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然后,洪承畴觉得自己已经够闹心的了,就不差再多闹心一点,于是干脆决定把铁路再向东修,从山海关一路向着东北的宁远卫,再到广宁卫,一路修下去,最后修到海州卫,再分头修两条支线。
一条支线调头向南,把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都连起来,另外一条则向东南方向到定辽右卫,直到义州为止。
至于说建奴会破坏铁路什么的,洪承畴表示并不担心,现在的建奴跟那秋后的蚂蚱也差不多,要不是皇帝陛下腾不出手来,建奴连崇祯八年的春节都不用过了。
洪承畴把计划上报给崇祯皇帝后,崇祯皇帝也是极为干脆的大笔一挥,修!
不就是铁路么,修呗,修的越长越好,越多越好,至于建奴,根本就不用考虑,翻不了天去。
而且好消息也是一个接一个,不光大明内部在这一段时间没闹什么天灾一类的,连新明岛也是有好消息传来——发现了铁矿,而且质量不错。
崇祯皇帝决定,先在新明岛上粗炼,然后再运回大明本土,然后又心疼的看着自己的内帑暗自流泪。
朱聿键这几个家伙是好人啊,新明岛上发现了煤矿,上报给自己,现在发现了铁矿,一样上报给了自己,而且表示要把这些铁矿石都运回大明。
好人呐!
如果不需要赏赐他们就更好了!
但是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毕竟功过赏罚必须要分明才能服众,人家几个藩王发现了铁矿就立即上报回来,这种事儿不好好的赏赐,会伤人心的。
问题是新明岛上七个藩王,个个都得赏赐,而且还不能轻,总不能被人背后骂一声小气吧。
最后崇祯皇帝决定每个王爷各赏银百万两,各赐宫灯一对,玉如意一对,翡翠白玉菘菜一棵,金米三升。
这次再往新明岛宣旨的依旧是马石。
虽然九千岁魏忠贤魏公公已经差不多算是把整个西厂交给了马石来打理,可是上一次马石去新明岛的表现让崇祯皇帝很满意,这一次自然也就把他给派去了。
然后马石就很苦逼的跟着郑芝龙的舰队跑去了新明岛——本身西厂就一大摊子的事儿,还得跑到新明岛上去宣旨,一来一回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扔进去了。
原本就跟曹化淳一样苦逼一样忙的马石马公公这下子感觉自己更苦逼了。
倒是朱聿键等人对于马石的到来表示很欢迎——实在是上一次合作砍人砍的太愉快了,大明的太监里面有这么个家伙也算是难得了。
巧合的是,马石对于朱聿键这几个王爷也算是印象深刻——这么不要脸而且心狠手辣的家伙在大明可不好找。
跟这几个王爷对比一下,大明现在剩下的那些个藩王们就是废物点心一般,一点儿王爷的样子都没有。
虽然说个个平日里都端着个王爷的架子,可是架子再好有毛用?能开疆还是能扩土?还是能让治下的百姓吃饱饭?
倒是这几个在新明岛的王爷,砍起蛮子来没有丝毫的手软,马石至今都记得那天砍完蛮子们以后,唐王殿下他们几个脸上所流露的微笑——真不要脸!
宣完了旨意,东西交给新明岛上藩王们的小太监去搬了之后,马石才笑道:“现在这岛上的情况怎么样儿了?王爷们可还顺心?”
朱聿键笑了笑,开口道:“我等身为大明藩王却来此化外之地,筚路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忠敬耳。”
朱倬纮却是心里有些不痛快——上一次就是这个死太监跑来新明岛上讹走了每家一百万两的银子,现在皇帝陛下的赏赐也只有一百万两银子再加上其他的那些玩意儿。
等于是说,除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的宫灯、玉如意、翡翠白玉菘菜还有金米以外,剩下的那一百万两等于是从自己手里出去又回来,而崇祯皇帝则是惠而不费,好人还让他当了!
哼了一声后,朱倬纮才道:“别提了,简直是再也找不到比这儿更糟心的破地方了!”
