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判未必不好。咱也不是第一次了,事不过三,说不定准噶尔就是最后一次了。”沈婳变相安慰道。
胤祯摇头忧心忡忡道:“准噶尔要是知道我们是军需不够,很有可能会卷土而来,这事可就麻烦大了。”
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业终是一场梦
这倒确实是个烫手山芋。
策妄阿拉布坦的老巢就是它的作战地,但是他们不行,他们军需需要从京城经年羹尧才能到他们手上。
策妄阿拉布坦又是个极其狡诈的,想与他签订和平协议,简直是李白《蜀道难》里写的“难于上青天”!
可此事若不速战速决,正如胤祯所说,一旦被发现端倪,依策妄阿拉布坦的性子一定会反攻,那他们这几年可都白做了。
沈婳皱眉深思,忽然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来,眼波流转道:“嘿,我有主意啦。”
……
次日一早,沈婳便拖着胤祯重返西藏。一片碧绿的草原上坐满了愿意帮忙的百姓。
胤祯不明白她要做什么,沈婳挑眉问道:“策妄阿拉布坦族人生活的可好吗?”
“连年征战,如何能好。”胤祯如实回答。沈婳点头笑道:“如此甚好。”
“我要做的便是扰乱军心。如果他的士兵都不愿意打仗,又何来的战斗力,没有战斗力,策妄阿拉布坦也只能鸣旗收兵罢了。”
自古以来,百姓要的都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只要握住了这个命脉,铁定没错。
等到两军再次对阵时,沈婳便让藏地百姓身穿铠甲,又是吃青稞糌粑,又是喝青稞酒,又是啃大肘子和鸡腿,馋的对面士兵眼睛直勾勾的望着,不争气的泪水从嘴巴里流了出来。
百姓们吃到一半,便用乡音一齐对对面喊道:“兄弟们,别打了别打了,跟着大清政府,有酒有肉有饭吃,还能盖房子,住新居,还能挣钱买好东西娶媳妇呢!”
一面说一面唱起了庆丰收的歌谣,兴奋之余还拿着食物跳起了舞来。
沈婳见对面有动摇的趋势,命罗卜藏丹津将这一年的各项收成一一念了出来,每念一项便展示一样,人群里便欢呼一阵。
对面士兵的脖子都快抻断了。
胤祯此时又领着在布达拉宫坐床的六世达赖喇嘛,站在高处说道:“文殊菩萨皇帝天恩,得神佛庇佑,今你们如能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便一律既往不咎。否则,神佛将无法庇佑你们这群乱臣贼子!”
藏地百姓再次手拿香喷喷的食物做招揽状,面带喜色唱着沈婳教给他们的歌谣:“归来哟,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
这三管齐下,沈婳笑眯眯的看着对面,心里默念一二三。果然大量的策妄阿拉布坦士兵丢盔卸甲,无心恋战,纷纷跑了过来。
气急败坏的策妄阿拉布坦当时就命人放箭,沈婳早已将藏地百姓转入后方。场面一度变成了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
密集的箭雨中,沈婳蹲在盾牌后煽风点火道:“大家看哪,你们的首领根本不拿你们当人,跟着他卖命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过好日子啊。”
这话犹如火上浇油,彻底点燃了策妄阿拉布坦士兵的反战情绪。如此明晃晃的事实胜于雄辩,大家纷纷掉转头来,开始攻击策妄阿拉布坦。
策妄阿拉布坦面对着突然反攻的士兵,顿时吓得面如土色,一夹马腹,仓皇而逃。
沈婳见他这幅灰溜溜的老鼠样,搭着胤祯的肩膀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片刻后,沈婳揉着肚子对一众将领问道:“他不会再来了吧。”
众人这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连连摇头道:“妙计啊福晋。今天过后,策妄阿拉布坦的士兵只怕各个要来投诚,短时间内再也成不了气候了。”
沈婳撞了撞胤祯道:“听到没有,你可怎么感谢我呢。”
胤祯低头看着一脸骄傲的沈婳,伸手将她揽了过来笑着问道:“你还想要什么,我答应你便是。”
沈婳指了指一碧如洗的天空笑道:“等签了停战协议后,我要你陪我在边塞玩一天!”
