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小意见他脸上淤青一块想必是昨夜与二嫂司马玉卓一番“战斗”地结果而且为了二嫂能舍弃那个女子。可见悔过地态度坚决于是对他心生怜悯之情叹了口气道:“好吧我尽力而为!”
张歧连连感谢道:“意夫人有你这句话就太好了。只要能把孩子留下我就心满意足了。”
随后董小意在房间内见到了二嫂司马玉卓。司马玉卓一把抱住她放声痛哭起来。哭了好一会儿哽咽道:“妹妹来得太好了……我再也不想在安江城堡呆下去了!。。。。。。我今天就去你家暂住……等拿到休书后我就回司州老家。呜呜……”
“嫂嫂。这是为何?”董小意佯装不知惊讶地问道。
“别提了都是那个没心没肝地混蛋。”
司马玉卓用力地摇摇头一口否决:“休想!他常年在外从军我在家为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女。哪点对不起他了?他现在要带个野种回家我绝不答应!”
董小意又劝道:“嫂嫂孩子由你亲手抚养长大后他只会把你当成亲娘多一个儿子也不是坏事。至于孩子的母亲嘛让二哥把她送到偏远的地方以后也不会有麻烦地。”
司马玉卓擦了擦眼泪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不要这个野种我看见他就会想起那个不要脸的女人。如果非要他进门我就离开胡公家!”
董小意总算是见识到了司马玉卓的醋劲也见识到了她地固执。劝说了一夜愣是没有半点松口之意。本不想再管此事可一想到答应了二哥张歧她不得不想再其他办法。“那么依嫂嫂之意此事该如何处理?”第二天一早董小意思量了一番便又试探着问了一句。她想先听听司马玉卓的意见再做打算。
司马玉卓阴沉着脸说道:“我的意思就是那个母子二人都送走今后再不能与他们有来往。”
“好我去与二哥说说。”董小意见她心意已决暗叹一声告辞而去。
又找到张歧大致把情况与他讲述了一遍。张歧恨声言道:“你都看到了向她如此不讲理之人我能与她好好说吗?”
董小意见他气得脸色青于是问道:“您也别着急。我想知道的是您现在只是担心孩子吗?”
张歧沮丧地点头道:“是啊他是我亲骨肉哪能说舍弃就舍弃?”
董小意又思量了一番终于下决心说道:“不如这样吧把孩子交我抚养。”
“意夫人我……”张歧听到董小意这个建议感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董小意见他感激万分的模样莞尔一笑道:“不过事先说好了这个儿子以后就是我亲生地你们谁也不能告诉他地身世也别想以后从我身边抢走他。”
张歧对董小意鞠躬谢道:“意夫人你的恩德我永世铭记。你放心这个孩子以后就是你地亲生子了我绝不会违背我们今天的约定。”
与张歧商议完后董小意又找到二嫂司马玉卓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她。司马玉卓听罢又是惊讶又是过意不去不好意思地说:“小意为了我你认养一个野孩子这太让你受委屈了。”
董小意玩笑道:“儿子多是福气呀!白捡一个儿子其实是我占了便宜才对。”
司马玉卓一把拉住董小意的双手流着泪道:“小意我们全家都感激你你的情意我一辈子会记得。”
董小意把两边都安抚妥当之后让张歧去给司马玉卓道歉。张歧倒也没有犹豫立即跑到司马玉卓又是赔礼又是道歉。而司马玉卓和夫君吵闹也主要是容不下那母子俩没有了这个矛盾昨日的夫妻打闹的怨恨劲儿也在夫君软言细语的道歉声中烟消云散了。
董小意笑着看着他俩和好如初便返回了安江庄园。第二天张歧抱着婴儿来到了庄上。董小意见孩子模样生得俊俏满是欢心地接受了。张歧又是千恩万谢了一番才告辞而去。
董小意为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张俊小名叫拾儿。这时她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叫拾儿的弃子几十年后竟成为了胡公家的家主。
因张锐出征前写回家的信还未到她又立即写信把新保养一个儿子的消息告知远在京城的夫君并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上都。
然而她的信还没有到达上都上都城都已经变成了血流成河的战场。
………………………………
