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辰安听说小媳妇要走,倒是挺舍不得的。
这一走还一个星期呢。
加上路上耽搁的时间,可能要个十天左右。
他现在是和小媳妇儿分开一天都觉得难受,别说分开十天。
不过顾辰安知道,沈漫漫这是需要办正事的,自己就是再想她,总不能给她拖后腿的。
所以这次沈漫漫参加市里的培训,他肯定还得支持她过去。
顾辰安问道,“什么时候去?”
“这个月底,还有二十多天呢。”
顾辰安点头,那就趁着小媳妇儿在,好好的腻歪个够。
于是接下来几天,沈漫漫每晚都承受着顾辰安猛烈的进攻。
好在沈漫漫不用去学校上课,第二天能多休息。
不然晚上这样折腾,第二天不补觉休息,身体是肯定承受不住的。
偏偏顾辰安自己的身体壮得和一头牛似的。
晚上没得休息,白天还得辛苦干活儿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
暑假正式开始后,沈漫漫没下地干活儿,和周末一样,依旧只是负责一下家里的几头猪,做午饭和晚饭。
这段时间天气热,沈漫漫会负责送点水。
沈漫漫时不时的还会煮点清热解暑的凉茶,或者绿豆汤。
如今顾家的条件好起来,这方面真不用省着。
顾家老两口觉得今年有了新媳妇就是不一样。
每天干完活儿不用操心啥,回去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
下午喝点儿凉茶绿豆汤的,不会热的心慌难受。
对比别人家的日子,他们家如今可过的舒心的多。
顾家最艰苦的几年,可算是熬出来了。
最近顾清山那边工作也落实了。
他成绩好,学校老师给推荐了一个厂里文员的工作。
虽说只是一个临时工,可是一个月也有二十块钱工资和一些补贴,不说补贴家里,至少能养活自己,不用靠家里了。
第138章 沈漫漫不能生
现在就顾清河一个人读书,沈漫漫和顾辰安两个人拿工资,这日子自然过得红红火火的。
这天,沈漫漫去送绿豆汤时,就听到一堆妇人凑一块儿聊开了。
“红兵娘,你家晓梅这几天咋没出来干活儿呀,是不是怀上了?”一个八卦的妇人冲苏红兵的母亲李爱凤问道。
“是啊,红兵娘,晓梅那丫头之前每天都出来干活,这几天没见到了,是不是有啥事?
她嫁到你们家也一个多月了吧,怀上了不?”
“……”
“……”
大家你一句我一个句的八卦着,李爱凤虽然不想说家里的情况,可是知道,她要是不说的话,回头人家不知道情况的,非得议论她儿媳妇太懒,不愿意干活儿。
反正大家早晚都知道,加上是喜事,分享出去也无妨。
“嗯,我家晓梅确实是怀上了。
这几天有反应,人不舒服呢。
这女人怀孕头三个月,正是难受的时候。
加上前三个月胎像不稳,人最好别操劳。
我就让她在家里待着,好好的养胎。
反正家里也不缺她一个人干活,肚子里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李爱凤笑着说道。
提到这个,李爱凤很高兴。
刘晓梅那丫头是个本事的,他们家有福气,新媳妇刚过门,这么快就能怀上。
原本李爱凤还想着刘晓梅年纪大,会不会不容易怀。
如今看来,是她多虑了。
她这一把年纪了,好不容易盼到一个孙子呢。
他们家就红兵这么一个儿子,刘晓梅不生,他们可就抱不上孙子的。
别人家的孩子,十几岁就娶上媳妇儿了,他们家的二十多岁才娶上,抱孙子上她原本就比人家迟了些。
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苏家都非常的重视,自然不能让刘晓梅受累,伤到了肚子里的孩子。
知足别人家,有的已经有孙子的可能没那么在意,即便怀孕了,大着肚子在田地里干活儿的也多。
听了李爱凤的话,不少人都过来给李爱凤道喜。
“红兵娘,真是恭喜你了啊。你家晓梅肚子可真争气,这才嫁过去多久就怀上了啊。”
“是啊,红兵娘,你可太有福气了,能抱孙子了。
晓梅那丫头厉害,人能干不说,肚皮还争气。”
“……”
“……”
李爱凤被说的心花怒放。
谁不喜欢听到别人的奉承和夸赞呢?她自然也不例外。
说到刘晓梅的事,大家又提到了沈漫漫。
两个人都是下乡的知青,都选择了嫁给本地人,自然容易被拿出来比较。
有人直接凑到了齐秀花的跟前,冲齐秀花问道,“秀花嫂子,你家漫漫丫头咋样了?怀上了不?她嫁到你们顾家也好几个月了,应该差不多怀上了吧?”
