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守府,正堂

    高铭端坐于上座处,台下文武依次排列,正听着台下亲兵禀报南面八百里加急的情报。

    那道情报所说不是别的,正是郭尚起兵十万,此刻正在北上平原,想要和高铭决战的消息。

    从青州带来的将士,加上平原城中这小半年来招募的士卒,如今高铭麾下齐军,规模数量在五万左右。

    和郭尚大军相比,整整差了五万,而且还有一众河北悍将相随,看来又是一场以少对多的恶战。

    “给本宿主查一下颜良、鞠义、还有那个蒋奇的四维。”高铭一边听着斥候禀告,一边就向脑海中的系统发送了查询指令。

    “冀州双雄上将——颜良,四维如下

    武力:98

    智力:62

    统帅:74

    治政:57”

    “河北四庭柱之一——鞠义,四维如下

    武力:88

    智力:70

    统帅:90

    治政:61”

    “河北四庭柱之一——蒋奇,四维如下

    武力:86

    智力:68

    统帅:72

    治政:58”

    一眼扫去,三人中武力最高的当属颜良。

    毕竟在三国中,颜良是能以二十回合速败曹魏上将徐晃,并吓得曹军一时间无人敢迎战的存在。

    若非关二爷的出现,恐怕颜良还真没人能奈何他。

    而在这帮将领中,统帅最高之人,当属统领着先登死士的鞠义。

    在三国中鞠义曾以千余先登死士,击溃公孙瓒横行幽州,不可一世的白马义从,一战威震河北。

    至于蒋奇,在史书和演义上记载寥寥无几,依稀是被张辽所斩的一员袁绍大将而已。

    只是想不到,蒋奇竟然也能以86的武力,名列河北四庭柱。

    正当高铭打量着这三人四维的时候,房玄龄迈步出列,拱手道:“殿下,如今战端已起,贼军凶戾,敌众我寡的局势一目了然。”

    紧接着,房玄龄伸手指向那挂在侧壁上的地图,继续补充道:“平原城方才兴修,民心稳定不久,短时间内断然不可再受兵戈之难。所以在下以为,殿下可尽起五万大军,在平原城外五十里处,百丈设一营。以此拒郭军于城外,形成对峙之势。”

    “房兄所言极是,但在下以为,威胁可不止这郭威一支势力。”

    从未发表过意见的李东阳,此刻也徐徐出列,伸手指向了并州方向,沉声道:“诸位请看,北侧幽州有张辽和罗成二位将军率领的青州兵相抗,可保短期无虞,但这西面的并州,诸位可有想过?”

    此话一出,众人都不禁眉头一皱。

    并州位于冀州的西北侧,虽然没有与平原城接壤,但也相距不远。

    而如今的并州牧,正是威震北塞,坐镇十万大军的征北将军董卓。

    若是郭尚与董卓勾结,难保到时候一起对高铭发难,那齐军就很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

    眼力见敏感的李东阳,一下子就察觉到了这个潜在的隐患。

    高铭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拂手追问道:“那你有什么对策,可以来应付并州这个变数吗?”

    李东阳毫不遮掩,当即拱手回道:“眼下无用兵之计,殿下只能派人去九原郡先发制人,亲自面见并说服董卓,最好能让他出兵相助我军。”

    说服董卓

    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是何其困难。

    天下谁人不知,并州董卓虽有威震狄族之名,但也是个性情残暴,好大喜功之人,麾下全是些虎狼之将。

    尤其是这几年来,董卓荒淫无度,开始勾结北方狄族,对南下中原充满野望。

    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所以说服董卓,无异于是在鬼门关前讨饭吃。

    一时间,众人都陷入了沉默,有的是不自信于自己的口才,怕耽误了军机大事,有的则是惧于董卓威势,怕有来无回。

    正当高铭一筹莫展,找不到合适人选,准备唤醒系统,召唤一名后世人杰的时候。

    一个款款而立的身影,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生辰刚过十二岁的诸葛亮

    只见诸葛亮满脸自信,上前只一拱手,意气风发道:“启禀殿下,亮愿身赴九原,替殿下解并州之患!”

