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集过来,勉强可以装载三万人。

    随后,他又将自己的部分亲兵和十五军团中的武艺高强的勇士,冒充元景山的先行部队,混进了芜湖城堡,然后里应外合,一举夺取了这座要塞。

    在夺取芜湖要塞的当天夜里,十五军团左师的三个营首先渡过长江,夺取了江北岸的大新镇,为后续部队建立渡江点。是夜,十五军团左师和后师全部渡过长江,然后按照计划朝着预定地点奔去。剩下的部队,在陆柯的率领下,继续乘船顺江而下朝着南京奔去。

    第二天,天一亮,南京方面首先收到了芜湖城堡传来的消息,说是元景山已到芜湖城堡,将在今天前往南京。于是南王把江南、江北大营的将军们都召集到了南京,准备欢迎元景山的到来。

    过了中午,南王和十余位将军正在焦急地等待元景山的到来,突然一个家臣慌慌张张跑过来,惊慌失措地对南王启禀道:“王爷,江面上发现大批船只顺江而下,看样子像是长江舰队的船只。”

    “什么?!”年少的南王脸色大变,问道,“敌人都到了家门口了,芜湖方面为什么没有传来消息?”

    “这……这臣就不知道了。”家臣结结巴巴地回答道,他也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芜湖要塞会放过来了这么多敌人。

    “蠢驴,都是一群蠢驴!”南王气急败坏地骂道,他现在除了骂人之外,也没有别的主意。

    “王爷,南京城是守不住了。您还是跟随末将去江南大营咱避吧。”一名江南大营的将军,见南王一直在破口大骂,便提出建议。

    “好!孤吩咐人收拾收拾东西就走。”终于,南王止住了骂声,要叫人收拾细软。

    众将面面相觑,心想:敌人已经快到家门口了,逃命都嫌来不及,你还想着收拾东西带走?

    一个将军壮着胆子说道:“王爷,东西可以叫下人收拾着,您还是赶快移驾吧。”

    南王想想也对,就随着这些将军朝江南大营而去。

    然而,陆柯所部并没有在南岸登陆,而是在北岸下船,并对毫无准备的江北大营发起了进攻。江北大营的第十七军团的高级将领们,几乎都去了南王府,准备迎接元景山。遭到突然袭击,又失去了指挥,当即大乱。

    抵抗没有一小时,将士们感觉对方势不可当,便丢盔弃甲惊慌地西北方向逃窜。陆柯带领着部队紧追不舍。入夜时分,当第十七军团逃到福安镇时,被早已到达的十五军团左师和后师堵住了去路。在前有敌军,后有追兵的情况下,第十七军团彻底崩溃了,各自为了保命夺路而逃。

    陆柯下令,十五军团左师和后师继续追击溃军。剩下的人,又火速返回江北大营。并在第二天黎明之时,再次登船渡过长江,在南岸登陆。

    随着东方天际泛出一抹曙光,十五军团在长江舰队的配合下,朝江南大营发起了进攻。南王等人本以为敌军去攻打江北大营,至少几天之内,不会过江南下。他们正在商议是否过江去支援江北大营,没想到天刚一亮,敌军竟然又出现眼前。

    陆柯这次带来了众多的投石机,把上都制造司库存的火油弹也带来了一半。他下令,把这些火油弹一次全部投射出去。

    南王等人哪儿经历过这种场面,见敌人投出的火油弹如雨点般落下,纷纷心生退意。一个家臣建议道:“我们还是朝南撤吧。”

    南王沮丧地问道:“我们又能去哪儿呢?”

    另一个家臣建议道:“我们去吴郡,暂且避过敌人的锋芒。待重整军势后,再联系北岸的部队,一起对敌人发起反攻。”

    尽管有些将领不同意这个意见,但南王说了算,于是又按照南王的意思下令撤退。可是,“有次序的撤退”还没有开始,整个江南大营就乱套了。这里的部队是由各家族的家族军组成,纪律还没有江北大营的第十七军团严明。

    从一开始,撤退就变成了溃逃。奉命担任断后的那支部队,跑得比谁都快。恐慌气氛影响着每一个人,军官们再努力,也喝止不住逃散的部下。

    就这样,陆柯几乎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就攻克了江南大营,还在追击过程中,围歼了二万余人。

