家里人帮着洗,没有家室的拿去外面洗。不过我敢肯定,他们在军校读书时,也是自己洗的衣服。走吧,咱们早几日练练手,以后也轻松点。”

    宇文歆把头摇得如拨浪鼓似的,叫道:“不,我是绝对不会去洗的。说什么,我也不会自己去洗衣服。”

    张锐不再理他,自己端着木盆出门了。心想,你嘴硬,看你到了军校洗不洗。

    烈日下,毒辣辣地阳光烧灼着皮肤,使人浑身烦闷不安,每个毛孔似乎都张着嘴巴,汗水不停地往外涌,有时眼睛都不能睁。从一早到现在,张锐已在这里站了四个小时。随着太阳不断升高,气温也越来越高。

    张锐是个极易爱出汗的人,他身上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大量的流汗让他感到口干舌燥。早上来的时候,他还时不时与宇文歆说上几句话,可是现在他一点说话的欲望也没有了。而宇文歆这时,更是被当头烈日晒地摇晃起来。而一些体质较差的考生陆续昏倒,被人抬走丧失了考试资格。

    由于面试的人太多,学校将考生的考试时间错开安排。今天已是面试的第五天了,张锐和宇文歆都是被安排到今天考。

    天还没亮,他就和宇文歆来这里等候。今天学校共安排了一千名考生面试,但校场不能同时容纳这么多人,所以每百人编成一组,分别进入考场。张锐分到一组,比较靠后,因而只能在烈日下苦等。不过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有些考完的考生也不让离开,出来后站到另一侧等候。

    中午时,张锐见那些考完的考生中也有人不断昏倒时,心里就明白了。其实,考试现在就在进行。这是在考他们的体质,如果这关也过不了,即使骑术再精湛也进不了骑校。

    好不容易等到张锐这组进场。在一名领考的少尉带领下,一百名考生排着队进了校场大门。

    少尉将张锐等人领到一处有顶棚遮盖的地方,让他们在里面等候上场考试。张锐进了阴凉地后,才长长地出了口气。如果不让他喘口气现在就上场考,恐怕他射出的箭十之八九到不了靶上。

    休息了十几分钟,那名少尉高声叫集合。等他们集中后,对他们说道:“你们20人一组进入考试场地。一组考完后,才换另一组上。没有通过考试者,立刻离开考场,不必在去门外等候。通过考试的,要在门外继续等候,都听明白没有?”

    张锐等人齐声回答:“听明白了。”少尉便开始了点名,张锐没有在第一组名单里,便在这里等着。

    这个地方可以看见考场内的情况。考试场地非常大,按照考试内容分了许多区,每区有三名考官评分监考。张锐一看考试内容,就更加有了信心。因为考试内容,与他在丰宁练马场的训练内容一摸一样。甚至考场的大小,也与丰宁练马场布置的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这里比丰宁练马场大,区域划分的更多,仅此而已。

    张锐这时在心里感谢起教自己骑术的那位老先生。那位老先生叫什么名字,他到现在也不知道。都是先生、先生的这么叫着,从来没有打听过他的名字。不过他现在可以肯定那位老先生是从过军的,不然他的马场布置和训练内容也不会和这里一样。

    场内这时已经开考。张锐见一名考控马的考生,在弃缰翻越第一个障碍时就摔下马了。伤的不轻,被人扶着才能起来。

    转头,又见另一个场地考射移动靶的考生,一箭差点把拖靶的那匹马给射中,立刻被考官中止了考试赶了出去。

    场上其他考生的表现也差不多,有的甚至连复合弓都拉不开。张锐暗暗偷笑,看来宇文歆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些人去考考什么参谋、后勤学校之类军校或许还有机会被录取,考骑兵学校真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一场考试下来,二十名考生中,只有一人留了下来,其余的都被赶出考场。张锐知道,那个考生等会出去后,还要接着考体质。

    他正在东张西望,忽听有人高声叫他的考号。“5725号考生出列。”

    张锐立即出列,跑到叫他的少尉身前,高声的回答:“到。”

    张锐动作迅速、声音洪亮让那名少尉很满意,收了他的考号,对他说:“你先考射移动靶。五壶箭,百米射中红心二十箭为合格,三十箭为良好,四十箭者为优秀。去吧。”

    “是。”张锐高声回答一声,跑向少尉指着一块场地。那边已有马夫牵着一匹战马在等候,见到张锐来后,便把缰绳递给他。张锐没有接缰,单臂撑鞍跃上马背,脚镫轻磕马腹,那马便跑了起来。

    张锐打开马侧悬挂的弓匣,取弓在手。在马接近拖靶百米时,左脚蹬轻点马前身,战马立即转向朝右侧跑去。这时,他又从箭壶中取出六枝箭来,五枝咬在嘴里,一枝搭在弓上,也不用多瞄,手指一松,箭就射了出去。

    首箭命中靶心,张锐信心大增,不断从口里取下箭射击,瞬间将六枝箭都射了出去。然后又再取六枝箭,重复刚才的射击动作。

    张锐快若流星般的射击表演,看得其他在等候的考生目瞪口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箭能射的这样快速,这样精准。要是一枝一枝从箭壶里取箭来射,速度肯定不会有这样快。有些考生就想,等会自己上场的时候,是不是也学着咬箭射击呢?咬箭他们可以学,但是张锐几乎不瞄就射的功夫,他们是怎么也学不去的。