    (未完待续。。。。。。)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第123章 少年诸葛 单刀赴会

    在众人都一筹莫展之时,听到有人说能前往游说。

    大家都是精神一振,但当他们回头看见是请缨之人是诸葛亮时,却又失望的把头扭了回来。

    一个年纪不过十二岁的小屁孩,妄想去跟坐镇十万兵马的恶徒董卓谈判。

    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田彪和诸葛亮并不熟,没好气的道:“小鬼,大人们在这里议事,你别瞎胡闹,一边玩泥巴去。”

    诸葛亮一拂袖袍,不满道:“你才玩泥巴呢,我说了我能解并州之患。”

    说着,诸葛亮昂首挺胸,胸有成足的走近上前。

    房玄龄那忧虑的神色中,夹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欣赏,沉声道:“孔明,你可知军中无戏言,殿下可不会因为你年纪小,而不追究你的责任。”

    “先生所言,学生自然知道。”

    诸葛亮向房玄龄作了一揖,转而拱手朝向高铭,落落大方道:“古有项橐七岁为孔子之师!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助秦夺得数十城,拜上卿之位!”

    “匡扶大齐江山,替殿下排忧解难,乃亮毕生所愿,岂敢儿戏!亮虽不才,年纪却也达十出有二,亮愿立下军令状,誓替殿下解除并州之患!”

    说罢,诸葛亮又是拱手一拜,满脸的决绝自信。

    高铭嘴角上满是欣慰笑意,饶有兴趣地看着诸葛亮,想不到他年纪轻轻,就已经有这种胆识和气魄。

    这不禁让他联想到了演义中那个孤身过江,舌战江东群儒。两军会阵,骂死司徒王朗的嘴强王者。

    高铭一边思酌着,一边就向系统发送了查询信息。

    “三个月过去了,给本宿主查一下,诸葛亮现在四维成长得怎么样了。”

    “诸葛亮,年龄十二岁,四维如下

    武力:46

    智力:93

    统帅:75

    治政:82

    请宿主注意查看。”

    “好家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智力涨了三点,统帅和治政涨了二三十点,这是什么恐怖天赋。。。。。。”

    看见诸葛亮那浮夸的增长速度,高铭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千古罕见的天赋。

    高铭内心波澜起伏,表面淡定依旧,沉声问道:“孔明,壮志可嘉,但你可知此行艰险?”

    “亮明白,此行犹如上刀山,下火海,九死一生耳!但若能为大齐排忧解难,九死而不悔,亮又何惧刀山火海乎!”诸葛亮满脸决然,拱手慨然答复。

    那铿然热血的话语,不禁让方才小觑的田彪,对诸葛亮转眼刮目相看,台下众文武也唏嘘感慨不已。

    真乃英雄出少年,小小年纪,竟有这等胆魄。

    “好一个何惧刀山火海!”

    高铭兴奋地拍案而起,豪然道:“君无戏言,那本王就派你出使九原郡,势必给我稳住并州方向的兵团。平原到九原沿途流寇众多,本王会令田彪一路护送你到并州。”

    “亮领命!”

    “末将领命!”

    诸葛亮和田彪,同时上前,拱手接下了这道至关重要的军令。

    ……

    三日后,高铭率领五万齐军,带军师房玄龄、上将高昂、黄忠、李定等偏将,安营扎寨于平原城以南五十里处。

    而迎面所在,就是声势浩大,汹涌如潮的十万郭尚大军。

    放眼整个旷野上,刀戟如冰,营帐如丘,战旗如林,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杀机。

    风云涌动,天地变色。

    一场复仇大战,在瞬息间一触即发。

    ……

    并州,九原郡,将军府

    正堂之上,摆满了各种的牛羊酒菜,满目的狼藉淫靡。

    上座处,正有一虎背熊腰,满脸横肉的中年男人,左手拿着一条烤熟的羊腿,右手搂着一个衣不蔽体的狄族女子。

    此人正是征北将军,董卓。

    他正一边寻欢作乐,一边用那双半阖半开,凶狠阴厉的眼睛,扫着案台上那封自平原城送来的书信。

    书信看罢,董卓厉然甩开羊腿,然后用油腻的右手拿起那张信纸,凝视着台下的诸葛亮,森然道:“高铭那孺子,就派你这小屁孩,来跟本将军商榷?”

    诸葛亮款款而立,笑着拱手道:“我家殿下军务繁忙,所以只能派我来与将军见面。”

    “哼!好大的架子!”

