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苏青柳重重地点着头,盼着以后的好日子。
“他人好像还不错。”
“嗯。看着不坏。”
“那你跟他好好过日子。”
“嗯。”
“你把姐的那一份也好好过了。”
“好,到时候我们一起过好日子。”
“好。”
第二十一章 添妆
次日,天还没亮,苏青媖就被苏母叫醒了。
迷迷糊糊,觉都没睡够,就被苏母一边叨叨着,一边伙同苏青柳给她梳洗完毕,嫁妆都给换上了。
乡下地方成亲没那么多讲究,平时也没人涂脂抹粉,成亲时也不过拿着脂胭点了嘴唇和两颊。苏青媖之前倒想拯救一下她的脸,一改柴火妞的形象,但她还没顾得上。
刚打扮好,小青杨就上来紧紧地抱着她,头埋她怀里。
苏青媖以为他是舍不得她,安慰地拍抚着他。但只有小青杨自己知道,两个姐姐昨天晚上的话他都听见了。
小小的人儿心里涌升起大大的能量和愿景。
“姐,我以后会好好听话,会努力学本事的,一定让爹娘和你们过上好日子!”
家里大兄不在,他就是顶梁柱,他从这一刻开始要撑起他们二房,一定会的!
苏青媖一听感动得不行,这小东西平时就懂事的很,她临出门之际又跑来跟她说这些煽情的话。
“好,你好好在家,听爹娘的话,多学些本事,等姐过段时间学了字,就回来教你,明年也送你念书学本事去。”
“嗯。”
小青杏见哥哥跟姐姐腻歪,也跑来抱苏青媖。惹得本来心情酸胀的苏父苏母和苏青柳更加难受了。
“青媖。”
苏青媖看向门口。
小叔苏四泉走了过来,递给她一对银耳钉。
苏青媖朝他笑了笑,接了过来:“谢谢四叔。”
苏四泉有些腼腆,送了东西说了几句话就出去了。
苏青媖目送他出去,捏了捏手里的东西。她跟这个四叔打交道不多,见他平时不太爱说话,也没有主动去跟他交谈过。他年纪小,苏母生苏青松苏青柳时,他还没生呢,也就比她大一岁。
苏父看着这个最小的弟弟,心里有些安慰。
而苏母则观感复杂。
苏四泉出生时,王氏年纪大了,没奶喂他,就把他丢给苏母。
那时候苏青柳还没断奶,王氏把苏四泉扔给她,苏青柳就不够吃了。乡下的伙食并不好,她生孩子王氏也没有给她优待伙食,她的奶根本不够两个孩子吃,不得不停了苏青柳的奶,专门喂苏四泉。
苏青柳小时候没奶吃,养得瘦弱,苏四泉倒养得白胖。青柳从小就帮着带苏四泉和几个弟妹,没灶台高就开始干活,临嫁人了,日子没往好里过,王氏把她聘到那么一户人家……
青柳如今过成这样,苏母昨晚上哭了好久。
今早青媖出嫁,才不得不打起精神起来应对。
此时见苏四泉给青媖添了一对银耳钉当嫁妆,张氏心里多少有了些安慰。
家里二房和三房都送了东西,连没有回来的孩子大姑都托人送了东西回来,却只有把青媖卖了的苏二姑苏宝珠没什么表示。
青媖这都马上要出门了,她一家人才回来,回来没什么表示,不说帮忙,倒还大咧咧坐在院子里跟村人吹牛皮。
怕别人不知道她在镇上有铺有地啊。
苏母刚在心里念叨,苏二姑就出现了。
“哎呀,青媖这一打扮,好看多了,没那么黑了。”
苏青媖听了想翻白眼。
“这嫁到镇上,跟二姑就近了,可要常来常往啊。你娘之前还不同意,这吕家多好啊,家里有铺子,有宅子有田地,家里也请了短工做家事,青媖嫁过去都不用动手,进门就是少奶奶……”
苏母并不想听她说那么多,偏她还自诩功劳在身。
打断道:“她二姑,就盼着将来我那女婿有个好歹,她二姑可要搭把手,这一个镇上住着,总归比我们村里方便。”
苏宝珠脸上表情变化,挤了笑:“那是一定啊,我亲亲侄女,一家人,哪里能眼睁睁看着。”
苏青媖往她脸上看了一眼,觉得她这二姑挺会说话的,家里的人都有点像老苏头,不善言谈,这苏宝珠倒是像足了王氏。
正想着,就听到旁边一身嗤声。
她转头看去,见表妹赵嫣然正一脸不屑地打量她。
十五岁的女孩,养得白白净净,面容皎好,一身鲜亮的服饰,头上还戴着珠翠,手上也戴着一对沉实的银镯子,一副富贵人家打扮。
与乡下姑娘格格不入。
赵嫣然本来是来看娶亲,来看新娘子的。毕竟哪个少女不向往成亲?平时她不大来桥头村,这次听说表姐出嫁,被母亲哄着一大早跟着父母兄弟来外祖家看新娘子。
哪里想到,院里没有十里红妆,新娘也没有凤冠霞帔,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喜娘,没有首饰,没人添妆,就连喜庆热闹都谈不上。
这哪里是娶亲!
