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骑军-第7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务也没有所以可以说对经营钱庄这一行是一无所知。

    杨英还在懊丧中张锐又问了第三个问题:“办钱庄需要开设不少分号。总店也需要留大量的现金。你家里的资金够开多少间分号地?你要知道。要是分号太少转款的业务就少。赚取的手续费也少。”

    “开设一家分号需要多少本钱?又需要开多少分号才能有利润可赚?”杨英眼巴巴地瞅着张锐问道。

    张锐毫不避讳他的赚钱之道很耐心地介绍道:“开设一家分号开办费加上预留资金至少需要十万金币。按照我家以往的经验初期至少需要开设四到五家分号才有盈利。而且钱庄总店的备用资金不能太少否则一旦出现支付不及时就会大大影响钱庄的信誉。信誉不佳钱庄也就没有办法再办下去了。”

    杨英扳着指头算了算苦着脸说:“这么说至少需要六七十万金币才能把钱庄开起来?”

    张锐又饮了一杯酒放下酒杯点点头道:“六七十万是最低的条件如有一百万资金则能保证钱庄更早盈利。”

    张锐暗暗好笑又想赚大钱又不想冒险。天下哪儿有这么好的事情?不过他也不打算力劝杨英他也知道以现在人的头脑、胆识。很少有人敢像自己这样的冒险激进。

    杨英基本上绝望了。就是找人借钱也没有把握能借到几十万金币。他父亲杨坚素来在朝中以清廉闻名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这些年还每年把家中收入的一半捐出作军费家里甚至已到了无一点余款的地步。而且他父亲刚刚才进入凌烟阁领地的全额赋税收入也暂时指望不上。所以即使他去找父亲借钱杨坚也没有多余地钱能借给他。

    剩下的人杨素和他关系最好只要他开口杨素肯定也会借钱给他。只是以杨素的家业来看。借出几十万现金地几率不大。其余的人更不用指望了即使有能力借出几十万金币的人也不会大大方方地就把钱借给他呀。因此。他也基本上绝了开钱庄的念头。

    他正在灰心丧气时张锐却突然说:“如果你实在想开钱庄差多少钱我借给你。”

    杨英先是愣了一下而后脸上浮现出感激和惊讶之色。

    张锐又开玩笑地说:“不过先说好了钱只是借给你的。别以为以后就不用还了。咱们亲兄弟明算帐。以三年为期。到时不还钱休怪我上你家去讨债。”

    杨英也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还当然要还。除了还你的本金之外我还要算利息给你的。”

    “那感情好只要你肯给利息我会笑纳的。”张锐财迷嘻嘻的奸笑着仿佛是做了一笔好买卖。

    杨英一看见他的这副财迷相赶紧又补充道:“我也有言在先付利息给你是可以地但付多少由我说了算。要是赚钱多就多给你一点要是赚钱少或是亏了本那可就不一定能保住利息了。”

    张锐笑道:“你借了我的钱还想着要亏本?就是你愿意我也不答应啊。你觉得怎么样?”

    “好好如此甚好!”这还用说当然瓜分蛋糕的人越少越好杨英哪能不同意?张锐话音刚落他的头就点得如同鸡啄米一般。

    张锐又把地图翻看用手指沿着长江画出一条线说道:“我们以长江为界你在南方我在北方。彼此的钱庄不能开设到对方势力范围内这样既可以避免我们之间无谓的竞争也能不起或是少起冲突。不然以后为了生意而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友情就不合算了。你意下如何?”

    “好!你想得真周到!”杨英举双手赞成这个提议。

    张锐又仔细研究了一番地图而后又说道:“鉴于北方的重镇较多我看还是我们两家都可以在上都和西京开设钱庄。”因上都是在长江以北如果按照刚才张锐划分的区域杨英就不能在此地开设钱庄当然西京也是在长江以北地区。

    杨英忙摇手道:“不必了不必了。还是以长江为界吧。”

    “你也不要客气了我们两家有个地方钱庄开设在一起也有好处的。”张锐见他拒绝便解释道“如果今后有客户需要从南方把钱转到北方去或是正好想反我们两家钱庄也可以互相转款啊。所以有两个地方挨在一起能更方便彼此间的转账。至于手续费收入嘛就各得一半吧。”

    杨英甚是惊讶张锐想出的这个办法直呼可行。两家有了这样的转款业务就不至于把触角伸到对方的势力范围内也就能更好的保持同盟关系。

    吃罢晚饭杨英全家人告辞。张锐和董小意将他们送出大门直到杨英家的马车出了街口才准备返身回府。

    就在张锐刚要走进大门时远处传来一声呼叫:“开远侯殿下请留步。”张锐回头看去顿时惊得后退一步。眼前的这人分明已经是死了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自家门口?这可真是见鬼了!


