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卫权也没有推辞,条理清晰地为张锐分析这份龚朝明的资料:“从情报上看,龚朝明造反以前是个老实本分、谨小慎微、非常顾家的普通预备役下级军官。他没有不良嗜好,唯一的爱好就是和亲朋好友一起去钓鱼。之所以后来跟着钱立本造反,也是为了报答钱立本的援救之恩,所以,也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念及情义之人。”

    他说这么大堆话,张锐还是一头雾水。这些事情资料上都有,他不明白梁卫权为什么还要专门地强调一遍。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地听下去。

    “龚朝明这次从巴郎县率军出击,行军必然会沿梅水行进,在岩县转道向黑水河而去。”梁卫权终于说到了重点,“而岩县离龚朝明的老家水桥镇只有五十里地。按龚朝明的个性,他到了岩县必然会顺道去水桥镇拜会以前的亲朋好友……”

    “所以,我们就有机会将他一举擒获!”张锐的反应不慢,梁卫权的话还没有说话,他就已经考虑到下一步的计划了。

    擒获或是杀死龚朝明,叛军必然会军心大乱。再以兵攻之,叛军肯定不堪一击。一想到能轻松的化解叛军的这次进攻,张锐的心情就大好,拍着额头笑道:“我怎么开始就没有想到这招?”

    转而又拿起那份情报,对梁卫权说道:“看来真是隔行如隔山,要不是阁下的一番分析,我就是拿到这份情报,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

    梁卫权对张锐也进行过一番了解,知道他明白后定然不会让自己白跑这一趟。见他已经有了想法,便接着把准备好的其他资料也尽数交给了他。

    而张锐看见梁卫权带来的这些水桥镇的详细地图以及与龚朝明相关人户家的地形图时,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也第一次深深感悟情报分析的重要性。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梁卫权分析出龚朝明会去水桥镇,他哪里又会去准备这些相关的资料。如果没有这些详细的资料,即使游骑后来发现龚朝明去了水桥镇,马上出兵去捉拿他,也只能下大包围、撒大网,确不一定能捕到大鱼。现在好了,有了主攻方向,只要龚朝明去了水桥镇,那么就成了瓮中之鳖,信手拈来。

    结果也真是如此,据伍安传回来的战报称,捉拿龚朝明的行动中非常顺利。如果不是那几条番獒,整个行动过程堪称完美无缺。

    而梁卫权得知番獒致人伤亡之后,很自责地道歉说:“对于游骑遭受的损失,下官万分的难过。这都是下官的情报不够完整所致。回去后,下官一定查清楚,情报人员为什么没有把周姓家族养了几条番獒的情况报告上来。”

    张锐见梁卫权说得认真,反而劝解道:“梁大人,其实如果不是你们准备的情报详细可靠,游骑的伤亡就不止这几个人了。我看你就不必再追究了,也许那几条番獒是那家人后来才养的也说不定呢。”

    梁卫权一脸严肃地说道:“不可能。收集关于龚朝明的资料,是我到任之后在开始做的。这才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周家后来养的獒犬也不会长到这么大。细致,细致,再细致。这是我对部下一再的要求。结果还是出了纰漏,竟然忘了汇报这么重要的情报。这次教训深刻,内部必须要好好做一次整顿,这种错误决不能再犯!”

    其实张锐并没有在意过番獒之事,他对暗探们的工作已经感到非常满意了。见梁卫权还在挑剔,不禁暗想,幸亏自己没有进监察院,不然遇到这么挑剔的上司,自己肯定耐受不下来。

    同时,他也对梁卫权有了新的认识。也许正是因为他兢兢业业、细致入微,才能在情报领域出类拔萃,年纪不大就已经担任州巡察使了,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这时,他还不能预知,这个梁卫权今后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如果他能预见到梁卫权对他的巨大威胁,恐怕会毫不犹豫地杀掉这个以后被他恨得咬牙切齿的祸害。

    送走梁卫权后,张锐便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部队的清理整顿中,战事就全权交给高朔和罗济负责。对付失去主将的三万叛军,还不值得他亲自出马。

    几天后,高朔和罗济满面春风地凯旋归来了。他们报告说,三万叛军听起来数量不少,但都是滥竽充数,能打仗的屈指可数。失去主将后军心大乱,个个丢盔弃甲、夺路而逃。但真能逃回去的还不足五千人,其余的不是被击毙就是被抓获。

    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张锐想起伍安的战报上说的龚朝明的亲兵放哨时,竟然还聚在一起烤火,他就暗暗摇头。这些人哪称得上是军队,纯粹是一群乌合之众!