    当天夜里,北岸的左师和后师也传来捷报。敌第十七军团除了万余人侥幸逃脱外,其余的不是被斩杀就是被俘获。

    陆柯一方面派人把旗开得胜的消息传回上都,另一方面又开始集结部队,准备继续朝南追击南王等人。

    很快,上都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上下一片欢腾。五万人,只用了两天就击败了十余万敌军,这样的战绩自古以来都少有。于是,绝大多数人都把陆柯看成了帝国新一代的名将,甚至称他为新一代军神!这次智夺芜湖要塞、智取南京,使陆柯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

第一百零二章 彪骑军的瓦解

    第一百零二章彪骑军的瓦解

    南京之战的消息传到番州,已是十月底。(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张锐把手下的将领们召集起来,对南京之战战进行了一番研讨,目的是学习经验、总结教训。

    会上,来护儿感言道:“陆柯此人真是不简单,年纪轻轻就指挥过四次大型战役,而且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我看他的指挥能力、决断能力已不在杨素之下,甚至可与当年的威武候相比拟。”

    来护儿把陆柯提到与他尊敬的老上司贺若弼同等的高度,足见他多么推崇陆柯的用兵智慧。然而游骑团出身的骑军将领们并不这么看,因为他们对陆柯抱有成见,对他取得的这些战绩不以为然。

    罗济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讽刺道:“陆柯的运气,是我平生所见最好之人。他指挥的那几场战役,就是派个傻子去也能取胜,只不过每次都让他捡了便宜。你们说,不是他运气好是什么?”

    范明笑道:“不是他运气好,是他娶了个好老婆,不然这些事情也轮不到他去。”

    罗济一拍额头,像是恍然大悟:“对啊,是这个道理,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转而又对范明开玩笑道,“不愧咱们的参谋长啊,看问题就是比我等深入。”

    来护儿被罗济、范明的话说得莫名其妙,他不明白他们为何对陆柯有这么大的怨气。虽然心里纳闷儿,但此时不便与罗济等人争论,便不再吭声儿。

    宇文歆与陆柯没有过节,但他听说过白堡之战时,陆柯不肯直接救援张锐的情况。于是也颇看不起陆柯的人品,这时出言附和罗济道:“说起陆柯指挥过的战役,除去这次之外,其他的三次的确全凭运气。就拿乌河城堡之战来说吧,多伊利的十万之众,已被我军切断后路有半年之久,军心、士气都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战区要出兵消灭他们,无论派哪位将领去对战,都是手到擒来。而刘武周偏偏建议韩擒让陆柯去,这其中很难说有没有私心。”

    “白堡之战也是如此。”范明阴森着脸说道,“不是我们在白堡把哈山、兰伊的十余万人拖得精疲力竭、毫无斗志,他最后哪儿能轻松地捡到便宜?”

    就连高朔也说道:“还有与鲜卑人作战时的乌河战役,也是我们在后面打乱鲜卑人的阵脚,他才能一举突破鲜卑的防线。”

    罗济见这么多人挺他,就越发得意:“听说,还有人称他为新军神?真是太可笑了,这样都能称作军神,那我们殿下该称什么?武圣?还是武神?”说罢哈哈大笑,一旁的范明、高朔等骑军将领们也哄堂大笑起来。

    张锐心里暗暗好笑,陆柯算是把飞骑军的将领们全都得罪了,这辈子也甭想从他们那儿听到好话。同时,他也觉得宇文歆之言有理。乌河城堡之战时,刘武周推荐陆柯指挥那场战役,的确是怀有私心。不然,便宜果子哪能轮得到陆柯捡。

    要是这次会议只是飞骑军的内部会议,张锐也就由得罗济等人把牢骚发个够。不过此时,他看见来护儿等步军将领们直皱眉头,知道应该阻止他们继续发牢骚了。不然,不了解游骑团与陆柯之间恩怨的人,如来护儿等,定会把骑军将领看成是骄傲自大,心胸狭隘之人。他们会认为骑军将领不能容人,眼红别人取得好战绩。

