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她娇心似铁-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思咬了咬唇:“我……我们……我想住在这个寨子里,这里人多,住着安心。”

    苏青媖看了她一眼,半晌没说话。

    问她:“你想做事也成。种树养白蜡虫,寨子里也有山地,你们也可以帮着做活,种树一天给三十文,照顾山地一天二十五文,养白蜡虫一天二十文,酱房那边一天十五文,你想做什么?”

    “我,我想去酱房,那边都是女人……”

    苏青媖点头:“好,我会安排。那你娘呢?”

    “我娘,我娘,她想我爹……”

    好吧。你一个人能养活她就成。

    “你住的小楼我可以给你们,算三十两,什么时候还完,房子就是你的。不然寨子随时可以收走。”

    梁思咬了咬牙:“那苏大哥呢?”

    “他是我家人,跟我们住一块。”

    好半晌,梁思才点头:“好。”

    梁思走后,苏青媖去找了郭氏,跟她说了梁思的情况。

    “行,东家,我明白了。我安排她洗切晒酱,关键的活,还是我们自己人来做。”

    苏青媖点头,她就是这个意思。

    走在寨里,又想起跟着回来的三十几个矿工,不知如何安排的。

    回家一问,听说都安排在隔壁山上,都安顿好了,放下心。

    想起手里还有好些田地没安排好,又把项尚找来。

    项尚一听,东家又大手笔买了几千亩良田,都惊呆了。

    这下不会再挨饿了。

    苏青媖让他去隔壁山找苏父,两人带些人去一趟,把田地的事安排妥当。

    项尚人事上精通,苏父田地的事精通,两个人一起应该能把事情安排好。

    昨天也是忘了跟苏父说了。

    苏父一听她闺女找他,从隔壁山头扛着锄头匆匆赶回来。

    听说他闺女又买了六千亩良田,惊得嘴巴都合不拢。

    六千亩,这得是多少啊?

    他家现在都有这么多田地了?

    听说分布在仁州各县镇,要去好些天,苏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外头乱不乱啊?会不会有事啊?”

    “让思渊跟着,再多带些人。”苏父都没等苏青媖开口,就把事情安排妥当了。

    一听家里又添了这么多良田,苏父心里激动万分。

    摩拳擦掌,就等着大干一番。

    苏青媖交待他:“爹,你们去仁州刺史府里一趟,刺史府那边也要安排人补种晚稻,种子他们那边应该安排好了,你去拿就行,也见一见大人。”

    “我,我,见刺史大人?不行啊,青媖,爹,怕……”

    “怕什么,裴大人人很好的,昨天那一堆东西,都是刺史大人和夫人让带给你们的,而且有思渊在。”

    苏父等着要去见见他闺女买的几千亩良田,但一听要去刺史府拿种子,就有点怂了。

    小老百姓听说要见官,腿就软。

    苏母就说:“要不我跟你去一趟?你看刺史夫人还带那么多礼物给我们,我去谢谢人家。”

    苏父一听,立刻挺起胸膛,说她:“你去做什么?青媖青柳都有事做,丫丫小宝谁带?”

    苏母一看大腿边一左一右两个小孙孙,正睁大眼睛一脸依恋地看着她,立刻改变了主意:“那你自己去吧,我在家带小宝和丫丫。”

    苏青媖看着站一旁的青杨一眼,九岁多了,是个大孩子了。

    便说道:“爹把青杨带着吧。让他跟着历练历练。上次给他寄的书,就是刺史大人找给他的,正好也去道个谢。”

    大家都看向青杨。

    青杨忍着心里的激动,点着头:“好,我跟爹一块去。”

    “姐,我也去!”青杏叫了起来,她也想去历练。

    “你去干什么,女孩子家家的。”苏母斥她。

    青杏嘟起嘴。

    “你跟着姐姐吧。”苏青媖安慰她。

    “好!我跟着姐。”青杏一听高兴得不行。

    惹得苏母又瞪她,没个女孩样。

    苏青媖把事情安排妥当,看了一圈:“我姐哪去了?”

    “跟福昌去隔壁山上建屋子去了。”苏母说道。

    苏青媖狐疑地看了看苏父苏母。

    “他那个人还不错,为人谦逊,识大体,你爹跟他很谈得来。”苏母开口。

    “你们觉得合适?”

