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小文人-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朝廷发文书欲捉拿张俭。得知消息,张俭被迫逃跑,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望门投宿之意)。
    这些人家,不管认识或不认识张俭,只要听到他的名字,无不因为敬重他的德行而收留他。
    据说,张俭所投靠的人家,被处以重刑的就有好几十户,有的人家族的亲属都被处死,这个地区的人口都一度萧条。
    当张俭逃到了李笃家,负责追捕的毛钦带人来查问。
    李笃对毛钦说:“张俭是天下的义士,大家都知道他没有罪,即使张俭现在在我家,你忍心抓走他吗?”
    毛钦听了这番话,叹息一声就走了。最后,李笃把张俭送出关外,二十四年后,党锢之祸解除后,他才回乡里。
    如今,曹鼎蛟自比张俭,认为自己所作所为乃是大义,而倪元璐等人自然不必多说,就成了东汉的候览了。
    杜根也是东汉名仕,杜根生活的年代,太后执政,外戚专权。
    杜根认为汉安帝已经成人,理当亲自处理政务,便和一些正直的大臣一起上书劝太后还政于安帝。
    这极大激怒了太后,她让人用白色袋子装着杜根,要将其在大殿上活活打死。
    但是行刑的人都知道杜根是正直的人,佩服他的为人,行刑的时候没有用力,
    打完就用车子把杜根迅速地运出城去。
    后来,太后让人来检查,杜根就装死,一连装了三天,直到眼睛里生了蛆(忍死),人们都以为他死了,这才逃过一劫。
    曹鼎蛟写下上下两句之后,又写出了后两句无比豪迈的诗句,虽然这两位大臣都是忠直贤臣,可某曹鼎蛟不愿意牵连他人,宁可自己忍受委屈,以笑对死亡,为大义而牺牲又如何?
    这份豪情可惊天地,更泣鬼神。
    不管别人怎么想,高季已经算是心悦诚服,曹鼎蛟虽然在皇宫之外打了人,他也是为了保护税银使其不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上。
    到头来他也并没有想要贪污这笔银子,他只是想将这些银子交到皇帝手上去,就冲着这一份忠心耿耿,高季也粉了曹鼎蛟,曹鼎蛟实力圈粉。
    高季低声说道:“徐大人,这位坦荡的君子以自己的性命来保护税银,其浩然正气,足可敬也,丝毫不逊张俭、杜根!”
    徐石麟有心想要反驳,道:“可他打的是朝廷的人,打的是朝廷命官,这……”
    高季又道:
    “徐大人又忘了一点,大家都是朝廷的人,可户部又有什么权利去征收盐税税银?
    大人可别忘了,六都盐政转运司全部被陛下给废除了,倪尚书他们这样已经算得上是逾权行事,若不是曹鼎蛟闹得太大,根本就不要进我们刑部啊。”
    徐石麟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那他干嘛要在这里折腾?搞了半天原来曹鼎蛟无罪,这岂不是有些荒唐?
    周延儒这是抓住了大牢的铁栏杆,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一幕,曹鼎蛟这个令人厌恶的家伙居然写出了如此精妙的文章,这书法挺不错,居然是楷书,粗犷大气而且豪迈,写出了刚猛的气势。
    曹鼎蛟还没穿越的时候就在乡下呆过好多年,爷爷是个老文青,平常就喜欢用笔墨写字。
    犹记得,每回他回家的作业都是拿毛笔字写的,要是让爷爷看到了铅笔和文珠笔,少不得一顿竹笋炒肉。
    直到爷爷故去后,平时虽然不怎么用得到,但他还保留着写毛笔字的习惯。
    书法水平如何不好评价,反正比街边表演的那些大师好上不少,可惜他接触的圈子不大,没有拿到专家那边鉴定过,所以曹鼎蛟自认为自己也是中上水平吧。
    周延儒咬碎了牙,攥着拳头说道:
    “曹鼎蛟,不曾想汝这小人居然会剽窃他人的诗句,实在是可笑,若不是老夫明白你的过往,真的会被辱尔等小人欺瞒。
    哼,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他人的东西终究不是自己的,早晚会有正义之士将汝戳穿。”
    曹鼎蛟觉得狮子不不应该理会野狗的吠叫,因为那样实在是太掉价了,写完《狱中题壁》之后,曹鼎蛟也不再言语。
    默默的收拾着文房四宝,末了,将东西归置了,在自己的床铺旁边,明日,曹鼎蛟还想要进行文学上的创作,这可是必不可少的作案工具,呃……不对,应该是伸张正义的忠实伙伴。
    周延儒就如同抢到了腐肉的麻雀,露出了得胜的表情,整个人面目狰狞,显得略微有些疯狂。
    “哈哈哈哈,曹鼎蛟这是怕了老夫,这么好的诗(《狱中题壁》)定然不是他这种人能够写出来的,没看到他心虚了吗?
