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段时间来看看我吧。”晏晏摸着蓝鹦鹉的羽毛说,“你最喜欢的那个家族今年又有小鸟出生了,现在每次飞起来都是好大一群,我那几个同事每天打电话哭诉说工作站的零食都被偷完。”
  好像在给回应似的,风信子啄了啄他的掌心,一旁站着的黑色鹦鹉贴过来把脑袋放在他的手腕上,同样得到了抚摸和邀请。
  这天晚上晏晏没有离开。
  他留在别墅里给其他年长者帮忙,把自己也当做这个家庭自然而然的一份子,直到车辆把老爷子接走,再回来时就是一个小小的罐子,深埋在六尺之下。
  刘天骄回到工作岗位后,山间别墅里只剩下“陈叔叔”和现在属于他的鹦鹉,晏晏不放心,干脆又多住了半个月。
  第六天还不知道第七天的时候,太阳开得特别好,小陈打起精神来带着他到后山去散步,还带上了一蓝一黑两只大鸟。
  他们走出了半公里远,走到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中间,伸手就能触碰到地面上整齐排布着的大理石雕刻。
  晏晏蹲下来辨认着。
  尽管这些雕刻雕得不是特别精致,反而像是某些业余爱好者闲来无事时自己削凿打磨而成的,但通过一些鲜明的外观特征,他仍然可以认出绝大多数鹦鹉的种类。
  圆滚滚的这个无论怎么看都像是太平洋鹦鹉,身上特地打了一个个小圆圈的应该是虎皮鹦鹉,脑袋开成葵花的多半是葵花凤头鹦鹉,特别大的这个肯定是金刚鹦鹉……
  小陈在地上放了点小零食,然后轻车熟路地把每个石雕都摸了一遍,挨个絮絮叨叨地说着话,临走时才把小零食捡起来放到包里。
  “这些都是送走的鹦鹉。”他在下山时说,“你别看老爷子后面两年腿不太能走路,其实每个礼拜都要往后山来一趟,不来心里就记挂。”
  “每只都在这吗?”晏晏看着脚下的路问。
  “每只都在这。”小陈还有点得意,“石雕都是我自己做的,花了很长时间时间呢……看我干什么?还看?放心啦,到时候也给你们两个做,做个最丑的……”
  蓝鹦鹉和黑鹦鹉拼命扇翅膀打他。
  小陈被羽毛糊得灰头土脸,忍不住举起双手连连求饶 ,这才把随着年纪增长本来就快挂不住的头发从鹦鹉的魔爪中拯救了出来。
  这么一打,气氛中的沉郁倒是去了不少。
  晏晏也有心思开开玩笑了:“陈叔叔,安安和大黑才三十岁,您……今年得有五十多岁了吧?您老人家可得保证身体硬朗啊。”
  “臭小子!”小陈笑着骂了一句,“你有本事看着我的眼睛说话,这么多年了话倒是挺敢说,正眼也没看过我几次,知道你叔我长什么样不?”
  晏晏挠挠头笑了。
  他出国那天把安安和大黑也带上了,因为小陈说自己最近有点疲惫忙不过来,而且觉得鹦鹉心情不好,干脆让它们出去散散心。
  结果这一散心就散了半年。
  下次晏晏回国已经是过年的时候了,他带着鹦鹉到山间别墅来拜访,在这里看到了精神头又起来的小陈和一个新搬进来和他作伴的鸟友。
  有了室友的陪伴,晏晏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担心过小陈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只是埋头在工作室里苦干。
  他退休前四年,母亲去世了。
  等到他退休的时候,父亲也去世了。
  晏晏参加完两位老人的葬礼,就把老房子转手卖了出去,卖房子的钱一小半捐给了鸟类救护组织,一大半捐给了康复机构,再回国时每每直奔山间别墅,后来小陈打电话说室友被后辈接走了,他就干脆搬了进去。
  到这个时候,小陈身边陪伴着的鹦鹉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人世,只剩下四只了。这硕果仅存的四只大鸟仍然能吃能喝,就是不怎么爱动弹,需要晏晏凭着多年和鹦鹉打交道的经验去哄。
  他们就这样在山间别墅相依为命。
  晏晏六十六岁那年,黑鹦鹉和蓝鹦鹉在一场传染病的打击下前后脚死去了,当时已是耄耋之年的小陈没有掉眼泪,只是反复念叨着“一起走了也挺好”,拿出了两座石雕。