赵嫣然脸上挂了浓浓的失望。
她还没睡够呢,来看娶亲,这是看了个什么?
脸上便带了不满,还不懂掩饰,明晃晃地把不满不屑带了出来。
苏青媖打量了她一脸,见她已转身出去,不准备跟她搭话,跟小女孩计较什么呢。
苏二姑放下一块布,也追着女儿出去了。生了三胎,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从小捧在手心里的,要不是哄着她来看娶亲,她还不打算来外祖家的。生怕她把情绪带在脸上,给外人说嘴,急急追出去了。
苏母看着苏二姑放下的布匹,气得瞪了苏父一眼:“你看你的好妹妹,每次回来,穿金戴银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嫁了门好亲,这侄女出嫁,就送了一块布?要不是她,青媖都不用嫁去吕家,将来……”
“说那些干嘛,大喜日子。”苏父打断苏母的叨叨。
“娘,跟她计较什么,她怎么对咱,咱以后怎么对她不就行了。”苏青柳劝解道。
“娘,日子是人过出来的,以后我会把日子过好的,你放心吧。”苏青媖也说道。
苏母犹自气不顺:“你大姑日子那么难过,都托人带了几块布和二百文钱回来,她嫁得可比你大姑强太多了,还那副样子……”
苏父沉默了会,道:“你说大姐是不是出什么事了?青媖出嫁她家一个人都没来。”
第二十二 出嫁
苏大姑是苏父同父同母的亲姐,比苏父大两岁。
嫁到隔壁镇一个村里,日子过得苦,生了两儿两女。大儿娶亲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大女嫁了,小儿小女都还未嫁娶。
大表兄周大壮两年前征兵时,被征走了,现在也是音信全无。
家里只有两三亩地,平时佃地主家的地种,剩的还不够一家子嚼用的。大姑父便经常领着小表哥在附近的石场打石板,挣点辛苦钱。
苏青媖嫁人的日子早早就送到他家了,但直到苏青媖马上要出门子了,一家人都没出现。让王氏和苏二姑说了不少酸话。
苏父一说完,苏母也急了:“大姐家莫不是真出事了?她平时那么疼咱家几个孩子,有点什么吃的,都托人送来。这青媖出嫁,她家一个人都没来……”
“爹娘,你们别自个吓自己,也许是姑父干活的石场活计要得急呢,大表哥不在家,一家人忙着攒铜板,你看大姑不是托人送了添妆吗?”