………………………………

第六十九章 复活的人

    “请用茶。冷不丁一见还以为是见鬼了。跟他握握手就知道尉迟易格的的确确是个有体温的大活人模样没变嗓音也跟原来一样。眼下还正在他对面一起饮茶。这情形既不是见鬼也不是做梦。

    张锐满脸沉痛地叹息道:“尉迟老弟。虽然在战场上我视你父亲为第一劲敌但本人是一直非常敬重他地。对他老人家的蒙难我深感痛惜也遗憾今生无缘亲眼目睹他老人家的尊容了。唉!失去了一位深深敬仰的对手从此征战无趣多矣!”

    尉迟易格悲痛地低下了头。当年他第一次见到张锐时就听张锐说过。他非常敬佩自己的父亲。后来张锐与他的父亲交手他不仅没有听张锐辱骂过父亲反而屡次见到张锐公开对部下说尉迟晖是一个可怕但值得尊敬地对手。所以他完全相信张锐的言语内心也十分感激张锐尊重他父亲。

    唏嘘了一阵张锐又对尉迟易格说:“尉迟老弟我们曾经也是对手但你和你弟弟在战场上英勇的行为也值得我尊重。当年。在战场上不便与你们结交如今你来上都看望我就是我尊贵的客人。所以。如若不嫌弃你我还是兄弟相称吧。”张锐神色和蔼、话语亲切仿佛早就在盼望尉迟易格的到来。

    “大人乃天朝重臣鄙人只是一个有国难投、有家难回的……落难之人哪里敢与大人您兄弟相称?”尉迟易格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酸楚之意猛地涌向他的喉咙。说到最后他的牙齿紧紧咬住嘴唇深怕眼泪会流淌下来。

    尉迟家是鲜卑的八大家族之一即使从鲜卑建国算起也有三百多年地历史。长达3个世纪的时期。尉迟家一直是皇族拓跋氏的忠实卫士信守、护卫着鲜卑国地次序和领土。

    而他本人即使基本上没有希望继承尉迟家业。但也是一个有着美好前途的鲜卑世袭贵族青年。在与汉帝国交战之前他一帆风顺如今却落得个家破人亡、四处飘零的下场。他的家族被拓跋氏灭门了父亲被拓跋氏杀害了弟弟及其家人被鲜卑人通缉。跟老鼠似的东躲西藏。连普通平民的生活都过不上。现在他还不得不低头来向曾经的敌人求助。一种意见是。主动向前来缉拿地鲜卑军投案自。这样的话可以证明尉迟家没有谋反之意对已被捕的家主也有好处能早日洗脱他的罪名。持此类观点的是以一些家中的元老为主。

    第二种意见是家族中地主要人员去投奔右贤王请他出面为家主尉迟晖主持公道。而留下的族人向鲜卑军投降。尉迟易格就是这类意见的代表人。

    第三种意见是立即起兵先击败一万来犯的鲜卑军然后再去向右贤王求救。尉迟敬格是这类意见的主要代表。

    经过一番争执尉迟易格的意见被大家采纳。尉迟俩兄弟带着全家人及数百家族子弟出奔留下几位元老带领全族人向到来的鲜卑军投降。

    尉迟两兄弟带着全家人千辛万苦才躲避过鲜卑军的追杀到达了右贤王的领地。此时弟弟尉迟敬格却对尉迟易格说:“父亲的情况不明我们一路来也没有听到右贤王有声援父亲地举动。现在全家人的性命都在你我之手万一右贤王有变我等岂不是自投罗网?”尉迟易格当时只觉得弟弟太过小心。谋害父亲的是左贤王而右贤王一直与左贤王水火不容他岂能帮助左贤王来谋害自己一家人呢?

