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青媖看了看几个筐里近百斤蛤蜊,朝他笑了笑:“今天先不要了。明天要的话,我再找你们。”
    “贵人你们真的要鱼干吗?我家里有。”那小女孩紧紧地捧着怀里的铜板,怯怯地问道。
    “如果是好的,我们就要。”
    小女孩高兴地点着头,冲那四娃道:“四哥,我们快回来拿来吧,给贵人们挑一挑。”
    几个娃子冲苏青媖等人打了招呼,撒腿跑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 渔税
    苏青媖青杏等人看着这浩浩荡荡的挑水大军朝他们走来,都惊呆了。
    “姐,这是全村都出动了吗?”青杏目瞪口呆。
    邹村长有些不好意思。
    他回了村里,还没开口,跟在他后面的村民就把话传开了。说海边来了一伙贵人,要淡水,一担十文。
    村里的老少立刻就动了起来。
    纷纷拿了家里的桶啊盆的,打了水就挑了过来。
    邹诚怕贵人怪罪,远远的叫村人停了。
    “贵人,水我们挑来了,你们要吗?”
    苏青媖愣愣地点头。
    一是确实需要水,二是看着这群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村民,也不忍拒绝。
    邹诚后面跟着的一众村民立刻就高兴了,纷纷挑了水走了过来。
    大宝小宝等人愣愣地看着这群人,见他们拿了十文钱,高兴地跟什么似的,大宝等人都看愣了,心里都有些触动。
    “贵人,你们还要水吗?”一众村民拿了钱,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这些就够了。我们也没有东西把你们的桶腾出来,你们家里可有用的?”
    “有有,贵人不用担心,家里都有用的。”
    “那好,那等我们把桶腾出来了,你们再来收回。”
    “好的好的。不急不急。”
    四娃跟着他爷爷身边,用筐子装着一筐子鱼干等物,走到苏青媖面前:“贵人,这是家里的海产,你看看,要不要?”
    “贵人,我这里也有。”
    “我家也有。”
    见苏青媖等人翻看起四娃的鱼干,其他人也都捧着鱼干等物围了上来。
    方才四娃等几个娃子捧着铜板回村,村子里都轰动了,什么时候滩涂上不值钱的蛤蜊都卖上百文了?还五文一斤。
    贵人还要不要了?他们可以连夜去挖。
    “都一个一个来,这么围着也没法看。”郭氏等人喝了一句。
    村长便把村民们喝回去了,大家便安心地排着队,等贵人翻看。
    小女娃菜丫的娘亲紧紧拉着她的手,抱着怀里的筐子,眼睛里都是期盼。
    这群贵人一看就很有钱,方才给了菜丫一百二十文卖蛤蜊的钱。她和菜丫她爹漏夜挑着一担子渔获去海州城里,一天也卖不上几十文。
    菜丫挖了半筐子蛤蜊就得了一百二十文。
    菜丫她娘激动地等着,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抱出来了。
    苏青媖带着幼白郭氏等人细细挑捡着。
    吕博承等人也跟着旁边看。
    “娘,这是什么?还有须须。”小七拿了一块鱿鱼干在手里问道。
    “这是鱿鱼干。”苏青媖拿了一片在手里,凑到鼻下嗅了嗅。
    晒制得很好,颜色鲜亮,个头也大,苏青媖心里满意。
    “这么好的渔获,怎么放家里啊,不拿到城里卖掉?”见家家都拿来不少,苏青媖有些疑惑。
    “城里卖不上价。咱这里离海州走路得一天,早上去,回来得半夜了。新鲜渔获拉过去,都不新鲜了,多晒制成干。但干获卖不上价,咱海州靠海,不缺渔获吃。价格自然也卖不上去。”
    邹村长说道。说完心里叹息不止。
    “没有外商来收吗?”
    “早些年也有外商来收,但外商进来,税收得高,我们运到城里,也要被税吏剥一层,我们要价高呢,外商也不乐意,赚不到钱,外商自然就不来了。”
    苏青媖点头。看了吕博承一眼。
    吕博承便问道:“老人家,我娘子还等着吃新鲜的呢,你们方才是说你们有渔船,今天出海了?不知今天能有新鲜的渔获吗?”