胤祯愣了一下,随后眉眼弯弯宠溺一笑:“好,我答应你。”
凝眸望去,山坡叠翠,天空湛蓝。脸颊是轻柔的风,耳畔是鸣啭的鸟。她贴在胤祯的身上,想着,若时光能一直如此闲淡从容那该多好。
……
十一月十二日,满脸不情不愿的策妄阿拉布坦被迫和胤祯签署了停战协议。祸乱多年的入藏战争,总算以暂时和平的方式告一段落。
第二日即十一月十三日,胤祯履行对沈婳的承诺,这日清早便带着沈婳策马出行。
巍峨的山下,清风抚过草地,将沈婳披散下来的秀发四下扬起,亦吹的胤祯衣诀翻卷。眼前是大片深浓的绿,绿得没有尽头,仿佛能一直延伸到天边的山峰。
胤祯特意带沈婳来伊犁,来看这无边无际的广阔天地,来看他们俩联手一起开拓的疆土!
沈婳一人坐在马上,发出一串银铃般清脆的笑声,胤祯在前面牵着马,也低低的笑。
行了数里,沈婳突然开口:“胤祯。”她指着远处的牧羊人面露羡慕:“我这几年常常在想,如果我们只是草原边塞的一对寻常夫妻该多好。”
胤祯垂头淡淡一笑:“我也想,可是……”
他抿了抿唇,再抬起头的时候,脸上有深深地笑容,回头对沈婳说道:
“等有一天,大业已成,我一定带你去遨游四海,看尽天下美景。然后选一处你最喜爱的地方,盖一座全天下最漂亮的房子给你。”
大业,终究还是躲不开这两个字。沈婳微微垂下头,无声的叹息。
不同于边塞草原此刻的风和日丽,此时的畅春园已是风雨飘摇之际,随时都要变天。
……
已是九门提督步军统领的隆科多,这日丑时便悄悄跑到南郊,找到正在代替康熙祭祀的胤禛密报:“四爷,皇上身体不大好,还请您尽早做打算。”
胤禛听了这话,面上虽波澜不惊,但手上的动作却停了下来,侧头问道:“还有谁知道?”
隆科多忙挤眉弄眼的笑道:“四爷放心,众位在京的阿哥您是第一个知道的,您交代我的事我都记得。”
“我知道了,你做的很好。你先赶着回去,先暂时封锁消息,拦住老八他们。我立刻就返回畅春园。”
胤禛遥望着西方,露出了一个不易察觉的,阴森诡谲的笑容。
第三百八十七章 流星陨落烟花灭
隆科多先一步进了畅春园,替胤禛打点好了一切。到了巳时,胤禛赶到,此时房间里就剩了他们父子二人。
胤禛端起桌上的药,用勺子搅拌放凉,然后扶起已经病入膏肓的康熙。
胤禛用勺子舀起一勺,轻轻吹了吹递到康熙嘴边。康熙看了眼碗里的浮沫,不动声色的用手推开。
“老十四呢,怎么还没回来吗?朕的奏折,应该也要到了。”康熙开口,嗓音一片混浊。
胤禛眉梢抖动了两下似笑非笑道:“山高路远,总没有那么快的。”一面又舀了一勺药看着康熙道:“汗阿玛,药凉了药性就淡了。”
“药凉了,茶也就该凉了。”绣着五爪龙的盘金被子,软趴趴的覆在康熙身上。
他抬眼看了眼头顶上的黄带子,动了动手指,竟发现自己如今连伸手的力气也没了。
他这才发现,偌大的宫殿里竟空无一人:“其他人呢?”