    他对还在余兴未消的骑军将领们摆摆手,喝止道:“好了,好了。召集大伙儿来是讨论本次南京之战的经验教训,不是来回顾陆柯曾经指挥过的战役的。”罗济等人这才安静下来。

    张锐又环顾了一圈众人,问道:“谁来说说看,这次南京之战里,陆柯的指挥上有哪些精妙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众人皆沉默不语,罗济等人是绝对不会出言夸奖陆柯的,而来护儿等不想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与飞骑军将领们结怨,所以也不愿意主动发言,大厅里陷入一片沉寂。

    无奈,张锐只好自己总结道:“纵观这次南京战役,充分显示了陆柯敏锐的判断力和非凡的决断力。作战前,他料定洛阳方面会派元景山去南京,所以假借元景山之名巧取了芜湖城堡。而后,他判断南王等人会先据守江南大营,所以他就去先进攻江北大营。在击败了江北大营的第十七军团后,又没有全军追击,而是分兵又连夜渡过长江,打了南王等人一个出其不意、措不及防。促使南王慌乱之下会作出放弃江南大营,向南撤退的错误决定。”

    “而南王逃走后,陆柯甚至没有进入南京城,而是在后紧追不舍,不让其有喘息之际。最后在吴郡将其擒获,一举平定了东部局势。可以说,陆柯在此战中的每一个行动步骤都是及时正确的。他在作战决策之中表现出来的迅速、果断,就是需要我们学习的精髓。”

    来护儿听了张锐之言连连点头,但罗济等人却只是撇了撇嘴,看样子并不服气,只是没有出言反驳而已。张锐叹了口气,飞骑军将领们对陆柯的怨气太重,这次选择用陆柯的战例进行点评,大家的抵触情绪很大,只怕收效甚微。

    散会后,张锐正想把罗济等人叫住,再好好“开导”他们一番。许旺却来报,彪骑军指挥官司马逸来了。罗济等人闻之如获大赦,一哄而散。张锐见之,又好笑又好气,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向前厅走去。

    见到司马逸时,张锐吃了一惊。上次与他在西凉城一别,这还没有到两个月,司马逸的面容看上去苍老了一大截。

    一问,才知彪骑军散了。“唉!”司马逸长叹一声,脸上满是悲凉之色,“老夫一直努力想维护军团的完整,可最后的局势还是不能由老夫控制。这支有着数百年传统的军团,最后竟然在老夫的手上散了,老夫真是愧对彪骑军的前辈们,死后也无颜去见他们。”

    司马逸的在彪骑军干一辈子,他的青春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这支部队。最后,他还要眼睁睁的看着这支部队瓦解了,所受得到打击是可想而之。

    张锐是在彪骑军中实习的,在那里他经历过很多人生的第一次,也遇到了夏侯极、荀寿这样的良师益友。所以,他对彪骑军也有很深厚的感情。当初从骑校毕业,如果不是自己家族的祖先们大多都出身于飞骑军,他肯定会选择去彪骑军。

    现在猛然听闻彪骑军解散,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难过。呆楞了半响,才问司马逸:“怎么会突然解散呢?”

    司马逸黯然地说道:“贤侄,虽然老夫想学你既置身事外,又保持部队的完整,可老夫的条件不能与你相比啊。”

    张锐一头雾水的又问:“此话怎讲?”据他所知,司马逸在彪骑军中的威信很高。所以,前一阵子他才能在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下,保持军团完整。可转眼间,彪骑又分散瓦解了,这让他十分困惑。

    司马逸苦笑道:“军队是朝廷养的,彪骑也不例外。军团以往的物资、费用,都是朝廷三个月划拨一次。而朝廷的上次划拨的物资,距今已有五个月了,也就是说,在没有得到军饷、物资的情况下,老夫已经硬挺了两个月。”

    说到这里司马逸看了张锐一眼,羡慕地说:“贤侄,说实话,老夫真是羡慕你。出征前朝廷为你准备了大批的物资、军费,所以你不必为此烦恼,至少目前如此。而老夫,这几个月连做梦都在寻思从哪儿去找物资、找军费。”

    “军团所需的粮草,老夫可以通过关系找本地的官绅暂借。可拖欠将士们的军饷,老夫就实在无能为力了。军团一个月就是六十多万金币的俸禄开支,这让老夫到哪里去找这么多钱?将士们领不到俸禄,家中的老小又该怎么办?一些家境不好的将士,三天两头来找老夫诉苦,说家里已经到解不开锅的地步。这两个月,老夫私人已经为此添进去近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