    邹村长便苦笑道:“我们就是靠打渔为生的,哪能没有渔船。原本家家都有渔船,但后来差役每每在我们上岸的时候,就守着来收税。打上来还没拿上岸,就被收了一层,有好的渔获,他们也要拿走不少。渐渐的,村里人好多人便离开村子到外头谋生了。渔船也卖得没剩几条了。”
    吕博承眉头皱了皱:“现在还有人天天来收渔税吗?”
    “最近两年来得少了。以前几乎天天来,每次渔船一靠岸,他们就冒出来。”
    有人便附合:“今年好像没来几回,听说我们海州换了主人了。要是以后都不来,那我们日子就好过了。”
    苏青媖见吕博承拧着眉,便看向邹村长:“渔税不是在你们挑进城交易的时候收吗?怎么来海边收了?”
    “就是说啊,海边收一道,我们挑进城又收一道。我们在海里风里飘雨里打,冒着生命危险,还赚不到钱,谁还愿意冒险出海啊。”
    “而且有时候,收不上好东西,我们就打算留着自家吃的,他们也来收税。我们又不交易。而且每年我们又不是不交丁税。”
    在场的村民,见贵人挺好说话的,纷纷说着心中的不满。
    打上来的渔获卖不上钱,就只好晒来自家吃了。
    但他们住海边,世代都是渔民,海边的地也贫瘠,收不上来东西,打渔赚不上钱,粮也没有,日子越过越穷。
    大宝和小宝听了,心生同情。
    “娘,我看他们的东西,都挺好的,我们多买一些吧,也给外祖父和外婆他们寄一些。”
    苏青媖看了看两个儿子,点头:“好。”
    一众村民听了,越发高兴。
    菜丫她娘拿着手里的一两银子,心中激动不已。
    她方才有点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家里的渔获便没拿来多少,现在看着手里的银子,想着家里的那些鱼干海菜还能卖上多少钱。
    菜丫被娘捏得疼了,抬头想提醒娘的,但看着娘捏着银子激动地直发颤,就抿了抿嘴。
    她也好高兴,家里终于有钱了。
    村长家里也卖了二两银子,激动不已,“贵人,各家里还有,不知贵人还要不要。”
    苏青媖点头:“若还像这样的品质,就要。”
    邹村长高兴得话都说不浑圆了:“贵人放心,我一定盯着他们,给贵人拿最好的货过来。”
    “好。”
    苏青媖边应着边指挥着郭氏等人把这些海产品都收了起来。
    “贵人在搭帐篷吗,我们也给贵人搭把手吧。”也不等苏青媖等人同意,就带着村民动起手来。
    有勒山村众人的帮忙,营地很快便扎好了。
    村长等人都看呆了。
    以为在野外打尖,条件艰苦,正想劝贵人们到他们村里住呢,但一看人家这帐篷,比他们住的屋子都好,有床有被褥枕头被子,连茶几都有。
    人家这才叫生活啊。
    一众村民都看呆了。
    “回来了,村里的渔船回来了!”几个孩子眼尖,激动地叫了起来。
 第四百五十六章 好吃
    村里的两艘渔船靠岸,船上十来个男人在浅海处跳下,把渔船往岸上拖。
    岸上的村民也拉着船绳帮忙拖拽。
    大宝小宝等人都是第一次见渔船靠港,很是好奇,齐齐围到海滩边。
    十来个男人见到岸上来了一群陌生人,齐齐愣住了,手下动作也停了。
    “爹,他们就是来游玩的,不是来收渔税的。”四娃朝他爹喊了一句。
    村长也朝他儿子点头,渔船这才又动了起来。
    “今天的渔获这么多啊!”
    “哇!”
    苏青媖远远看着两条渔船吃水很深,看来今天他们出海收获不错,心里有些期待了起来。
    两条渔船被固定好,船上的渔获也一筐筐往下搬,勒山村的村民都跑去帮忙了。
    “哇,娘,好多东西!”
    “这个是什么?”