有一个人带头八卦,立马就有其他人跟着八卦。
面对这些八卦,齐秀花直接回应道,“没有呢,我家老二和他媳妇儿暂时不打算要孩子。
漫漫年纪还小,等再过几年,两个人才打算要。
我和他爹不着急,这种事还是依着他们小两口的意思。
生不生,什么时候生,都听他们的计划和安排。”
听了齐秀花这就叫,有人立马就劝了起来,“辰安娘,这哪能听孩子的意思呢?
沈老师年纪是小,可是你家辰安都老大不小的了,是该要孩子了。
咱们生产队和他那么大年纪的,孩子都好几个了呢。
他再拖几年,三十好几的再要咋成啊?
孩子不懂事,你这个当娘的可不得好好的劝一劝他们吗?
早晚反正都是得要的,早要早好。”
“就是啊,咱们乡下哪有结婚不生孩子的。
沈老师现在年轻,生了孩子才好恢复。
年纪越大,要孩子越难。
既然结婚了,就应该趁早要,拖拖拉拉的,准备到啥时候才能要呢?”
“辰安娘,你多劝劝孩子们,不能任由孩子们胡来是不是?
要说你家辰安年轻就算了,再过几年,你家辰安都三十好几了。
沈老师这么好的条件,是城里人,说句不好听的,你们两家差的有点远。
如果孩子生了,以后他们两口子才能好好的过日子。
没孩子,哪天人家沈老师能回城,还不得把你们家老二一家给踹了。”
“……”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劝着,有的是真心实意,有的则是挑唆。
齐秀花听到这些人的念叨有些头疼。
最怕的就是大家八卦这个,管别人家的闲事。
有的嘴巴毒辣的,说话还不好听。
齐秀花道,“人家小年轻不急着生孩子,我们有啥好管的?
只要他们自己乐意,啥时候生都可以。
这种事又不赶着。
年纪大一点,更会照顾人一些,我看晚点生就挺好的。”
齐秀花说话,一个妇人冷哼了一声,阴阳怪气道,“我说辰安娘,该不会是你家儿媳妇不能生,怀不上,说的这么好听吧?
这女人不能生可不成啊,就是再好,不能下蛋的母鸡也没人乐意要的。”
说话的这个妇人故意嘲讽,主要是因为沈漫漫之前得罪过她。
她来找沈漫漫借自行车,没有借到,一直怀恨在心。
如今有了机会,可不得当着大家的面嘲讽几句。
这年代,哪个女人如果不能生,是非常丢人的事,会遭婆家人嫌弃。
她这话一出,齐秀花的脸色立马就变了。
“你瞎说什么呢?你说谁不能生了?
