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是我的独家珍宝-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挂着灯笼大门红漆斑驳的宅门一进去就是倒座房,绕过影壁,从垂花门进去,正中是庭院,四周抄手游廊、东西厢房和正房、耳房、后罩房一应俱全,叶佳妤惊讶的发觉,这是个非常正规的老式院子,并且主人没有做任何改动,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面貌。

    正房门前种两侧分别了一株梨树和一株桂花树,清明时节梨花开,满树的雪白梨花在风雨后落了一地,却依然在枝头花团锦簇的盛放着。

    叶佳妤想停下来拍照,可是想了想,到底是刚到这里,应该先去和主人见面,拍照的事可以稍缓。

    很快她就见到了木子期,和她在视频中见过的一样,这是个鹅蛋脸柳叶眉的古典美人,更何况她还和视频里一样穿着宋制的汉服,越大显得像是从美人画中走出来的了。

    两人都算是微博大v了,又拍同类型的视频,算是在网上神交已久,这次能够合作拍摄,多少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木子期很健谈,先是带叶佳妤去看给她准备的房间,又给她介绍起这座房子里的一切来,院子里有地,蔬菜和一些香料都是自己种的,烤炉是自己砌的旧式土窑,烧水煮饭还是用的柴火木炭,除了电灯没有其他的电器。

    “手机也没有么?”叶佳妤好奇问道。

    木子期忍不住笑了起来,“有是有,但拍视频的时候绝对不会出现啊,连电灯都不开的,只用蜡烛照明。”

    叶佳妤忍不住咋舌,“真是古人一样的生活。”

    “可是很开心,没有别人打扰,做自己想做的事。”木子期抱着手,望向院子里满地的梨花吁了口气。

    叶佳妤也看着那一地的白花,摇头叹了句:“院子里要是有架秋千就好了……”

    “我们可以自己搭啊。”叶佳妤闻声回头看去,看见对方狡黠的目光,心里有种好奇升了起来。

    自己搭的秋千,会是什么样子呢,能坐得稳么,能把自己推得很高,看见墙外远处的行人么?

    沈砚行下了飞机又换客车,终于在日落之前进了寿县的东城门,他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这据说是宋代遗迹的城墙没能引起他的兴趣,满门心思都在即将看到的珍品上。



    第43节

    他并没有住进县城里的任何一家宾馆,而是打车去了县博物馆,在博物馆门前下车,他推着行李箱走进了附近的居民区,在一条小巷子跟前停了下来。

    他张望了一下,确认自己没有走错地方,然后才往巷子走,停在一家米店对面连招牌都看不清的店面之前。

    “老沈,终于到了?”他才刚站稳,就有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迎了出来。

    男人身材清瘦,有些营养不良的样子,那双手格外瘦长,手指尖尖的,像动物的爪。

    沈砚行提起行李箱走进去,笑道:“盛穰,你这里可不好找。”

    “总是跟着你的那个大个儿呢?”盛穰笑着接过他手里的箱子,疑惑道。

    沈砚行哦了一声,“你说穆牧?我让他看家了。”

    因为这次是盛穰相邀,只是来看看,并不打算走村串乡的收东西,所以这次出门沈砚行没有带穆牧,只身一人来了寿县。

    一切收拾停当,盛穰的太太来招呼他们吃晚饭,因为孩子想出门逛逛,盛太太陪着去了,屋里只有沈砚行和盛穰两个人。

    店门已经关了,沈砚行从居家的二楼往外看,天边已经半明半暗,黑夜即将来临,远处有人家传出犬吠声。

    盛穰举着酒杯和沈砚行碰碰,“哎,老沈,咱们有多久没见了?”

    沈砚行觉得有些热,抬手解了两颗扣子,喉结滚动了两下,“两年?三年?不记得了。”

    他和盛穰七八年前在西北认识,那时他们去了同一条村子,他正在一家“守四旧”的人家那里收一个漆盒,价格没谈拢盛穰就来了,不知怎么的盛穰也没和人家谈拢,俩人就这么被主人家扫地出门。

    好歹是一起落难的,俩人又都有心想摸摸对方底细,于是打了半天机锋,最后在那条村子谁也没收着东西,反而成了半个朋友,分别时还留了联系方式。

    后来盛穰去h市旅游,沈砚行告诉他自己就在这里,要是有兴趣可以来看看,盛穰去了延和居,于是从此俩人就熟悉起来,沈砚行若是来寿县,也会来他这里住两天。

    在沈砚行心里,盛穰与辜俸清和冯薪是不同的,他们和他一同长大,一同历过生死,盛穰和他们比不了,但他也是沈砚行的一个好伙伴,信得过,也可以合作愉快。

    盛穰把酒杯里的就喝光,笑了两声,“三年吧,我有儿子之后就没见过你。”

    沈砚行点点头不说话,他又问:“你呢,还是一个人?”