    张锐这样射击,也是在三年前想到的。那时,张锐刚练骑射没多久,总感得射速太慢。于是他就一弓两箭三箭的射箭,结果成绩惨不忍睹。

    向马场老先生请教,老先生听了就笑出来声来。“一弓多箭?自古也没有人能这样射过箭的。就是你全部掌握射箭的风速、弧度、预见对方的动作这些基本要领,能在马上一弓一箭的百发百中都是几乎不可能的。还想一弓多箭?你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哈哈……”

    张锐不服,说道:“书上有很多都是这么说的,一弓三箭四箭射出能同时射杀目标。”

    老先生怒道:“那是骗人的鬼话!你也相信?看你小子平日也挺机灵的,怎么会相信那些胡编乱造骗人的话?去,一箭一箭地射,不要老想不切实际的东西。”

    挨了老先生一顿训,张锐也知道那些东西是骗人的了,是文人们丰富想象的艺术加工,也就彻底放弃了一弓多箭的想法。后来经过刻苦训练,张锐射箭的准确度越来越高,就连老先生都夸他有射箭天赋。

    这时,他又开始嫌射箭的速度慢,便动脑筋想办法。后来还真让他想出了办法,就是今天他用的用嘴咬箭的射箭方法。这个法子被老先生知道后,没有再训他,反而连声夸奖。说这样的确能节省取箭时间,还说自己要是年轻几岁,也要这样试试射箭。

    就这样,张锐三年多来,都是咬箭练习射击。这种快速的射击方式,也养成张锐凭感觉和经验去射击的习惯。这也幸好是他学射箭不久就养成的习惯,如果以前一直是靠眼瞄着射击,就是后来想改也不容易。

    张锐的这一番表现,看得场边考官们纷纷点头。当五壶箭射完后,验靶小吏报:“中红心四十二箭,中箭靶十八箭,无脱靶。”考官们纷纷举起优秀的牌子。

    张锐也甚是得意,自己第一场就是满堂彩,信心也更加足了起来。随后他的控马和定靶也都是得的优秀,于是不免有些骄傲起来。俗话说,乐极生悲!最后一场,轮到他考劈杀的时候,出事儿了。

    张锐骑在高速奔跑的马上,侧挥骑刀冲着第一个木桩而去。他要连续砍掉十个木桩上插着的人头形草袋,并且要从颈部砍断才能获得优秀成绩。由于之前他的成绩全是优秀,所以他根本没有考虑过用其他的方式,直接冲着草头和木桩之间狭小的缝隙处砍去。

    骄傲过头总要付出代价,张锐挥出的第一刀就没有砍正部位。骑刀没有从缝隙中砍过,而是从缝隙下方几寸的地方一挥而过,连着砍下一截木桩。

    第二个木桩离第一个只有二十米远,对高速奔跑的马来说就是一两秒之间的距离。张锐还在自责第一刀失手,第二个木桩就到了眼前。挥刀又砍出,结果还是没有砍中部位,又是连着木桩一起砍断。张锐脑袋立刻就蒙了,动作更加变形,接下来的四、五个木桩都没有砍正部位。

    也该他背运,在砍第七个木桩时,他手中的骑刀,“啪”的一声折为两段。木桩没有断,眼看马就要冲了过去。张锐也来不及多想,左脚蹬到马鞍上的套脚绳上,身体倾向右侧,用拳头狠击木桩。

    马高速驰过,木桩被张锐的拳头击成两段,断裂的木桩飞出去七、八米远才落地。刚刚击断这个木桩,后面的木桩眨眼又到。他也顾不得手疼,又是一拳击去。

    场外的考官、考生们看见张锐斜掉在马背上一连用拳头击断了四根木桩,皆面面相觑。都在想,他的拳头还是肉长的吗?

    等张锐回到场边跳下马背,才见自己的右手关节上的皮都已破裂,鲜血不断地涌出,急忙从身上掏出汗巾来包扎。

    张锐正忙着包扎伤口,就听见刚才的那名少尉在吼:“5725号考生,这里是考试场不是练杂耍的地方。你给我听好,等会去把折损的骑刀钱交了。这次不是看在你是第一次参加考试的份上,现在就把你逐出场去。这次你的成绩是合格,是合格!听懂了吗?”

    张锐痴痴呆呆地望满脸怒容的少尉,也不知该如何回答。那少尉见他没有回话,又厉声喝道:“听懂了吗?听懂就给我回话。”

    他这才醒悟过来,深施一礼回答道:“听懂了。给您添麻烦了,请原谅!”

    那少尉也没有再理会他,转身而去。张锐抬起身来,对着他的背影又开始发呆。
………………………………

第二章 清源

    第二章清源

    清源位于辽州西北部,因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清源的西面是呈羊角状的羊角沙漠,东面是绵连千里的平吉山脉南麓。从北方的平州大草原进入南方的辽州平原这里是必经之地。

    当年上将孙策,便是在清源与鲜卑人作战时阵亡。圣祖和鲜卑人议和后,在清源筑城以防御鲜卑人,并调燕公夏侯渊所部在此驻守。燕公所部与驻吉州胡公张辽部、驻并州韩公司马懿部、驻夏州凉公马超部、驻长州魏公魏延部,对当时的鲜卑人实施战略上的半环形防御。

    汉元433年,圣祖下令征伐鲜卑,五路大军齐发,涌入鲜卑境内。五军之后,是英公周瑜统率的二十万后军,作为整个战役的总预备队。

    鲜卑人对汉帝国五路大军左右招架,不久溃不成军,朝北方,朝着西方溃败而去。鲜卑人的战略构想是想把汉军在草原上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