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亲们,朝廷准备在咱们青岛这里弄个水师基地,兵营,船坞,校场,通通需要苦力去建造,谁愿意去做小工?工钱日结,离咱们这里才半个时辰的路。”
“这日头太毒嘞,额可不去。”
“不会是要把俺们骗过去当兵吧?”
“不去,不去,俺们还要瞒着干农活呢。”
那个王府的校尉笑道:
“这个在我们海军基地干活一天管两顿饭,全都是干货,一天给两钱银子,只要五十人。”
两钱银子???这相当于一百四十枚铜钱,干一天居然给这么多银子?这样的好事去哪里找?
真香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那名校尉的身旁很快就挤满了壮丁农户。
校尉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只是随意的挑选了五十人就走了。
据民间传言:
山东青岛海军基地!人傻钱多速来……
……
曹鼎蛟骑着高头大马,带着手下的人马浩浩荡荡的开往了南京城,在他旁边却是坐在囚车里面的宋献策。
不过人家却享受着高级俘虏的待遇,好酒好肉伺候着,除了不能自由活动之外,几乎是一应俱全,现在人家正捧着金……梅,反正是三个字的圣书专心攻读呢。
曹鼎蛟轻轻的哼唱着:
“和我在南京的城头走一走,喔噢噢,直到所有的灯火都已经熄灭,你已不再停留……”
虎子在旁边皱着眉头说道:
“大人,您上次唱的不是(和你在济南的城头走一走么?怎么又换歌词了?)您这小调还真是稀奇。”
曹鼎蛟白了他一眼说到:
“唉,听本官的话,多去读两本书,一点都不懂得我们文人的兴趣和爱好,诗歌是多么培养情操的事?多学着点。”
曹鼎蛟手底下的兵马自然是惊动了南京的守军,如今南京的守军已经换成了辽东的十几万大军,自然不是以前那些酒囊饭袋可以相比。
曹鼎蛟五千大军的动静很快就被南京守军知晓,近万骑兵很快就包围了过来。
来者不是别人,领头的就是曹鼎蛟三个大舅哥,祖泽润,祖泽法,祖泽远。
“站住,再上前一步,格杀勿论。尔等是哪里来的兵马?没有调令怎么敢擅入京城?”
祖泽远大声喝道,他是军中的参将,这里的职位属他最高。
要不是他对方也是明军的装备还有明军的服饰,他们早就拔刀相向了。
曹鼎蛟赶紧策马上前,笑着说道: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啊,三位哥哥别来无恙。”
曹鼎蛟带着虎子就来到了三兄弟面前,这祖家三兄弟一看来人居然是,军中第一神将曹鼎蛟,大家都互相尴尬地看了一眼。
上一次曹鼎蛟带给他们的惨败实在是让人无语,祖家十几个兄弟被人家打趴下了,本来还想给小妹撑腰,现在他们这些兄弟在小妹面前表示丢尽了脸面。
而且小妹也逐渐有了胳膊肘往外拐的趋势,好像有些瞧不起他们这些废物哥哥了……
“哼,原来是曹大人啊,许久不见,别来无恙,不知曹大人带兵入京,可有调令?”
祖泽法杀气腾腾的说道,上次就数他最惨,一群人被他们的叔叔伯伯老爹整的是没脾气,挨完某人的毒打之后,又去领了一套家法。
“唉,本官有急事要入京面见圣上,这就不麻烦几位了,回头请你们喝酒,还请几位行个方便。”
曹鼎蛟脸上灿烂的笑容立刻绽放。
祖泽法一指身后的五千骑兵,然后说道:
“曹大人,您入京面,自无不可,您怎么带着这么多兵马入京呢?这样有些违制了。”
“兵马?哪里来的兵马?本官没有兵马呀。”曹鼎蛟一脸疑惑的看着他们。
看着某人睁着眼睛说瞎话行为,祖家三兄弟真的是无语,我们又不是瞎子,您老人家这种操作实在是太违规了吧?
