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一年能两熟,也能给他匀点出来。
    而寨民们多了一季粮食的收入,就都能吃饱了。
    大家一听一块田能做到一年两熟,立刻就放心了。这下子再多征两成都可以。多余的粮还可以卖了去换钱。
    大家脸上便都带了笑。
    “会长,真的能一年两熟啊?”
 第二百五十八章 芝麻与西瓜
    各寨主听到地里能做到一年两熟,纷纷七嘴八舌地问。
    苏青媖摇头。
    “目前尚不知道,但理论上是可以的。还得等秋上收了稻子再看看。请各寨主回去务必安抚好寨里的百姓,做好解释工作,地里的粮食也要时常安排人巡逻查看,免得鸟兽糟蹋。”
    “好的好的。”
    “回去就安排。”
    “辛苦种出来的,哪能让鸟兽啃了。不能。”
    说完粮食的事,接下来便说商铺的事。
    各寨各一幢二层小楼,可以一百两买断,也可以选择租用,一两一月,当然也可以不买不租。
    不买不租?那怎么行。
    大家我看你,你看看我。
    当然是要买断啊。今天是我们寨的,明天是谁的还不知道。一百两而已,我们有钱,买!
    意见竟出奇一致。
    现在各寨都不缺钱,之钱卖茶叶,每家每户手里至少有大几两银,多的几倍都不止。
    苏青媖不想让他们赊账,既然要买,就收现银。
    今天不交,下回开业前一定要交上来。
    然后便是抓阄选铺子。
    都是自己抓的,公平的很,就不用说她偏着谁了。
    她也不想按地段搞什么阶梯价了,都一个价,抓到哪就是哪。
    商铺进账多少跟商铺地点很有关系,一个在巷子口,一个在深巷里,那营业收入当然是不一样的。
    当然如果你的货好,服务好,那又是另一回事。
    大家乐呵呵地抓阄,当个好玩的游戏一样。
    等选好铺子,大家凑到一起看各人的位置……
    “我们俩家在一起啊?好好。”
    “我们离得那么远啊?”不好不好。
    二十八个寨主自然也有各自交好的。
    比如柏忠和柏坤交好,但二人的铺子离得就有些远。
    苏青媖一看,大家脸上都还乐呵呵的,好像没意识到商铺位置对于营业收入的影响。
    她也就不多话了。
    大家似乎都没经营过铺子,都是头一遭,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正常。以后不打架就行。
    接下来便商讨各铺子开铺、集镇营业和人员安排的事。
    人员安排,还是之前建集镇的时候,二十八个寨主,四人一批,就按之前定的来。
    这集镇苏青媖是让它跟镇子一样天天营业的,而不是乡里村里的集子,逢五逢十,或是单双小集大集之类。
    就做为固定的镇子,天天营业,方便远一些的寨子。
    那么就要有人管理和维护寨子。
    二十八个寨主就辛苦一点,上岗上工吧。新更寨她也会安排人过来。
    至于营业,反正各铺子付了银子,铺子就是各寨的了。
    里面都是统一的装修风格,门窗货架都做好了,各寨如何铺货,如何经营,如何安排人手,苏青媖便不管了。
    开业时间就定在五天后,毕竟各寨还要安排人员安排货物。
    而她这厢才把事情安排好,李管事派的人就来到集镇,来了三个人,运来了很多货。立刻就把苏青媖隔壁的铺子铺陈开了。
    各种日常杂货立刻就开始摆上货架。
    这一番动作,立刻就引得各寨主围观学习。
    李管事手下的掌柜,姓丁,三十五岁左右的年纪,为人瞧着很是精干老练的样子。
    自然知道接下来要与各寨主做生意了,他的货都还要向各位寨主那边拿呢,自然也是言笑晏晏,上前热络地与各寨主结交了一番。
    苏青媖打过招呼,就不管他们互相寒暄套话,径直去找了马信。
    “信叔,怎么样了?”
    “小姐。”马信朝她迎了过来,“人多,建得也快,再有几天,就能住进去了。”
    苏青媖跟着他进去看了看,见房舍,练功房,灶房,库房,柴房,都安排到位,放下心来。
    “这些粮食还能吃多久?”
