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拿娼妇及歌童小唱各数十人设宴”,又到大大殿里摆宴演戏,往来奔突,嘻笑嘈杂。
北京的午门处,马兵东西驰骋,一片狼籍,大顺军的童子兵还把从宫中抢来的锦绣裹在身上,飞马在闹市……
“闯王来了不纳粮”的那支队伍消失不见了,将领们带头腐化,士兵们初进北京城很快迷醉在酒色财气之中。
这就是为以后的失败埋下的第一粒种子。
大顺军进城后如同之前每攻一城就抢掠、打击豪绅一样,没有及时安抚和稳定旧有官吏体系,保证国家机器运转,而是追饷索银,刘宗敏发明了新夹棍。
“夹木俱有棱,铁钉相连”,专门拷打官吏,还在军府门前立两根木柱,“磔人无虚日”,天天都有官吏被凌迟处死,一天不漏。
曹鼎蛟教给李岩等办法他还加以改进了一下,可李自成那边根本就听不进去,进入京城之后就开始变本加厉,不纳税不纳粮都成了笑话。
大顺帝国可以坚持一年半载,可三年的话真的是个笑话。
曾几何时,还未心死的李岩提出:对追赃者按贪污、抗命不降、清廉者分成三类,不要一棍子打死。
同时提出“以尧舜之德爱及天下”、“一切军兵,不宜借住民房”、招抚各地将领,“许以侯封”等。
李自成却只批示三个字“知道了”。
在燕京正式建国的大顺军,随着军事上的一帆风顺,兵员日增,占地日广。
要解决数达百万的兵马供应和各级政权的开支,原来所采取的没收明宗室财产,接收明朝官府有限的库存钱粮,加上规模不大的屯田收入,远远不能保证需求。
更早一些时候实行的打粮办法,这时更不能用,因为地方已经是自己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的无非两种办法:一是收回“三年免征”的诺言,走所谓轻摇薄赋之路,二是坚持三年内免征赋税,另辟财源。
大顺政权领导人选择了后一种办法,他们开辟的财源就是追赃助饷。
它在政治上导致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地主阶级归顺李自成,把他当作自己新的靠山,是以保护自身利益为前提的。
李自成虽然也从政治上招抚他们,在经济上却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
刑拷相加,官绅体面随同他们的金钱扫地以尽。
这对大批归附大顺政权的官绅地主来说确实是非始料之所及,他们内心的追悔和愤恨不难想见。
北方的情况是地主们开始无比的想念他们英明的君主朱由检,他们期盼自己敬爱的皇帝陛下能够带着大军杀回来,只要皇帝陛下一句话所有的北方家族都愿意充当马前卒,为君先驱。
明军登陆天津之后,果然受到了北方士绅的夹道欢迎,不少大家族都组织了百姓且去送衣送食送水,而且还有不少带路党来到明军大营志愿带路。
明军高级教官齐聚大受
曹变蛟直接摊开了偌大的地图,言道:
“咱们无法携带大量的大炮攻城,所以在火力方面可能会吃亏,咱们先拿下保定,来个围魏救赵,看他李自成上不上当吧,后面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拆船上的大炮,想办法运到前线去。”
副总兵许多远忧心重重的开口说道:“唉,就怕大顺避而不战,咱们补给困难,若是拖得太久的话,这一仗还真的难打。”
王承恩也是见缝插针的说道:
“另外,又不能让咱们明军失了民心,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大军严禁抢掠。”
所有人都是默默点头,曹鼎蛟却是怒不可遏的说道:
“哪怕是万不得已,也不能抢老百姓,你们身上穿的肚子里面吃的手上拿着的,哪一样东西不是从老百姓那里的得来的?
