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娘子她娇心似铁-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了想,问大宝:“大宝喜欢这个爹吗?”

    大宝看了看她,点头:“喜欢。这个爹会抱大宝,会教大宝习武,会带大宝骑马。大宝喜欢这个爹。”

    “小宝也喜欢这个爹!”

    你还想喜欢别的爹?苏青媖哭笑不得,在他头上敲了一记,引来小宝哇哇抗议。

    用了一晌午的时间,苏青媖把几百家眷安置妥当,又从新更寨主寨调了米面菜蔬过来,分配到各家。

    他们原本就有锅碗瓢盆,灶也是砌好的,架上就能做饭。屋里除了细软,床、柜、桌、椅等日常大件,也都给配备齐全,精装,拎包就可以入住。

    苏青媖对几百家眷的人员档案册已研究了一路了,对他们也算了解。

    这些人之前以顾长卿马首是瞻,女眷们也敬着顾长卿的妻子崔氏,及顾长卿的老娘任氏。

    所以苏青媖便交待她二人,由她婆媳二人继续负责这些家眷,并让刘忠的妻子齐氏带着她的女儿沅娘辅佐。

    刘沅娘十七岁,已是嫁给顾长卿的亲随裴宴。两家并一家。

    刘沅娘瞧着是个端庄大方的人,跟着刘忠也认了不少字,是个标准的小家碧玉。好在性格开朗,和她的娘齐氏一样,不是扭捏内向之人。

    几百家眷,交给这四人,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有不决的事,不是还有她吗?

    “顾婶子,房子可还满意?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尽管提出来,后续我们再改进。”

    顾长卿的老娘顾任氏,五十几岁,瞧着很是硬朗,苏青媖和她相处下来,发现她是个极开明极懂事体的一个老太太,对她也很是敬重。

    顾氏听苏青媖说完,拉着她的手,不住地夸赞:“好的很,没什么不满意的。事事尽心。只看寨口的大门和哨岗,我们就能睡个安稳觉咯。这下不用担心,半夜有人会攻上山来了。现在你是将军夫人,我们都听你的。有事你只管吩咐我们去做。”

    苏青媖便笑道:“你们满意就好。”

    “那你们先适应几天,等过两天,我就给大家分田分地,集镇那边离这里不远,走路也就一个时辰,你们可以去那边逛逛。这群人里,有些人在家乡也做过小生意的,都可以去看看,想开铺子或是想做点什么的话,我都欢迎。”

    一众家眷其实早在天台时就听苏青媖说过山里的情况。情况也都大致了解。

    在来之前也有想过生计的事。也都向苏青媖打听过。

    家里没有成年男丁的,做不了地里的活的,可以到几个做坊做事,平时也会有一份工钱。

    吕博承走之前跟苏青媖商量了,将士们的军饷,一半会由苏青媖发给家眷,用以安排他们的生活。

    将来有将士阵亡的,苏青媖也会给他们发抚恤银,安排好他们以后的生活。

    想做小生意的,也有集镇,可以开铺子。

    所以大家都没什么好担心的。

    到了山里,生活不至于过不下去。但想过得好,就得自己再勤快一点。

    好在山里物产丰富,平时捡点山货卖,也能攒点钱。苏青媖那边也会有不少活计需要人,只要不懒,都会活下去的。

    “谢谢夫人,等我们把家里安排好了,我就带着她们跟夫人领活计。”

    “好。那顾婶子和崔姐姐平时帮我多照看些,有事就命人去找我。”

    “好。夫人放心。”崔娴娘笑着应了。转身想去找两个孩子。

    就见夫人的两个儿子,正拉着两姐弟在一旁不知玩着什么,四个人高高兴兴地,不时嘎嘎笑一下。

    崔娴娘,望了望这茫茫大青山,笑了。

 第三百九十章 别后种种

    “小姐,人都安顿好了。”思渊思源过来禀报道。

    思渊思源被苏青媖打发去安排二百兵丁。

    他们要运粮运武器去北地,趁着他们在,苏青媖便打算让他们帮着在铁器房做些活计,不然怕是赶制不出那么多武器运给吕博承。

    苏青媖听他们汇报了一番,点头:“你们每日过来盯着些,如若他们有什么需要,尽量满足。”

    “是。”

    几百家眷和二百兵丁安置妥当,苏青媖便招呼两个和弟弟妹妹玩得高兴的儿子回家。

    “娘,思瑞弟弟和思嘉妹妹太好玩了。”

    小宝拉着她的手,还三步一回头的回望。

    “叫思瑞和思嘉啊?”

