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5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昊捋了捋唇上颇为漂亮的八字胡,自信地说道:“只要有不怕死的决心就好。我已经派人去破坏前面的道路和桥梁,加上我们拼死阻挡,我相信一定能在天黑前把敌人挡在望溪河以南。”

    吴平听荀昊屡次提到望溪河,便问道:“难道统帅派出的援军会在天黑前赶到望溪河?”

    “统帅派来的援军?”荀昊摇摇头说:“也许会有,也许没有。”

    吴平被荀昊的回答搞糊涂了,疑惑地望着他。

    荀昊笑了笑,说:“吴团长,统帅有没有派出援军,派出了多少援军,援军在什么时候到达,我不知道。”

    “啊?”吴平吃了一惊。他本以为荀昊所部是统帅部接到的他军报,而派出来的援军前锋,结果并不是如此。这不能不让他感到惊讶。

    荀昊所部在这里吴平相遇,确实是偶然的。几天前,当孙晟看到从刘炯处转来的那份假情报时,就开始着手布置抓捕“内奸”的行动。对付几个主力军团的将领好办,只需将他们骗来总部,一举拿下便可。

    但对付几个有通敌嫌疑的家主就不好办了。那些家主的部下都是他们的私兵,他们不像军团的将士效忠对象是君主和国家,他们只对自己的主子效忠。所以一旦要对那些家主动手,必须要有效的控制他们的军队。

    孙晟的计划是从前线调来几支绝对可靠的部队,由他们来完成围剿行动。这些从前线调来的军队中,就有荀昊的疾风大队。

    荀昊接到孙晟的命令后,便将分散行动的疾风大队收拢,从防线上后撤回来。在路上,荀昊发现将士们都面带疲惫之色,知道前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而孙晟给的返回期限还有富余,就决定在辛连县附近驻扎休整一日再返回。

    本来孙晟没有确定捉拿几大家主的日期,他还在犹豫,没有想到徐锦率先反了。所幸孙晟之前调来的军队中,除疾风大队外只有另一支还没有到达。集合的部队人数虽然比计划中略少了一些,但这些都是北军中的绝对主力,对付徐锦等人杂牌军还是绰绰有余,所以不到一夜工夫还是将徐锦等人的部队消灭。

    这些事情荀昊并不知晓,徐锦等人反时,他的部队还驻扎在辛连县。昨日夜间,负责外围警戒的巡哨向他报告:距驻地东南方二十里处有厮杀声,并且正在逐渐向北移动。

    荀昊当即集合部队,无奈当时夜色过于昏暗,巡哨无法确定交战双方身份。荀昊只能一面派出大量人马进行侦查,一面率部沿着交战双方十余里外的道路向北而行。直到黎明时,探马才传来准确的消息:是一小部我方骑兵正在骚扰、阻击数万向北突进的南军近卫骑兵军团。

    荀昊最初的反应是不参与这场战斗,带本部人马迅速向军部靠拢。南军数万骑兵已经突进到本方前沿防线身后的数十里外,意味着南军已经全面突破本方的前沿阵线。在这部数万南军骑兵身后必定会有大量的南军步军在跟进,自己这点人马去了也是白白送死。不如暂时向后撤退,汇合军部集结的其余部队再统一发起反击。

    但不久他从南方侦查回来的探马那里得到消息,在这数万敌方骑兵的身后并没有发现南军的其他部队。荀昊有些糊涂了,这部南军骑兵难道是孤军深入?

    之后,又有几波从前沿防线返回的通信兵与荀昊的部队相遇,从他们那里荀昊才知道虽然本方前沿各部昨夜都遭遇了敌军的猛烈进攻伤亡较大,有些地区已经在后撤,但总体上战线并没有崩溃,各部还在拼死抵抗。

    这时,荀昊终于明白了,这数万敌方骑兵的确是孤军深入,他们是想趁着混乱之际一举突破到我方身后。至此,他没有再犹豫,立刻带着部队前来与吴平部汇合。

    荀昊将这些情况大致对吴平说后,吴平有些失望了。他对荀昊说道:“将军,恕下官直言。没有其他部队在望溪河对岸拦截,即使我们拼光这五千人马,也很阻止敌军渡河。而望溪河对岸就是一马平川,一旦被他们渡过望溪河,我方就再也奈何不了他们,我军信阳地区的整个防线也危险了。”

