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赶吉时,接亲队伍很快就出发了。
苏母这才有空闲下来,和苏父二人拉着苏青媖和吕博承到大房说话。
今天还是苏青媖的回门日,是青媖的好日子。刚才苏家人也围着吕博承打趣了一轮,把他整得面红耳赤的。
苏父苏母打量吕博承,观他的为人处事,很是满意。心里高兴,脸上便露了笑。吕博承轻轻松了口气,就怕岳父岳母对他不满意,给脸色看。
一家人才说了不大一会话,陪同去接亲的苏又武大喘气地跑回来,说出事了。
第三十三章 加钱
苏青媖正跟苏青柳边说话边逗丫丫玩。
“姐,你怎么不在家住,今天又要起一大早赶来?”
苏青柳叹了口气:“青媖,你也嫁人了,要知道婆家和娘家是不一样的。在娘家虽然也要干活,虽然也累,但不用小心翼翼地看谁脸色。”
“我即便嫁人了,也不需要看谁脸色。”
苏青柳听完苦涩地笑了笑,觉得她幼稚:“你是刚成亲还不了解,嫁了人哪里还能跟在娘家一样。”
苏青媖没说话。大家平等相待就好,她不需要看谁的脸色。
正说话间,苏又武就一阵风似的刮进来,喘着粗气:“爹娘,出事了,我嫂子接不回来!”
啊?
一家人全围过去,什么叫接不回来?
苏又武狠灌了两大碗水才把事情说清了。
原来是苏又文那岳母狮子大开口,要上轿钱。
前几天她就来家闹过,说苏青媖聘金是五十两,她女儿才得了十两。同样是嫁女儿,没道理差这么多。当时苏青媖继祖母跟她吵了一通,最后还是老苏头拍板多给了五两银子,才把他们一家人劝走。
本来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这临出门,又出了幺蛾子。非要上轿前再给二十两银子才给接走。
苏又文等人去接亲,哪里随身带着银子的?即便带了,农家穷门小户的,谁带二十两?一家人一年都存不上三五两。
这不就僵持了吗。
苏家要接人,刘家非不让。
苏又武刚说完,王氏就跳了起来:“放屁!还要二十两!她女儿是千金大小姐啊,要二十两!之前非要我们出嫁衣,非要到镇上租马车,我们都依了,这临了又狮子大开口!打量我们是软柿子好捏是吧?”
冯氏也非常不痛快。
千挑万挑,挑了刘家这个,媒人说她家虽然穷,但她本人手脚麻利,又勤快,从小帮着带底下几个小的,家里家外一把好手。她也去调查过,发现她们村谈起她,无不交口称赞,这才定了她。
没想到她娘竟是个搞事的!提了这个意见,又提那个意见。现在还要再给二十两才接人。
冯氏心里对刘家这刘草芽顿时心生不喜。
苏二河暴脾气立刻被激起来了:“不接就不接了!我儿子上哪找不到一门亲!人长得又不差,非得找她刘家做亲家。倒是他刘家闹了这一出,将来她还能不能把刘草芽嫁出去还两说,她手里还有几个未嫁的女儿,我看有谁敢上门提亲!”
没有人接话。
老苏头沉默了一会,才说道:“现在跟她们置什么气。现在是你儿子马上要走了,就这几天的功夫哪里能找到合适的人家!说亲都跑不及。”
冯氏一听急在心里。媒人是她找的,她最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就这几天的功夫哪里能找到一门合适的亲。
现在还是要想法子把人接回来再说。哪怕接回来再把人休了,她儿子面上也好看。她刘家做初一,她就做十五,让他们看看他家女儿是怎么在她眼皮底下过日子的。
想通后便说道:“爹,娘,我们还是得想法子把人接回来再说……”
王氏一听打断了她的话:“怎么接?你没听又武说刘氏那贱妇要二十两才让把人接走吗?二十两是你二房出,还是你冯家出?”
冯氏的娘家人也正围在一旁,听了王氏的话跳了起来:“我家出什么钱?又不是我家娶媳妇!”
老苏头见亲家跳了起来,瞪了王氏一眼,忙安抚了冯家几句。
苏春兰看了看她爹娘着急上火的样子,提议道:“娘,要不我们凑凑银子?”