    此人到底是谁呢……我大明居然有这样的人才,难不成是老夫睡梦之中无意做出来的,对对对,一定是老夫写的。
    快放老夫出去,老夫乃是大才之人,此诗是老夫写的,老夫实在是冤枉啊。
    还请陛下开恩,本官只想出任内阁,宰执天下,陛下为何不给老臣一个机会呢?”
    连日来的折磨已经让周延儒这个吏部尚书精神崩坏,陡然以高位跌落到了凡间,还被人踩上了几脚,又被挖坑埋了自己的人如此打压,周延儒瞬间就疯了。
    徐石麟长叹了一口气,你说原本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废了呢?周延儒也是自己吃下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朝廷中的竞争本来就激烈,而你周延儒却没有自知之明,非要参与反叛和出头,你…和这些人勾结这么深,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请下去,好生照料着,别让他靠近此处了,千万别让他再见曹变蛟。”
    “是……。”
    ……
    另一边,崇祯皇帝则开心的内库带着手下的精兵强将正在清算者。他们用的也是按察司的阿拉伯数字,这种数字开始逐渐的大明上流社会流行开来,最开始就是山西按察司,董非就是将其发扬光大的创始人之一。
    崇祯皇帝核算了好几页之后,这才发现,原本曹鼎蛟送来的银子不是一千万两,而是一千万两的多五十万。
    崇祯皇帝非常的疑惑,董非坐在旁边帮着清点,于是崇祯皇帝问道:“其中为何还多出了五十万两?难道银子还会生银子不成。”
    董非一板一眼的说道说道:
    “盐商们害怕大人办事不尽心,曹家和乔家又特地贿赂了我们曹大人五十万两。
    可我家大人那是什么人?曹大人的品性:
    忠心耿耿,清正廉明,为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为国捐…银!这才特地将五十万两银子全部上交给了陛下,这是我家大人的一份心意呀。”
    崇祯皇帝感动得泪流满面,眼神通红的说道:
    “满朝文武上下数千人,唯卿知朕,唯朕负卿,曹爱卿,暂且忍忍,年前,朕定要救汝出狱。”
    董非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下大人该有救了,我董非,曹家最大的功臣,唉,低调低调,一般人我都不跟他炫耀。

第342章闹呗
    次日,又是一年大朝会。
    这次的景象特别的壮观,不少大臣都是裹着绷带上朝的,甚至还有拄着拐杖来的,还有一些惨一点的更是需要他人搀扶。
    其中,这些官员的主力以户部为主,都察院和其他五部紧随其后,武将这边的损失基本为零。
    吴襄,祖大寿两个人也是一脸无奈的神色,昨日他们的小女儿挺着大肚子上府求助,祖府吴府闹的是鸡飞狗跳,不是吴三桂在旁边信誓旦旦的做保,还不知道要折腾到什么时候。
    吴襄和祖大寿都是顶着熊猫眼来上朝的,毕竟年纪大了,实在是打熬不住了。
    吴襄一向都是帮亲不帮理,顿时就阴阳怪气的在旁边嘀咕道:
    “早就看这帮子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们不爽了,正事儿不干整天琢磨弹劾这个弹劾那个,太特么烦人了!”
    心道:现在可好,曹鼎蛟老老实实多本分的一个孩子,就被他们整到刑部大牢去了,真的是苍天不公啊。
    他,还只是个孩子啊!
    曹鼎蛟:还是老丈人了解我。
    大殿内,站在一处默不出声的户部待郎马讯忍不住了,开口道:“吴总兵勇悍绝伦、军功盖世,吾等敬服不已。
    然则大家都是为陛下、为大明效力,分工不同而已,您这般污蔑于文官,是否不妥?”
    户部尚书倪元璐也是忍不住捂着腮帮子说道:
    “吴总兵何必要污蔑我等文官?然则阁下之女婿似乎也是文官,可干的这叫人事吗?居然殴打朝廷命官,对抗朝廷,实在是荒谬。”
    吴襄双眼一翻,嗤之以鼻道:“某骂的是这些没卵子的东西,马待郎,倪尚书干你等何事?若是自己找不自在,什么名声都往自己头上套,那可跟某没关系!”