第八十章 同乐驾崩
汉元797年7月1o日汉帝国宁州西江地区在经过连月的大雨过后洪水泛滥成灾。想到这里唐浩明对东王刘耀言道:“属下认为薛大人和曹大人的建议都可行。由主公出面邀请杨坚来府上商议帝位更立之事。如果他肯来就尽量说服他他不答应就杀之。如果他不肯来我们也好以此为由指责他们预谋以假诏书私立福常为帝。那时无论是出动京畿护军捉拿还是号召各地家主和军团对他们讨伐我们都占得住理。”
曹臻等人连声说这个办法好只有薛胄不以为然坚持说:“杨坚不可信高颖信他去了制造司结果白白送了全家人的性命。我们要是还相信他后果可能比高颖更惨。依我之见只要他肯来无论答应与否都要杀之。”
两方人就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一直快到天明之时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到最后大家还是都把目光集中到东王身上他现在无疑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东王环视大家一圈后终于下了决心说道:“士明你天亮之后就去请杨坚来孤府上对他说如果不来后果自负。薛大人你天亮之后去联络御林军和近卫军中的忠于我们的将领让他们做好准备等孤的命令行事。曹大人和卢公、晋公负责联络朝臣务必让大家相信那份诏书是虞士基与杜衡所伪造。”众人接令。出来后薛胄私下找到了唐浩明对他说:“杨坚老奸巨滑不可相信。即使他当面答应王爷支持世平太子登基也有可能事后反悔。依我之见还是杀之以绝后患!”
唐浩明本来也不信任杨坚被薛胄这么一劝便坚定了杀心。他点头言道:“薛大人之言甚是主公虽然有杀杨坚之心但不坚决。如果杨坚敢来我会安排人手杀了他即使事后被王爷怪罪也在所不惜。”薛胄大喜又与唐浩明密谋了一阵这才离去。
可是也不知怎地这个消息被透露出去了。天亮之后东王欲杀太尉的消息在上都城被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地步。一时间上都城内连空气都似乎凝固了。
当日刘作为东王的使者来到了太尉的府上。一道难题摆在了太尉的面前。在去与不去之间太尉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
第八十一章 太尉赴会
汉元797年7月11日夜上都城太尉府。
大厅另一侧卫公陆晴、鄂公庞毅姿态端庄地坐在椅上。视线在大厅里四处巡视像是在观赏房间内的陈设。偶尔他们也会在不经意之时四目交错然而又把目光投向别处。
在他们的下方还有一个人正在闭目养神似乎睡着了。按道理这个人不应该出现在这里。如果东王、刘等人亲眼看见他在这里恐怕会怒冲冠、大起杀心。他便是昨夜还和东王等人谋划对付太尉等人的新进内阁大臣曹臻。
大厅内每个人表现各异凝重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连端茶蓄水地小厮们也不敢进来。
“大人您不能去!”沉寂了好半天之后。薛渭又一次停下脚步忍不住开口说道。
接着他一把拿起了几案上的那张纸笺冷笑着说:“这算什么?东王、刘也太小瞧我等了。凭这一招就想骗太尉去送死还真亏他们想得出来!”
正在研究手指的宇文苞闻声抬起头看来薛渭一眼说道:“那薛将军可有好地办法婉言谢绝过东王的邀请?”
薛渭对着宇文苞说道:“依我看。就不必拖延了。既然他们明摆着想杀太尉。我们何不来个先下手为强?”
宇文苞叹了口气说:“我们刚才不是讨论过吗?使用武力。一来没有必胜的把握二来我们先行动就失了道理就可能引更大的祸乱。要动手也要等十五军团和卫公、鄂公家族护军到达上都后再行动将他们一网打尽。”
薛渭三两步走到宇文苞面前叫道:“可刚才曹大人也说了明日……”说到这里薛渭看了看时间又改口道:“不今日之内太尉不去赴会东王、刘等人就有可能抢先难。既然不能避免何必受制于人呢?还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对下官也同意先下手为强。”刚才还是一副无精打采模样的杨英这时跳了起来赞同薛渭的建议“下官所部都在城内只要一声令下就可先把东王、刘几个为之人拿下。缓缓说道:“我不同意先动手。”
曹臻轻描淡写的回答令薛渭勃然大怒。他拍案质问道:“不先动手?难道你想看着我们被东王一伙一网打尽吗?!”
