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小文人-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鼎蛟笑骂道:“老子又没死,你们这群人围过来干什么,想不想挨一下文人的拳头?”
    众人:……数百人使劲的摇了摇头,您老人家的拳头,我们实在是无福消受,轰的一下全部散了。
    虎子他们几个人终于是费力的将这几十斤的盔甲取了下来,盔甲上面还挂着十几斤的箭矢。
    曹鼎蛟身上已经有好几道血淋淋的口子,还好没有伤及骨头,而且他身上的伤口也很快的止住了,虎子赶紧把晒好的金创药擦在他身上,然后又掏出来几卷白布帮他裹了一层又一层。
    曹鼎蛟有些晦气的说道:“唉,老子以后再也不跟这些蒙古蛮子玩对冲了,差点把小命给搭上了,幸好这群家伙退了,不然老子都交代了。”
    曹鼎蛟也是心有余悸,他原以为自己已经开启了无敌挂,没想到还是没办法对抗数万人的骑兵啊。
    能和二十人万农民军打的有来有回,完全都是靠着马匹和盔甲,可人家蒙古人根本就不缺马呀。
    京城,崇祯皇帝接到了一则让他很不痛快的消息,蒙古人中最大的部落科尔沁部落居然被建奴征服了,以后后金还不是如虎添翼?这已经成了他的心腹大患了,崇祯皇帝辗转反侧,昼夜难眠。
    若是还在大草原上的某个自称为文人的曹鼎蛟知道了这个消息,一定会深情款款的说道:……陛下别担心,我已经替您顺着解决了这个麻烦,刚刚我一个人包围他们一个师。

第二波求助贴
呃…无耻的白某人又来求助了,昨天的成果很辉煌,嗯,各位观众老爷直接帮我登上了历史签约新书榜第四,实在是太给力了。
    有五十个人给我投票…简直是服了,今天再挑战一下三更,敢问各位观众老爷敢不敢接战。
    我白某人拼命,你们随意!
    我负责写爽,你们负责读爽!
    最后求一求推荐票,有条件的也可以给一块钱两块钱打赏,啊,星期三就要决出胜负了。

第五十四章收几个蒙古小弟
    曹鼎蛟惆怅的看着空旷的天空。
    好幸运,居然还活着。
    不远处的战利品已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了,手底下的人正在仔仔细细地清点着收获。
    曹鼎蛟他们这一战至少抢下了科尔沁这几万大军三分之一的口粮,无数的牛羊就是他们的随军粮食。
    虎子就在曹鼎蛟身边守着他,曹鼎蛟指着天上一朵云说道:
    “今天我才明白,这人就像天上的云,说不准什么时候散了,就真的散了。”
    虎子憨憨一笑,言道:“曹大人可不是天上的云呐,您是天上的文武曲星下凡,咱们大明的门神爷。”
    曹鼎蛟惆怅,惶惶,不安,或许在打仗的时候,他是无敌的战神,可真正到了生死关头,他还是感觉到了一种无力感,那种被潮水淹没的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硬挺过来。
    曹鼎蛟沉默片刻,然后说道:
    “虎子,我觉得我们一开始的想法就错了,本官是堂堂正正的文官,难道不应该坐镇指挥吗?”
    虎子苦笑,言道:“大人没有您在前面冲锋陷阵,弟兄们怎么提得起勇气呢?别说打不赢蒙古人,估计大家都是惜命不敢上前。”
    曹鼎蛟沉默片刻,仔细摸索,得出结论,兴致勃勃的说道:
    “本官决定了,咱们要在草原上养几条狗,养几条特别听话的狗。”
    虎子一头雾水的说道:“大人啊,您养狗有什么用啊?用来看家护院吗?”
    曹鼎蛟白了他一眼,轻声骂道:
    “傻啊,本官的意思是扶持几个蒙古人的小势力,让这群人给咱们出兵打战,然后帮咱们培养战马,然后咱们再给他们一些物质奖励。”
    别的地方他曹鼎蛟管不着,但是以后山西大同要姓曹了,此时不装逼,更待何时?