    “再看看吧。”苏父挥了挥手,又朝向苏母:“快去帮我收拾行李。”

    才跟女儿重逢多久,哪里就要把人嫁了。

    再看看。

    苏父走后,苏青媖带着青杏和思源去了集镇。

    临到集镇时,在半山腰上往下看,见山坳里的集镇,大中午的还有不少人在走动。

    “姐,我还以为山里没什么人呢,没想到这么多人。”

    “这么多寨子,人可不少。而且大家平时呆在山里,呆得闷了,没地方去,有一处地方可以走动,可不人就多了。”

    “我昨天听说现在好多其他寨子的,都打算迁得离集镇近一些呢。”思源说了一句。

    “啊,你听谁说的?”苏青媖有些吃惊。

    举寨搬迁?

    工程有些大。

    “听寨子里的人说的。有些寨子,也不过是木屋山洞而已,拆了就能带走,走哪算哪,离咱们这里近一些多好啊。”思源消息有些灵通。

    苏青媖一路想着这事,一路到了马信处。

    “回来了?”

    “嗯。”

    “这是你妹妹?”马信看向青杏。

    “叫信叔。”苏青媖示意青杏。

    “信叔。”

    “哎。”马信微笑着应了。“你这妹妹,颇有你的影子啊。”

    苏青媖看了她一眼:“她胆子大,有股不服输的劲。”

    马信逗了小丫头几句。青杏见他们有话说,道:“姐,我去附近转转。”

    “行,不要走远。”

    “嗯,就在营房这里。”

    青杏和思源走后,两人聊天。

    “信叔跟我干爹那边去过信了?”

    马信点头:“但等你干爹回信怕是要好久。现在路上不太平,驿站形同虚设。”

    “也不急。我跟裴大人说了,大人说会跟干爹那边商量。由他那边出面会更好。”

    马信点了点头。

    “你干爹那边不容易,现在王湖一死,不知道局势会如何走,是蛰伏下来,还是更乱。”

    苏青媖想起历史上大唐亡国到北宋大一统,这中间足足有五十三年乱世。

    至于这朔朝,会乱多久,她不知道。

    太平年景,有太平年景的活法,乱世,也有乱世的活法。

    总不能什么都不做,随波逐流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消遣

    苏青媖跟马信说完话,出来见青杏正满脸兴致地在看马信的手下练功。

    手还跟着比划。

    苏青媖不由得失笑。

    马信也笑:“你这妹妹,是个好样的。”

    苏青媖笑道:“我娘可没少嫌弃她,说她越大越没个姑娘样。”

    “这世道,要什么姑娘样。软软弱弱的,活不下去。”

    “可不是嘛。”

    苏青媖跟着他在营房四周转了转,见地里稻子长得好,小菜也一垄一垄的,瞧着格外喜人。

    “信叔,你这菜长得好啊。”

    马信笑的很得意:“我可没少花心思。隔壁那木大夫家的,天天来向我取经。一开始水浇多少都问,现在也能种出一地好菜了。”

    苏青媖便往隔壁木大夫家的菜地里看去,见果然也是郁郁青青,看来是不缺菜吃了。

    “没想到有一日还能这么轻松闲适的种种小菜,看看落日。”

    马信颇为感慨。

    半生戎马,半世飘泊。如今好像才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

    “还是这样太太平平的日子好吧。”苏青媖看向他。

    马信望着群山:“谁不想过太太平平的日子呢。你干爹也想和干娘过这样的日子,但你干娘死了,他一停下来,就会想起他们,于是逼着自己停不下来……”

    说完,两人齐齐沉默。

    过了一会,苏青媖问他:“信叔不把家小接过来吗,一家人也好团团圆圆的。”

    “随他们吧。要是愿意来,我就派人去接他们。”