    由于尉迟敬格坚持己见。尉迟易格也同意先派些人去与右贤王接触如果没有问题全家再一起过去。

    尉迟敬格担当了这个任务领着两百家族子弟去普六城与右贤王接触。而尉迟易格则带着家里剩下地人躲在伏尔河以西北部的一处密林中等待消息。

    果然尉迟敬格的担忧成了现实。尉迟敬格等人遭到了右贤王部下的围攻两百余家族子弟最后只有十余人冲出包围圈尉迟敬格也受了重伤。

    尉迟敬格等人返回会合地点的路上巧遇到父亲尉迟晖的侍从官班图。从他的口中得知其父尉迟晖已被凌迟处死。而留在家族领地的族人也遭到了屠杀大部分族人被杀死少部分逃到北面。

    尉迟敬格和班图把这个消息带回后。尉迟部与两位贤王都有深仇大恨不可能归附其中一方。而按尉迟部现在地实力又没有能力阻挡两位贤王的部队的进犯。

    因此尉迟敬格任命哥哥尉迟易格为尉迟部的使者。到汉帝国上都来谋求庇护。尉迟易格来到上都已经有几天了他也向礼部提交了文书。只是一直没人理会他也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尉迟易格知道左右贤王的使者都来了上都于是此事不能再拖。如果汉帝国把伏尔河以东地区交给了这两家中的任何一家尉迟部都没有了再立足地地方。

    此刻他想起了张锐。张锐虽然曾经是他们的敌人还俘虏过他和弟弟尉迟敬格。但被俘期间张锐一直善待他们即使弟弟经常恶言讽刺他他也没有动怒。最后还在将要撤兵回国前释放了他们兄弟俩。

    对尉迟易格来说张锐能够如此礼待他们兄弟俩是出于对教友的关照。这次。他来求张锐帮忙寄希望张锐能看在教友的份上再帮他一次。说到最后他还忍不住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圣经中教友间相互帮助的故事想借此感化张锐。

    张锐听罢尉迟一家人的遭遇后也是唏嘘不已。也没想到尉迟敬格除了勇猛善战外别的本事也不差。单说他派尉迟易格来上都请求汉帝国庇护这事就足矣证明他是个头脑冷静之人。

    张锐心想现在鲜卑已经分裂成三个国家把伏尔河以东之地交给三家中的任何一方。都会壮大他们的实力还不如把这块地方交给势力最弱小的尉迟部。

    尉迟部因尉迟晖之故是绝对不会投靠左右贤王中地一方。这样就可以保持左右贤王是实力平衡。而且为了自保尉迟部又不能不依靠汉军的庇护。如此一来尉迟部控制的伏尔河以东地区就能成为帝国与南北鲜卑国之间地一道缓冲地。

    想到这里张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尉迟易格的请求。并许诺尽快为他催要到朝廷的回复。

    尉迟易格大喜。请陛下过目。”张锐从怀里掏出昨夜尉迟易格给他地那张纸呈递上去。

    杜衡接过纸打开举到同乐的前面让他看。同乐只看了两眼一把将那张纸从杜衡手中夺过亲手拿着仔细端详起来。

    “爱卿这上面记录的可是真的?”半响。同乐才看完那张纸上的内容悠悠叹了口气问道。

    张锐低着头回道:“这东西是尉迟部来的使者昨夜交给臣地原件的那块木牌臣也带来了现在就放在外面陛下如果要看臣这就去取来。”

    “去把那块木牌取来。”同乐对身边的杜衡摆了摆手命他去取木牌。

    “是。”杜衡躬身退出屋外。不一会儿双手捧着那块木牌又进了屋。

    “多么忠勇的将士啊。”同乐一边唏嘘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那块木牌脸上尽显惋惜之色。

    张锐仍是低着头回道:“他们是为国捐躯。是为陛下尽忠臣相信他们死而无憾。”

    “这个领军之将你可知是谁?”同乐又看了一阵那块木牌。抬头问张锐。

    张锐强忍悲伤用低沉的声音回道:“臣知道。他是臣的旧部飞骑军游骑团一营营长上校张旭义。臣西征回国时其部一直担任我军后卫。楼平之战后他又带着一百零一名部下断后。臣突破了松山营垒就失去了和他的联系。”

    “臣也曾派出大批人去寻找他们但没有找到。臣所部撤回国后臣又拜托陆柯继续寻找他们结果也是毫无消息。由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所以臣在呈报战报时是以失踪之名上报的。现在看来他们是英勇战死的而且即使只剩一人也是奋战到底。绝不投降!”张锐的话语中已带有一丝哽咽。

    “但为何鲜卑人要安葬他们还要为他们立木牌为碑呢?”同乐仍有些疑惑。

    觐见完毕他又赶往太尉府向太尉说明了此事。太尉听罢他地建议很感兴趣答应在内阁会议上提出来讨论。紧接着张锐又分别去游说了宇文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