苏父听完苏青柳的话,想着大姐托人送来的添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苏青媖看了他们一眼,安慰道:“我回门那天,堂哥不是要娶亲吗,那时看他们来不来,不来的话,那时候爹再托人去看看。”
苏父点了点头:“嗯,那天若是他们还没来,我亲自过去看看。”
说话间,村里不少人都来看新娘子,话就停了。
虽然今天苏家没有办喜宴,但村里难得有什么喜事,村里只要有闲的人家都跑来看新娘子。平时跟苏青媖走得近的几个小姐妹也齐聚屋里,打趣苏青媖。
巳初,外头就听到喜锣声了。
今天的吉时是申正三刻,加上离镇上还有一段时间,现在才刚到巳时,外头接亲的就来了。
看来吕博承起得比她还早。
请的村长里正族老都还没来,席面都还没摆,苏青媖都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他人就到了。
进来后,遭到层层围观。吕博承脸红的跟涂了几层胭脂一样。
乡间迎娶也没什么坐喜轿一说,不过是牵着牛车把人和嫁妆接回去就算完事,条件不好的,都靠两腿走的。
而桥头村离枫亭镇距离远,坐轿子也不现实。
吕博承便雇了两辆马车,头一辆车厢做成喜轿模样,在镇上租的喜车,另一辆则用来拉嫁妆。
马车皆披红戴彩,喜庆无比。
小青杨小青杏去看了一眼回来,叽叽喳喳地说给苏青媖听,还没等她喳吧出马车喜轿是什么样子,两个小东西又风卷一般出去看热闹了。
直到她辞别家人,戴上盖头被苏四泉背出门,都没能看清喜轿的模样。
只听到苏母啜泣的声音在耳边回响,以及渐渐驶离桥头村,马车辗过路面的声音。
锣鼓喜乐声在村里回荡。
苏大虎躲在林子里,脑子空空的,不错眼地盯着前方的迎亲队伍,看着喜车一点一点地驶离他的视线,直到视线渐渐模糊,再也看不见。
心里空了。
喜车一路晃晃悠悠地,每过一个村口,每上一座桥,吕博承就骑在马上亲自点炮仗往外扔。脸上都是喜意。被一同来接亲的刘举业等人打趣了一路。
苏青媖听着炮仗的声响,锣鼓喜乐的声响,以及一伙精力正旺的年青男子的打趣声,心里终于有了点真实感。
她嫁人了。
多新鲜啊。
卡着点,迎新的队伍在申时初刻进了镇,申时三刻把新人迎进了门。
过火盆,正堂拜天地,被牵入新房。
苏青媖坐到新房床上时,长长舒了口气。
一路正襟危坐,坐得她腰背哪哪都酸。
等挑了盖头,喝了交杯酒,吕博承交待了她几句,就被人拖出去了。
苏青媖一个人坐在喜房内,脑子里想着吕博承方才的样子。不过是几日的光景,这厮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
整个人不像是初见时那么玩世不恭的样子,那时的他痞痞的,有点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的感觉。
现在的他……苏青媖想着他当时掀盖头时的样子……
嗯,怎么说呢,整个人好像沉淀下来了,眼神有了内容,没那么飘了。
难道真是男人一成亲,角色变化,成人了,气质也跟着变了?
苏青媖边想着边拿桌上摆盘里的糕点吃,边吃边打量新房。
新房红通通的,床上被褥铺盖也是红的刺目,房间衣柜,箱笼,桌凳,以及她家昨天送来的镜台衣架等小件。
面积比她和双胞胎房间大多了。顶高也高。
床也大,幔帐也是新的。
苏青媖一边打量一边收拾床上的“枣生桂子”等物,一边往嘴里送一两个。
新房里苏青媖在想着吕博承的转变,外头席间被灌酒的吕博承也在想着方才见到的苏青媖,她好像没那么黑了,脸好像也长了点肉……
只是没等他多想,就被一堆损友拖住了灌酒,脑子里的苏青媖形象也被酒气吹散了。
过了申时,苏青媖吃了吕家帮工妇人送来的饭食,略作歇息,便去洗漱,在新房等吕博承。
直到夜色笼罩,外头吃席劝酒声渐歇,苏青媖才等回吕博承。
第二十三 协议
不知道是不是平时混道酒场,吕博承虽然被灌了一肚子酒,但回房时,眼神清明,脚步也没飘。身上虽然带有酒气,但苏青媖见他脚步沉稳,轻吁了口气。
她可不想伺候一个醉鬼。
等吕博承洗去一身酒气,今晚的一对新人同坐在一个屋檐下,四目相对时,忽然都有些尴尬。
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多少有些操蛋。
两个没深入交流过,连面容都没怎么看清的一对新人,这一刻忽然相对无语。
吕博承朝苏青媖看去,一眼又一眼,显然是有话想说。
苏青媖没等来他开口,翻了个白眼。
“我有些话想跟你说。”苏青媖只好先开口说道。
吕博承显见舒了口气,他去花楼喝酒都没这么紧张,连连点头:“我也有话想跟你说。”
“那你说。”苏青媖说道。
“你,你先说。”
吕博承说完,苏青媖又想翻白眼了。没跟女孩子单独呆过?这手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