    苏青媖便不说话了。

    站着看了一会一群壮士练功夫,便叫上青杏去了集镇。

    集镇里,不时有山民背着篓子走过。或空着或寨得满满。

    青杏瞧着开心,苏青媖也带了笑。

    有个地方可以供山里人走动,挺好。

    一路上,看客栈里有不少人坐在大堂聊天说笑,隔壁的食肆也坐满了人,洗浴房那边更是人声鼎沸。

    苏青媖心里高兴,看来生意还不错。

    至于流动摊档那边,这会倒是没什么人了。有人在收摊,也有零星的人在守着。

    一看就是外寨的。

    如果是联寨的人,到了中午没人了,寨民们都会把东西放到自家寨子里的商铺那里代卖。不会在这边守着。

    再看摊档旁边,也多了很多小吃食摊档。

    卖饼子,卖面食,卖糖水,都有,也有不少人光顾。

    青杏也上前去买了几个油煎的肉饼,三个人分吃了,味道还不错。

    一路进了自家铺子,见项珍正带着人整理今天收进来的,新鲜的菌子和野肉,打算运回新更寨,让郭氏带人制酱。

    见苏青媖进来,纷纷打招呼:“东家。”

    苏青媖朝他们点头。

    在铺子里转了一圈,见项珍安排得井井有条,很是放心。

    拿了帐薄在手里翻了翻,又递给青杏。

    青杏翻了好一会,等她和项珍都说完话了,才合上。

    兴奋地对苏青媖说道:“姐,洗浴房、客栈、食肆一个月赚不少钱呢。没想到洗浴房,一人就收两文钱,也能赚这么多钱。”

    苏青媖笑了:“要是交铺子租金,怕是剩的都不够付伙计工钱。”

    但洗浴房给客栈和食肆带来了不少收入。

    “我们又不用交租金。”

    苏青媖和项珍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凌丰谷那边采的药材这个月卖了二百多两。一些惠安堂要用的药材都没卖,都放药柜里了。那边生意不错。”

    “我倒希望惠安堂没生意。生意不错,说明病痛的人就多。”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苏青媖想起曾在药铺看到的这副门联。

    项珍点头,道:“但我们惠安堂给大山里的百姓提供了一个看病的地方,实实在在的好事。现在木大夫一家走在路上,就被山民塞各种东西。他还跟我感慨,家里种的菜都老了,都被隔壁的马信派人摘了去。”

    苏青媖一听笑了起来。

    “看来木大夫医术还是不错的。”

    项珍点头:“难得的是医品医德都非常不错。东家可算是找了个宝。”

    “那下次要给丰城的小宋大夫寄些礼物,感谢他把木大夫推荐给我们。”

    苏青媖出了自家铺子,信步走到惠安堂。

    见医馆里有不少人在等着候诊,里面忙而有序。

    一边是凌丰谷带着孙子在忙着在药柜上抓药,另一边木大夫带着孙子在给山民们看病。

    安安静静的,不见人交头接耳。

    苏青媖没有走进去打扰。在外边看了看。

    听说木大夫还把后院改造成了病房,有一些远路的,病症严重的山民,就让他们住到后院,等缓了病情再走。

    苏青媖很是感慨。

    这年头一是怕没饭吃,二是怕生病。

    如果今秋山里的粮食能丰收,寨民们看病也不再艰难,她会更加高兴。

    看了一会就离开了,又走至联寨的活动中心。

    没想到不仅值勤的四个寨主在,还有不少寨主也在,忠寨主也在。

    苏青媖有些吃惊:“这怎么都聚到一起了?”

    “会长,好久不见。”

    “哪里好久,才半个月而已。”

    “半个月不短了,一见不见会长我都念的慌。”

    “就是就是。”

    “咦,这个娃子是谁?”

    “我妹子。”苏青媖领着青杏进屋里坐了。

    “会长妹子啊,像,像会长。”

    青杏跟各位寨主打招呼。被大家调侃几句。这丫头也落落大方,跟几个叔爷辈的寨主还挺能聊。

    “怎么都凑一块了?”苏青媖又问。

    “在寨里多无聊啊,还是集镇这边热闹,我们几个老头在一起也好说说话。再说商铺不还得我们看着?年轻人哪里会办事。”

    “是你们没过足当掌柜的瘾吧?”

    “跟人讨价还价多欢乐的事,而且还能一起约去洗浴房搓搓澡,身子都轻几斤,夜里能一觉到天亮,多美。”

    一群老头,真是。这是一辈子在大山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