    曹鼎蛟还摸着下巴说道:“靠,等老子回去之后,一定要请工匠打造一副最顶尖的板甲,六十斤的盔甲不够重,给本官来个八十斤的盔甲。”
    也就是曹鼎蛟这家伙敢说出这样的话了,这家伙一身的力气就有千余斤,三层铁甲披在身上都跟个没事人一样。
    曹鼎蛟想收服一些蒙古部落为大明效力也并非没有可能。
    历来如此,蒙古人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便请求内附,往往朝廷为了羁縻,会敕封他的官职。
    大明对大漠草原中的政策,历来是如此。
    倒不是妇人之仁。
    而是任何人都清楚,大明根本无法控制大漠和草原,杀死了一批人,就会有新的首领自大漠草原中崛起,灭亡了一个部族,也会有新的部族,成为关内的心腹大患。
    ……
    陕西,高迎祥被大明皇帝处死之后,叛军并没有像意料之中那样四散奔逃,反而继续转战四方。
    李自成在大多数叛军的拥立下继任闯王之位,如今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
    大明就像一座烧起来的房子,崇祯皇帝拿着一个葫芦瓢,拼命的往房子上面浇水,大臣们拼命往里面加柴,大明凌乱的局势,愈演愈烈。
    崇祯八年八月,李自成继任闯王之位迎来了自己的一位贵人李岩,原本也是读书人出身的他投靠了李自成。
    李自成继任闯王之位后继续征战四川、甘肃、陕西一带。
    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几十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远在草原的曹鼎蛟并不知道为什么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偏差,反正蝴蝶扇动的那一下翅膀,在整个西北都刮起了一场风暴。
    曹文诏,曹变蛟二人还在疲于奔命地清剿着叛贼,带着主力追上了张献忠,可是这家伙实在是太狡猾了,跟泥鳅似的,怎么追都追不上。
    崇祯八年十月,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开仓而赈饥民。
    “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自此,李自成军队发展到十万,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
    ……
    伤筋动骨一百天,曹鼎蛟在草原上养了一个月的伤后,匆匆地带着兵马征服了四个部落,今日他们已经来到了最后一个目标的部落,格里汛部落,这在蒙语中的意思就是悍勇。
    曹鼎蛟带着兵马来到这个部落之时,机警的牧民吹响了牛角,甚至那些半人高的小子都抄起了自家的短匕首。
    曹鼎蛟心中惊叹,这个部落有些不一样啊,他们的人很快就到了格里汛部落的中心营地,部落中的头人很快就带着数百人迎出。
    那些精锐凶狠的骑兵身上的装备并不精良,甚至没有多少用来遮挡的衣物,有的人甚至还披着破旧腥臭的羊毛祆。
    曹鼎蛟身后的翻译大声说道:
    “我们是大明大同边军,前面的部落听着,你们是打算投降,还是被抄家灭族?”
    曹鼎蛟懒洋洋地躺在马匹上,他是伤员,虽然他已经养了一个月子的伤了,可是他依旧不想动弹,虽然他健壮的身子骨已经完全好了。
    曹鼎蛟这一千多人马已经征服了四个部落了,而且他的部队也扩充到了五千人马,其中还包括三千多人马的仆从军,至于那些没被征服的部落,全部消失不见了,对…失踪了!
    我大明天军一直都是秉持着和平解放的思想进入大漠,进入草原!绝对不会伤及无辜,更不会搞屠杀这种丧心病狂的举动。
    当然,一些侵犯了我大明天军军威的贼寇,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被追上诛杀,而他们部落的老幼病残咱们又没有义务接待和照顾,当然是置之不理了。
    科尔沁大草原地域广大,消息蔽塞,被袭击的部族,牲畜继续杀绝,也不可能飞马去传递噩耗,其他的部族,更无法想象,会有大明铁骑,深入到大漠来。
    于是乎,当他们看到蜂拥而至的铁骑,第一个反应,竟是以为科尔沁部落的兵马回来了,直到明军亮出了刀,这时,想要反抗,为时已晚。
    草原上,牲畜几乎是被随意的杀戮,无数的粮草和马料,也统统焚毁。
    甚至有时,曹鼎蛟可以在一天之内,连续袭击三四个部族,效率之高,连他自己都无法置信。
    对面部落的头人脸上露丝出了苦涩的表情,言道:
    “白鹰天将军,我们格里迅部落投降了,并且我们部落愿意派出五百名勇士追随于你,训练优良的战马,以长生天的名义发誓,永远不会背叛阁下。”
    格里迅部落的人也怕了,无数逃到他们部落的牧民声泪俱下的哭诉着明军的可怕,要么投降要么死,他们部落的人并不想死。
    曹鼎蛟转头就走,轻笑,道:“咱们也出来快两个月了,是时候回去了。”
    “大人有令,班师回朝!”
