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不少知青指着这次考试能摆脱繁重的农活,考试没发挥好,题目没能全做完,心情低沉着。
吴红英收拾了下,准备出教室。
刚出去,孙跃进就赶紧凑上吴红英的跟前,“吴红英同志,你的手帕丢了。”
孙跃进说着,将吴红英丢的手帕给她递了过去。
孙跃进方才看到吴红英口袋里的手帕丢了,就赶紧帮着给捡起来。
他觉得肯定是老天爷给他的机会,让他能和吴红英搭上话。
吴红英看到孙跃进递过来的手帕,接了过来后给孙跃进道了句谢。
“孙知青,谢谢你啊。”
孙跃进努力的让自己表演出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吴红英同志客气了。
对了,没想到你也来参加考试,你考的怎么样?”
吴红英摇头,“好多题目都不会写的,应该是没什么指望的。”
孙跃进赶紧安慰起来,“没事,重在参与是不是。”
“嗯,你呢,你应该考的很不错吧?你的毛笔字写的那么好,一看就知道是有学识的。”吴红英见孙跃进问自己的成绩,便表示关心的问了他一句。
“应该还行,不过究竟考的怎么样,还得等到考试结果出来了才能说。”
孙跃进虽然觉得自己考的还算不错,但是不能保证自己就真的能考的特别好。
说话是得留有余地的。
万一没考上,人家还不得说他自大不踏实么?
两人说了几句,吴红英就和孙跃进告别。
“孙知青,我得和我娘回去了,这次祝你能考上一个理想的成绩。”
孙跃进就是还想和吴红英多说几句也没这机会。
罢了,以后看看还能不能和吴红英找上搭话的机会吧,反正今天能说上话,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回到知青点,知青们都在一起交流这次的考试,有的觉得考的还不错,有的觉得没指望了。
觉得考的不好人,自然失望感慨着考砸了,错失了这么好的机会。
沈漫漫这边,考完了就没再想着成绩的事,在顾家这边吃饭闲聊。
两天的时间过的很快,眨眼之间公社教育方面的负责人和小学的校长一起,来了大队这边宣布成绩。
参加考试的人都过来等成绩结果,想知道自己考上了没有。
第104章 考了第一
沈漫漫也跟着过来等成绩。
和沈漫漫淡定不一样,顾辰安就显得有些紧张了。
他不知道自己找的关系有没有用处,沈漫漫这一次能不能争取到这个名额。
好在很快公社的负责人宣读了一下,“这次沈漫漫同志以满分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学校的正式老师,孙跃进同志以第二名八十六的成绩成为学校的代课老师。”
至于其他的人考的成绩,也一一公布了一下。
沈漫漫这个满分的成绩在一众人的成绩当中显得有些亮眼。
及格的都没几个,考几分,十几分,二十几分的是多数。
连带着第二名,直接都被她拉开了十几分的距离。
大家都没想到,沈漫漫一个娇滴滴的女娃娃,成绩能这么好,真逆天了。
之前沈漫漫说题目太简单,所以提前交卷了,大家心里还挺不屑的。
但是看到人家的成绩以后,才知道沈漫漫不是在吹牛,人家是真的觉得挺简单。
一起过来参加考试的人,尤其是那些分数考得低的,都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原来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这么大。
顾家人一听沈漫漫考上了这么高的分数,本来紧张的心落下。
顾辰安的嘴角上扬着,看着沈漫漫的眼神满是炙热。
听到周围人羡慕的声音,顾辰安觉得比自己考上了第一名还要来得高兴。
小知青是真的给他长脸撑面子啊。
他还不曾想到沈漫漫的成绩能这么好。
其实不用他特意找关系给沈漫漫运作,人家靠自己的本事就能拿到这个名额的。
顾清河在原地蹦起,“太好了,太好了,小婶婶以后要给我当老师喽。”
顾清月则道,“小婶婶,恭喜你,你真的好厉害啊。”
齐秀花一脸傲娇道,“我就知道,漫漫丫头是个有本事的,肯定能考得好。”
只是能考得这么好还是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的。
顾铁柱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嘴角堆着笑,一看就知道他心情很不错。
沈漫漫如今是顾辰安的对象,就算是半个顾家人。
她能考得好,成为小学老师,自然能给顾家长面子的。
此时,生产队其他人开始羡慕起顾家人来。
顾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一开始是生产队最困难的人家之一,可是现在呢,顾辰安当上了公社的技术员,能拿工资,找的对象条件还好。
不说沈漫漫是个知青,是城里人,就单纯的说说人家现在考上了民办教师,以后也是能拿工资的。
在乡下,两口子都能挣钱拿工资,这日子即便是想过不好都难。
更是不少人懊悔着,早知道沈漫漫这么有本事,也愿意和乡下人处对象,早该先下手为强的,现在白白的便宜了顾家。
吴红英见自己没考上,没太多失落。
她知道自己的水平,一开始就做好了考不上的心理准备,所以觉得能接受。
但是能沈漫漫考上,作为朋友,吴红英真心替她高兴着。
“娘,沈知青可真厉害,考上第一名就算了,竟然还考了一百分。”吴红英在吴母跟前念叨了一句。
吴红英不说还好,她这么一说,吴母就更加的心痛了。
他们家建军咋就没这么好福气呢?
