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妈心里暗笑不已,许爸趁机向张妈讨教煲汤技巧。其实许爸的做菜水平远比张妈高,但为对方有意和好,又不是要离婚,没必要僵着。
张妈会的汤不多,很快张妈就掏空了。
回去之后,张妈向抖音里的博主现实现煲,张爸就在边上给她录视频。
因为她说给儿媳煲汤,用的食材又新鲜,网友都称她为好婆婆。从小就缺爱,被父母打压的张妈从未被人捧得这么高,兴奋得一整夜都没睡。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看评论,有些网友说自己怀孕时,丈夫和婆婆因为嫌弃她生了女儿,连饭都不给做,她只能吃外卖。
张妈越听越心酸。想到自己怀孕时,因为头胎生的是女儿,婆婆脸色一拉,直接甩袖离去。那时她躺在床上觉得天都塌了。大冬天,自己去河里洗尿布,落下病根,直到生下伟伟,她的日子才好过些。
张爸迷迷糊糊间听到耳边传来抽泣声,刚开始还以为自己在做梦,睁开眼时,才发现真的有人在哭,而且还是他媳妇在哭。
张爸唬了一跳,翻身坐起,叱责她不懂事,“儿媳妇刚给咱家生了一对龙凤胎,大喜的日子,你怎么还哭上了?你这不是找晦气嘛。要是咱儿媳听到了,心里不定怎么想呢?”
这话可算是捅了马蜂窝,张妈扑过来又捶又打,“当初我生大妞时,你怎么不向着我。你现在反倒向起儿媳来了。”
张爸一边拉住她的手一边怼她,“你还跟儿媳妇比。儿媳妇嫁进来,许家给了一百万陪嫁。你娘家呢?我家借钱给你家一万多的彩礼,说好了陪嫁回来一半,可等结婚时,你连块破布都没给我带回来。儿媳妇给咱们老张家生了一对龙凤胎,你呢?头一个就生丫头片子,生就生吧,先开花后结果也挺好。可你嫌弃是个丫头,整天不管不问,连孩子生病都没发现。才几天呀,生生给熬成肺炎,差点没死了。我大半夜带孩子去看病,差点被车撞死。回到家,你还委屈上了,在那边一个劲儿数落我妈不肯帮你。我妈照顾你是情份,不照顾是本份,你有什么理由怪她。你自己妈为什么不来照顾你?”
张妈哭哭啼啼,也不知在哭什么,反正就是满腹委屈。也不知道跟谁说。
难道她不想带一半陪嫁回来吗?那不是她妈不肯吗?说要给她二哥娶媳妇,等着钱用。头一胎生丫头,她也不想啊。照顾不仔细,她自己都躺在病床上,她怎么照顾?所有人都怪她。
女儿打小也不亲她。儿子娶了媳妇就忘娘。
“你也别怨我!也别怨任何人。你命不好,摊上那个自私的娘。你就要认命,也别嫉恨儿媳。她享福也没享你的福,她享的是她娘家的福。老天爷都在帮她。你羡慕不过来。你要学会知足。咱儿子就是个农村娃,他能找到娇娇这样好的家境是他八辈子休来的福气。你要是敢给儿子家搅和散了,我跟你没玩!”
半辈子了,这老头子从来不会说句软和话,只会威胁。张妈心中委屈。看着男人躺下睡着,她拿出手机一点点打字,将自己的故事发在网上,她想听听网友的评论。
难道真是她错了吗?
网友们的评论不一,有的说婆婆太过分,应该给照顾儿媳。也有人站在法律角度,婆婆没有义务伺候儿媳月子,同样儿媳也没有义务伺候老人。
也有人评论,一般来说像这种年轻时被婆婆虐待,等她老了,都会从受气者转为施暴者。会让自己的儿媳也受一遍。所以现在女人才越来越不想结婚。单身不香嘛。
这条评论有几百个点赞。显见网友觉得女人不结婚才好。
这家伙给张妈吓的,现在女孩这么草率吗?受点委屈就离婚?