祖泽远无奈的指着这一支蒙汉联军说道:
“那曹大人您说说这些人是什么?全都是上过战场的精锐骑兵,我们可不瞎呀。”
曹鼎蛟笑道:
“别紧张,这些人马都是本官手底下的按察司衙役,相信我他们只是来京城办案的,并没有其他恶意。”
祖家三兄弟:……
五千精锐骑兵用来当按察司的衙役???什么时候杂兵的标准比我们辽东军还高了?您老人家这有点犯规了吧…
简直就是壕无人性……
就在双方还在僵持之际,崇祯皇帝派人来了,曹鼎蛟肯定要给自己的顶头上司报备啊,所以早早就派快马通知了崇祯皇帝,不多时就有一位紫衣太监领着一队人马过来了,来人正是曹化淳。
第149章再见崇祯皇帝(感谢雪中迟暮大赏)
曹化淳带走了曹鼎蛟,至于他手底下的五千兵马则是全部被安置在城外军营,虽然说他们是按察司的编制,不过人马还是太多了,曹化淳可不放心带他们入城。
曹鼎蛟觉得无所谓,就美滋滋的跟着曹公公一起入了南京城。
南京城以前就是作为大明的首都来使用,在南京这边还有一个六部,周边的几个行省加起来统称为南直隶,南直隶的规模可不小,甚至把大半个江西都算进去了。
这个时代的江西还算是牛逼人才特别多,出了不少进士。
曹化淳在前面带路,曹鼎蛟落后半个身子在后面,两个人相谈甚欢,曹鼎蛟轻声说道:
“陛下近来如何,朝中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曹鼎蛟并不讨厌这些中人,这是时代催化出来的产物,存在就是合理。
相比于唐朝或者是汉朝的太监,明朝的太监更像皇帝的白手套,或者是皇帝的刀,其实他们的权力很小,其实他们的权力也很大。
巅峰时期,太监们的权力可以像刘谨和魏忠贤那样牛逼。
在低谷时期,太监们只能获得像刘瑾和魏忠贤那样的下场,皇帝若是信任他们,那就是战无不胜的存在,皇帝若是顶不住文官的势力,那就只能丢車保帅。
曹化淳不敢隐瞒,曹鼎蛟乃是皇帝陛下跟前的大红人,红到发紫的那种程度。
不是没有太监试探过皇帝陛下,曹鼎蛟现在就成了皇帝陛下心中为数不多的红线了。
特别是皇帝身边的人,更要注意哪些人可以得罪,哪些人必须要讨好,如果连主子的心思都摸不透,迟早要被别人踩下去。
心似火热的曹化淳殷勤的说道:
“好叫曹大人得知,朝廷也并无什么大事发生,只是南官和北官的争权日益严峻,甚至快演变成了前朝时期的党争。
不过,因为山东这次发生的孔庙事件震惊了天下,这才让双方稍微有些收敛。
不少文官甚至要喊出了让陛下亲征的口号,北官们则是认为要借此契机趁机北伐,收复北方失地,重新夺回辽东。
南京六部的官员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一直在劝阻陛下定都南京,然后双方又争起来了,简直快打出狗脑子来了。”
曹鼎蛟慢慢的把这些东西全部消化在肚子里面,南京城的官员坐不住了,他们也想要上位,一辈子守着个陪都就如同养老院一样,谁不想宰执天下?
大明朝自古就有南榜与北榜之争,就连太祖陛下也输在了这件事上,如果把全国的科举统一,估计坐上大明朝庙堂上的人读书人大部分人都是来自江南了。
北方的官员也不甘示弱,他们的领土田地还有房产全部在北京,甚至家族势力也在那一块。
只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这才迁到了南京,面对南京日益严峻的斗争,他们开始怀念以前那个草窝了,于是不少北方的官员开始嚷嚷着要北伐。
曹鼎蛟面色冷峻地说道:
“他们也真敢想,北方是他们能够染指的地方吗?咱们大明三年之内不可能北伐,大明的根子什么样他们不清楚吗?无非是利益动人心啊。”
“大人所言极是。陛下也没有想过北伐的事情,只是让祖大人他们好好的练好精兵。”
大明朝廷的财政已经快破产了,要不是这次裁去了辽东还有北方的大部分领士,朝廷至少还要每年花费近千万的银子维持九边的花销,在边境堆砌几十万精兵,你以为有那么简单吗?