胤禛唇角缓缓勾起:“他们都去了,由儿臣侍奉汗阿玛更妥当。”
殿内外被风雨笼罩,隐隐听见雨打窗棂的急切声,合着满殿飞扬的青纱素闱,让人心头也蒙上了一丝湿意。
殿中没有掌灯,唯有烛影深深,映着两人不甚相似的脸。
康熙心中忽然明了,蓦地笑了起来:“四阿哥,这些年你一直韬光养晦,自以为能瞒过所有人。其实你忍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一天吧。”
见康熙说的直白,胤禛倒也不再兜圈子:“汗阿玛,如今国库空虚,吏治腐败。朝纲急需整顿积习,只有我有这个能力和手段,挽救大清于水火之间。为了大清的未来,汗阿玛您不应该犹豫。”
康熙闭上眼,这一次他听清了疾风啸啸的声音。
这风声让他想起赫舍里皇后生下胤礽便去世的那天,满宫白色的宫灯,被吹的四下飘荡。
他突然的就有些想念胤礽,想念那个还被幽禁在咸安宫的,他倾注了终身心血的儿子。
他终于睁开眼,一把抓住了胤禛的手腕,另一只手拿过药碗,下定决心般,仰头一饮而尽。
“你要答应朕。善待你的兄弟。否则,朕会诅咒你,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康熙剧烈的咳嗽了两声,一双眼扣在了胤禛的身上。
胤禛嘴角挂了一抹浅笑,在压抑的氛围内荡开,显得格格不入的诡异。
“汗阿玛如此成全儿子,儿子定当拼死护住兄弟们此身荣华。”
“去把隆科多叫来,朕有事同他说。”康熙无力的靠在软垫上,迷离的眼里有清晰的光。
胤禛脚步轻松的走出殿外,朝隆科多点了点头。隆科多脸上登时堆满了笑容,理了理衣服,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
“让他们都先退了吧,一会儿再来。”
胤禛看着畅春园里备下的,乌泱泱的八旗铁骑,幽黑的眸子里闪动着阴鸷的深沉,眉梢处笑意微扬。
雨过天晴,被大雨冲刷过的一切事物皆亮如新生,天边渐渐现出一抹彩虹。
……
戌时,这位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结束了他六十九年光辉灿烂的一生。
众位阿哥与大臣赶到畅春园,跪在榻前,只听隆科多拿了一份遗诏,装模作样的大声念道:
“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登基,即皇帝位。”
胤禛听了这话,顿时哀嚎痛哭,几乎不能站稳,匍匐在地。
隆科多忙走到胤禛面前,面露悲痛道:“大行皇帝深惟大计,付授鸿基,宜先定大事,方可办理一切丧仪。”
胤禛哭了半日,方才缓缓站了起来。
众位阿哥久不能回神,纷纷表示要看遗诏,只听外头铁甲声声,人影幢幢,不得已只能逼退了回去。
胤禛走至御榻前不免又大哭了一场,亲为康熙更衣,遵用孝庄文皇后制赐御服。上皆敬加于首,然后进御。
王公大臣商议康熙殡殓大礼时,建议先抬回宫中。
于是胤禛命淳郡王胤祐守卫畅春园,固山贝子胤祹至乾清宫敷设几筵,十六阿哥胤禄、世子弘昇肃护宫禁。十三阿哥胤祥、尚书隆科多备仪卫、清御道。
胤禛亲自将康熙搬至黄舆,趴在旁边不住的痛哭,想要徒步扶辇随行。
诸王大臣以康熙皇帝托付到重,神器所归,况又是深夜,执事繁杂,请胤禛上前引导行进。
胤禛于是在前导引,哭不停声。到隆宗门,跪着接黄舆,亲自扶而进入,安放康熙在乾清宫。
……
诸事停妥以后,雍正十分不放心远在边塞的大将军王胤祯,便立即修书两封。
一封命年羹尧务必牵制住大将军王胤祯,并且接管他手上的所有兵权。
他又想起康熙临终之际,交代给大将军王胤祯的奏折,心里到底不放心,担心奏折里会留有传位的证据。
因此第二封信便是给延信将军。
先是晋封延信为贝子,接着命他驰驿赴甘州,立刻搜集所有大将军王与康熙之间的信件,并亲自带来。倘若手软疏怠,他便要生气的。最后提醒他,若在路上遇见大将军王,千万不能告诉他。
这两封密函发出去之后,雍正才提笔写信给大将军王胤祯报丧,限他于二十四驰驿来京。
……
此时的新疆伊犁,还沉浸在签订了停战协议的喜庆愉悦中。
沈婳和胤祯参加完了庆功宴,牵着手坐在山头上看星星。
举目望去,但见夜凉如水。一弯残月,悬在半空,清冷孤寂。
遥远而漆黑的苍穹上,铺着一望无际的夜幕,点缀着一颗颗如宝石般的星星,在寒凉的夜风里闪烁不定。
突然一道白光划破天际,像一柄利剑,劈开了宁静祥和的夜幕,隔开两颗期盼重逢的星。
沈婳心里升起不详的预感,扯了扯胤祯的衣袖道:“我们回去吧。”
许是父子连心,胤祯也有些心不在焉,点了点头,一时二人上了马,往营地疾驰而去。
墨玉如鬼魅一般出现在营地入口,庆祝的烟花将他的身躯染成各样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