张妈又翻到自己发布的煲汤视频,一水的好评,点赞量已经超过一万。
张妈心里五味杂陈。
转眼到了孩子满月的日子。
头一天,张伟特地带二老去买了套新衣服,张爸一大早就穿上。还别说好衣服穿在身上显得人特别精神。
张妈偷瞄好几眼,张爸见她不穿,连连催促,“快穿呀。儿子的孝心,今儿儿子请客,咱们可不能太寒酸,给儿子丢面子。”
张妈有些不好意思将头发夹到耳后,“我都这把年纪,还穿什么连衣裙呀。回头让人笑话。”
张爸嗤笑一声,觉得他媳妇事儿就是多,昨天挑的时候不说,今天倒是扭捏上了,不过他要是将真话说出来,她又该害羞上了,于是摆了摆手,一副你见识短浅的样子,“那有啥,我看这边像你这个年纪都穿裙子,没人笑话你。”
张妈在张爸的鼓励下终于换上连衣裙。还别说,她这辈子除了年轻时买过几回连衣裙,自打嫁了人,方便干活,再也没穿过。
这一上身还真有种找到年轻时的感觉。
张爸换好衣服去外面找儿子说话。
张妈趁张爸不注意拿出手机给自己拍了几张照片。
她特地用美颜修过,发到抖音上,标题是:孙子孙女满月,特地换了身连衣裙。
等了一会儿,有网友评论。
【阿姨年轻时肯定是个大美人!也太漂亮了!】
+1
+1
+身份证号
【阿姨当得起最美婆婆称号!】
张妈被夸美,忍不住跑到镜子前照了照自己。岁月是把杀猪刀,年轻时风姿绰约的美女经过磋磨,脸上布满一道道皱纹。但是她底子还在,用美颜相机一照,还真找到年轻时的感觉。
当初因为她长得漂亮,上门提亲的小伙子排着队。要不然她的彩礼钱也不会出到一万。
张妈正美滋滋呢,张爸站在门口催促,“傻老娘们乐呵什么呢。快点呀。咱们是主人家,可别让客人等。”
张妈就像做坏事的小偷,赶紧关掉手机,急急忙忙出来。
走到门口,张爸突然拉住她,“对了,给孩子的红包封好了吗?”
张妈点头,“封好了。昨晚就封好了。”
张爸松了口气,似乎不放心又追问一句,“封了几个红包?”
“一个啊。”张妈理所当然道。
张爸无语,竖了两根手指,“咱儿媳生的是龙凤胎,你只包了一个红包,你咋想的呀?难怪亲家要挑你的理。你是不是又想只给孙子不给孙女啊。”
张妈大呼冤枉,“我真没这么想。”
她就算再偏心,也不可能一点都不给孙女吧。要不然她女儿咋长大的。
她就觉得孩子太小,也拿不了东西,反正红包给的是儿媳。一个两个,里面的钱都不一样嘛。
张爸不耐烦,“还是给两个吧。两个总不会出错。咱不能让亲家挑咱们的理。”
张妈想到亲家那难缠劲儿,也不心疼了,把钱倒出来,平均分成两份,一样装一个。
张爸这才满意。
办完满月酒,张爸张妈要回老家收玉米。
许爸特地给两人买了些安东市特产让两人带回去,话也说得漂亮,“多亏你们天天给娇娇煲汤,这孩子才能恢复得那么好。你们费心了。”
张妈连连说不客气。
上了火车,张妈翻开许爸给买的东西,暗暗咂舌,“他们还真舍得。居然买了这么多牛肉干。有钱也不知道省着点花。”
张爸羡慕得不成,“到底还是城里人好。”
张妈有些担心,“他们就娇娇一个女儿。花钱这么大手大脚,将来生了病,不得咱儿子掏啊。”
张爸一副你见识短浅的样子,“昨儿我跟儿子唠嗑,他们城里人都有养老金。退休一个月能有三四千呢。而且他们老两口还有两套房子,每月光租金也能有三四千。这么多钱根本不用咱儿子操心。”
张妈心里羡慕,“难怪花钱这么大方呢。”
张爸点头,“放心吧,咱儿子,咱孙子孙女都是城里人,以后他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的。”
张妈点点头,撕开一个包装让张爸尝尝,“咱们乡下的牛肉要么卤要么红烧,我还是头一次吃这种干呢。也不知道味道咋样。”
老两口刚开始还担心牛肉干太硬嚼不动,没想到这牛肉捏着硬,吃起来并不怎么费劲,越嚼越香,滋味挺好。
张爸见老伴一会儿一个,眼瞅一包见底,立刻加入抢食队伍。
张妈意犹未尽,还想再撕一包,张爸阻止了她,“别吃了。咱们得拿回去让街坊四邻看看。”
一块过了大半辈子,张妈瞬间明白老伴的意思,会心一笑。
第21章
张爸张妈回到村子,街坊四邻看到他们回来争着跟他们打招呼,问他们安东市怎么样?