    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群官按品级于殿庭就位,皇帝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
    似乎都知道今日朝会的重点是什么,是以大殿里气氛很是严肃沉寂。
    诸位大臣按例奏报一些事情,然后请皇帝陛下颁发御旨,明令天下。
    皇帝不在状态,大臣们也就草草了事,反正也没什么大事。
    殿中一阵诡异的沉默。
    稍后,监察御史陈彦出班奏道:
    “微臣弹劾山西按察正使曹鼎蛟,嚣张跋扈,目无王法,不遵法纪,殴打朝廷命官,致伤致残,行为之恶劣,骇人听闻,此人不惩、此风不除,大明则永无宁日也。”
    又是曹鼎蛟的老熟人陈彦,这货已经三番两次的要踩曹鼎蛟上位,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已经获得了不少大佬的赏识。
    陈彦相信,只要自己再努力些,督查院左御使的位置终究是自己的。
    此言一出,大殿中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大臣们纷纷瞪大眼睛看着这位监察御史,这是要搞大事情啊!
    户部待郎马讯出列奏对:
    “曹鼎蛟将吾等殴打至重伤,嚣张跋扈、目无王法,恳请陛下明察,将其严惩,以正国法,还京师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大殿之上一片沉默。
    文武大臣的眼神都下意识的看向其余几位尚未发言的监察御史。
    所谓“三人成虎”,这么多的监察御史全部弹劾一个人,罪名又是如此的五花八门,按照一般情况来说,这个被弹劾的官员简直就是“坏透了”,已经成为官场的耻辱,打入十八层地狱也不为过……
    可曹鼎蛟身上的黑点还真的是不多,为大明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多少次大胜让大明内外都是风声鹤唳。
    甚至连皇太极听到这个名字都感到头疼,蒙古的部落也是对其心悦诚服,甚至不得不立佛像来保平安,蒙古人对他是又敬又怕。
    曹鼎蛟虽然现在是文官的官职,可他出仕是武官身份,自然而然的便被归纳到武将勋贵这个集团里,天然的跟清流文官不是一盘菜。
    而且户部吃亏极大自然是不肯放过曹鼎蛟,别的五部没有人说话,偏偏那些弹劾的官员说的都是实情,武将勋贵这边也不好开口,以免落人权柄。
    “这等凶残暴戾之辈,必须予以严惩!”
    “天日昭昭,乾坤朗朗,怎能容忍如此残暴之徒与吾辈圣人门生同朝为官?不严惩,不足以正国法;不严惩,不足以安天下!”
    文官阵列群情汹汹,一个个慷慨激昂,口中义正辞严,化身为正义的代表,恨不得现在就将曹鼎蛟这个穷凶极恶之徒押赴刑场砍了脑袋!
    至于曹鼎蛟以前立下的战功?那算什么,你一个文官没有资格领战功,兴许是夸大战报呢,人头?那肯定是杀良冒功。
    曹鼎蛟啊曹鼎蛟,活该你去死!为什么要贪污属于我们的这一千万两银子呢?你这你犯了众怒啊知不知道!
    崇祯皇帝阴仄仄地看着那些叫得极欢的大臣,脸色早就是阴沉似水,曹鼎蛟可以替他受委屈,但绝不能替他死。
    本来人家就是替自己背锅,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会让这些文官如此放肆?人心若是散了,那队伍就不好带了。
    崇祯皇帝的心里有一股怒气像是蓬勃的岩浆在不停的涌动,却被坚硬的地表紧紧的束缚着,越来越猛烈,越来越暴躁,急欲冲突这坚硬的束缚,猛烈的爆发出来!
    不曾想,刑部尚书徐石麟开口说道:
    “陛下,陛下可知晓曹鼎蛟在狱中的所作所为?”
    崇祯皇帝不悦的说道:“好,好,莫非徐爱卿也有什么想说的吗?有什么弹劾就一并说了吧,朕一一解决。”
    皇帝的语气很平静,但是“爱卿”两个字却故意加重了语气,谁都听得出来那其中夹杂着的的慢慢的讥讽和愤怒。
    果然很好!
    随着皇帝的话语,大殿里如同被冰封了一般安静、肃然、冷冽……
    徐石麟笃定的说道:
    “曹鼎蛟在大牢之中写了一首诗,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文武百官惊讶。
    崇祯皇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