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她娇心似铁-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翔军撤退回都城?

    边境都不守了?放着外族来犯?

    让人攻到长安来?

    那如何行!

    他乌全忠的大业还没开始呢,怎能让外族扰了他的大事。

    凤翔军要人?给,把原来抽调走的两万人马又还了回去。

    军粮不够?给!

    大批军粮和武器频频运往凤翔。

    吕博承见目的达到,也没放松,不时就要来上一场,自导自演的外族犯边的戏码,如此倒也保住了凤翔几万人马。

    朝堂上,乌全忠依然权势熏天。

    不满乌全忠的人自成一派,谓之“清流”,而那些奉迎拍马趋炎附势,巴结乌全忠的一派,被清流谓之“浊流”。

    两派在朝堂上明争暗斗,相互对抗,互相看不上眼,今天东风压倒西风,明天西风压倒东风。

    整个朝堂乌烟瘴气。

    清流的首领,当数三宰之一的裴枢,而浊流的代表人物则是另一位宰相柳璨,和乌全忠麾下的军师李振。

    这日,因为人事调动,清流浊流吵了起来。

    太常寺卿职位空缺,乌全忠提议由心腹张廷范担任。

    但宰相裴枢认为,太常寺卿是主管礼仪和外交事务的,自古都是由文官担任,而张廷范是武将,不太合适。

    驳了乌全忠的提议。

    乌全忠早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被裴枢这一拒绝,恼怒非常。

    一群所谓的清流,老是来碍他的手脚。

    乌全忠动了要清理这些清流的心。

    浊流的另一位宰相柳璨,和裴枢关系很僵,探知到乌全忠的心思。

    柳璨借着星象变化,对乌全忠说道:“这是天下充满怨恨的人太多导致,梁王殿下就应该杀掉他们以堵塞灾害。”

    军师李振也建议:“那些清流们试图破坏我们成大事,就应该将他们全部杀光!”

    李振说完见乌全忠笑而不语,心知正说到他心坎上了。

    趁热打铁,李振又建议乌全忠道:“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之浊流!”

    乌全忠笑而从之。

    心中只觉快意。

    一月后,乌全忠以皇帝的名义,命裴枢、独孤损等30多位清流全部集中到滑州白马驿。

    清流们虽然知道此行必有蹊跷。

    但他们是清流,与乌全忠那些乱臣贼子不一样。他们忠于朔朝,对皇帝忠心耿耿,皇帝让他们去,他们就去。

    心里还是对皇帝留着一份希望,觉得他不会把事做绝。全都欣然应约。

    而裴枢等人到达滑州之前,柳璨早已带兵埋伏在那里了。

    来了还能让他们回去?

    然后在朝堂上再与他们叽歪,来碍他们的手脚?

    不能。

    于是三十多位手无寸铁的清流官员,就这样被柳璨等人灭杀。

    这还不算,还把他们的尸体全部丢入黄河。都没让他们魂归长安,就这样永远地沉入了黄河。

    朝野振动。

    连不理朝事的皇帝在内宫都知道了。

    乌全忠敢诛杀宰相?诛杀对朝廷有功之臣!

    还是有不少义愤填膺,唇亡齿寒的各级官员纷纷进宫,跪求皇帝诛杀乌全忠。

    但乌全忠能承认?

    虽然是他默许的,但他没动手。没动手就没罪。

    虽然他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但在这节骨眼,他也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跟整个天下对抗。

    一是对他的大业不利。二是不想在史书上留下难看的一笔。

    于是乌全忠在皇帝面前痛哭流涕,说他监管不严,导致出了“白马驿之祸”,罪该万死,请皇帝责罚。

    皇帝能怎么办?

    乌全忠一手遮天了,整个朝堂几乎都是乌全忠的人了。

    他身边的人,都被乌全忠清除了个干净。难道还能逆着他,让乌全忠再把他这个皇帝也清除了?