    荀昊笑道:“放心吧,只要我们能在入夜前将他们拖住,到时自会有我们的人马在望溪河对岸拦截他们。”

    “那里来的人?”吴平不解地问。

    荀昊也不再卖关子,将自己的计划如实道出:“实话告诉你吧。昨日我部驻扎在辛连县,中午时有一支我方的重骑营从县城经过向而北去。依我估算,按照重骑的行军速度,他们应该在距我们现在位置的西北方四十里附近。来这里之前,我已派人去通知他们,让他们务必在入夜前赶到望溪河对岸的望溪镇设防。”

    还有一件事,荀昊没有对吴平说明。昨日那支重骑兵营并不是偶然从荀昊的驻扎地路过。那支重骑兵营也是接到孙晟的命令,从前线返回去执行围剿几大反叛家主部队的任务。昨日荀昊之所以没有与他们同行,是考虑到重骑兵的行军速度实在缓慢,他本计划今日一早启程去追赶重骑营,日落时,与他们同时达到军部。

    吴平还有有些疑虑,说道:“一营重骑兵加上他们配备的扈从,还不到二千人。怕还是难以阻止敌军过河。”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天黑前阻止敌军到达望溪河。”吴平发现荀昊说这句话时流露出的神态,很眼熟。仔细一想,这个神情应该是以前在开远候下达作战命令出现过的,都是那么的自信,仿佛一切都自己的掌握中。

    就在荀昊和吴平已经商议结束时,杨英和他的将军们还在争执不休。昨日他们与吴平所部纠缠了一夜,今日一早吴平部退去后,杨英下令全军停下来休整。

    本来马钰和李宽都反对部队停下,不过杨英却以将士们激战一夜,需要吃一顿早饭补充体力,并且需要和各部将领商议一下之后的进军方向为由坚持己见。马、李二人也只好听从。

    部队停下后,杨英将三个师的将军们都召集到一起,一边吃早饭,一边商议之后的行动。

    这时,有人来报:巡哨发现新来数千敌军,看模样应该是北军的疾风大队。听到这个消息马钰和杨英都惊讶地站了起来。

    马钰和杨英都是从彪骑军游骑团出身,别人不知荀昊也就罢了,而这个名字对马钰和杨英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特别是马钰,他进入彪骑军游骑时荀昊就是他的顶头上司,可以说是荀昊手把手将他教出来的,他的战术都是师承荀昊。与荀昊对战,他有着本能的畏惧。

    他向杨英建议:“荀将军的疾风大队来了,我们突入敌后行动恐怕难以实现。趁现在敌人援军还没有全部到达,我们赶紧后撤吧。”

    杨英进入彪骑军游骑担任排长时,荀昊已经是游骑团长了。虽然杨英没有接受过荀昊的直接教导,不过他一到游骑团,耳朵里听到的全是关于这位传奇团长的各种英雄事迹。

    现在在汉军中,也许荀昊的名声没有张锐大。但在彪骑军中,特别是在彪骑军游骑中,荀昊的名声一点不比张锐差,威望更是远远超过张锐。这也是为什么当彪骑军分裂后荀昊决定去投靠安乐帝时,几乎全游骑团将士都跟随他去了北军。

    杨英在彪骑军游骑时,亲眼见识过荀昊的厉害,加之对这位老上司也是充满了敬畏之心。再被马钰这么一劝,也萌生了退意。

    但除了马钰外,其余的将军都不同意撤退,而之前一直对这次突击持反对意见的李宽,这时也改变主张坚决支持继续向前突进。

    他对杨英说道:“箭已离弦,岂有回头之理?现在回撤,先不说回去会不会被追究罪责,就是能不能安全的返回也很难说。经过一夜时间,我们身后的敌军早知道了我们的行动,而我们昨夜穿插过去的敌军防线现在已布满了敌人,我们一旦回撤便会与之遭遇。再加上一直纠缠在周围的这些北军骑兵,能突出一半已经万幸。如此,还不如一鼓作气突到敌后去。”

    马钰反驳道:“正因为敌军已知晓了我们的行动,越往前就会有越多敌军对我们进行堵截。加之又有荀昊、吴平的部队在我们周围进行骚扰,我们岂能突得过去?”