这么优秀的姑娘,如果能嫁到他们吴家来该多好啊?
吴母道,“那个孙知青也不错,考了第二名呢,是个优秀的,我看着人也挺稳重,和其他的知青的不太一样。”
孙跃进下乡以后,在乡下的表面确实还算是优秀的,要不然的话不会当选知青点这边的队长。
被吴母这么一说,吴红英也不由得多看了孙跃进几眼。
这男人长得不说多好看,但是还挺周正的。
能力确实强,学历高,成绩好,还多才多艺的。
之前他只说了考的还行,结果考得这么好,这人可真是谦虚啊。
不像有的人,明明考得不怎样,结果非说自己念书多厉害,成绩没出来就到处吹牛逼,说肯定能考上。
此时的孙跃进,因为自己考上的事儿,还沉浸在喜悦当中。
虽说第二名只是代课老师吧,可以后不用下地挣工分,还能拿工资的。
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没白费,机会来的时候争取到了。
相比较孙跃进的激动,沈漫漫就淡定了不少。
自己好歹前世是个学霸,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当初为了准备高考奋力厮杀,这点考试都对付不了的话,不得辜负了当年的努力。
宣布完了成绩以后,公社负责人和学校的校长和沈漫漫还有孙跃进打了招呼,“沈同志,孙同志,欢迎你们加入教育队伍,教育育人,为革命添砖加瓦。”
沈漫漫和孙跃进也积极地回应着,“我们一定好好努力,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公社的负责人将剩下的事儿交给了校长安排。
他们只是负责选拔出老师来,至于以后沈漫漫和孙跃进的工作安排肯定直接归校长管的。
校长没多说什么,后天学校就正式开学,等着开学报到再给两个新老师分配工作任务。
等着正事说完,不少人过来到了沈漫漫和孙跃进跟前,给两人道喜。
“沈知青,孙知青,真是恭喜你们了。”刘晓梅第一个上前恭贺道。
刘晓梅这次也参加了考试,不过成绩不理想。
见沈漫漫和孙跃进考上,也不嫉妒似的,过来给两人道喜。
刘晓梅带头,知青点这边又有几个知青上来祝贺的。
不过心情不好的,例如王娇娇,宋文兵几人就没吱声说什么。
他们这会儿心里正难受着呢。
这么好的机会,被沈漫漫和孙跃进给占了去,以后再想有这样的机会可不容易。
孙跃进谦虚地笑了笑,“我是运气好,考了第二名,其实就比第三名多一分,还是沈知青厉害,直接考了一百分。
这卷子我觉得不容易,从大家考试表现来看,也确实是不容易的,沈知青能考一百分,可见其实力。”
刘晓梅点头接话道,“是啊,重点沈知青才花了半个小时就做完了,还能考满分。”
这样的一对比,沈漫漫和大家的实力差距拉得其实就更大了些。
第105章 当祖宗呢?
