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傅,看模样应该是扶桑国派遣过来的使者,估计是来金陵城面见咱们陛下,而且看这些武士打扮,在扶桑国的地位也不低,至少是那些大名的贵族子弟出身。”
曹鼎蛟乖巧的弟子张煌言打量了一下这些日本浪人后立刻开口说道。
曹鼎蛟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时代的日本人,果然是身材短小,人均米五,号称日本张飞的那位大将据说连一米五都不到。
整个日本战国史大部分都是村长打架,镇长闹纠纷,最大的也不过就是市长跟高官顶上了,闹一次省级规模的冲突而已。
曹鼎蛟轻笑着说道:
“哪里来的狗在狂吠?快快报上名来。”
“哼,明人就是如此待客的吗?阁下是谁?就不怕你们的礼部怪罪下来吗?”
曹鼎蛟撇嘴轻笑道:
“礼部那群老头还不一定敢招惹我,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我是你永远得不到的爸爸。”
“岂可修,吾去脱他衣!”有个日本武士忍不住拔出了长船刀,面色阴冷的看着这个侮辱他们的明人,顷刻间,一场大战就要爆发。
第122章我是你永远得不到的爸爸
“藤原,冷静一些,这里不是咱们的地盘,若真的闹出人命来了,咱们也不好担干系。
还请诸君忍耐!”
为首的武士南云义忠冷静的说道。
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
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的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
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大明朝的北方发生了剧烈的动荡,整个明朝的北方都丢弃在后金还有大明叛军(大顺)的铁蹄下面,于是日本国王非常的的担忧,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倒向哪一边,又害怕大明朝能够重新崛起,所以分别派遣了使者前来大明,大顺,后金考查。
如果确定了大明朝的士兵基本上像江南卫所兵那样不堪重用,那么扶桑国将会彻底的倒向另外两家。
南云忠义亲自来到了曹鼎蛟面前,向他深深地鞠了个躬,然后卑微的说道:
“死密玛塞,给阁下添麻烦了,再一下代表他们给阁下道歉。”
曹鼎蛟笑着点头道:
“嗯,我很喜欢你们下贱到骨子里面的那种气质,加油,我看好你们哟。”
“你……阁下来自于谈谈的华夏礼仪之国,为何如此无礼?”南云忠义没想到对面那个人这么嚣张,自己都道歉了,对方还是不依不饶。
那个叫藤原的青年武士也是一缕冷笑浮上面容,冷笑着说道:
“哼,大明也不过如此,居然被我们日出之国的几十名武士是打到了京城,看起来也不过如此,南云君不必道歉,弱者可没有资格接受道歉。”
“哈哈哈哈!!”
对面的武士口中所说的事,还真的是事实,大概有八十七名倭寇流窜到南京城城外的小县城,然后沿途一路烧杀抢掠,最后甚至打到了金陵城。
然而其实这些悍匪全都是与本地人有勾结的悍匪,甚至有的人干脆就是大明出身,指望着那个些锄头才刚刚放下的卫所兵去平叛根本就打不赢,也难怪人家能够达到金陵城下。
虽然史书上是记载区区不到百人的倭寇居然屠杀击溃了3000多明军,甚至还打到了金陵城下。
但是,真实的战况应该才死伤几百人,因为明末的明军都有虚报伤亡的传统,而且无一例外都有吃空饷的优良传统,一加一减之下才会出现如此夸张的记录。
大明的卫所兵制度确实已经崩溃到无法挽救的地方,让一群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农民上阵,确实是差强人意。
朱慈烺,张煌言,孔虚空都是狠狠的都瞪着这几个扶桑的武士,胸膛起伏不定,曹鼎蛟平静的招了招手,然后露出了一口大白牙淡笑着开口说道:
“我听说你们扶桑的武士道特别厉害,在下过来求死。
还请几位赐教,拜托各位送我上西天吧。”
你听听?
这tnd还是人话吗?
“哼,在下是关东第一快刀剑客,还请阁下赐教。”
那个叫藤原的武士站了出来,目光死死地盯着曹鼎蛟。
“哼,这一点毋庸置疑,你们扶桑都是又快又短,在下佩服!