    “怎么会。”沈砚行摇摇头,嘴角的笑若有若无的真切起来。

    盛穰挑挑眉想多打听一些,却听他道:“趁有空,说说你见的那几件东西罢。”

    这才是他会在清明假期离开h市到这里的缘由,盛穰舔了舔唇,“是这样的,我上个月下旬接了个客人,他带了个小皮箱,说要把这件东西卖给我,说是要还赌债,给一百万就行,我看了下,是件寿州窑出的黄釉碗,撇口、深腹、圈足,底书青花双圈‘大明正德年制’六字二行青花款,我问他哪里来的,他说以前祖上是寿州窑的师傅,家里就祖传藏有这些,埋在地下躲过了革命搜查才保下来的。”

    沈砚行越听心里的疑惑越大,“他怎么来找你,按说这样的东西拿去大城市卖,应该能得到更多。”

    寿州窑为唐代名窑之一,位居第六,陆羽的《茶经》甚至将寿州窑生产的碗列于洪窑产品之上,位居第五,称“寿州瓷黄”,内外黄釉器素为明清官窑之高贵品种,或为日用器,惟帝后及皇太后可享用,或为祭祀用器,专祭土地神,无论当时寿州窑还是不是官窑,这样的东西肯定是上供之品,那人的祖上是怎么收藏的,要是被发现可是杀头的大罪。

    “他说他是别人介绍来的,但我不敢接,又见那碗实在好,我就说要不然我找个朋友看看,先把他打发回去了再找你,结果前几天他来问我到底要不要,人家催他还钱了。”盛穰的面色并不好看,纠结显而易见。

    沈砚行想了想,没能把其中的疑问想通,于是道:“他下次什么时候来?”

    “明天。”盛穰回道。

    既然是明天,那就等明天见了人再说好了,沈砚行打了个秀气的哈欠,“那就明天再说罢,我累了,先去躺躺。”

    他今天没有睡午觉,又吃饱了肚子,头变得昏昏沉沉起来,回房躺下就睡着了。

    最后是被电话铃声叫醒的,他迷迷糊糊的接了电话,听见那头叶佳妤欢快的声音,“沈砚行,你在做什么?”

    “……啊?哦,睡觉。”刚刚睡醒,他的反应慢很多,语气也是含糊的。

    叶佳妤愣了愣,“这么早就睡了么?”

    沈砚行嗯了一声,安静了一会儿才又解释道:“中午没睡,困了。”

    他边说边坐了起来,伸手揉了揉了脸,再开口时语气已经清醒很多,只是仍有些沙哑,“你在b市今天过得怎么样?”

    “很好,我同你讲,子期这里是一间规制特别正的一进院子,影壁抄手游廊和东西厢房应有尽有,正房前面还中了梨树,梨花特别好看,你说我回去之后要不要也在家里种一株?”叶佳妤显然谈兴很浓。

    沈砚行却不同意,道:“算了罢,梨树的意头不好。”

    叶佳妤似乎愣了愣,半晌才嘟囔道:“你怎么也信这些,种梨树就一定会分离吗,迷信。”

    “宁可信其有,你中了又怎么样,过不了几天家里老人肯定给你铲了。”沈砚行低声笑了声,又躺了回去。

    叶佳妤哼了声,又道:“我今天和子期一起架了秋千,特别好玩,我都好久没有玩过了。”

    “今天没工作?”沈砚行笑笑,问她。

    叶佳妤哦了一声,“已经商量好了具体步骤,明天正式开始。”

    顿了顿,她又问:“你呢,顺利么?”