    “呜拉!!!”
    虎子紧跟其后,明军骑兵们也是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终于要回家了,他们身上携带的金银财宝都快装不下了。

第五十五章国难思文臣?
    大明紫禁城内,文渊阁的暖阁,崇祯皇帝会见了几位内阁大学士,还有六部的大臣也纷纷汇集在此。
    原先的兵部尚书叫张凤翼,这个无能的家伙已经被崇祯皇帝废掉了,杨嗣昌担任了兵部新的尚书。
    崇祯皇帝做梦都没有想到,明明已经击溃了叛军的主力,叛军中最厉害的高迎祥也是被明正典刑,可是叛贼依旧在四川,陕西,河南搅动风云。
    尤其以河南省最为严重,他们趁明军主力清剿张献忠的时候居然在很多人搞起的声势浩大的造反行动。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尽管文渊阁内挤满了大臣,可是这些人全部都是一言不发,如同泥塑菩萨一样蹲在那里。
    崇祯皇帝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这边的马仔一个个都特别不听话,没事有事都给自己找麻烦,成天就知道伸手要银子,最可恶的一点,那些饭桶连事情都办不好。
    最让崇祯皇帝生气的就是他刚刚拨下去五十万两银子的平叛饷,连一个水花都没有冒起,就不见了身影。
    这五十万两平叛的银子还没有出京城就被底下的人漂白了几分,所有经手的官员都是上下其手,银子运到地方大将手中,又要被他们贪污不少。
    真正落到实处的银子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全部都是喂饱了上面的人。
    崇祯皇帝并不心疼这一笔银子,可是他心疼的是自己花了银子还没办法解决问题,下面的人只是一个劲的敷衍,真正的能臣干将,真的没有多少。
    而且底下的叛乱还是愈演愈烈,这朝廷的衮衮诸公全部都是废物,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还是找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崇祯皇帝涵养还是不错的,这已经是他当了八年皇帝积攒出来的经验,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他沉声道:
    “如今四川的战事如何?张献忠这狗贼又流窜到哪里去了?曹氏叔侄还没有打败他们吗?”
    “曹氏叔侄现在已经到了什么位置?可否逮住了反贼张献忠?”
    兵部尚书杨嗣昌娓娓说道:
    “陛下,关内的局势确实是动乱,辽东那边也有了异动,不得已又将辽东大军调了回去。
    而那狗贼张献忠实在是狡猾的很,如同泥鳅一样到处乱跑,前几日还在朝着绵阳运动,现在又不知去向了。
    总官兵曹文诏也发了个行文,这一行反贼确实是不好对付,估计一时半会还是没有办法剿灭干净,但是又不能置之不理,曹大人也一时抽不出身啊。”
    崇祯皇帝也是惆怅不已,大明真的是风雨飘零啊,外有强敌,内有叛贼,家有米虫,他就算是浑身都是铁又能给大明这口破锅补上多少洞呢?
    温体仁也是缓缓开口道:
    “陛下,如今流贼最大的优势就是到处逃窜,臣窃以为咱们大明应该多备战马,多训练强军,到时候何愁叛贼不平?”
    崇祯皇帝感觉喉咙一堵半天说不出话来,战马?你让朕去哪里掏银子买来战马?不说训练骑兵要花费巨大,短时间内还见不到成效。
    最重要的是大明的国库已经可以饿死老鼠,这哪里还有钱呀?
    兵部尚书杨嗣昌又高声说道:“启奏陛下,微臣保举二人定可轻松平了河南叛乱。”
    崇祯皇帝邓世来的兴趣,然后问道:“爱卿想要推荐何人,还不速速到来?”
    兵部尚书杨嗣昌躬身说道:
    “启奏陛下,臣保举按察司副使曹鼎蛟,天雄军督办卢象升,特别是曹鼎蛟曹大人。
    此人能让贼军闻风丧胆,望风而逃,在民间也有不小的声望,百姓们都奉之为门神,定可轻易平掉叛乱。”
    崇祯皇帝一下子想到了那个傻乎乎的身影,受了委屈还自己一个人死扛着,哪怕是挨了大汉将军的毒打依旧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不仅如此,还给自己贡献了八十万两白花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