  这两座石雕栩栩如生,从喙上的裂痕到脚爪摆放的角度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最好,并且外观看着很圆润,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雕成的,雕成之后又被摩挲了多少次。
  小陈和晏晏把鹦鹉埋在了预先留好的位置上,安安靠在内侧,大黑靠在外侧,然后把石雕放在两个小土堆边上。
  此后每周,晏晏都会到后山去看望它们。
  如果正巧碰到清明节,就会有更多人来后山拜访鹦鹉墓地,这些人有的会坐五分钟,有的会坐两小时,有的垂垂老矣,有的正值壮年,但身上都有一种特殊的共通的气质。
  晏晏对他们的来历不感兴趣。
  他知道无论哪一个人开口说出来的都会是似曾相识的故事,所以也必要去问,还不如逗一逗这些人扫墓时带来的伴侣动物。
  其中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士每年都来,来的时候总是带着一只非常精神非常漂亮的金刚鹦鹉,据说是从小陪着她一起长大的伙伴。
  “你也养鹦鹉吗?”晏晏那天有点谈兴。
  “我也是安安的‘学生’啊。”那位女士回答说。
  他们都没有看向彼此的脸,一个看着石雕,一个看着鹦鹉,在默契的回避中舒适地交流着。
  “我小时候过得浑浑噩噩,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想表达的感情表达不出来。”她苦涩地回忆道,“我每天都在问自己,我究竟为什么要出生的呢?一个人要是出生就是残缺的,那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呢?”
  她深吸一口气。
  “后来我去了康复机构,再后来妈妈陪着我去救助中心领养伴侣动物。当时我一眼就爱上了皮皮,我觉得皮皮也爱上了我。”
  鹦鹉响亮地鸣叫了一声。
  于是苦涩便融化成了某种类似快乐的东西。
  那天晚上晏晏久违地做了个梦,他梦到自己坐在熟悉的拼图地垫上,手里托着一颗严丝合缝拼好的核桃,爸爸妈妈和老师们坐在不远处,安安和大黑则蹲在他身边,好奇地探头观察。
  你是为了得到幸福才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
  一个很温柔的声音在说。
  如果我能使你在回忆过去的每分每秒时都能露出微笑,而你也能使我的每一段旅程都充满意义,那么我们的缘分合该被写定。
  晏晏醒的时候完全不记得这些话了。
  但他觉得自己做了个好梦。


第225章 
  安澜对“寿终正寝”这件事没什么执念。
  即使掌握着高新科技的人类也无法保证自己能活到自然老死;在大自然中经历风吹雨打的动物们对此就更没有决定权。
  不过在努力和一点点运气的帮助下,在所有旅程里她都成功地烧完了生命中最后一星火花,踏过死亡之门时没有留下任何遗憾。
  除了这一世。
  伴侣动物;长寿种,生活在富贵人家;二十四小时随叫随到的医疗支援;被排除到无限接近于零的非自然死亡因素……
  所有关键词都指向了“特别能活”这个唯一结果;至少比野兽能活;可偏偏是这段旅程让她送出了“第一滴血”,破掉了保持至今的“老死记录”。
  安澜自己都觉得有点造化弄人。
  事情还要从某次到后山去散步讲起。
  那时晏晏已经回国定居;小陈又是高兴又是轻松;出门频率骤然提高。因为家里其他两只鹦鹉不怎么乐意出去飞;喜欢散步的其实只有安澜和诺亚,所以小陈总是带着他们俩。
  后山没有任何异常。
  树木还是那么郁郁葱葱;山路还是那么平坦开阔,空气还是那么清新宜人;小鸟们还是那么喜欢叽叽喳喳。
  安澜和诺亚习惯性地每飞一段就站到一棵大树上去歇歇脚,等待两个脚程慢的人类追赶上来;然后再进行下一趟飞行。
  他们经过的一棵大树上站着许多小麻雀,其中一些在两只大鸟降落时惊慌失措地飞了起来;另外一些只是扇了扇翅膀;然后就坚定地站在原地。
  鹦鹉们在后山闲逛的次数太多了——事实上,他们在全野生环境里闲逛的次数都足够多了,多到能心如止水地对待任何一只野生动物。
  安澜和诺亚没有贸然靠近这群圆滚滚的小麻雀,当然也没有做出什么夸张的回避动作;只是平静地站在原地;直到小陈出现在了视野里。
  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