原本朱聿键的话里,其实就已经表明了新明岛是个破地方,要不是一颗忠心,谁也不会选择来这儿受罪。
但是朱聿键毕竟还是说的很是委婉,到了朱倬纮的嘴里,可就是直接的很了,就差直接说本王已经后悔了这句话了。
但是马石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几个藩王的脸色为什么这么难看——上次讹他们一百万两银子的时候也没摆出现在的臭脸来啊。
好奇之下,马石问道:“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王爷不妨说出来,奴婢回京之后也好禀报给皇爷知晓。”
朱聿键此时已经安排人去准备酒菜了,闻言便接过了话头,苦笑道:“这事儿你就算是禀报给陛下知晓也没有办法,都是下面的人作出来的。”
朱聿键这么一说,马石可就更好奇了,唐王殿下虽然如今才三十岁,可是从各个方面看都是极为出彩的一个藩王,能让他说出这个话来的,必然是什么大问题。
马石当下便拱手道:“还请王爷明示?”
朱聿键苦笑道:“还能是因为什么,这岛上的蛮子不是被清理干净了么?我等治下的百姓就开始向着岛上深入。
各种各样没见过的东西都冒了出来,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可是这些混账东西根本不管能不能吃的,都要先塞嘴里尝尝再说。
就因为这个,已经死了上百个了,依旧死性不改,该吃的还是吃,本王也实在是无可奈何了。
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留下一些蛮子做试验呢,现在好,拿大明百姓的命往里填了!当真是彼其娘之!”
最快更新
第四百六十九章 蛮子没人权
马石觉得没毛病,别说那些个百姓了,自己看到啥新鲜玩意的时候不也是先想想能不能吃?
但是很明显,这么继续吃下去是不成的,新明岛上多少人也不够死的不是?
马石正在合计着这事儿该怎么办,朱聿键即又接着道:“还有这岛上,当真是开毒物遍地。
倘若是外围一些的地方倒也罢了,越往里面去,有毒的东西就越多,因此面死的士卒和百姓十倍于乱吃东西而死的百姓。”
在新明岛上吃饱喝足又待了两天,好好见识了一番的马石才随着郑芝龙的舰队一起回到大明。
对于朱聿键他们遇到的问题,崇祯皇帝也是感觉很蛋疼大明本土倒是好说,几千年来什么玩意儿能吃什么不能吃,基本上都被摸索明白了,不至于出什么太大的乱子。
倒是自己,自打穿越过来当了这个皇帝,金蝉这么好吃的东西是再也没指望吃了,除非哪个御厨发疯了才有可能在夏天的时候吃上。
至于新明岛,后世澳州的毒物可是出了名的多,而且毒性还很强,如果想要弄明白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估计没个几年十几年的功夫够呛。
而这还是拿人命去试吃的情况下才行。
等到都吃明白了,再想把不能吃的那些个玩意都给清理干净,又得需要多年甚至于永远都不可能清理的干净要不然蟑螂这种神奇的玩意儿早就绝种了。
然后崇祯皇帝就想到了皇家学院里面的医学院。
医学院是个好东西啊,那些个御医基本上除了太医院当值,剩下的时间都泡在了医学院里面研究着医学上面的问题。
尤其是之前有大量的建奴做实验,被搞出来的新鲜玩意有很多。
比如牛痘,这玩意给人种上之后就能防治天花,崇祯皇帝也可以放心的表示大明不会出个麻子皇帝了。
再比如血型,比如血管,比如某些小型的手术,都开始被这些家伙们琢磨了出来。
当然,对于那些个为了试验而死了的建奴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从心底里感激都是好建奴啊!
其实医学上面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手段和理论上面的进步,崇祯皇帝表示一点儿都不稀奇,毕竟这医学院跟731比起来也差不到哪儿去了,除了没有研究些病毒生化武器以外,剩下的解剖什么的可都没少干。
然后崇祯皇帝决定对于医学院采取放羊加技校的模式来搞,一方面随便医学院的这些家伙们怎么搞,另一方面则是把那些愿意学医的孩子扔进医学院里面跟着学习。
当然,学习的同时也要打下手干活当苦力才行,要不然老师们会真心教你真本事么?同时也省得再雇佣佣人了不是?
刘兴祚表示自己现在就跟那些个医学院或者其他的皇家学院分院里面的学生一样,都是被当成苦力来使唤的。
毕竟四十万大军照顾二十万百姓不说,还要带着足够一百万人回来的物资,顺便还有够一百万人过冬的棉衣这不是苦力是什么?