    苏青媖跟吕博承也都跟几个孩子一起围过去看。
    筐里有鱼有虾有蟹有鱿鱼有乌贼有螺有贝……品种很多,看呆了众人。
    “贵人,你们来看看,可有需要的?”邹村长招呼着苏青媖和吕博承等人。
    勒山村的村民都一脸期盼地看着苏青媖等人。
    要是贵人有看中,那他们就不用辛苦趁夜挑去城里了。
    苏青媖在各个筐里挑捡了不少,各种品种都要了些。除了一些品相不好,太小的外,大部分的渔获苏青媖都留下了。
    “贵人,要买这么多吗?今天吃不完,明天就不新鲜了。”
    邹村长见贵人们挑了大半船的渔获,心里高兴不已,虽然能拿到钱还开心,但心里又忍不住,还是好心提醒了一句。
    担心贵人是在可怜他们,他们二三十人,也吃不了这么些,放明天就不新鲜了。
    苏青媖朝他笑笑:“没事,吃不完的,我们晚上烤一烤,晾一晾,晒成干货带回去。”
    邹村长很是高兴:“好好。多谢贵人了。多谢贵人。”
    今天出海打渔的十来个男人,也高兴的很,贵人买这么多,他们也能多分一些钱了。
    接下来,便是商量这些东西的价钱。
    苏青媖等人都是头一次买这么新鲜的海鲜,价格也不是很清楚。
    最后村长说给八两就行。
    苏青媖看着十几筐的海鲜,每一筐都有几十斤,鱼就十来种,个头也大,虾蟹鱿鱼都大的很,这些,才要八两?
    愣了愣。
    “我给你们十两吧,你们再顺便帮我们处理一下,我们挑出一些等会要吃的,其他的你们帮我们打鳞去杂物,洗切,再帮着抹盐晾制,你们村里有没有簸箕?也帮我们拿一些来,再帮我们拿些草绳来。”
    “有有有,这些都有。谢谢贵人,我们这就帮你们处理了。”
    邹村长接下十两银子,高兴得很,点了站在身边的几位妇人留下帮忙,又让几个男人回去拿晾制的工具,再拿些海盐来。
    勒山村的村民脸上都挂了笑。
    真好,贵人给了十两,都不用挑到城里,家门口就得了钱,比以往多上好些。而且船上还余了一些,各家分一分,家里老小也能吃个新鲜的。
    要是每天都能得个十两就好了。
    那勒山村也不再受穷了。
    村民们帮着在海边就处理了起来,扔掉的杂物也可以扔回海里,不用担心引来野兽和苍蝇。
    第二遍再抬上岸用淡水再洗涮就好。
    原先买的蛤蜊,苏青媖也让几个妇人帮着用铁片把另一半的壳撬开,弃之不用了。只留了一半壳带肉的。
    刚挖出来,需养一养去去沙,但苏青媖想吃新鲜的,就只能把壳撬开,好生清洗一番,去去沙,也能吃个新鲜的。
    大宝小宝小七亦腾等人,都围着问,这个是什么,那个又是什么,好奇得很。听娘说这些都好吃得很,早就流口水了。
    岸上,帐篷搭好了,铁锅,烤架也都架好了。
    苏青媖准备亲自动手,给大家做一顿海鲜大餐。
    大的蛤蜊,去了一边的壳,肉留在另一边壳里,放在烤架上,放上料汁,加上蒜蓉,油再一刷,汁水笃笃冒泡,顿时香飘十里。
    把在海滩上看村民处理海获的孩子们都吸引来了。
    “娘,真香。”小七被大哥抱着,拼命咽着口水。
    青杏夹了一个烤好的蛤蜊放到盘里,递给她。小丫头也顾不得烫,捏着壳沿,边哈着吹着,边往嘴里倒汁水,吸了汁水,又挑肉吃。
    香得直跳脚。
    “好吃,小七还要。”
    勒山村的孩子也是头一次看到有贵人来海边玩,还在海边露宿打尖,也都不肯回家,都远远地围着看。
    见平时扔水里一煮,一吃满嘴沙的不值钱的蛤蜊被他们放火上一烤,香得勒,几个孩子鼻子一直嗅,猛咽口水。
    “放那么多油,还有蒜泥,一定很好吃。我下次也那么做来吃。”
    “你敢用那么多油,你娘怕不是要打折你的腿。”
    “闻着就好吃,好想吃。”嘴巴舔了又舔。
    苏青媖见围了一圈孩子,眼睛直勾勾的,也里有些发酸,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便招呼几个孩子过来吃。
    “谢谢贵人。”
    “谢谢贵人。太好吃了。”
    “我们带的蒜不多,你们村里有没有?要有的话,我们跟你们买一些。”
    “有,有,我帮贵人回村里收来!”四娃吃了两个蛤蜊,心满意足,自告奋勇道。
    “好,那你帮我回村里收一些来,等你来了,我再请你吃别