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红英刚道喜完,就见沈漫漫家的门又被人敲了几下。
顾家人好奇又是谁找过来的,莫不是周围住的邻居又上门来给他们道喜的吧?
昨天沈漫漫考上了省状元的事情早就在这一片传开了。
知道了沈漫漫考上省状元,这一片住的人基本上都过来给她道贺。
不管是熟悉的还是不熟的,都赶着过来。
毕竟省状元啊,指不定能沾沾光呢。
人家能考得这么好,等着大学毕业了,肯定就有好工作,往后发展的前途不可限量。
趁着现在,不得赶紧和人好好的攀攀关系?
齐秀花去开门,没想到门口站在许多人。
这些人奇奇怪怪的,有的拿着一闪一闪的东西,有的拿着纸笔。
还不等齐秀花问他们到底是谁,这些人就先主动问了起来,“请问这是省状元沈漫漫的家吗?”
齐秀花点头,“你们是……”
来的人立马介绍道,“我们是省报的记者,想对沈漫漫做一篇针对省状元的专门采访。”
另一个人道,“我们是市报的记者,也想做一篇对省状元的专访报道。”
齐秀花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省报和市报的记者啊。
这时候的媒体不是很发达,主要就是各个地方的报纸。
如果能上报纸,那绝对是非常的荣耀的一件事。
反正齐秀花这辈子都觉得自己不可能上报纸的,没想到自己的儿媳妇有机会上。
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以后,齐秀花自然热情的将记者们迎接进来。
吴红英和孙跃进有些面面相怔。
哪能想到,沈漫漫竟然是省状元!
刚才她都没特意说这件事,真的太低调了。
这要换做别人,早不知道吹嘘成啥样了。
两人震惊之余,对于沈漫漫还是崇拜和祝福的。
沈漫漫可真够厉害的。
省状元啊,得超越多少考生才行。
多少人连个大学都考不上!
记者涌入以后,沈漫漫看着倒是淡定的很,淡然的面对着采访。
顾辰安都忍不住的佩服小媳妇的那股淡定劲儿。
记者除了给沈漫漫做了采访,还拍了照片。
除此之外,记者又准备对顾家人做采访。
省状元有噱头,她家里人也有噱头。
他们想从家里人口中得知,沈漫漫是怎么能考得这么好的,这就有了报道点。
“大爷,大娘,你们是怎么培养出来这么优秀的孩子的?“
齐秀花没想到自己的还能接受记者的采访呢。
和沈漫漫不一样,齐秀花的心已经嘟嘟嘟的狂跳起来。
她一个老农民,做不到沈漫漫那么淡定的啊。
不过被记者问起来,自己肯定得回答的。
齐秀花清了清嗓子道,“你们弄错了,这不是我闺女,是我家儿媳妇。
我家儿媳妇不是我培养出来的,是这孩子自己本来就优秀。
人聪明,人品还好……”
说到沈漫漫,齐秀花就巴拉巴拉的说起来了沈漫漫的优点。
顾铁柱还时不时的在后面补个几句。
反正老两口子的嘴里,直接将沈漫漫给夸上天。
偏偏对于沈家老两口的话,记者们都很认真的拿笔记录着。
采访一直进行了两三个小时才作罢。
记者做好了采访,准备走,顾辰安倒是落落大方的邀请道,“大家在我家顺便吃顿便饭吧。”
其中一个记者不好意思道,“这咋好意思呢,今天已经很打扰你们了。”
“不碍事,你们今天做采访也辛苦了,就留下来吃一顿,我儿子的厨艺很好的。”齐秀花也热络的挽留这些记者。
见顾家人热情,记者们就没有推辞。
顾辰安转身去忙活去了。
正好,他一早就将羊肉汤炖了一大锅,炖了一上午,早就炖的软烂了。
这会儿打开了锅盖闻了下,喷香诱人的。
记者大概来了六七个人,加上吴红英和孙跃进两口子,所以今天留在顾家吃饭的人不少。
年底家里备了不少的腊货,所以食材是够的。
顾辰安又是个专业的厨子,很快就拟好十几个菜,和顾家人一起忙活准备起来。
他做饭的速度很快,没一会儿就张罗出一桌子丰盛的饭菜。
记者们倒是对顾辰安的厨艺挺意外的。
就说省状元是咋看上这么“普通”的男人的,这么看,顾辰安还真的一点都不普通。
能做出这样好吃的菜,多少是有些本事在身上。
想想人家既然能有考上省状元的脑子,肯定比一般人更聪明。
顾辰安真的一无是处,沈漫漫肯定不会选择他。
吃了人家做的饭菜,还吃的这么丰盛,回头可得在采访上多夸夸省状元的爱人的。
再提一下,省状元的爱人如何支持她,鼓励她考大学的,这样的爱情不比其他的事情更加的吸引人眼球的吗?