厅内之人绝大多数都比薛渭的身份、地位高。他除了敢对这个新入内阁没几天的曹臻耍耍威风外。对其他任何人都不敢太过放肆。何况他在心底对这个去充当卧底的人没有好感多少有些看不起曹臻。
面对薛渭的无礼之举曹臻并没有动怒不急不缓地解释道:“拖过这几天形势就对我们有利了。”
薛渭怒道:“也是你说过的太尉今日不去东王等人就有可能动手。那你说如何才能应付过去东王让他这几日不先下手。”
曹臻微微一笑。说道:“太尉去赴会了东王等人也就没有下手的理由。”
“混账!你居然说让太尉去赴约我怀疑你是东王派来的卧底。不然怎能说出如此荒谬地话来!”薛渭双目怒视曹臻手扶在腰间。那个样子如果身上带了刀恐怕此刻已经拔出指向曹臻了。
虞士基、杨英等人也纷纷向曹臻望去眼里也充满了怀疑。现在上都城谁不知道东王欲杀太尉曹臻还劝太尉去赴会。显然不怀好意。说不定他真是对方派来的卧底。只有陆晴还在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仿佛赞同曹臻的这个提议。
曹臻平静地说道:“现在。我们不仅是在城中地兵力不及对方连支持对方的朝臣、家主也有不少。如果太尉大人不去赴会东王必然会说我们预图私立新帝然后以此为由动兵变。但太尉大人去见了东王他们就失去了这个理由也不敢公然反叛。你们放心只要太尉大人拿捏好分寸见东王不一定会有性命之忧。”
“你是说东王还不敢杀太尉大人?”宇文苞面带疑虑。
曹臻语出惊人:“不是不敢而是不屑。失去民心也就失去了天下。老夫绝不愿意先帝尸骨未寒就让天下变得大乱。故此。你们谁也不要再劝我了我心意已决。”
众人都知太尉的脾气他一旦下决心要做什么事那么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众人沉默了一会儿薛渭握了握拳头对太尉道:“如果大人执意要去赴会下官愿意陪您一同前往。”
太尉摇摇头道:“经宇你没有必要陪我去。”
薛渭却坚持道:“大人下官心意已决请您务必成全。”
太尉又意味深长地看了薛渭一眼。才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同意薛渭地请求。
虞士基见事已至此犹豫了一下问太尉道:“大人要去见东王。万一遭遇不测我等该如何行事?”
虽然太尉在心里认为东王杀他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敢肯定此去就没有危险。因此先交待好后事也有必要。
他想了想。对众人说道:“如果东王不顾大义。执意妄为。在紧急情况下由虞大人代表内阁向各地军团出命令。由卫公、鄂公两位殿下则对各地家主出檄文由处道负责京畿护军共同讨伐乱党。”
虞士基又是感激、又是惊讶与陆晴、杨素等人躬身领命。他知道太尉那番话等于是把紧急情况下调兵遣将地权力下放给了他们四人。卫公、鄂公和杨素或是与太尉有姻亲关系或是与太尉有兄弟之情把权力交与他们都还可理解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被太尉授予与杨素等人相同地权利。心中的感激之情自然难以言表。
商议妥当杨素、杨英等回到各自军中暗自戒备起来。虞士基、曹臻和宇文苞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太尉府消失在黑暗之中。陆晴和庞毅则留在太尉府他们把自己在京城的护卫都集中到了太尉府来自然也不便回自家的宅院了。
天亮之后太尉带着薛渭在几十名护卫的保护下朝着东王在上都地住处而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言道:“朕时常听人说太尉大人胆识过人今天方才得见你的英雄本色。好。好。你如此信任孤孤又怎能加害与你?”
笑罢又对屋内地十余个家臣道:“该干嘛干嘛去都别站在这里。对了给太尉大人上茶。”
听到主子吩咐绝大多数东王家臣都退出厅外只有唐浩明等几个心腹家臣仍留在原地。
刘耀见手下退出后太尉还垂手躬身而立又一摆手说道:“请坐。有什么事情我们还是坐下来慢慢商谈。”
“谢王爷赐座。”太尉很礼貌地向东王施礼后落座而薛渭也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