    最后,皇帝只能按照乌全忠的意思,封乌全忠为相国。

    并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等二十一道为魏国,进封乌全忠为魏王,加九锡。

    九锡,就是皇帝赐给诸侯、大臣及有特殊功勋者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礼遇的表示。

    整个朔朝,建国近三百年,都没几人得过九锡。

    乌全忠却很是轻易就得了。

    从此更是大权独揽。

    清流被诛杀殆尽,朝堂上下对乌全忠敢怒不敢言。

    太子对皇帝的决定很是不满。

    他身边的宦官刘述,便给太子出主意,让他幽禁朔皇,自己登基为帝,然后诛杀乌全忠,还朝堂一个清明。

    太子听了进去。

    但未曾想,还不等太子等人大动作,这等隐蔽的消息就被乌全忠知道了。

    不过月余,乌全忠带兵救出朔皇,斩杀太子并刘述等一众宦官七百多人。

    皇帝死里逃生,更是感念乌全忠相救之恩,拉着乌全忠的手,说道:“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与戚属是卿再生。”

    因此更是对乌全忠唯命是从,政令渐渐交由乌全忠全权处理。

    朝堂上,有皇帝跟没皇帝也没差了。

    但除去一个太子,皇帝还有不少儿子。

    乌全忠光想着,就有些睡不着觉。

    现在清流也没了,太子也没了,但还是有些碍眼的东西在他眼前晃。

    于是乌全忠便又准备动作了。

    乌全忠周密地计划了一番。

    这一日,乌全忠让枢密使蒋玄晖在九曲池设宴,以为先皇祭祀的名义邀请德王、棣王、虔王、沂王等九位皇子赴宴。

    九位皇子最小的才九岁,还不能很清楚地判知朝事,傻乎乎的全部准时赴宴。

    以为也不过是一次寻常的宴席罢了。

    哪想到,出来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九位兄弟难得一聚,打闹取乐,饮酒正酣,不想蒋玄晖却悄悄命人将九位皇子全部勒死,并投尸九曲池中。

    手段极为残忍!

    九位皇子的生母差点哭死在内宫。

    皇帝听闻,惊得从龙椅上摔了下来。

    诛杀太子,是因为太子幽禁他,大逆不道,杀了也就杀了,皇帝也没半点痛惜之意。

    但是诛杀我九位皇儿?

    最小的皇儿才九岁,他犯了什么罪?

    你乌全忠是不是太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为时已晚

    九位皇子被缢杀,身为龙子龙孙,还被人抛尸在九曲池中。

    这是太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

    朔皇再怎么耽于享乐,皇族亲缘再怎么浅,但自己的骨血,被人这么粗暴残忍的对待,还是气得冒烟。

    如困兽一般在寝宫里转圈。

    此时,朔皇才知道,乌全忠就是一匹狼,一匹狠毒的狼!他引狼入室了。他愧对列祖列宗。

    总要做些什么。

    不能就看着,什么都不做,不然显得他这个皇帝太窝囊。

    于是朔皇连夜拟起秘旨,命凤翔节度使崔晟,河东节度使木从珂,西川节度使王建等人前来共商国事。

    但为时已晚。

    内廷外廷,已经全是乌全忠的耳目。

    朔皇的秘旨还没送出去,就被乌全忠的人截了,送去乌全忠面前表功。

    乌全忠看完,立刻就把秘旨揉成一团投入火盆,并开始想对策。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已经不想再对着皇帝跪啊拜的了,让人来跪他拜他不好吗?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是不能满足他的野望了。

    万万人之下不好吗?

    夏天到了,今年长安尤为炙热。太阳晒到宫里的地砖上,都能冒烟。

    乌全忠忽然有了主意,威逼力诱皇帝到洛阳避暑。

    皇帝想着秘旨已发出,坐等崔晟等人带兵来把乌全忠缴杀了,就万事大吉了。

    也愿配合乌全忠,跟他做做戏。正好他也嫌今年太热。

    但他不知道,他拟的秘旨不说送出长安了,连内宫都没出去。

    皇帝这边只想着不久之后崔晟等人就会带兵来,把乌全忠的人赶尽杀绝了。

    他不想理事是一回事,但他从没想过让乌全忠来代替他,然后改朝换代。

    他怕死后跟祖宗们不好交待。

    出了宫门,坐在龙辇上,透过黄色的丝帘,皇帝回望宫墙。

    还是如此的巍峨,大气磅礴。

    这是他李家的天下,岂容别人来改朝换代。待他避暑归来,这座宫城还是他李家的。

    可朔皇再也没能回去了,再也没机会坐一回龙椅。

    乌全忠根本没有耐心,出了长安不久,才一日功夫,就把朔皇杀死在路上。

    消息传到凤翔,崔晟惊得久久没有回神。

    “竖子,可恨!乌全忠,我定要你血债血偿!”