至于爸爸的名字,你不配知道,除非你能打赢我。”
三百级的boss曹鼎蛟终于露出了它锋利的獠牙,目光直视着过来挑战他的勇者,希望对手能够给他带来一点刺激,毕竟无敌实在是太寂寞了。
“哼,在下的居合斩,已经练到了可以劈开在空中快速飞舞的苍蝇了,还请阁下小心了。”
藤原已经抱着的必杀之意,眼前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恶了,此獠口口声声的说他是自己的爸爸,实在是该杀。
明明母上大人告诉过自己,自己拥有着藤原家高贵的血脉,差一点就能成为长子的存在。
“阁下的武器呢?难道你不打算使用兵刃吗?在下赌上武士的荣耀,不想欺负一个手无寸铁之人。”
藤原又冷冷的说道,虽然口中是这么说,可是他握在刀柄上的手一直没有松开过,就等着某人出现破绽,然后一击必杀。
“唉,本君子还真的讨厌你们这些说一套做一套的小人,孔子云:打架亦用砖,必乎其脸,越乎越爽。”
“大人,先圣好像没有说过这句话,还请大人明鉴呀。”
孔圣人的后裔孔虚空满头虚汗地看着自家大人,这样篡改圣人经义的话是被别的读书人知道了,那还不是一场旷世大撕逼的决战?
曹鼎蛟挠挠挠头无所谓的说道:
“既然不是孔圣人说的,那一定是鲁迅先生说的,外事不决问孔圣,内事不决问鲁迅。
这些前辈说的果然有理。”
曹鼎蛟从脚下抠出了一块板砖,这种青石砖可比咱们后世的板砖大了不少,而且重量也重了不少。
就趁着曹鼎蛟他扣砖的功夫,那个叫藤原的武士看到了这个破绽,赶紧挥舞着长船刀,狠狠的一刀劈了下去!
号称是连牛都能一刀劈死的长船刀被某轻而易举的用板砖给格挡住了,曹鼎蛟看着这个居然搞偷袭的扶桑小鬼子怒由心生,从卢沟桥偷到珍珠港,老是偷你妈了个嗨啊?
直接反手一板砖甩在了眼前这个日本鬼子脸上,藤原被一板砖击飞了数米远,头上更是被开了瓢,血流不止。
日本关东第一快刀手就这样软塌塌的倒在了地上。
“八嘎呀路,你们滴通通死啦死啦滴!”
剩下的扶桑武士通通都拔出了腰间的武士刀,大喊着天皇板载朝着曹鼎蛟发起了万岁冲锋,就这么几个日本人,愣是杀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300级的boss也不含糊,耳边虽然不时的刮过刀风,可曹鼎蛟依旧灵活的像个猴子一样在他们旁边经过,然后很温柔的一个过肩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足足摔了六下之后,地上已经没有一个站着的扶桑浪人武士了,他们哀嚎着在地上打滚。
南云义忠更是像条饿狼一样叫嚣着说道:
“阁下若真的是条汉子,有种留下你的姓名和籍贯。”
曹鼎蛟上前拍了拍他的熊脸,然后笑着说道:
“都说了多少次了,我是你永远都得不到的大明爸爸,我家就在东林学府,对!记住了,浙江东林学府。”
这下子,轮到张煌言脸色苍白的看着自家这个师傅了,您老人家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
南云忠义用着怨恨的眼神看着曹鼎蛟,原来你们是我得不到的大明爸爸,家住东林学府,哼,老子一定要去礼部告状。
曹鼎蛟装完逼赶紧就带着弟子们跑了,至于背锅的事还是丢给他们东林党吧。
第123章东林党作案
曹鼎蛟他们这边装完逼就赶紧跑了,只剩下南云义忠还有藤原那几个小鬼子,躺在地上如同死了爹妈一样哀嚎。
曹鼎蛟匆匆的留下了东林党的身份就仓皇逃窜了,还带着两个弟子,还有一个棒槌逃跑了。
围观的群众很快跑过去报官了,不过江南的百姓对于倭寇也没有什么好感,毕竟浙江沿海地区的风波才刚刚平静不久。
对于曹鼎蛟他们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根本就没有人去告发,最多只是知会一下官府有倭寇被打的事情而已。
五城兵马寺的人匆匆赶到,现在京师重地出了这么大的状况,一点点风吹草动他们都担不起责任,因为现在的金陵城大佬实在是太多了。
一听到是倭国的使节被人打了,幸好没有死人,他们这才长出了一口气,不过随后赶到的礼部待郎鼻子差点没气歪。
礼部待郎东林党大佬赵知山一脸温和的问道:
“敢问阁下可看清楚来人?到底是什么人打的你们?他们可曾留下身份?”