    放哨时不分明哨、暗哨就算了,还在黑夜里聚在一起烤火,这不是明摆着给敌人指明目标吗?这样的叛军,如果不是碰到内乱,要不了三个月,自己就能消灭干净。

    因此,张锐听罢高、罗二人的汇报,没有感到什么意外的惊喜,只是夸奖了二人一番。后来,当高朔问起俘虏怎么处理时,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问道:“你们抓了多少俘虏?”

    罗济笑着回答道:“我们回来时,各部抓获的俘虏还没有来得及汇总。大概在一万人左右吧,至少不会少于八千。”

    八千人!我拿什么给他们吃?一想到有限的粮草,张锐就觉得头痛不已。本来,出兵前他是向太尉保证过,在今年年底之前会平定叛乱。不过,在准备粮食物资时,他还是申请了一年的额度。

    虽然他当时有信心在半年内平定叛乱,但也不能不留一手。万一平叛过程中遇到什么不可知的缘由,耽误了剿匪期限,在后期粮草没有运来前,全军将士岂不是要饿肚子?多申请点粮草物资,也能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即便最终是按期平定了叛乱,还是可以把剩余的物资抵作以后月份的粮饷嘛。

    也许太尉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最后批给了他一年的部队开支。并且,他利用在调配处任职的便利,在他还没有到达西平城时,所有的粮饷、物资都已运抵。

    都说军队是国家用钱堆起来的,一点都没错。就拿一个帝国的甲等军团来说,每年的正常开支就需要上千万金币。其中,军团将士的俸禄每月就需要大约六十万金币,伙食开销在十万左右,再加上破损装备的更替等等开支,每月至少八十万金币。如果是骑兵军团,开支还要高上四成。再如果遇到战事军团需要开拔,所需的费用就更加惊人。

    参加番州平叛的军队数量,虽然略少于一个军团,但四万人一年的粮饷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本来张锐从来没有关心过粮饷物资之事,都是交由陈剑负责管理。

    但后来,果然朝廷发生剧变,自己带领的部队也大变样,张锐暗自庆幸自己留了一个后手。不然,即使他不想参与内战,也没有足够的粮饷留下来继续剿匪。

    他考虑到内战可能在一年内不会结束,那么归自己指挥的这些军队除掉走的人,西平城中囤积的粮饷、物资足够他们从现在开始的一年所需。

    他打定主意,只要内战不结束,这边战事即使再顺利,打到最后叛军只剩钱立本一个人,也不会立马就把他灭了。他只需要一个名目继续的留在这里,哪怕这个名目站不住脚也无所谓。

    本来一切都是计划好的,现在突然多出这么多俘虏,这该如何是好?朝廷不乱,这边抓了俘虏,还可以交给朝廷当作奴隶给卖了。可现在无论是上都还是洛阳的朝廷,都忙着防备对手的明枪暗箭,谁还有心思关心这些事?

    范明是战区参谋长,战区的大小事情他都要过问。这时,他见张锐面有难色,便猜到了其中的原委。说道:“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不妥善处理会拖累我们的。”

    张锐叹了口气说道:“有什么办法呢?现在上都和洛阳两边都忙着备战,粮草都十分紧张,谁会理会我们这边?而番州、凉州、长州这几个地方这几年又常年干旱,哪儿也找不到多余的粮食。除非杀了他们,不然真没有办法。”

    “殿下,万万不可!”高朔听到张锐说要杀了这几千俘虏大惊失色,连忙叫道,“他们可不比突忽人,从武帝时期这个地方就属于大汉了,这个地方的人甚至比我的祖先都早成为汉人。咱们是大汉的军队,现在却要屠杀汉朝的子民,这如何使得?”