    沈砚行沉默了片刻,内心的犹豫实在无法打消,于是语焉不详的应了句:“……还行,具体如何明天再看看。”

    他和叶佳妤说着话,脑海里却不由自主的开始想延和居后院里的陈设,东厢已经是穆牧的住处,西厢只放了杂物,走廊上的横梁很坚固,应该可以用来架秋千的。

    想了想又觉得不行,那里到底空间有些狭小,要不然还是在树下吧,树枝粗壮可受力,视野也开阔。

    嗯,就那里罢,搭一架秋千,她回来了也可以玩。

    第52章

    天还没亮; 叶佳妤就醒了过来; 到底是到了一个新地方,睡的陌生地方; 床是硬板床; 她这么大就没怎么睡过这种床; 一时也睡不惯。

    虽然睡得不沉; 但她倒也没觉得精神不济,拉开房间的窗帘往外看出去,恰好能看到院子里的梨树。

    过了一夜,白色的花瓣在地上又铺了一层,把地板都遮住了,叶佳妤深深吸了一口气,清晨的空气有些许冷冽,凉凉的钻进鼻腔。

    木子期正拿了扫帚把地上的花瓣扫到一起去,叶佳妤笑着喊了她一声,“子期; 你起这么早呀?”

    “你也是啊,快出来罢; 洗脸刷牙吃早饭了。”她扶着扫帚转过身来; 百褶裙在地上划出小小的弧度。

    叶佳妤应了声好就又把窗关了; 片刻后她出来; 连头发都没有绑; 随意的落在肩背上。

    小米粥熬得绵绸; 她就着一碟咸菜喝了粥; 又吃了个馒头,然后摸摸小肚子,吁了口气,“早上要做什么?”

    “百花糕嘛,忘了?”木子期一面收碗,一面对她道。

    叶佳妤想起来了,昨天商量第一支视频拍什么的时候,考虑到花朝节刚过,于是木子期建议做百花糕。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其由来已久,晋时周处《风土记》记载“浙江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竟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然而当时的规模较小,直到唐朝花朝节才盛行起来。

    她正想着,木子期却打断了她,“不过你要先去换衣服和化妆,衣服我给你放房间了。”

    叶佳妤点点头道了声谢,然后起身去回房去换衣服,浅绛色传统一片式褶裙和白色绣梨花交领长袖上衣,乌发以一支天然黑檀镶嵌纯银梅花发簪绾成低髻。

    她对着镜子侧头看了看脑后的头发,从首饰盒里取出一对称心如意耳钉来,铂金耳钉的花纹是如意夔龙云纹,点了一颗红宝石,莹白的珍珠坠子浑圆温润,她用手拨了拨,坠子动了动,贴在耳边有种温柔的光。

    手腕上一直戴着的那支由沈砚行修补好的翡翠玉镯被摘了下来,换了一对纯金包银的藤镯。

    她出了门来,木子期上下打量她一回,“人比花娇,没想到你这么适合汉服。”

    叶佳妤遗传了母亲的鹅蛋脸和微丰身材,杏眼目光温软,脸蛋微红,浅绛色的长裙及地,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道温柔的风景。

    只是她一开口就将这种温柔化了一大半,因为她的声音实在是清脆,有着年轻女郎的朝气蓬勃,“从没穿过这么正规的汉服,装个样子还可以,哦?”

    木子期笑了起来,正要说话,就见杜悦走了过来,“期期姐,准备好了,可以开始拍了。”

    “好,我们走罢。”她转头对叶佳妤说了声,然后和她一起往厨房走去。

    厨房很宽敞,也很干净,叶佳妤昨天就来看过并熟悉了东西的摆放。

    木子期在庭院里种了许多花草,春天百花盛放,今天要做的百花糕恰好就需要采摘新鲜的鲜花,她和叶佳妤去摘牡丹花瓣。

    说来也是有趣,花朝节吃花糕,始于女帝武则天,《山堂肆考》卷一九四载:“武则天于花朝节游园,命宫女采百花和米捣碎后蒸成花糕,以赐群臣。”

    因为武则天的喜爱,一时之间宫廷内在都流行起了这种兼有花瓣和谷物两种香气的糕点。

    镜头一直跟随着她们,把她们摘花瓣和洗花瓣时的嬉笑都记录了下来,走过梨树下时有梨花瓣盘旋着落在叶佳妤的头上,在乌黑的发上越发显得洁白醒目。

    木子期替她拈了花瓣,然后和她手挽手进了厨房。

    鲜花洗净,入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后,取少许沥干备用,其余的则捣碎滤花汁备用;牛奶热至微温加入酵母粉搅匀,再加入绵白糖、鲜花汁、粘米粉搅拌成均匀米糊;取模具刷层薄油,铺上花瓣一层,倒入一半米糊,再铺上一层花瓣后将所有米糊全部倒入;盖湿润屉布发酵一小时,待米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