千万不要给自己留底线,否则只会无节制地践踏底线,本官再重申一次,谁敢溅踏军法本官就借他的脑袋一用。”
众人众人不敢说话,曹变蛟这时候跳出来缓和气氛,开口说道:
“咱们登陆天津这第一仗打的不错,本官已经写好奏折,日后会上奏给陛下,如今咱们的首要任务是同心协力,击败大顺,夺回京师。
为此我们可是谋划了大半年,明日一早用过饭之后,咱们就直扑保定,尽可能的机会李自成的大军,引蛇出洞。”
曹鼎蛟摸着下巴说道:
“总兵大人,你说李自成会不会脑子一抽,然后急匆匆地跑来找咱们决战啊。”
曹变蛟苦笑着说道:
“本总兵也想啊,若是能一鼓作气来一场大决战,那倒是省了许多事。
就怕李自成脚底抹油一路又回到关中,他们大顺是最能跑的,这一点咱们又不是没见识过。”
众人开始议论纷纷,商量对策,甚至有人提出的将曹鼎蛟拿根绳子绑住,放在两军阵前,引诱李自成出战高明计策。
对于这种传统的一保四战术,曹鼎蛟只是略微一笑,然后把提出建议的那个人给揍趴下了,他又不是麻辣香锅,凭啥他去卖?
然后,大家纷纷响应讨论,商量着如何引诱李自成出战?
看着这些绞尽脑汁出计策的大明将官们,曹鼎蛟脸上露出了老父亲般的笑容,老子诸葛蛟已经掌控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s:感谢悦玉子,zyzy猪两位绝世大帅哥的打赏,小弟感激涕零无以为报,来群里面领取你们的大礼包一份,需不需要定制番外啊。
再s;推荐朋友有一本狂暴大明,友情推荐,好不好看都不要打我……
第367章一剑一念
李自成直接一口气着急了二十五万大军出兵,大军浩浩荡荡扑向了天津。
昨日,他召集宰相李岩和军师牛金星密谋,三人进行一番密谋策划,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情报都搞得这么准,那就得对症下药找出破敌之策。
等李岩信誓旦旦开口说道:明军不足五万人,而且是仓促之间登陆作战,根本就没有后援。
李自成脸上的笑意更甚,便令李岩,牛金星二人留守京师,大将袁宗第辅之。
当三更天的梆子上响起来的时候,李自成一身戎装,兵器不离手,精神也进入到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中。
随时准备战斗,即使今晚失败了,凭着他手中宝剑,也可以杀出一条血路。
他李跑跑纵横天下无敌的妙诀是什么?论逃跑整个大明都得奉他为最强,张献忠都不得不甘拜下风。
天津卫外边,庞大的营盘顺着官道向东西延伸,南北扩展。军营里车辚辚,马萧萧,剑戟戈矛林立,大群骑兵逡巡往返。一时好不热闹。
蓦地,一阵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响起,天津城外一片大乱,百姓们瑟瑟发抖,躲在城内不敢出门,白天那些喜迎王师的人纷纷不见了踪影。
曹鼎蛟看着城外熙熙攘攘的的,数十万大军并不害怕,用他的话来说是内心毫无波动,甚至想笑。
不过,今日的主角并不是他,而是他哥哥曹变蛟,曹鼎蛟也没有抢哥哥的风头。
当然,他身上这一身白衣白甲白盔并不算抢风头,读书的人的事怎么能叫做抢风头呢?
曹鼎蛟一上战场,所有的士兵就看向了他,有的叫道:
“曹鼎蛟,你又来抢你哥哥风头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来一面写着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旗子,大号字体的。”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要去装逼了,还说不是要抢风头!”
曹鼎蛟睁大眼睛说,“尔等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那日我且亲眼瞧见你去了大顺军中装逼,刘宗敏都被打出翔来了,今日汝又是这一身装备,这又如何解释?”