    苏青媖问完看了思渊思源一眼,笑了起来:“怎么好像是你们家的?”

    思渊思源听了也笑:“这乍一听还真以为是一家的呢。”

    “咦,是哦,跟思渊思源叔叔的名字好像哦。”小宝仰着头看向他二人。

    思渊一把捞起小宝:“是吗,那跟叔叔长得一不一样?”

    小宝听不出玩笑话,还真是很仔细地看了看他二人,摇头:“不像,思瑞弟弟和思嘉妹妹比你们可爱。”

    几人听着他一本正经地说话,都笑了起来。

    一行人便往新更寨主寨走,苏青媖问思渊:“今年你和如意的婚事要办了吧,选好日子没有?”

    思渊脸一下子红了,又被思源打趣了一通兔子吃窝边草,脸通红通红的。

    垂着头回道:“我和鲁伯母商量了,等秋收后,不忙的时候再办。”

    还没等苏青媖说话,小宝已经听懂了,兴奋地拍着小手:“好哦好哦。有喜糖吃咯!”

    把思源羞地差点把他扔了。

    “好,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尽管开口。”

    “是。”

    苏青媖这边顺利地安置了几百家眷,苏父这边安置苏家几房人的时候,却有些不太顺利。

    见着几个弟弟和家里人,苏父又是激动又是高兴,喋喋不休地拉着他们说着别后的种种。

    听说父亲和继母都已经不在了,还哭了一场。对着家乡的方向,磕了三个头,才被大家扶了起来。

    苏母看着这几房人,落魄得不成个样子,过去与他们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闹的一些不愉快,也跟着消散了。

    “大哥,可算是找到你了,我们这一路太难了,有富没撑住,他都没福气撑到找到他大伯……”

    郑氏进了防备禁严的寨子,又坐进宽敞明亮的屋里,桌上又是一桌子的吃食,再瞧瞧大哥一房人穿的也都是细布,再想想他们这一路的艰难,想想在路上没挺过来的有富,郑氏又落了泪。

    “有富……可怜的孩子。”

    苏父苏母想起有富,也是跟着抹起眼泪。

    原本以为几个弟弟在家乡,不受颠簸流浪之苦,没想到……竟落魄成这样了,路上连吃食都没了。

    差点都撑不到仁州来。

    家里早些年也存了一些银子啊,而且这一大家子一离开,家里那些田应该都卖了,得些银钱吧,怎么会连吃食都没有了?

    还差点把梨花饿死。

    苏母看着小小的梨花,心疼不止。

    “我们躲在山里,并不安宁,时不时就有官差来巡山。爹娘住不惯,又经常要半夜起来逃跑,身子就渐渐撑不住了……后来,官差们在山里抓了好多人,二哥也被他们抓走了,一堆人上去抢人,爹娘也跟着上去抢……”

    “当场就被打死了好多人,二哥抬回来没挨几天,就走了……二哥没了后,爹娘也没挨多久,也跟着没了……”

    “村里都走空了,没人敢留在村里,地里也没人种,悄悄种点菜,还没等长大,半夜就有人来偷……”

    “差点以为活不下去了,就收到大哥的来信。一家人高兴万分。想去投奔大哥,但没想到我们给大哥寄的回信,却没送到大哥手里,那人还骗了我们好些银子……”

    “后来实在等不到大哥的来信,我们便决定启程南下去找你们……家里的宅子,田地卖了也没人要,就只把这些年家里攒的钱带上,一路上也都花尽了,每过一个城池都要入门钱……我们差点以为见不到大哥了……”

    苏三溪和苏四泉一边说一边掉眼泪。

    苏父苏母,青杨青杏等人也跟着抹泪。

    不知该怪当初家里抛弃了他们大房一家,还是该庆幸他们当初抛弃了他们一家。

    大房三房四房当家的都在,就二房当家的不在了,冯氏又哭嚎了起来。

    一时哭苏二河命苦,一时又哭自己命苦,声音嚎得太大,把屋里睡觉的宁宁吵醒了,哭个不住。

    苏青柳急忙跑进屋里去哄儿子。

    丫丫也想跑去看弟弟,但大人们说话,小孩便自己凑一堆。她一看,一左一右坐着两个小孩,一个叫梨花,一个叫青枣,大的娘说是她的表妹,小的那个,娘说要叫姨?