虽然说军人讲究奉献,讲究个为国为民,可是这也太欺负人了,不是应该征发徭役的吗?
然而再怎么抱怨也没有什么卵用,该执行的旨意还是得执行,该带上的东西还是得带。
幸好在京城到山海关这一段有火车这种神奇的玩意,虽然慢了点儿,虽然晃了点儿,虽然难受了一点儿,可是好歹算是把力气省下了不是?
等到刘兴祚到了山海关之后,惊奇的发现从山海关到广宁中后所的铁路也修好了。
这下子更好了,少走一段是一段,从山海关到广宁中后所这段路又可以在火车上面晃了。
等过了广宁中后所,刘兴祚的运气就算是用完了从广宁中后所到宁远中右所的铁路还没有修好,剩下的路只能靠着大家伙儿用腿往前走了。
毕竟现在建奴白奴昆仑奴什么的每天都在死,总感觉不够用的样子。
为此,远在京师的洪承畴都在想着是不是从别的国家引进一些了然后施凤来替他解决了这一问题。
德川家光虽然还是有些不想放弃德川忠长的治疗,可是德川忠长的表现一直不怎么样儿,总是和织田家眉来眼去的勾勾搭搭。
不爽的德川家光干脆就把德川忠长扔到了虾夷,让身高不足一米半半的德川忠长去虾夷抓那里的夷人。
毕竟卖一个就是二两银子,也不用跟任何人分,直接就进了幕府的口袋,多好?
要是弄倭国的那些百姓去大明修建铁路的话,毕竟还要给他们一些安家费,这可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而德川忠长到了虾夷之后的表现也确实不错,最起码和萨摩家混的关系不错,凭着德川家光塞过来武士,还有一路上收编的浪人,再加上萨摩家里的那些个足轻,竟然也是抓到了不少虾夷人。
足足有近两万之数。
虽然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搞不明白虾夷的那些个蛮子们为什么那那么喜欢生孩子,以至于现在虾夷种居然有那么多。
但是无所谓,毕竟这些可都是能换成真金白银的存在,只要交给了大明驻扎在日本的东海舰队,银子就到手了。
这样儿的买卖绝对能做,没毛病。
然后德川家光就派人找到了施凤来,表示这两万虾夷人就卖给大明了,银子什么的都好说,换成福寿膏就更好了。
施凤来表示好说好说,大手一挥就把福寿膏换给了倭奴,然后这两万的虾夷人就被东海舰队通过水路给弄到了山海关附近。
然后就被弄去修建铁路了,毕竟德川家光说过,这些虾夷人都是贱民,死了不用心疼,死一个赔偿二两银子就好,不够的话还有。
既然身为虾夷人前主子的德川家光都不在乎,施凤来和洪承畴就更不可能在乎了对比虾夷人的死活,还是皇帝陛下的旨意和大明百姓的死活更重要一些。
虾夷人是什么玩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跟矮矬子没什么区别的小短腿干起来活当真是不怕苦不怕累,用任劳任怨来形容都不为过。
而且整个的虾夷人都在想尽办法的学习汉语,以求以后能混好一些最起码也要混成个监工去揍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揍。
然而虾夷人的好学和苦干,在崇祯皇帝那里只换来了呵呵两个字,然后就有锦衣卫传话给洪承畴:“先用着,先给些甜头,然后统统去死。只有死了的倭奴才是好倭奴。”
向来关于领会上意的洪承畴自然表示无所谓倭奴嘛,死活关自己屁事儿。
最近的大明明显的处于一段安稳日子之中,没有什么天灾人祸,连建奴都缩回了盛京一带默默的舔起了伤口,崇祯皇帝在宫里可就呆不下去了。
当皇帝苦啊,当皇帝累啊,不光要日理万机,还要日理万姬后宫辣么多漂亮的小娘子都等着自己去临幸呢。
而在这个没有啤酒,没有小龙虾,没有电视和操蛋时代,崇祯皇帝除了日理万姬,也就剩下出宫去浪一条路好走了。
然后崇祯皇帝就乔装打扮了一番之后就宫了。
这一回,别管是自己的儿子还是女儿,哪个都没有带,毕竟自己出宫的次数不少,带着后宫的后妃和两个孩子一起露面也有好几次了,真要是把孩子给带出去,难免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