看得见的军饷就要花费几百两银子,更别提那无数的粮食补给物资还有各种补贴。
还有大明朝的百万军士,其实这些士大夫比谁都清楚,那些军户早就烂到根子里面了,别说是打仗,能保证自己不叛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曹化淳又说到了崇祯皇帝:
今年,迁都南京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闲着,以十二万辽东大军为底子,将其扩充为二十万大军的京营。
粮食由本地自给自足,在地大物博的江南想要征兵也并不困难,崇祯皇帝的军饷也是给了足额,甚至他亲自下场去发放军饷,每个月总有一天皇帝不再上朝。
马上就要入冬了,北方的粮食曹鼎蛟是打算一颗也不卖给辽东了,不过,大顺军的粮食还是不能断,万一人家弃城而走怎么办?那大明朝又要面对后金建奴的兵锋了。
曹鼎蛟在上一次同多尔衮交手之后,就明白以现在明军的战斗力死守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了,在野战中几乎没有办法打败人家。
要是人家全员出动,面对八万名精锐的八旗子弟兵,曹鼎蛟都觉得自己未必能够存活下来,要是碰到那些精锐的白甲兵,那就更是难受了。
很快,崇祯皇帝就在武英殿召见了曹鼎蛟。
去时少年依旧,归来捷报连连。
崇祯皇帝审视着眼前这个看起来并不魁梧的青年官员,然后温和地笑道:
“快快给咱们的孔庙孔圣人守护者曹大人看座,鼎蛟,现在天下读书人都需要承你一份情啊,毕竟你算是救了孔圣人的血脉衣冠。”
曹鼎蛟脸色平静的说道:
“圣人又如何?这天底下所有的圣人加起来,在微臣心中也比不上陛下一人,陛下才是真正的圣人。”
“哈哈哈哈…鼎蛟,别口花花了,若是让外人听了去,岂不是让别人说你是溜须拍马的小人吗?”
崇祯皇帝心花怒放,甚至有一种眉飞色舞的感觉。
来到南京城之后,一切都在改变,原本他手底下不听话的官员变得好指挥了,南派官员和北派官员相互撕咬,皇帝陛下从中牟利。
再加上军方的支持,整个南京城都归崇祯皇帝管了,这可比他在北方时的拮据好受的多。
曹鼎蛟一脸严肃的说道:
“陛下,此言差矣,微臣说的句句属实,陛下不以臣卑鄙,火线提拔。
臣躬身于大同,日夜操劳,夜不能寐,兢兢业业,生恐身负皇恩,这才取得了一点点小小的成就,全赖陛下支持,微臣只想千年之后,若能跟随圣上名传千古,愿陪圣君侧。”
崇祯皇帝遍观满朝文臣子,有能力而且谦虚,而且不抢功劳,而且还会说话的臣子,只有曹鼎蛟一人而且。
曹鼎蛟身上早就被打上了忠诚并且有能力的标签,得曹鼎蛟者,可平天下也。
“朕早就说过,大明不绝,曹家不绝。”
“臣谢陛下,能陪在您这样的圣君身边,实在是微臣的荣幸……”
“行了,朕可不喜欢听你拍马屁,这次回来又要准备搞事情了?你又准备坑谁…李自成还是皇太极?”
“陛下,您怎么能如此污蔑微臣呢?天地良心啊,微臣像那种会坑人的坏人吗?”
“不像……就是!!”
君臣在大殿里面畅快的聊着天,曹化淳只好赶走了旁边的侍卫宫女,默默的守在了殿外……好生羡慕,实名制羡慕,羡慕的不行了。
s:感谢雪中迟暮大兄弟的五千书币大赏,今天也在群里面说了,眼睛好像有点不舒服,现在看字都模糊实在有点顶不住了,明天还四更,如果做不到,我就学日神的倒立爬墙,倒立爬墙了解一下。
第150章讨论征兵制度(今天4更第1更,求收藏推荐票)
曹化淳万万没有想到,曹鼎蛟这个看起来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也背叛了革命,成为了自己这样的舔狗,你这狗官怎么没了文人风骨呢?还要不要一点点b脸?
曹化淳表示很无语,搞好陛下不是他们的太监的饭碗嘛?您老人家这样的大臣就不要做幸进小人了好不好?
曹鼎蛟如同说家常一样,跟皇帝陛下聊了很多北方的事情,曹鼎蛟不会说话,也没有像那些文官那样文绉绉的上表奏折,而是如同升斗小民一样叙述道:
“陛下,现在局势已经很分明,大明和后金就属于龙争虎斗,可是咱们这条龙的爪牙有些老迈了,根本就撕不开老虎。
蒙古人就像是狼,大顺军就如同是狗,正面战场上,他们都打不过后金,只能依托城防还有咱们大明的支持才能苟存。
其实前宋的下场和咱们的大明何其相似?南宋朝最大的敌人是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