她夫婿在旁边一听,赞同地点头:“嗯嗯,我和春兰拿一两。”
苏青媖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吕博承一听连襟都发话了,他做为新女婿不好不表态,便张口说道:“那我和青媖也拿一两。”
苏青媖扭头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又看向她爷奶。
王氏显见是不满意的。老苏头则有些欣慰,对着两个孙女婿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苏母在一旁皱了皱眉头,看了苏父一眼,但她没有说话。
苏春兰看了一圈,发现除了两个孙女婿表态外,其他人都没有说话,她二姑也没开口,不禁有些急了。
正要开口,苏青媖找断了她:“春兰姐,咱家恐怕也没有多的银子。要有,还得给又文堂哥置办一身行头,再给些他带着傍身。再说,如果今天答应了那刘家,将来她要是狮子再开口,又要怎么办?将来堂哥有个好歹,我们家怕是辛苦挣的都要填去给刘家。”
在场的人听了,都觉得有理。就刘家那样,决不能助长他这个气势。今天满足了她,明天再来要,是给还是不给?
十五两在乡下娶个亲,已经不少了。又是要婆家准备嫁衣,又要鼓乐吹打,又要喜车,现在出门又要加钱。哪里有这样的。
如果苏家开了这个头,万一将来桥头村的小伙娶亲时,女方出门前都要加钱,是给还是不给?
就不能助长这个势头。
王氏急得冒火,她亲亲大孙子娶亲,是同天村里摆的酒席最多的,这眼看其他家里都接新娘子回来了,就她家要加钱!
恨得直咬牙:“这刘氏,我就知道她是个填不满的窟窿!就那刻薄样,竟拿亲女儿来卖钱!也不想想她闹了这么一出,她女儿将来在婆家还怎么过日子!”
王氏骂骂咧咧,来的客人都在围观,听着她骂。
老苏头最后听不下去,打断了她:“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还是想想怎么把人接回来。”
“接什么接,不接!娶不到媳妇,我明天就上人牙子那里给又文买一个回来洞房。都是女人,只有她刘家的女儿能生儿子啊?不接!打发人去让又文回来,再把十五两聘金要回来,嫁衣、聘礼、租喜车的钱也要跟她家算!有这银子,我都能给又文买两个女人回来了,总有一个能给他留个后。”
王氏一说完,冯氏眼睛一亮。
附合道:“娘说的对,我们把钱要回来,明天就上人牙子那里给又文买两个女人回来,两个中总有一个能给又文生个儿子出来的。”
越说越觉得有道理,冯氏眼睛亮得惊人,一扫方才着急上火的模样。
苏二河已经在思考着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苏青媖被这婆媳俩的话惊呆了。还能这样?
吕博承也是一脸呆,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
围观的来喝喜酒的都是苏家的亲戚,自然都是站苏家这一边的。对刘家的不要脸操作也是认为不要给钱,不要助长刘家的气焰,对王氏和冯氏要买人的提议表示了支持。
正当苏又武和两个亲戚家的半大小子要跑去把这个决定告之接亲队伍的时候。门口有人大声喊道:“你们看那是谁?”
第三十四章 自己跑来了
院里的人齐齐朝外看去……
只见一个身着红嫁衣的女人,拎着一个小包袱,正小跑着朝苏家这边来。
“刘草芽!”
啊?什么!刘草芽?
苏家人全挤到门口。定睛一看,果真是刘草芽。这,这怎么自己跑来了?