吃过饭,记者们感谢顾家人的招待。
这一路舟车劳顿过来做采访,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真是一种幸福了。
尤其是羊肉汤,又香又暖胃,吃完了,这会儿身体跟着暖喝了不少。
其中负责拍照的记者就冲顾辰安和沈漫漫道,“你们两口子能不能站在一起,我来给你们拍个照,一起登在报纸上。”
顾辰安一听,自然是乐意的。
他倒不是想出风头,想上报,而是让大家知道,他是沈漫漫的丈夫。
沈漫漫年轻漂亮又这样的优秀,势必会受到很多男同志的追捧,他得和沈漫漫一起上报,宣扬一下主权才行。
第263章 刘晓梅也考上了
在记者让他们摆姿势拍照的时候,顾辰安朝着沈漫漫凑了过来,手搂着她的腰,两人的姿势显得异常的亲密。
不过两人就是夫妻,就算是行事亲密一些倒也算不上什么。
记者们将照片拍出来后便离开了。
吴红英和孙跃进吃过午饭,没继续在沈漫漫这儿多作打扰,他们赶紧赶回了生产队,还得和家里汇报一下考分的事情。
虽说大学录取通知书没下来,可是孙跃进考出来的这个成绩,差不多等于准大学生。不出意外地情况下,不至于落榜。
吴家这边,等了半天也没见吴红英和孙跃进回来。
其他过去查分的考生们早就回来了。
所以等吴红英和孙跃进一到家,吴母就赶忙问道,“红英,跃进,你们咋现在才回来啊?”
瞧着吴母关切的双眼,吴红英解释道,“娘,我们去了一趟漫漫家,在她家吃了饭才耽搁了。”
吴母听了后点了点头,“我就说呢,你们咋耽搁这时候才回来。
怎么样,跃进这次考得还好吧?”
吴红英点头,“嗯,考得分数不错,不出意外能上大学。”
吴母听了,自然高兴,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家里其他人。
吴家人都替孙跃进高兴着。
“跃进这孩子就是有出息,咱们没看错人。”
“是啊,跃进可厉害,一次就考上了,以后可就是大学生了。”
孙跃进被夸的不好意思。
“爹,娘,我这考得一般般,沈老师才叫厉害,是咱们省理科状元呢。”
吴家人听了孙跃进这话,都吃惊了一瞬。
考上大学就算了,还成了省状元呢?
这得多有本事啊?
吴母这会儿瞪了吴建军一眼。
吴建军觉得莫名其妙,“娘,人家考上省状元,不是好事吗?你瞪我干啥?”
沈漫漫平时和他家小妹的关系多好啊,又给妹夫透露了高考的消息,是他们吴家的“恩人“呢。
换作别人考得好,他们可能心里还不舒服。
但是沈漫漫考得好,吴家人也会替她高兴的。
吴母这会儿也不避讳的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娘是恨铁不成钢,你说但凡你之前努力些,漫漫那孩子可就是我们吴家的儿媳妇了,结果便宜了沈家。”
想到这个,吴母就觉得痛心。
顾辰安的条件又不比他们吴家好,能幸运的将沈漫漫给娶回去了。
但凡当初娶沈漫漫的是吴建军,他们家就有了一个省状元的儿媳妇。
吴建军被吴母说的脸一热,“娘,你说啥呢?这都多久的事情了,咱们就别惦记了……”
吴母还能说啥?