    张锐本来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起杀心,见高朔如此的紧张,不由笑了起来。这个高朔虽然脾气有些怪异,但心地很善良。为了救这些,竟然把自己的祖先抬出来。他是匈奴人的后裔,说起来的确比这个地方的人成为汉人的时期更晚。

    张锐看了看范明和罗济,他们也面露有不忍之色,神色紧张的盯着他看,张锐摇头笑道:“我只是开开玩笑而已,并没有真的想把他们杀了,你们用不着这么紧张。”

    这几人心道,在西部草原剿灭那些部族的时候,也不见你是说笑。你要是真下狠心,杀这几千人,也不过是当作头点地。

    此后几天,张锐不再提杀俘之事,但事情并没有解决,近万俘虏每天要消耗多少粮食!几人一起苦眉愁脸的想着对策。

    又过了几天,张锐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对高朔等人一说,都说可行。于是张锐立即写信,并派人快马加鞭送出。

    而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刘武周、陆柯等人回到了上都。太尉见到他们回来,也没有给他们休整的时间,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应对洛阳方面准备发起的进攻。
………………………………

第九十九章 升迁

    第九十九章升迁

    汉元797年10月1日,陆柯一大早就起了床。匆匆洗漱完毕,吃过早点,就带着六七个亲兵出门了,朝着上都城而去。

    他是昨日回到上都的,住在西城外的一处别院中。当夜就有文书送到他的府上,通知他今天上午九点到文渊阁参加会议,务必准时到会。

    他没有住在城内,是因为他城里的宅子已被烧成了残垣断壁。昨日晚间,夫人向他哭诉道,因当时走得匆忙,家中的贵重物品都没有来得及收拾、携带,结果都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如果不是几年前买了这处别院,现在连安身之处都没有。

    对于财物,陆柯向来看得很淡。他安慰夫人说,宅子我们今后可以再买,家具什物今后也可以再添置,再贵重的物品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要人健在就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昨日,他听夫人转述了上都城的状况,已经有了一些心里准备。可今天,他踏进上都城的那一刻,还是被眼前的惨状给震惊了。

    往日繁华的闹区,已成了一片瓦砾,往日熙攘的街道,而今一片凄凉,行人寥寥无几。他甚至可以在永乐大街上策马飞奔,根本不用担心会撞倒路人。

    据天佑帝一方宣传,上都城是被东王一伙人撤离时下令放火烧毁的。可陆柯从夫人口中得知的消息是,杀人放火之事几乎都是第十五军团的人干的。最后,他们还因护驾有功,杀人放火的行径居然没被追究。

    陆柯哀息不已,这个世界最大、最繁华的都市竟然被毁成这幅惨状,就是用十年光景,也不能恢复如初。

    行到皇宫附近,这里的状况稍微好一点。起码整个皇宫建筑群,还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但里面的金银财宝有没有丢失,就不得而知了。

    一队近卫军骑兵负责看守宫门,见他们到来,一名军官老远就举手示意,让他们下马步行。陆柯下了马,让亲兵们原地等待,自己步行走向宫门。

    “陆将军——”近卫军军官朝他行礼致敬。

    “你好。”陆柯礼节性地回了一礼,一抬眼看见了正朝这边跑来的杨英。

    “姐夫,你回来了,我真高兴!一路上还顺畅吧?”杨英亲热地奔上前来与他握手。

    陆柯用力拍了杨英的肩膀一下,说道:“听说你这次精神头十足,一路将东王他们追击到信阳一带,还俘虏上万人。不错啊,指挥能力、判断能力很有长进!”

    杨英咧嘴一笑:“这还不是跟你学的吗?当初要不是你手把手地教我,我哪有今天?”

    陆柯像是随口一问:“听说你执掌近卫军了?”

    “暂代的,暂代的。”杨英眼睛里闪烁光芒,嘴里谦让着,“处道殿下升任枢密院参议长后,近卫军指挥官的位置就空缺了下来。在朝廷没有派来新的指挥官之前,我暂时代理。”

    陆柯微笑了一下。他心里明白,虽然太尉一项严于律己,越是身边的人越不容易晋升。但对自己最疼爱的的杨英来说,这次的机会一定会给他的。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杨英基本上是稳坐近卫军指挥官的位置了。这种事情不宜深谈,陆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