你再敢胡说八道,看我不和你抽你。”
齐秀花嘴上骂咧着,手上也没有客气,直接朝着妇人冲了过去,一把揪住了对方的头发,朝着这人的脸上抽了几个巴掌。
妇人被齐秀花抽了,疼的“哎呦哎呦”的叫唤了几声。
“让你乱说,让你乱说,我家儿媳妇儿好着呢,人家不打算生到你嘴里成了不能生。没事可别瞎编排,不然我非得把你嘴打肿。”
齐秀花嘴里的唾沫又朝着对方飞了过去。
挨了揍的妇人反应过来,见自己吃了亏,准备还手。
沈漫漫刚好送绿豆汤过来,一看婆婆要挨欺负了,赶紧放下东西冲了过去。
第139章 生孩子计划
婆婆为啥动手她方才可都是听到的。
对于齐秀花的这一份袒护,沈漫漫很感动。
她能替她出头,她自然也得帮着她。
沈漫漫冲上前,一把拧着对方的手腕,让她有点动弹不得。
妇人疼的嗷嗷直叫,“死丫头,你快放开过。”
沈漫漫的眼神里带着丝寒意,“放开你可以,不过你要是再敢对我娘动手,再乱嚼舌根子,可别怪我不客气了。”
说着,沈漫漫一把将人推开。
沈漫漫这一副凶神恶煞的气势有点吓人。
妇人被沈漫漫震慑的也不敢闹腾理论,灰溜溜的跑开。
沈漫漫赶紧询问齐秀花的情况。
齐秀花道,“娘好得很,没啥事。”
人家还来不及对她动手呢,儿媳妇就已经冲过来了,所以齐秀花是真的没受一丁点伤。
沈漫漫查看了一下,确实没事也就放心了下来。
看到沈漫漫这么凶,本来还想给齐秀花洗脑催生的人都不敢乱说话了。
这要是得罪了沈漫漫,肯定没啥好果子吃。
这丫头平时看着挺温柔礼貌的,凶起来却真吓人。
齐秀花没把这当回事,反而宽慰起沈漫漫来,“这些人说的话,你就当放屁,可别管人家咋说。”
沈漫漫嘴角噙着笑应道,“嗯,娘,我晓得的。”
齐秀花能这么开明,沈漫漫心里是很高兴的。
这如果换作别的婆婆,估计听别人的话以后就得改变想法,催着她和顾辰安生孩子。
齐秀花却坚定的站在她这头,支持她。
不过这一次倒是提醒了沈漫漫。
以前她觉得,生孩子是她和顾辰安两个人的事。
他们可以先结婚,再要孩子。
如今看来,是她单纯了。
她这么想,别人却觉得不正常。
她不在乎别人怎么说,顾辰安和家人却得背负着别人的议论。
只是生孩子沈漫漫暂时确实没打算。
她年纪还小,完全可以缓几年。
如今是七五年,她十六周岁,虚岁十七。
七七年恢复高考,也就十八周岁。
上完大学,二十二周岁。
前世自己二十二周岁才刚大学毕业。
在二十一世纪,二十二周岁能生孩子的都算是特别年轻的。
沈漫漫觉得还是按部就班,按照以前的想法。
等着她大学毕业了,再和顾辰安要孩子。
到时候进入八十年代,生活物质条件更好,孩子生下来以后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既然顾辰安和家人都支持她,那就不用想那么多。
沈漫漫送了绿豆汤便回去了。
吴红英这边,找来了顾家。
她明年就和孙跃进一道去见他父母了。
吴红英特意来和沈漫漫说一声她要见未来公婆的事。
估计这次得去个几天,所以沈漫漫这几天不用去找她,她不在家。
吴红英跟着孙跃进一起去未来婆家,吴家还挺重视的。
吴母在家里给吴红英准备了不少的东西,让她带上,到时候拿到婆家去。
年前他们家做的腊肉,给拿了好几吊。
不管是乡下还是城里,腊肉都是好东西,对方肯定是不会嫌弃的。
再就是一些土特产,干菜,腌菜之类的。
吴红英和孙跃进一起,大包小包的提了不少的东西。
孙跃进也看出来了吴红英的紧张,便安慰了几句,“红英,你不用害怕,放心吧,我爸妈肯定会喜欢你的。”
吴红英扯了个笑容出来,心里期望着如同孙跃进说的这样,她未来婆家能满意他吧。
两人是搭着顾辰安的拖拉机一起到了县城,又从县城坐了公交到了市里。
去了市里后,还得拿着介绍信去火车站买票。
在这年代,出门是得开介绍信的。介绍信一般会写明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干什么的。
两人这次开的介绍信的理由就是探亲。
出门一趟不容易,吴红英以前最远的地方就是去县城,市里还从来没去过,这是第一次。
如今到了市里,看到市里的楼比县城高很多,路比市里宽敞很多,人更拥挤密集,一切都非常的繁荣,对她而言是很新奇的。
可惜还得赶火车,两人没办法在市里逛。
“跃进,你家市里也像咱们市里这么气派吗?”吴红英冲孙跃进问道。
孙跃进点头,“嗯,市里都差不多,我们那边比这儿更繁华一点。”
吴红英听了,低着头。
比这儿还好?
难怪那么多人都想着当城里人,城里和乡下就是不一样啊。
县城还好,市里和乡下就完全不像是一个世界的。
要是省城,京市,那不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