    他们来的时候,都背了粮进山,苏青媖也送过去不少。
    但五十个人的吃用,消耗也大。
    “还能吃半个月。”
    苏青媖点头:“好,我再打发人送来。”
    “谢谢小姐。等房舍建好,我们也准备在坡地上开些地,种些菜和粮食,肉平时让大家进山里猎,也给小姐和明温那边省一些,他现在开销也大。”
    “信叔,这些以后我来安排吧,就不劳烦干爹那边了。”
    马信想了想,应了。
    但还是执意垦地种菜种粮。
    “嗐,没事,我瞧了瞧,平时怕是没什么要紧的事,人员分做两批,交互着来,空的时间种些小菜粮食的,也忙得过来。以前我们在军营,也是半天训练半天种菜种粮的。”
    “真要有事,我会向小姐开口的。”
    “那行,要是忙不过来,信叔尽管开口。”
    开业在即,苏青媖也没回柏家寨,留在了集镇。
    回了自己的院子。
    苏青媖除了给自己留了一个铺子,还留了一间二进小院,当做平时她与自己人歇息的时方,也便于平时招待一些像裴念、干爹和李管事这样的客人。
    院里的东西这些天新更寨的人都陆续带来铺陈开了,前些天过来还是空荡荡的。
    主房和厢房里都砌了火炕。
    灶房里的东西都齐备,随时可以开火。
    她没管,坐下便开始思考集镇的人员和管理。
    二十八个寨主轮值,她也得派自己的人过去,派谁?项尚?韦福昌?
    韦福昌不知道开没开过铺子?而且既然想考察他的人品,就不好让他与苏青柳离得太远了。
    要不就让项珍去?
    项珍年纪大一些,为人有经验,老道,守在集镇,与各位寨主应该能聊得来,而且应该镇得住那边的事。
    项尚就让他平时给她跑跑腿。
    但是各位寨主平时值勤总不能让他们白干啊,年纪都那么大了。
    不发点工钱,有点不像话。
    那钱从哪里来?
    卖铺子的钱,得了二千八百两,只冲抵了一半她建镇的钱。
    还有客栈、洗浴房,食肆都要人经营。
    人手哪里来?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她把李管事的人放了进来,这丁掌柜直接在集镇里向各寨收茶叶收山货了。
    她这个中间商,没差价赚了!
    这一年得损失多少啊!
    吐血!
    集镇又能给她带来多大收入呢?能一年给她带来几万两?
    她要疯了!
    她是不是办了件蠢事啊?为了她便利,大家便利,最后把到手的钱让出去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急不得
    丁掌柜似乎知道苏青媖心里想什么,找上了她。
    两人寒暄了几句,丁掌柜就向她表达了一番裴大人和李管事的意思。
    “茶叶这块,裴大人和李管事的意思,是让苏娘子交给我们来收,毕竟干系重大。”
    “山货这块我们商队和苏娘子一起来收。李管事知道苏娘子在仁州买了铺子,而裴大人也想振兴仁州的经济和民生,我们商队收了山货不在仁州及附近县镇销,收了货便运往外地。和跟苏娘子这边并不冲突。”
    苏青媖在心里琢磨了一番,点头。
    茶叶她赚不了差价便不赚了,她种茶卖茶总可以了吧。
    山货她要销往外地,也确实没有人手。留了仁州给她,倒也算是补偿。
    以后她还有很多东西要卖给李管事。
    不好把人得罪。
    收不了那么多山货,差价就少赚不少。但她能运一小半到仁州城里销,卖价也能卖得高一些。
    “李管事说了,为了补偿苏娘子,以后寨子里需要的东西都由我们商队找来放到集镇里卖,苏娘子有什么需要买的,或是有什么差遣,也只管开口。”
    苏青媖看了她一眼,把寨子里大家所需的日常杂货运过来,补偿我?
    不是你们再赚一道钱?