    崔晟对着皇都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再一次换上缟衣。

    命吕博承沙场点兵,他要带着兵马回长安,替天行道!

    吕博承也是被乌全忠这一番贼子野心,给惊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神人啊,这真是太彪悍了。

    他娘子老骂他学渣,但他三纲五常还是知道的。

    你一个降将,当着天下人的面,在朝堂排除异已,杀了宰相等三十位官员还不算,又把九位皇子抛尸九曲池,现在又把皇帝诱杀在去行宫的路上!

    你乌全忠牛啊。

    吕博承半点没耽搁,点齐兵马,就领着队伍急急往长安进发。

    队伍刚出发,各种消息传回。

    听说乌全忠自己没有登基,立朔皇的小儿为帝,才几岁的年纪,都没龙椅高,就被乌全忠拱上皇座。

    然后幼帝登基没几天,乌全忠又逼幼帝禅位给他,代朔称帝,建国号为“梁”,改年号为“开平”。

    自乌全忠称帝那天开始,延绵了二百九十年的朔朝,就此彻底灭亡。

    让天下始料未及。

    乌全忠先诱杀皇帝,又改立幼帝,再让幼帝禅位,为他的上位要了一个光明正大。

    向天下表明,是幼帝禅让皇位给他的。

    他坚辞了几次,新帝坚持,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勉为其难地替幼帝管理这个国家了。

    明明是篡位,倒成了禅让。为他的身份要了个正大光明的来路。

    崔晟和吕博承在路上得了消息,咬碎了一口牙,命队伍继继出发。

    在离长安还有一半路程的时候,遇上从长安逃出的一支人马。

    皇子皇孙公主及一众随从上千人。

    “崔元帅,救救我等!”

    崔晟和吕博承大惊,得知乌全忠命人在后头追杀他们,看了看被追得狼狈的龙子龙孙们,果断调转马头回凤翔。

    乌全忠是个狠人,他能留半点遗患给自己吗?

    不能。

    于是派大军围剿凤翔,把凤翔围了个水泄不通。

    崔晟与吕博承心中激愤,不愿与乌全忠这种乱臣贼子为伍。对于他的招揽,很是不屑。拒不交出一众皇子皇孙。

    既然如此,乌全忠也不打算对凤翔军留活口了。

    命人攻城。

    吕博承率着大军与乌全忠的人一日战三场,战况异常激烈,各有胜负,互有死伤。

    乌全忠还在不断往凤翔追加兵马。

    半月之后,凤翔军渐渐抵挡不住。

    吕博承一看,这样下去不行。虽然崔晟说要与凤翔共存亡,他吕博承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但是总得做点什么。

    找到崔晟:“元帅,这样下去不行。我们得先安排人把皇子公主送出城。”

    “不行!一旦把他们送出,我们得分兵去保护他们,凤翔军兵力会更少,怕是抵挡不住。而且,万一消息走漏,乌全忠那边派人去追杀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崔晟想也不想便拒绝了。

    他对一手拉拔起来的凤翔军还是有希望的。

    吕博承听完劝道:“我们可以与凤翔共存亡,难道也让他们与我们一起?那还不如现在开了城门,投降乌全忠,没准他们还会留下一条性命。将士们也不用死。”

    “不行,我决不投降他乌全忠!”崔晟严词拒绝。

    吕博承吐了一口气。

    “元帅,我也不喜乌全忠的做派,我也不会向他投降,但我们现在保护皇子公主,不就是想他们能活下来吗?万一城破,他们必死无疑。”

    崔晟听完有些犹豫:“万一消息走漏……”

    “元帅把这事交给我吧。我去安排。我保证消息绝不会走漏。”

    “你保证?”

    “我保证。”

    “好,你去吧。”

    吕博承来到军中。经过半月的激战,大家都有些疲惫。

    这些将士都是他亲自挑入手下的,他训练得再苦再累,他们也没抱怨过。都是他吕博承的手足兄弟。

    让他们带着皇子皇孙们逃出去,没准他们还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