    董卓冷哼一声,勃然动怒,然后重重的一拍案台,吓得他怀中美人娇躯一颤。

    董卓指着诸葛亮,厉声道:“好个高子恒,自己乳臭未干不敢来,居然叫这么个小屁孩来打发本将军。来人啊,给我把这小鬼拖出去斩了,将人头送回去献给郭威!”

    喜怒无常的董卓,竟当场就要杀诸葛亮,还要把他的人头送给郭威以示好。

    列于左右的军士,听到命令后当即一拥而上,准备把诸葛亮拖走。

    “哈哈哈哈——”

    看着杀机突起的董卓,诸葛亮非但不惧,反而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董卓本以为眼前这个小屁孩,听到诛杀的命令会吓得跪地求饶,但换来的却是一声仰天大笑。

    诸葛亮这么一笑,董卓不禁浓眉一凝,浮现出几分狐疑之色,好奇地喝问道:“死到临头,你还笑得出口?”

    “为何笑不出口?我是笑我家殿下,没有识人之能,竟没看出来,他所欣赏的两千年未有之豪杰,国之重臣董中颖。私底下竟是个趋炎附势,贪生怕死之徒,我诸葛亮真是死得不值啊!”

    诸葛亮借自嘲之名,以讽刺董卓趋炎附势之举。

    此话一出,董卓身旁的那些个偏将,个个怒目圆睁,恨不得上前一刀砍了这出言不逊的小屁孩。

    正当此时,董卓非但不怒,相反还笑了。

    众人都不解地看向董卓,不知他为何发笑。

    只见董卓一捋须髯,拂手冷笑道:“想不到你年纪轻轻,胆色却远超常人,看来高铭小儿并没有轻视本将军。但你可知,平常跟我这样说话的人,都是什么下场么?”

    诸葛亮面色平静,不以为然道:“冢中枯骨罢了,亮自然知道将军会将我首级取下,然后寄往邺城,向郭威老儿示好。”

    说到一半,诸葛亮眼眸中闪过一瞬精光,话锋一转,补充道:“倘若在下这颗人头能换得并州太平,那倒也是值了。”

    “不过可惜啊,将军如果这么做,换来的只会是两个强敌,自取灭亡而已!”

    (未完待续……)

    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

 第124章 三寸之舌 可定万军

    听着少年诸葛亮那铿然若铁的话语,众人都不禁微微一怔。

    他居然敢在公堂之上,大放厥词,说董卓砍了他的脑袋,便是自取灭亡。

    董卓浓眉一凝,深陷的眼眶中闪过丝丝狐疑,拂手道:“那你且说说,本将军是怎么个自取灭亡法?”

    “呵。。。。。。”

    诸葛亮一声自信的冷笑,拱手道:“如果在下是郭威,我还没有对并州用兵,他董仲颖就吓得送颗人头过来,假使我挥师西进,董仲颖还不吓得开城乞降吗?”

    “在下的人头一到,郭威必会提前对并州用兵,将军你用一颗头颅,换来两个强敌呀。”

    这一番话语,说得董卓眉头上尽是肥肉涌动,愠色浮现,只见他握拳道:“本将军岂会怕了那郭威老儿,你且说第二个强敌是谁?”

    诸葛亮清风拂袖,不卑不亢道:“将军杀了陈留王特地派来联谊的使者,而殿下视我如亲弟,试问将军,以我家殿下的性格,不会和你拼命吗?”

    若是董卓敢偷袭,那齐军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调头西进并州,而且郭威也不会放过他。

    汪洋肆意的一袭说辞,彻底向董卓言明了高铭的决心。

    脑海中思绪翻涌如潮,董卓不禁深吸一口气,冷笑道:“想不到高子恒颠沛流离,手下竟还有你这般少年奇才。。。。。。”

    “将军言过了,我主陈留王麾下猛将如云,智者如雨,在下至少得排一百号以外了。”诸葛亮神色平静如水,不起一丝波澜。

    听得此言,董卓冷笑一声,拂手道:“我董卓乃齐之重臣,忠义日月可鉴,岂会行悖逆之事?既然如此,那你回去禀告陈留王,让他还是先想办法怎么对付冀州三十万大军吧!”

    董卓那般不屑的语气,显然对这场兵力悬殊的战争,对郭威抱有绝对的信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