    这么小的姨?比她小姨还小。

    丫丫看了青杏一眼,见青杏正听着大人说话没留意她们,两个孩子没人管,便又坐下了。弟弟有娘哄,会乖乖的。

    便悄悄问两个小孩:“你们还想吃什么?我去给你们拿。”

    梨花和青枣齐齐抬眼看她,舔了舔小嘴唇,看了大人一眼,回过头低声对丫丫道:“想吃肉干。”

    “好,那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拿。”

    丫丫说完,屁股就离了凳子,端了个空碟子,就蹬蹬蹬跑了出去。

    冯氏已被大家劝好了,这一看跑出去一个小丫头,白白胖胖的,穿着讲究,一问,才知道是青柳的丫头。

    一时又酸了。

    “没想到青柳死了男人,现在反倒越过越好了。再嫁的男人瞧着也比之前的女婿周正,现在又得了儿子傍身,真真掉进蜜罐里了。瞧瞧我们夏荷,男人死了儿子也死了,还被婆家赶了出来,真真命苦……”

    夏荷见她娘把话题引到她身上,头立刻就垂了下去,两手紧紧地拧起衣角。

    她是个不详的人,大伯和大伯母会不会赶她走。

    她又能去哪里呢?

    一时之间眼眶又酸又涩。

 第三百九十一章 在哪住

    苏母见冯氏说话不中听,皱了皱眉头。

    但想到她男人没了,大儿子也没了,原来一家人中数她会做人,现在看她这一副样子,比她还老了十岁不止,又不禁心生同情。

    就没开口说什么。

    见夏荷难过又不安地垂着头,便对她温声说道:“夏荷别在意那些,日子是人过出来的。你看你青柳姐不是也把日子过出来了吗?她还带着丫丫这个拖油瓶呢。这山里只要勤快,日子就能过下去。山里光棍多着呢,你长得又周正,只要你想嫁人,这山里多的是男人让你挑的。”

    夏荷见大伯母不嫌弃她,悄悄松了口气,抬起头朝她笑了笑。

    郑氏听苏母这么一说,推了推秋菊,道:“大嫂别忘了我们秋菊,这丫头跟着我们东躲西藏,也被耽误了。”

    苏母还来不及说话,冯氏也推了推苏又武:“还有我们又武,如今也十八了。也没个着落。我二房就剩这根丁了,二河没了,我又是个没本事的,大哥大嫂,就看在二河的份上,拉这孩子一把吧,我给你们磕头了……”

    说着就真的要冲着苏父苏母跪下。

    慌得苏大海夫妻二人,忙过去搀扶她。

    “弟妹说的什么话,咱都是一家人,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一家人。我做大伯的,还能不顾着我几个侄儿侄女吗?放心,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让你们饿着。”

    “谢谢大哥大嫂。”

    “谢谢大伯大伯母。”

    说到几个孩子,苏母便问:“春兰呢?”

    “春兰跟她夫家逃了,不知逃到哪里。连声口信都没留下。”

    说到大女儿,冯氏又抹起眼泪。一家人,死的死,没消息的没消息,如今二房人丁调零。

    “你也别担心,没准以后世道变好了,就能相见了。”苏母安慰她。

    无意再说二房的事,让冯氏伤怀。

    苏母看了看有贵,见他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大人说话,便笑了起来:“有贵这孩子瞧着长大不少,跟小大人似的。”

    郑氏往儿子那边看了一眼,忍不住又想起有富,但不想招大哥大嫂难过。

    便笑着说道:“这些年他跟着我们东躲西藏的,懂了不少事。”

    看了青杨一眼,见他如今像个小富人家小少爷的模样了,斯文有礼,有些羡慕。

    道:“青杨只比我们有贵大了一岁,小时候瞧着比有贵瘦小,但现在有贵跟青杨一比,矮了一大截不说,还像是青杨的跟班小厮。”

    说着还笑了起来。

    青杨青杏也往有贵那边看了一眼。

    小时候胖嘟嘟的,老是跟他们兄妹抢食吃,霸道又不讲理,讨厌得很。怎么现在变得这么内秀了?

    苏母瞧着自己的儿子一眼,颇有些骄傲。

    道:“他之前在镇上念了两年书,现在又跟着师父练武,个子拔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