曹鼎蛟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本官这身上的装备并不能算装逼来着,只是为了保护自己,这以德服人,以理的服人的大斧子只是为了提醒本官是个读书人而已。
真的谈不上装逼,又何来抢风头之说,本官是正经的读书人断然不会干这些龌龊苟且狗血之事……云云。”
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兄弟情深情同手足”,“本官是大明封建主义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够称之为装逼呢。”
引得众人哄笑起来,战场上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曹变蛟重重的咳嗽了几声,众人才停了笑意,少顷,曹变蛟直接开口说道:
“阵斩李自成者赏银十万,斩李自成的手下大将者赏银一万,诸军奋勇杀敌,赏银平分,封妻荫子,博他个前程出来。
大开城门,随本总兵出城杀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尤其曹变蛟身为一军主师主动冲锋陷阵,这在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极大地鼓舞了这些人的士气。
当然,曹鼎蛟这个变态不能算在里面。这货冲入万军之中跟玩似的,咱们不跟他比,以免伤了和气。
天津城外的平地上,曹变蛟带着大军井然有序的出城,大军浩浩荡荡绵延数里。
曹鼎蛟很没自觉的把自己当成了骑兵,混编加入了明军那支为数不多的骑兵队伍之中。
整个骑兵大军加起来只有两千多匹马,实际上骑兵却有五千人,实在是海运不好搞战马更不好弄了,剩下的就是一万长枪兵,三千重甲步兵,五千盾兵,火铳手和弓弩兵加起来足足有两万人。
曹变蛟麾下的海军陆战队没有全部使用火统,一方面是大明的产能跟不上,另一方面是弓箭在大明还是挺有市场的,淘汰也还需要个过程。
花费了大半个时辰的功夫,两军终于是形成了对立之势,李自成则是开怀大笑,对方居然放弃坚城不守,跑出来跟他玩野战,明军的将领都是傻子不成?
李自成坐在他的龙辇之上,直接派御史大夫钱谦益传话说道:
“去给对面的明军下通牒,让他们领兵大将速速投降,朕不杀降将,还不速速来投。”
李自成非常轻蔑的说道,一点好处都没有许诺,对面的明军投不投降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他大顺天子大获全胜。
钱谦益应承,然后来到两军阵前,掐着公鸭嗓说道:
“对面的明将主帅是谁?还不快快出来,大顺天子让你投降,速速归降乎?”
曹变蛟刚想答话,曹鼎蛟却一把拦住了他,便道;
“大兄且慢,这种货色怎么能够劳烦大兄出马,且看小弟舌战群雄。”
三军将士都是一脸钦佩的看着自家曹大人,看来曹大人嘴上功夫还是挺牛逼的,不然如何舌战群雄?
钱谦益牛逼哄哄,鼻孔冲天,都没有拿正眼瞧过别人。
只见一员白袍小将来到两军阵前,钱谦益仗着他是明朝的大员,现在在大顺又混得风生水起,非常傲慢地说道;
“这位小将军还不速速投降?须知你们的死期已到啊,怎么敢对抗大顺…”
钱谦益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已经看清楚了对面那人的面孔,是人不正是自己梦里魂牵梦绕的女人…啊呸抢走自己女人等那个禽兽吗?
小柳,本官好恨啊,恨没能带你逃离魔窟…
曹鼎蛟一言不发的看着钱谦益,一经半年,这小老头好像混得还可以,看李岩那边来信便是如此,这货混的风生水起,结交了军中不少权贵,当上了都察院的大佬。
钱谦益看到这一尊杀神,顿时感觉腿都有些坐不住了,直接在马上就开始略微的发抖。
钱谦益旁边的骑士都是一脸诧异的看着他,钱大人怎么还有老寒腿啊,这都没听说过。
钱大人外面看似慌则一匹,实则心里面更是慌的不行。
但是他还是强打精神,率先开口说道:
“久闻曹鼎蛟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曹鼎蛟心领神会,想起那个开挖掘机一统山东的男人,为了致敬经典他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朗声笑着开口说道:
“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
钱谦益便道: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曹鼎蛟:李贼篡明,霸占中原,何称有德之人?
钱谦益一脸不屑的冷笑说道:
“自从祯皇帝登基以来,天下纷争,社稷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我太祖大顺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
大顺天子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治万邦,这岂非天心人乎?
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何乃强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
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顺,带甲百万,良将千员。
谅尔等腐草之荧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