之前人家就没看上她家老三,如今成了省状元,就更加看不上了。
痛心疾首了一会儿,想到自己女婿也是大学生,吴母的心情这才好受了些。
沈漫漫成为省状元的事儿吴家没往外说出去,可其他参考的人去了教育局那边查分,自然都知道了。
大队的人无不羡慕顾家的。
当看到顾家一家子还上了报纸以后,都跟着唏嘘感慨起来,沈漫漫这是一飞冲天了呀?
能上报纸,这得多大的荣耀?
沈漫漫虽说不是本地人,可嫁到他们这儿来了,就是他们这里的人。
她考上了省状元,给整个大队都带来了荣誉。
连带着顾大河出去,都时不时的吹嘘几句。
以前他们大队发展的比较一般,在其他的大队长面前,顾大河就没被人放在眼里过,这下子可算是直起腰杆子来了。
走出去,别说其他大队的大队长,公社的领导都得提一句他们公社出了个人才。
沈漫漫作为省状元,不管是省教育局还是县教育局都给了奖励的。
奖励丰厚,加起来一共大几百块钱。
齐秀花笑着称读书能致富。
沈漫漫就因为读书好,考读书都能挣上钱呢。
77年的高考比较特殊,因为是恢复高考第一年,所以是春季开学。
沈漫漫打算带完最后一学期的课程,明天就不能再继续在小学任职了。
张校长舍不得沈漫漫离开,但是却只能放手,毕竟人家以后有更好,更广阔的天地发展的。
他应该祝福她,而不是束缚她。
最后一个学期结束,开始进入寒假了以后,沈漫漫的工作就正式结束。
顾清山也将工作给辞了,等开春了以后,就得和沈漫漫一样准备上大学。
年前,沈漫漫和顾清山的录取通知书到了。
沈漫漫被京大录取。
顾清山被京师范录取。
两人都是名牌大学。
收到录取通知书,才算是真正的尘埃落定,就等着上大学去。
顾家人自然高兴,谁家能出两个名牌大学生能不高兴的?
孙跃进这边,考得也还不错,被京市的对外贸易大学录取了。
孙跃进原本以为自己上不了京市的大学,没想到能有这个气运,真被录取了。
京市是全国的首都,能去京市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以后如果毕业了,能留在京市发展的话,会更好。
除了海市,其他的地方可都不比京市的。
让人意外的是刘晓梅竟然也考上了。
不过不是本科,是大专。
饶是如此,刘晓梅和婆家人已经很高兴了,因为对他们来说,就是意外之喜。
高考恢复的消息刚公布,刘晓梅觉得备考的时间太短了,不打算参加考试的。
再说,她如今觉得婚姻很幸福。
在乡下生活条件是差了点,可是男人和婆家人都对她很好。
对比其他下乡的知青,刘晓梅没执着着回城。
但是她男人苏红兵却非常的支持她考试去。
不仅是嘴上支持,托了不少的关系,给刘晓梅弄了高中的教材还有参考资料书回来。
家里的两个孩子都还小,苏红兵一个大男人尽量自己带着,不让孩子打扰到刘晓梅复习。
婆家人也非常照顾配合,让刘晓梅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其他的事情不用她操心。
就这样静心好好复习了一个多月,刘晓梅这次考了一百九十多分。
这分数原本刘晓梅以为是考不上的。
没想到没被大学录取,倒是上了大专。
大专虽说不如本科,可是上了一个,以后毕业了,还是能去城里分到正式工作的,到时候就能回城。
刘晓梅上的就是省里的一个师范学院,倒不用离开太远。当初填志愿时,她都是就近填的。
第264章 帮她补课?
毕竟有了家庭以后不一样,孩子男人都在家,她是希望能够离得近一点,这样放假了也好回家看望。
刘晓梅见自己男人高兴的像个孩子,便忍不住道,“你对我可真放心呢,就不怕我出去上学了以后不回来了吗?”
苏红兵摇头,“不怕,晓梅,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是知道的,你舍不得我和孩子,你如果是那种抛夫弃子的人,我也不会支持你上大学去。”
对上苏红兵炙热的眼神,刘晓梅很感动,夫妻之间这样的信任着实是不容易的。
刘晓梅依偎在苏红兵的怀里,“你说的没错,我舍不得你和孩子,我再也找不到像你这样真心对我好的人了。”
苏红兵应声道,“晓梅,你是我的妻子,对你好是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