沈漫漫也只是谦虚道,“我也是运气不错,好几题其实都没把握的,结果蒙对了。”
知青们吹捧了几句后,起哄着让沈漫漫和孙跃进请大家吃饭。
沈漫漫也没小气,一口答应下来。
这次能考上,也算是一件大喜事了,请人吃顿饭算不上什么。
孙跃进见人家女同志都答应了,自己一个男同志就更不能小气了,便说好和沈漫漫一起请客吃饭。
沈漫漫这儿因为年前买的肉吃完了,打算去镇子上一趟,买一斤肉回来。
请客吃饭,能请大家吃上一顿肉绝对不算寒碜的了。
正好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去镇子上,趁着这个机会过去一趟,顺便出次货。
吴红英这边,在知青们道贺完后了才到了沈漫漫跟前给她祝贺了几句。
顾辰安则是回了家,准备起丰盛的饭菜,好好的给沈漫漫庆祝。
别人是不是真心替她高兴沈漫漫不知道,但至少顾家是真心的。
第二天,沈漫漫便一个人去了一趟镇子上。
她没和顾辰安提这事,不然这家伙肯定得送她去。
若是顾辰安跟着,自己就没办法出货。
她去县城买肉是其次,只要想着能再挣上些钱。
一大早,沈漫漫就出发去了镇子上。
年后,天气是越来越暖和了些,不如年前的时候冷。
沈漫漫裹着厚厚的袄子出去,不至于冻着。
到了镇子上,继续给那些老顾客出货,年前因为买了些,年后要的都不多。
沈漫漫又发掘了几个新顾客,最后一共下来挣了七十多块钱。
忙活了一通后,沈漫漫去了一趟副食品店,买了一斤肉,两块豆腐。
鱼就不用额外买,直接从鱼塘里捞了一条大鲢鱼上来。
有鱼有肉,请客吃饭上绝对算是大气的。
这请吃客花的钱,到时候孙跃进和她平摊。
不过肉票鱼票孙跃进没有,沈漫漫很爽快地表示这票她来出。
买完了这些,沈漫漫又去了一趟供销社,买了几盒蛤蜊油。
除了给顾辰安买了两盒,顾家其他人她又带了一盒。
以后擦手擦脸,不至于让皮肤皲裂。
尤其是顾清月一个小姑娘家的,更得好好的保养着。
小盒的蛤蜊油是一毛钱一盒,大盒的蛤蜊油是两毛钱一盒。
沈漫漫一共买了六盒,也才花了一块二毛钱。
想着刚穿越那会儿,她花钱还得精打细算的,如今倒是财大气粗起来。
得亏是沾了系统农场的光,不然哪儿能不愁钱花。
买好了东西,沈漫漫回了知青点。
见沈漫漫又是买鱼,又是买肉的,知青们都很高兴,毕竟中午能吃大餐了。
做饭的活儿沈漫漫算不上擅长,就由刘晓梅和其他的几个女知青忙活。
人家都已经将食材给买了回来,他们也不好意思指着沈漫漫和孙跃进做出来给他们吃。
能吃上好吃的,大家都积极地愿意忙活。
刘晓梅的厨艺还不错,所以掌厨的事情是刘晓梅负责的。
其他女知青帮忙大下手。
杀鱼的活儿是一个男知青负责的。
女生都怕杀生,怕血腥。男生这方面的承受能力会好很多。
见大家都在忙,王娇娇和祖宗似的在屋子里休息,也不出来帮忙,江文芳见不惯,不客气地直接怼了起来,“我说王知青,人家沈知青和孙知青请客吃饭,你是不是不吃啊?”
王娇娇赶忙道,“你们都吃,我凭啥不吃?”
江文芳冷笑,“那你躲屋子里当祖宗呢?啥都不干,等着我们做好了你来吃?你真好意思。”
王娇娇被江文芳嘲讽的脸一热。
“我不会做饭,做得不好,你让我来帮忙,我只能添乱扯后腿。”
在江文芳看来,王娇娇这么说只是借口罢了。
“你不会做饭,洗菜切菜总该是会的吧?要是啥都不会,你还不如不长两只手呢。”
王娇娇被江文芳说得不好偷懒,只能从屋子里出来帮忙。
刘晓梅掌厨,做了一盘土豆烧肉,一碗猪肉炖粉条,一道红烧鱼,再就是一锅鱼头豆腐,再加上一锅炖菜。
对于这些下乡的知青们来说,这样的伙食比他们过年时候吃的还要来得丰盛。
沈漫漫在知青点那边吃过饭就去了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