    李宽摇头道:“不然,进攻前夕我方策反了不少敌军,敌人后方已是大乱。即便孙晟迅速派兵镇压,也才刚刚恢复次序。他就是现在派兵来堵截我们,也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而我们呢,现在距离望溪河只不到五十里,只要行动迅速中午就能渡过河去。过了望溪河,敌人就再也没有能力将我们堵住。”

    其他将领也都赞成李宽的意见,杨英经过一番思量,最终同意了李宽的建议。他想:这次突击行动完全是违令行为,如果成功还罢了。一旦失败,即便有杨素护着他,免受处罚,但自己多年以来树立的名声也全毁了。如此这般窝囊的撤回去,还不如赌一把。

    这顿早饭花了一个多小时,队伍从新开拔不到十分钟,负责断后的队伍就遭到了吴平部的攻击。而且这次攻击不同于昨夜的骚扰,在交战短短的几分钟里,双方就死伤了近千人。

    “这完全是一副拼命的架势。可是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杨英在听到战报后,不解地向马钰、李宽问道。

    还没有得到两人的答复,前方又传来遭遇疾风大队袭击的消息。这次荀昊的进攻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前锋队损失了近二千人。前后队这两次袭击中损失接近了三千人马,这样的结果让杨英再次产生了后退的想法。

    李宽见杨英又有退意,不禁愤然道:“既然下定决心前进,就不怕有伤亡。我军遭受伤亡,敌军难道就没有伤亡吗?这次进攻前后的敌军也损失了一千余人。我们就是和他们拼人数,他们也难以阻止我前进。”

    杨英叹息道:“话是如此,可敌军拼命阻击,我们行军速度就是想快也快不起。”

    李宽想了想道:“你把前师的一团给我,我去对付荀昊。再派二千人去阻挡吴平部。你只管率部向前冲,争取在中午前渡过望溪河。”

    马钰、杨英都惧怕荀昊,李宽却不怕。在他看来前队这次伤亡之所以远远大于荀昊的疾风大队,是因为前锋队中混杂了相当一部分原近卫军将士,他们的战斗力当然远远不如都是由原彪骑军游骑团将士组成的疾风大队的对手。

    而他向杨英要的前师一团皆是由原彪骑、飞骑的老兵组成,是新编近卫骑兵军团的绝对主力。他就不信凭这五千身经百战的老兵,抵不过荀昊的不足三千人马。

    只是杨英依然没有同意他的这项提议,杨英指着跟随着中军行动的数百重伤员,无奈地说:“有他们跟随,即使你断后,我也根本无法在中午前渡过望溪河。”

    李宽一咬牙,说道:“你把伤员也留给我。”

    杨英惊讶望着李宽,说道:“那怎么行,你带着伤员就更无法脱身。即使荀昊、吴平奈何不了你,但只要敌军的其他援军一到,你也难逃生天。”

    李宽决然道:“只要大部人马能渡过望溪河,即使我战死这次我们行动也胜利了。”

    这个建议虽然让杨英心动,但他仔细一想也放弃了。诚然有李宽带着伤员断后,他有很大的希望安全地率领大部人马渡过望溪河。

    但这次突进敌后本是他的擅自行动,再让他抛弃一位将军和近万将士的性命来换取行动的胜利,即使这次战役取胜,自己立了大功,也会有严重的后果。而且李宽和杨素是好友,如果被杨素知道自己是在这种情况下抛弃的李宽,他想,即使杨素与自己感情深厚,恐怕之后也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这种事情绝不能做。

    杨英断然拒绝,并大义凌然地对李宽说:“我绝不会抛弃自己的战友,也绝不会抛弃伤员去换取战功。如果非要这么办,我留下来断后,你和马钰率领大部人马先走。”

    马钰连连摇头,抢着说道:“我也不走,我留下来断后。要么还是李将军带队先走吧。”看来他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宁愿留下面对深感畏惧的荀昊,也不愿意先走。

    李宽本没有考虑那么多,被杨英和马钰这么一说,也反应过来。无奈地摇摇头,这个建议便流产了。

    不分兵,部队又接着上路。一路上,荀昊、吴平像发了疯似的轮番袭击,加之不时遇到被荀昊派人破坏的道路和桥梁,所以行军速度一直慢如蜗牛。直到日落后一小时,望溪河才出现在杨英等人的眼前。

    只是河上的桥梁已被破坏,昏暗的河对岸在一片火把光亮中竖立着一大群北军的重骑兵。河对岸的望溪镇里也是人影攒动喊声不断,远处黑暗不知还不知隐藏多少北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