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暴君-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燝闻言,有些不服气的道:“父皇只这教教训儿臣,您自己可曾真的无情了?儿臣总是听说魏忠贤当初如何如何,也听闻民间说温阁老如何如何,也没见您将他们怎么样儿,反而魏忠贤现在得以安养晚年,温阁佬仍是当朝首辅?”
    崇祯皇帝冷笑道:“那是他们懂事!
    你皇伯父留下魏忠贤给朕,原本就是要让他替朕收拾朝堂上那些不听话的官员,顺道替朕敛财的,说白了,魏忠贤就是一条仗着主人的势去咬人的恶犬。
    但是,朕与你皇伯父最大的不同,便是朕知晓一件事情——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朕手里有着天下大义,有着天下兵马,又掌着天下最大的钱庄,无论是名,还是器,都掌握在朕自己的手里,自然不需要他魏忠贤便可以成事,这也是朕与你皇伯父最大的不同。
    换言之,魏忠贤当好了差,他可以活,朕要他死,他也绝对活不过明天,朕随时可以找到相应的人手去替换他。
    所以,你必须要记住的是,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便是这个道理了。”
    朱慈燝躬身拜道:“儿臣记下了。”
    崇祯皇帝却摇了摇头道:“不光要记下,等你真的成为辽王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要让你去头疼。
    不止是文武百官,还有百姓,百姓安则国安,百姓乱则国乱,天下之事向来如此,历代君王其实都懂,但是却很难做到。”
    朱慈燝躬身道:“请父皇赐教?”
    崇祯皇帝道:“天子代天牧民,然则百官代天子牧民。朕来问你,究竟是天子牧民,还是百官牧民?”
    崇祯皇帝的一句话,却是让年仅十二岁的朱慈燝陷入了沉思。
    宫里教导皇皇子读书的大儒很多,往常说的最多的,也是天子御百官而制万民。
    可是实际上,朱慈燝和朱慈烺对于这句话却是半信不信。
    朱慈燝和朱慈烺除了宫中的学业之外,还要去幼军那边接受训练,在宫外的时间有很多——似乎民间对于自己家皇帝老爹的评价无限拔高,而对于百官们的看法却是各有不同。
    通过百姓们的看法,朱慈燝和朱慈烺很轻易的就得出来一个结论。
    百官们并不会老老实实的按照父皇的旨意去办事,很多时候都会有所更改。
    在宫中这种环境长大的两个人并不蠢,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埋在心里,却不会说出来,只是慢慢的观察着这一切。
    如今听到崇祯皇帝突然问出来这么一个问题,朱慈燝的心里有些乱糟糟的,一时间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回答。
    沉吟了半晌之后,朱慈燝才开口道:“儿臣在宫外,尤其是上次出宫前往缅甸的时候,也算是见识过许多,地方官员们似乎并不会完全按照父皇的旨意去办事?
    儿臣相信父皇一定知道这些,因为他们不可能瞒得过锦衣卫和东厂的探子,只是不知道父皇为什么不加以理会?”
    崇祯皇帝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古今莫外如是。朕当然知道下面的官员在搞小动作,也知道他们背着朕在贪银子。
    可是,你要知道,所谓天子代天牧民,能牧得了几个?真正的治理天下,靠的还是这些官员,尤其是底层的官员和小吏,所谓天子代天牧民,百官代天子牧民,实际上便是百官牧民而天子牧百官。
    而想让百官老老实实的办好差事,就必须得有好处给他们,否则,谁来做这个官?谁来替君王牧民办差?
    所以,朕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朕会忽视一些不太重要的小事情,让他们得到一些好处,哪怕是十道旨意里面他们执行好了六七道,这天下便是稳如泰山。
    甚至于,如果想的再黑暗一些,这种贪腐的官员其实是必须存在的——在必要的时候,把他们交出去以平息民愤,民间怨恨的是百官而不是君王,你可懂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再问你,倭国国主号称万世一系,你可知其中原因?”
    朱慈燝试探着道:“以儿臣之愚见,大概是有两点原因?