  可就是这短短的五分钟造成了格外严重的后果。
  安澜从那天晚上开始就感觉不舒服;脑袋昏昏沉沉像塞了一团棉花,两只眼睛都肿了起来,拉肚子,并且不断地打喷嚏。
  小陈觉得可能是感冒了,晏晏看着也觉得像,就祭出了鸽药大法。不过保险起见,他们还是给兽医打电话,请求他连夜往山间别墅来一趟。
  一小时后,兽医赶到了现场。
  那时安澜已经觉得肺里有火在烧,头痛得像有什么人拿着钉子在往里面钉一样。平时站两只鹦鹉绰绰有余的横木变成了危险的细绳,站在那一直不停地要往下掉,诺亚只能用翅膀死死地把她抵住,帮助她恢复平衡。
  小陈和晏晏把两只没出去飞的鹦鹉隔离到了三楼,在过去的一小时里还不断尝试把诺亚弄到二楼去,只是都没有成功。
  黑鹦鹉看起来非常焦虑。
  有那么一会儿安澜还想跟他开开“天道好轮回这次我先跑路”的玩笑,但他表现得太沮丧了,她还是把这种没心没肺的话咽了下去。
  兽医抓着医疗箱冲进门来做检查,他没有花太长时间就找到了答案:原来鹦鹉是在麻雀群里传染了禽流感。
  安澜……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几十年来生态复苏,活跃在城市和郊区的鸟类数量直线上升,新的病毒类型也在不断进化,说不定哪只或者哪群就携带有病毒,这次纯粹是她倒霉,正好撞在了枪口上。
  禽流感对鹦鹉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因为发病快、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所以一旦中招往往就会介入不及,并且还会一次性把散养在同个空间里的所有鹦鹉统统拖下水,更不用说她中的这种还是特别凶残的类型。
  唯一值得庆幸大概只有“不会传染给人类”这件事了,在场的三个两脚兽都很安全,所以现在她还可以得到妥善的照顾和治疗——只是收效胜微罢了。
  兽医转过去给诺亚诊治,安澜都不用看就知道他肯定也要倒霉了,就算之前运气好没感染上,刚才在她边上待了那么久也得完蛋。
  结果一出来,果然。
  两只大鸟对视一眼,同时陷入沉默。
  安澜搜肠刮肚地寻找着该说的话,思考着该不该开个玩笑说“怎么也算同年同月同日死了”,或者安慰对方说“我们一定还会再见面”,可是满打满算他们也才共同度过了两世时光,谁能为第三世打包票呢?
  还有那样的幸运吗?
  所以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她没有说话,诺亚却像收到了什么信号似的,像过去做过很多次的那样张开了翅膀,安澜倚靠在黑色大鸟的胸膛上,祈祷到天光乍亮,祈祷到失去最后一丝力气,吐出最后一口呼吸。
  这次死亡比过去经历过的任何一次都要痛苦。
  安澜毫无防备地被抛进了由各种色彩和破碎画面组成的时空隧道,然后经历了一次迅猛的高坠,在无法睁开眼睛的情况下被甩进了某个身躯当中。
  那一瞬间的失重感让她有点想吐,以至于她不得不站在原地调整片刻才能试着活动四肢——如果还存在四肢的话——来判断这回穿越的是哪种动物。
  反馈是即时的。
  这个动物有一双能够扑腾的“手”,有一双能够抓紧张开握紧的“脚”,并且直立站在地面上……一些选项被从目录上划去了。
  至少她没有穿成蛇或者鱼。
  不过眼下这是安澜能进行的全部思考了。
  下一秒钟,因为扇动“翅膀”和活动脚爪带来的糟糕体验就像一辆开了三百码的车直直地撞在她身上一样,把全部氧气都从肺里撞了出去。
  寒冷。
  极度的寒冷。
  温度使她对身体失去了控制,肌肉收缩造成剧烈的颤抖,绝望地对抗着如刀剑般在皮毛缝隙里戳刺的冷风和随风拍打到身上的细碎雪片。
  照这个速度下去很快就会被冻死。
  安澜还在头晕目眩,有什么东西忽然从背后撞了她一把,把她撞得重心向前,跌跌撞撞地摔到了一面墙上。
  这面墙出乎意料的柔软。
  质地有点像是……皮毛?但更厚实,也更温暖。
  然后墙面自己挪动了起来,把她整个裹了进去,暖烘烘的像棉被一样的东西从脑袋一直盖过背部,盖到脚掌,把所有寒意都挡在了外面,狂风的呼啸也为之一静。
  没有了扑打在脸上的雪片,也没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