    说的好像运过来,进价卖给我,由我来卖一样。
    丁掌柜说完,也是觉得这个补偿似乎有些不太厚道。
    “现在外面能正常行走的商队不多了,您这边和寨子需要什么,我们尽全力给苏娘子找来,运到这大山里。”
    这大山里究竟有多少购买力,能不能赚到钱,他们也不知道啊。
    不过是看在苏娘子面上罢了。
    苏青媖似乎知道他的顾虑。
    “放心吧,山民们不缺钱。油盐酱醋日常杂用,你们只管运来。你们有盐引的吧?我方才看你们货架上好像没有盐。”
    “有的有的,我们有盐引。盐我们也运来了,只是方才还没摆上。”
    有盐就行。别到时各种东西都有,还得出山去买盐。
    两人说定,丁掌柜也告辞离开。
    苏青媖叹了一口气,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便利,又想赚别人的钱,哪有这种好事?
    总得牺牲一头,舍弃一头。
    鱼和熊掌哪里能得兼的。
    苏青媖很快就想开了。
    叫了项珍过来,吩咐了一遍,让他以后常驻集镇,负责商铺和集镇的运营情况。
    项珍应了下来。还给她提了好些意见。
    苏青媖一一记下,打算慢慢完善。
    又让项珍从新更寨调人过来打理客栈、食肆和洗浴房。
    又让人从新更寨把她之前准备的货货都搬来铺子里。
    吩咐完,又去见了马信。
    跟他商量人员的分配和安排。
    忙完这一切,便让人回柏家寨接苏青柳和小宝等人。她希望开业的时候,她们也都来感受一下大山里集镇的热闹景像。
    小宝再一次被人背在篓子里,在大山里穿行,兴奋得不行。
    和丫丫两人站在篓子里,被大人背着,四处贪看,觉得什么都新鲜。
    等见到苏青媖就一左一右地拉着她,跟她说着山里的情况。
    “娘,有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小宝看到了!”
    “哇,娘都没看到呢。小宝看到了,好厉害。”
    小宝一听娘夸他了,立刻扬着头,笑着好不开心。
    他比娘厉害呢。
    丫丫也不甘示弱:“二姨二姨,我还看到一条好大的蛇,盘在树上,还吐着舌头呢。叔叔们把它打死了,说晚上做蛇羹吃。”
    小丫头这胆子可以啊,都没被吓哭。还想着晚上的蛇羹。
    苏青媖机灵灵地抖了两抖,看向苏青柳等人。
    “你们是从哪里过来的?怎么还遇上蛇了?平时那条路大家都走惯了,路上基本不会有动物靠近。”
    “就是那条路,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怕以后咬着人,就打死了。”思源说道。
    鲁氏和如意也是头一次到集镇来,还没到用饭时候,苏青媖就带着她们在集镇里逛了逛。
    “娘,这里也是我们的家吗?”
    苏青媖低头看向小宝,笑着摸了摸他绑了一个小揪揪的头发:“这是卖东西的地方,以后我们缺什么的,都可以上这里来买。”
    见他一脸好奇,便带着他到了丁掌柜的铺子里看。
    丁掌柜的铺子里,货架上已是摆得满满当当,日常杂用,吃的用的,种类凡多,很是齐全。
    连布匹都有。
    鲁氏母女和苏青柳立刻就被吸引了过去。
    而小宝和丫丫被这么多东西惊得张大了嘴巴,姐弟俩手牵手跑过去看了。
    “娘,娘,这是什么?”小宝指着一块圆状的东西扭头问她。
    “不可以用手碰。这是红糖饼。”把红糖做成一斤装的饼状,方便也好拿。
    苏青媖也凑上前去看。
    丁掌柜走了过来:“没事,随便他摸。”
    “这是要入口的东西,不能让他随便摸。”
    丫丫一听便捉着小宝的手站开了些。
    丁掌柜见两个孩子可爱,便拿了把小钉锤把一块糖饼敲开了,抓了两块递给两个孩子。
    小宝和丫丫看了看她。
    “快谢谢叔叔。”
    “谢谢叔叔。”说完接了过来。
    “不客气。真可爱。”
    “娘,是甜的!”
    “二姨,好甜!”
    两姐弟开心地边舔边笑,开心得很。
    “那娘把这块糖饼买了,回去给你们做红糖年糕吃。”
    “好哦好哦。”“吃糕糕。”
    “姐姐,糕糕可好吃了。”
    “真的吗?姐姐都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