    其一,倭国百姓愚昧不堪,民智未开,皆视其国主为神明,故而让其有了万世一系的说法。
    其二,便是倭国幕府更替,权柄握于幕府之手,其国主仅是名义之主,对各个大名和幕府大将军没有甚么威胁,故而被留了下来?”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不错,正是因为其国主仅仅是名义上的国主,百姓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幕府做出来的,与其国主无关,多半还会认为他们的国主受了委屈。
    正是因为这一点,百姓们心中便天然的偏向了彼国国主,认为所有的错都是幕府搞出来的。
    殊不知,幕府与彼国国主本就是一体,两者相依而存,不过是维持了一个平衡罢了。
    这一次政仁请求将兴子嫁给你,就是想要打破这种平衡,夺回原本属于彼国国主的权力而已。”
    朱慈燝好奇的道:“那依父皇之见呢?”
    崇祯皇帝道:“与朕何干?与大明何干?
    纵然是政仁没有将女儿许配于你,朕也要表示出支持政仁的态度,也只有这样儿,政仁和他的那些支持者,才有底气去对抗德川幕府,也只有这样儿,倭国以后才会乱起来,陷入王权与幕府的纷争之中,得到好处的却是我大明。”
    朱慈燝一时间又陷入了沉默,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试探着问道:“这些应该是治理天下的帝王心术,父皇跟儿臣说这些,是不是太过了?”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朕早就跟你说过,你将会是辽王,或者以后可能会改成日本国王,这些帝王心术,你若是不懂,如何治理封国?如何治理臣民?
    都说是君王马上得天下,下马治天下,你已经见过朕是如何马上得天下的,朕现在教你的,但是如何治天下,如何牧百官而御万民,这也是一国之主所必须要会的。”
    刚刚升起的小火苗,顿时就熄了——自己确实想的太多了,父皇春秋鼎盛,自己确实没有半分的机会窥视那个位置。
    朱慈燝毕竟只有十二岁,虽然有些心机,却也做不到像崇祯皇帝一样的演技,最起码,面瘫影帝这份技能是没有掌握好的。
    见朱慈燝一脸失望的神色,崇祯皇帝又笑眯眯的道:“你要记着,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你,不能抢。
    好好做你的辽王,不要让朕失望,更不要让你母妃担惊受怕,明白了么?”
    被崇祯皇帝又一番敲打过后,朱慈燝心中一颤,恭恭敬敬的躬身道:“是,儿臣定然牢记父皇的教诲,不敢或忘。”
    见敲打的差不多了,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回去之后,去寻你母妃,还有你外公,让你外公替你准备人手,虾夷岛既然是兴子的嫁妆,自然也是你辽王的封地,怎可掌握在那些蛮子的手中?”
    ……
    回到了沈颢给安排好的住处之后,德川家光第一时间就找到了政仁:“王上将兴子许配给明国皇子倒也罢了,为何要以虾夷岛为嫁妆?”
    听着德川家光那带着质问的语气,政仁的脸色不禁黑了下来:“难道,本王还需要大将军来教我怎样做事吗?”
    德川家光冷笑一声道:“虾夷岛上的那些虾夷奴,原本都是我日本抓来卖给大明的,现在王上直接将虾夷岛送了出去,那岛上的虾夷奴,还轮得到我日本来卖?
    更何况,虾夷之地面积有多大,你居然直接以之为嫁妆送了出去,我日本的国土一下子便少了四分之一!”
    政仁嘿嘿冷笑道:“那又如何?兴子是我的女儿!我才是日本的王!”
    跪坐在一旁的德川和子想要开口劝说却又不敢,瞧着德川家光的脸色越来越黑,德川和子也越发的焦急起来。
    沉默了半晌之后,德川家光才冷冷的道:“希望大王以后也能如今天这般!”
    政仁冷笑道:“如何?兴子的夫婿,乃是大明的皇长子,纵然你再如何不满,你敢动本王和兴子的半分毫毛么!”
    德川家光干脆起身,拂袖而去:“希望大王不要后悔才好!”
    等到德川家光走了之后,政仁才软软的瘫在了榻子上面,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德川和子吩咐道:“本王累了,准备安寝吧。”
    德川和子起身去准备床铺了,刚刚屋子里面发生的一切,很快就有人把消息送到了崇祯皇帝的岸头。
    崇祯皇帝看过之后,便示意王承恩将情报又递给了朱慈燝,笑眯眯的道:“看出什么来了?”
    朱慈燝皱着眉头道:“父皇恕罪,儿臣却是没有看出来什么?”