刘草芽跑得气喘吁吁,头发都跑散了,见到一大堆人围着她,有些害怕,头埋着,捏着包袱的拎带,有些无措。
“你,你怎么自己跑来了?”王氏挤过去问道。
见她脸胀得通红,苏青媖说道:“先让她进来说吧,喝杯水让她缓一缓。再让人去通知接亲队伍。”
“对对,又武,快去通知你哥,人自个家来了!”苏二河先是一脸懵,反应过来忙抬手招呼苏又武。
苏又武也是一脸懵,呆呆地看了看一身嫁衣自己跑过来的新娘子,张大嘴巴没动。被苏二河一大掌拍到后背,才反应过来,带着两个亲戚家的小子风一般地跑去报信了。
“我,我,我娘把我藏在山上,让我哥守着我……说是,说是等你们给了钱,再让我下来。我,我不同意的……后来,我姐和姐夫引开了我哥,我就跑了过来……”
刘草芽说着经过,头都不敢抬,两手紧张地拽着衣角转圈。
众人听完一阵唏嘘。
这刘家妇人,眼里只有银子,怕是没想过女儿以后在婆家的日子吧?但凡有点气性的,想到今日接亲受到的侮辱,都会挫磨她女儿吧。
啧啧。这刘草芽怕不是捡来的吧。
围观听真相的人听得目瞪口呆,这操作。没见过这么死要钱的人家啊。真是长见识。
吕博承在苏青媖耳边感慨:“比我那后娘还狠,面子都不做。”
苏青媖白了他一眼。
见刘草芽一脸无措地站在原地,紧张地手都抖起来了,看了夏荷和秋菊一眼,说道:“你们俩个把嫂子扶到你们的房间坐一坐,等又文哥回来再扶出来拜堂,在屋里陪嫂子说说话。”
夏荷和秋菊一听,才从呆愣中反应过来,看了几位长辈一眼,便一左一右去扶刘草芽。
等三人出了堂屋,屋里众人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
苏二姑更是反应强烈,说是没见过这样的亲家,眼睛都钻钱眼里了。还特地交待冯氏,以后要看好刘草芽,别让她把家里的东西都往娘家搬去了。
“她敢!”王氏跳了起来,鼓着双眼,看着刘草芽的方向,满心不喜。心里已是想着各种挫磨她的手段。
苏青媖见状摇了摇头,为刘草芽今后的日子担忧。
对于她今日的举动,苏青媖是赞赏的。看她的样子,怕是在娘家没少做活,亲娘只想把她卖了换钱,怕是对她没好到哪里去。跑到好些的婆家来,也许还能换个活法。
嫁谁都是嫁,苏又文看起来还不错,风评也好,苏家也没传出虐待谁,日子虽不是多好,但比刘家清静。
能自己跑过来,应该是个心里有数的人。性格坚韧,将来苏又文要是有个好歹,应该是个能守家的人。只要她自己不作妖,将来苏家也有她一口饭吃。
过了一会,接亲队伍回来了。
大家挤出去看,发现刘家的人没跟着回来。都松了一口气。
“怎么那家人没跟着回来?”苏春兰问道。
苏又武开心地咧着嘴:“我悄悄跟哥说的,那家人只以为我们出不起钱,不接亲了,就眼睁睁地看着我们走了。还嚷嚷说我们要是再回头,可不止二十两了。呸,谁愿意给二十两谁给,我们可不给!”
王氏一听,拍着大腿:“快,快去拜堂!只怕一会刘家人就会反应过来人跑了。”
大家一听,深觉有理。
忙搀着苏又文,急急把他拖到堂屋准备拜堂。刘草芽也被两个小姑子扶了出来,脸上也没了方才的紧张无措感。
苏又文朝她笑了笑,她又低下了头,还没看清她的表情,就被苏春兰找来一块红布充当盖头遮住了。
一对新人被扶着拜了堂。很快礼就成了。
请来的大厨扬声喊了句:“开席!”帮工的妇人便端着竹子做的簸箕准备上菜了。
围观的群众一脸感慨,纷纷找桌子坐下准备吃席。
菜还没吃上,刘家人果然反应过来,找上门来了。
刘草芽亲娘带着几个兄嫂,怒气冲冲。见刘草芽果然在,已拜了堂,拍着大腿骂苏家人奸诈。被王氏和几个亲戚家的妇人围着骂。
刘氏不甘示弱,没有一点自家女儿今日成亲的亲家母的喜气样,插着腰和王氏等人对骂。
来来回回说她女儿要的礼钱少了,附近谁家又给了多少,还给了田地,怎么怎么的……
苏青媖又被刘氏拎了出来,说她得了五十两聘金,她女儿一点没差,不应该才给十五两。
但她话刚说出口就被几个亲戚家的女人喷了,说她们村里,谁谁才五两,都是附近给的多的,别给脸不要脸,拿女儿卖钱!省得底下几个女儿嫁不出去!
吕博承可能没见过乡下妇人吵架,眼见着双方都要揪头发,动手脚了,两眼冒光,看得津津有味,边看边跟苏青媖咬耳朵:“没想到我家给五十两都是多的了。”
苏青媖白了他一眼:“我家就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