华夏历来是讲究礼仪之邦,赵知山对着远道而来的时节,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是……大明爸爸打了我们!”那倭寇头子南云忠义委屈地趴在地上说道,他感觉全身上下都失去了知觉,好像没一块骨头是属于他自己了,痛不欲生。
仅仅是武士道的坚毅忍耐精神和强烈的求生欲让他支撑了到现在。
“唉,阁下言重了,说大明爸爸有点过分了……阁下可否知道袭击你的人什么来历?下官一定要奏明圣上必须从重处罚,严查,彻查!”
礼部侍郎赵知山也是一脸懵逼的看着这个倭国人,头一次见到喜欢装儿子的藩国使节,倒也是稀奇。
南云忠义仿佛是看见了大救星,委屈的说道:
“下国使臣打听清楚了,就是东林书院的人打了我们,那些该死的明人一定是东林书院的乱臣贼子,小人恳请大明皇帝陛下消灭东林啊。”
礼部侍郎喉结一阵滚动,面色不善的看着这个倭国人,心里面甚至在想着:
要不然把这些倭国人直接沉尸长江?
呃……
看着面色大变的礼部官员,南云忠义的心又放回了肚子里面,果然大名的官员都是官官相护啊,看来不能指望这群人了。
……
就在倭国人和东林党人准备狗咬狗的时候,曹鼎蛟已经带着两个弟子,还有一个棒槌带着大批物资继续北上了。
只不过,与上一次采买物资不同的是他们这次得到了大部分江南大家族的资助,几乎是很迅速的就收集好了物资。
曹鼎蛟又让按察司培训好的几十人留在此处开了个钱庄,而且,坐镇江南的不是别人而是曹鼎蛟的小老婆于端莹。
曹鼎蛟与于端莹正是如胶似漆的蜜月期,奈何曹鼎蛟实在没有什么很忠心又懂经济之道的能手,只能委屈自己的小老婆了。
临别前,于端莹摸着自己一点都不圆润的肚子说道:
“夫君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多多来看看奴家,奴家想给你生个大胖小子,给咱们曹家接种传宗接代。”
曹鼎蛟看着自己的小娇妻也忍不住说道:“干干巴巴的,麻麻赖赖的,一点都不圆润,盘他!”
“咯咯咯,还请夫君大人将奴家盘出包浆来。”
曹鼎蛟依依不舍的抱着她疯狂的两天,然后这才抱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到了北方。
……
路上,小太子看着比上次还要规模更大的车队,忍不住张大了嘴巴说道:
“师傅,江南这些家族还真的是厉害,居然能够弄出来这么多物资。
不仅有车队,还有船舶,这能运出多少东西啊,本宫看的都是头晕眼花的,小师弟,你说呢。”
张煌言点头说道:
“虽然难以计量,但是用心去做总会知道的,不过,咱们这边弄走了这么多物资,江南的百姓不会吃亏吧?”
曹鼎蛟笑道:
“徒儿,这社会的物资本来就分配不平衡,只要当权者能做到将好钢用到刀刃上,那就能极力的避免最糟糕的情况。
先急再缓,先易后难,江南的粮价涨一些也不一定是坏事,粮贱伤农,只要把粮食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不会引起江山社稷的动荡。”
武英殿,突然传来了一件令崇祯皇帝尴尬无比的事情,民间也是闹得沸沸扬扬,过来朝见大明天子的倭国使团全军覆没了。
七名刚刚赶到大明的先遣副使节南云忠义,还有六名随从居然被大明的官员当即活活打死,事情的起由越传越邪乎。
民间版本:
东林书院跑出来的书生因为金陵名妓争风吃醋而与倭国使节产生了矛盾,双方大打出手,并且那几位东林的书生还自称为是倭国使节的爸爸。
然后,随之而来的东林党官员伙同手下将使节灭口了。
按理来说这些东林版的人,如果只是教训一顿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