    崇祯皇帝笑呵呵的道:“假的!这一切应该是德川家光和政仁临时起意,合伙演出来的一场戏!”
    朱慈燝一脸懵逼的问道:“请父皇赐教?”
    指了指朱慈燝手中的情报,崇祯皇帝笑道:“就算是政仁打算与德川家光翻脸,会蠢到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如果你真的以为他们都是蠢货,那就只能证明你自己是个蠢货!”
    ps:第一更4000字送上。
    最快更新

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见朱慈燝依旧不太明白,崇祯皇帝便耐着性子道:“其实说白了,他们是在害怕,他们害怕朕,也在害怕大明。”
    朱慈燝恍然,拱手道:“他们害怕我大明突然向他们动手?”
    崇祯皇帝点头道:“不错,他们在害怕。其实不光他们,便是朝廷上下也在担心,除了武将勋贵们高兴,剩下的文臣们都在担心朕会突然要对倭国用兵。”
    朱慈燝道:“是了,现在我大明正在四处用兵,倘若再在倭国开战,只怕国库要吃不消了。”
    崇祯皇帝笑道:“孺子可教!小子,你是幸运的,你皇伯父和朕,可没有人来教导我们这些学问,等以后就藩了,好好对你国中百姓,好生的做好辽王。”
    朱慈燝躬身道:“是,儿臣记下了。”
    ……
    眼看着就要到了崇祯十四年,施凤来却精神了起来,根本就没有要死的意思了——大概是崇祯皇帝亲来探视,又让施凤来重新振作了起来?
    就连给施凤来把脉的御医都啧啧称奇:“老夫行医也有数十载,施大人这般情况,倒还是第一次见。
    还记得老夫随陛下刚至九州岛时,施阁老的脉象轻按不得,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分明已经是命不久矣之象。
    如今施阁老的脉象却是不浮不沉,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尺脉沉取不绝,分明有如常人,真是奇哉,怪哉?”
    崇祯皇帝却是哈哈一声笑道:“施阁老的病既然去了,那便是好事,又何必纠结于脉象沉浮?”
    言罢,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施凤来:“施爱卿现在是如何想的?是继续留在九州岛,还是随朕一起返回大明?”
    施凤来沉吟道:“臣如今已是八十有六,再难供陛下驱策,不如随陛下回明,告老归乡罢。”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应道:“也好,回到大明之后,施爱卿便好生休养着吧,挂个内阁顾问衔,若是无事,朕自然不会让人去打扰施爱卿,若是有事,施爱卿也少不得再为朕出些主意?”
    见施凤来点头应下了,崇祯皇帝又问道:“对于倭国之事,施爱卿可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本来崇祯皇帝连施凤来的谥号什么的都已经想好了,结果施凤来好了,身体正常的简直不能再正常,崇祯皇帝自然也就将话题转向了倭国的事情上。
    施凤来斟酌着道:“启奏陛下,臣原本担心的便是我大明会突然之间对倭国用兵,故而留了书信给沈总督和李岩,如今看来,却是用不上了。”
    崇祯皇帝呵呵笑道:“区区倭国,若欲平之,不过是转手之间的事,朕又岂会为了区区一个倭国而打乱了大明的计划。”
    施凤来躬身拜道:“陛下英明。只是,微臣始终搞不明白,陛下为何对于倭国如此仇视?”
    施凤来觉得自己得弄明白这个问题,憋在心里好久的问题,必须得搞明白才行,反正自己已经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多活一天都是赚的,也不怕再触怒崇祯皇帝了。
    崇祯皇帝闻言,却是陷入了沉思。
    自己为什么恨倭奴?
    是啊,自己为什么要恨倭奴?
    比起倭奴,建奴屠杀的人数比倭奴更多吧?在亿这个单位面前,倭奴才屠杀了多少?简直就跟纯洁的小白花一样!
    可是自己为什么还是要恨他们呢?
    想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突然想通了。
    自己就是恨他们,没有什么理由,就如同自己恨着建奴一样,倭奴也一样该死!
    为了南京大屠杀,为了731的那些冤魂,为了倭国一次次的噬主,自己恨他们还需要理由吗?
    原子弹下无冤魂!
    崇祯皇帝自认为做不到梁思成和林徽因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