张爸张妈将安东市一顿夸,又夸自己孙子孙女怎么可爱。
村民们听着,恭维几句,羡慕他们那么好命居然一胎就生俩。
张爸张妈心里美滋滋,谦虚表示,安东市开销太大,现在养孩子真是不容易。
表面嫌弃养孩子费钱,其实谁都看得出来他们在炫耀。
二婶心里酸得很,不想被大哥家比下去,就阴阳怪气道,“安东市开销大,你们咋不在那儿帮着带孩子?你儿媳又没啥经验,她一个人能弄得了两个孩子吗?”
妯娌之间都会攀比,张妈往常被弟媳挤兑,心里攒了一肚子气,这会子终于找到机会怼回去,立刻笑了,“我们儿媳命好。她家只有她一个,她妈已经退休,正好可以帮她带孩子。不用我们操心。”
二婶撇嘴,拍了下巴掌,夸张大叫,“那伟伟不就成了入赘吗?咱们老张家可不兴卖儿子。”
张妈脸色变了,“谁说咱伟伟是入赘了。咱孙子孙女落的是咱们老张家的姓。哪个男人入赘,孩子能跟男方姓的呀。”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需,她还打开背包露出里许爸给买的特产,“我们那亲家真是好人。对咱们老两口好着呢。走的时候,伟伟要上班,他们还专门给咱们买了特产让我们带回来。人家城里人根本不在乎什么入赘不入赘。只要孩子孝顺就成。”
二婶脸都绿了,村里其他人也无不用羡慕的眼神看着这些包装精美的特产。
不管怎么说,贪上有钱亲家总比穷鬼好。张伟这孩子命真好。
二婶气势汹汹回了家,看到儿子正在跟孙女玩耍,火气腾地一下蹿起,像赶小鸡仔似地将孙女轰出去,“滚滚滚!去外头玩,别在家碍眼。”
小丫头吓得不轻,待看到是奶奶,冲她做了个鬼脸,跑出家门。
二婶瞪了眼不着调的儿子,“好不容易放一天,不想着约女同事看电影,跟个丫头片子玩什么。”
张超勾个了凳子坐下,吊儿郎当地敲起二郎腿,“妈,我看上的你又看不上。约什么?回头您还要棒打鸳鸯,那钱不就白花了嘛。还不如你直接把你看好的带到我面前,我再带她们去约会。这样也能省点钱不是。”
这话听着孝顺,但现在不比以前盲婚哑嫁,这媒人都得把两方情况介绍得清清楚楚。要不然很容易结仇。
二婶想给儿子挑个家事不错,长得漂亮,又贤惠持家的姑娘,她也不在乎对方学历。这样的姑娘有,但是谁家姑娘乐意进来就当后妈呢?
二婶的意思是让儿子出去骗一个,搞大肚子,生了儿子再结婚,不愿当后妈也得当。
她算盘打的不错,但现在的姑娘也不是傻子,哪那么容易上当。
二婶头一次嫌弃儿子,“你看看你堂弟,人家在安东市娶个城里姑娘,带着陪嫁不说,生了孩子还不用你大伯母照顾。你呢?只会给我生丫头片子。你什么时候能让我省点心!”
自小就是别人家孩子的张超受不住。他当初高考成绩可比张伟好。大学毕业后,二婶舍不得儿子,非要儿子回家乡工作。
工作确实也体面,但现在出色女孩都往大城市跑,跟他学历相当的姑娘少之又少。
堂弟娶的媳妇比他强,挣的钱比他多,还在城里安了家,而他呢?处处被他比下去。
张超心里早就不舒服了,现在还被母亲埋怨没用,他心头也蹿起一股火,“那我也去大城市打工。我也娶个本地姑娘。这样总行了吧?”
二婶刚刚就是埋怨儿子,可没想赶儿子出去打工。
是,张伟去了安市东,确实挣得比较多。但他长年待在城里,家里老两口病了,他都不知道。
儿子要是在大城市安了家,心野了,不愿回来,她这儿子不就白养了吗?
二婶坚决不同意,自己先退了一步,“算了!算了!妈肯定给你找个好媳妇!你着什么急。你现在可是公务员,工作轻松又体面,去大城市给人打工,起早贪黑上班,还要在外租房子,多的那点钱都花出去了。还是在家好。妈经常能给你做好吃的。”
张超细细一想,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去大城市样样要花钱,衣服要自己洗,吃外卖要花钱,还不如待在家里舒服呢。
二婶见儿子打消念头,暗暗松了一口气,拎了些礼物就去媒婆家了。
**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